书城艺术色彩写生基础与实践
12214800000003

第3章 色彩的感知(2)

三、视觉与色

19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赫尔姆霍尔兹(Heemholtz)说过:”色彩是眼睛对光的感觉,人的眼球里有视网膜,视网膜上聚集了大量的感色神经细胞,细胞的端点聚集了感红、感绿、感蓝的物质,通过它们对三种原色光的感应,把单一的或综合的信息传达到大脑,使人得到了丰富的色彩感觉”。人眼睛的视网膜由几百万个专门从事接受光的细胞组成的,这些感光细胞分别为两种,一种叫锥体细胞,另一种叫杆体细胞,它们具有把光变成电流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送到脑部的功能。但是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的感光性能并不相同,锥体细胞具有辨别颜色的能力,但对光的灵敏比较低,只在明亮的条件下起作用;而杆体细胞不能辨别颜色,对光的灵敏度高,只在比较昏暗的条件下起作用。这种视觉上二重功能得到病理学材料的证实,锥体细胞退化导致机能丧失的日盲症患者全色盲,杆体细胞内缺少感光化学物质,所以夜盲症患者在黑暗的条件下视觉非常低下。

(一)视觉的适应性

人的眼睛对光的适应规律是:在强烈的光线下,眼睛的感觉能力下降,在柔和的光线下,眼睛的感觉能力提高,在微弱的光线下,对色彩不易辨别,甚至无法辨别。这说明人的视觉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是有效抵御客观光环境的刺激的一种生理机能。如人们从明亮处走向较暗(光线较弱)的房间时,最初的几秒钟,可能什么也看不到,几秒钟之后,暗处的物体才逐渐被感知。人们对光线”由弱到强”比”由强到弱”的适应要快得多。因此,当我们由暗处走向亮处,除了最初瞬间的耀眼后,一切又恢复如常。这种视觉的明适应与暗适应现象同样反映在色彩的观察上,容易形成视觉恒常性色彩经验,正是这种经验也往往会给我们观察色彩和表现色彩带来某种误导,影响着我们观察和表现色彩的客观准确度。当我们观察受光源色影响较为明显的环境或物体时,如晨曦、黄昏的景色,开始时会被橙味或黄味的光源色所吸引,但随着观察时间、作画时间的延长,我们的眼睛往往会漠视这种光源色的存在,这种最初吸引我们的色彩逐渐淡化了,甚至将视觉经验中的固有色直接表现在画面上。这是因为以往的色彩经验长期存在于我们的视觉观察思维里,长时间的观察往往会削弱我们最初的视觉感知。这种视觉经验有着长期、主导的稳定性,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是很难纠正克服的。所以,我们进行色彩写生强调整体印象、第一印象、新鲜感等,与克服这种稳定性有直接的关系。

了解这一现象对我们在写生中纠正经验色彩、习惯用色等弊端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错觉现象

色光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错误的色彩感应现象,称为”物理性视错”。这种错觉集中反映在色彩的膨胀感、进退感、冷暖感、轻重感等方面。有资料表明:就色彩的膨胀与收缩感觉而言,它的成因包含了物理上的色光现象和生理上的成像位置两个方面。光学理论证实,各种色彩的波长有长短之别,然而这种差异非常微小。

由于人眼水晶体自动调节的灵敏度有限,所以不同波长的光波在视网膜上的映像,就有了前后位置上的差异。

如光波长的红、橙、黄等色,在视网膜的内侧成像,而光波短的绿、蓝、紫等色,则在视网膜的外侧成像,以致造成了前者各色显得比实际位置离眼睛近一些,后者诸色显得远一些的视错印象。一般情形下,暖色、亮色、纯色等具有膨胀、前进、轻盈的感觉,而冷色、暗色、浊色等则极富收缩、后退、沉重的意味。

从广义上讲,探讨色彩的膨胀感,其实也就同时揭示了冷暖感、进退感和轻重感的视错现象,因为它们在视错生成原理上是大同小异的。

受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错误的色彩感应现象,称为”心理性视错或视差”。连续对比与同时对比都属于心理性视错的范畴。

1.连续对比

连续对比指人眼在不同时间段内所观察与感受到的色彩对比视觉现象。从生理学角度讲,物体对视觉的刺激作用突然停止后,人的视觉感应并未立刻全部消失,而是该物的映像仍然暂时存留,这种现象也称作”视觉残像”。视觉残像形成的原理是,因为神经兴奋所留下的痕迹而引发,是眼睛连续注视的结果。视觉残像又分为正残像和负残像两类。正残像又称”正后像”,是连续对比中的一种色觉现象。是指在停止物体的视觉刺激后,视觉仍然暂时保留原有物色映像的状态,是神经兴奋有余的产物。如凝注一种色彩,眼睛移开以后,还会感到有这种色彩浮现。

负残像又称”负后像”,是连续对比中的又一种色觉现象。是指在停止物体的视觉刺激后,视觉依旧暂时保留与原有物色成补色映像的视觉状态。通常,负残像的反映强度同凝视物色的时间长短有关,持续观看时间越长,负残像的转换效果越鲜明。例如,法国后期印象派画家修拉的代表作品《大碗岛的星期天》就运用了视觉残像的原理,当久视地面的黄色以后,如果视觉迅速移向白色时,看到的并非白色而是黄色的补色--紫色,所以修拉将较暗的颜色画为紫色。如果久视黄色之后,在转向紫色时,则会觉得紫色更紫。

2.同时对比

同时对比指人眼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内所观察与感受到的色彩对比视错现象。当眼睛同时接受到不同色彩的刺激后,使色觉发生相互冲突和干扰而造成的特殊视觉色彩效果。基本规律是在同时对比时,相邻接的色彩会改变或失掉原来的某些属性,并向对应的方面转换,从而展示出新的色彩效果和活力。一般来说,色彩对比愈强烈,视错效果愈明显。当明度各异的色彩参与同时对比时,明亮的颜色显得更加明亮,而暗淡的颜色则会更加暗淡;当色相各异的色彩同时对比时,邻接的各色会偏向于将自己的补色残像推向对方。如修拉的另一幅作品。

主要是黄绿色与蓝绿色搭配,眼睛时而把黄绿色感觉带有橙、红的色味,时而又把蓝绿色视为带紫、红的色味。

无论是同时对比还是连续对比,实质上都是为了适合于视觉生理与视觉心理平衡的需要。从生理上分析,视觉器官对色彩具有协调与舒适的要求,凡满足这种条件的色彩或色彩关系,就能取得色彩的生理和谐效果。视觉现象中错视现象广泛存在,有效地理解、利用这种现象,将极大地丰富我们的色彩语言。

§§§第二节对色彩的反应

阿恩海姆在书中曾说:”对色彩反应的典型特征,是观察者的被动性和经验的直接性”。要弄清对刺激的被动接受态度,应从人的知觉行为着眼。人对色彩的经验和对情感的体验之间有类似的地方,不管是在色彩经验发生的时候,还是在情感经验发生的时候,我们自身同样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一种感情的产生,并不是理性积极活动起来之后的产物,色彩对我们的作用与情感对我们的作用在这方面是一致的。因此可以说,凡是富有表现性性质的东西,都能自发地产生被动接受的心理经验。

色彩能够表现感情,这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多数人认为色彩的情感表现是靠人的联想而得到的,例如:红色之所以具有刺激性,那是因为它能使人联想到火焰、流血和革命;绿色的表现性则来自于它唤起的对大自然的清新感觉。但是,由于色彩的表现作用太直接,自发性太强,以至于不可能把它归结为认识的产物。

并不是理性积极活动起来之后的产物,凡是富有表现性性质的东西,都能自发地产生被动接受的心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