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我最想要的投资学速读本
12214000000053

第53章 赚钱效应带来基金市场火爆——基金成功投资八法

投资者没有专门的时间、专业的知识研究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市场资金供求、企业盈利等影响股指走向的因素,也不可能较准确地预测股指的涨跌。

2006年中国股市大涨,股票型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高达115.7%,基金的赚钱效应带来了火爆的基金市场,基金已成为家庭投资的主要品种。

刚涉足基金市场的投资者急不可待地想了解:怎么买基金?买什么基金?如何在尽可能避免风险的前提下赚更多的钱?根据投资经验以及对客户行为的分析,归纳了以下四大基金投资的误区和四种制胜法宝。

基金投资四大误区

误区一:买新基金,不买老基金。

很多投资者只购买银行推出的新基金,有些人甚至将涨得多的基金卖了去买新基金。新基金发售时,银行门口火爆的排队场面似乎也是这种行为正确性的一个证明。但这一种投资是盲目的行为。

因为开放式基金每个交易日都开放申购,没有稀缺性,在基金新发之后仍可以买到。新基金之前没有业绩,投资策略可能缺乏实践证明,而且基本上由新基金经理管理,投资者对其管理能力的优劣无从判断。此外,新基金建仓时间较长,如果市场在建仓期间上涨,基金净值涨幅将比同类基金低。另一方面,投资者可以对老基金的过往业绩进行研究,分析其业绩表现的优劣、是否具有持续性,以此作为投资依据。

因此,“新基金”不应该构成投资者选择基金的理由,投资者应把老基金作为选择的重点。

误区二:高净值恐惧症。

以基金份额净值的高低为依据进行投资是基金投资的另一误区。

在情况相同时,基金份额净值高体现了基金业绩表现优异以及基金经理管理能力较强。股票市场的总体表现和基金公司的管理能力决定了基金并不与基金份额净值绝对值的高低相关联,净值的上限和上涨空间的问题也是不存在的。

中国基金业相对来说较年轻,中国开放式基金业经历的第一个大牛市是在2006年,目前净值最高的基金份额净值才刚超过 3 元。而美国富达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麦哲伦基金于1963年成立,已运作了约44年,2005年4月底的净值曾达到114.96美元,约合900多元人民币。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表现优异的基金会不断创出基金净值的新高。投资者对基金净值枉自估计上限的做法,事实证明是行不通的。

例如,2004年到2005年大多数基金的净值都在1.2元以下,熊市的长期持续使投资者觉得1.2元是无法达到的上限。但2006年年初,就轻易击破了1.2元,部分优秀基金的净值一直涨到接近2元才回调。2元又被许多投资者当成了净值上限,基金净值接近或突破2元时被大量赎回。又会有投资者提出疑问,2元多的基金能涨到哪去呢?但是截至2007年1月22日,已出现了净值达到3.087元、累计净值达到3.4169元的基金。事实证明,基金净值不存在上限问题,高净值基金上涨空间有限的问题也不存在。相反,在情况相同时净值高的基金大多是具有较强管理能力的好基金。因为基金净值高,就放弃购买,投资者会错过十分宝贵的投资机会。

误区三:长期资金,短线买卖;根据股指涨跌进行基金的波段操作。

情景一:这只基金涨了好多,又回到前期的高点了,马上赎回,否则就来不及了。

许多投资者购买基金的钱用于长期投资是可以的,如果基金净值涨得多了就赎回来,那么这些钱又投资什么品种呢?什么时候再进入市场呢?事实证明进行波段操作的投资策略是不可取的。

以某基金为例,当2006年年初,基金净值突破1.2元后,大量投资者赎回基金,短线实现利润。但赎回并未阻挡净值快速上涨的步伐,也迫使投资者认识到,不投资的风险更大。当基金净值超过1.5元时,投资者才大量申购,中间已损失了0.3元的涨幅。该基金净值在2006年六、七月间达到阶段性高点,接近1.9元,后来的回调又让短线操作的基金投资者心惊胆战,当基金净值再次反弹到2元附近过程中,大量资金撤离了该基金。但基金后来的表现必将让这些投资者追悔莫及,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基金又涨了50%。2006年初到2007年1月19日,该基金净值已涨了两倍多,但如果进行以上的波段操作,收益率可能只有60%左右。

情景二:看起来股指要调整了,还是赎回一些,等到股指见底了再买回来。

这种基金投资策略表面上看合理,但是投资者有能力预测股指走势吗?股指下跌多少,才能判断出股指要调整了,而非短期的波动?

投资者没有专门的时间、专业的知识研究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市场资金供求、企业盈利等影响股指走向的因素,也不可能较准确地预测股指的涨跌。往往在股市已出现明显下跌的情况下,投资者才能判断出股指可能要进行调整,这时再去赎回,很可能卖了个低点。

根据对股指的判断,波段操作基金,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

误区四:缺乏风险意识,全仓投入,仓促赎回。

情景一:据说基金很赚钱,股票指数涨了好多,赶快去买基金,将定期存款全拿出来买基金吧!

情景二:哎呀,基金跌了,原来买基金也会亏本的,还是赎回吧。

基金投资于股票,股票价格波动较大,虽有带来高额收益的可能性,但风险也可能较高。如果道听途说,盲目投资,尤其是为了追求高收益,将原来不能进行风险投资的资金投资于基金,肯定会带来较大风险。

以2004年上半年为例,当时股市出现了久违的大幅上涨行情,从2003年11月到2004年4月间,股指上涨了约30%,许多基金净值涨幅较大,跌破面值的基金也纷纷实现了正收益。基金销售出现了相当火爆的局面,很多人在银行门口排队买基金。听说基金赚钱多,原来对投资、对基金不了解的人们也纷纷将存款转买基金,诞生了多只百亿基金。结果后来市场深幅下跌,投资者损失惨重,大部分投资者直到2006年年初才解套。

所以投资者在投资前,必须清楚投资存在风险,决策要谨慎。

在避免以上投资误区的同时,以下基金投资四种制胜的法宝也可借鉴。

制胜法宝一:投资品种的比例安排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力和投资目的。

若资金能长期使用,该笔资金的盈亏不会对自己生活水平有影响,而且主要用于资产增值最大化的追求,则可以将该笔资金全部投入股票型或混合型基金,以期获得高回报。

同一类基金,也可以分散投资于一到三家公司管理的基金品种,最好所投资的基金在投资策略和品种上有较大差异,这样就有分散风险的作用。如果有些资金在近1-2年会动用,不希望资产盈亏波动太大,资产稳步增值就可以了,不一定追求涨幅最大,则可以将该笔资金主要投资混合型基金、偏债基金及债券基金或它们的组合,同时少量配置股票型基金。如果希望有一些钱保持较好的流动性,可方便支取,另一些希望追求稳健的增值,则可以投资货币市场基金、短债基金、债券基金,股票基金的比例要控制在较低水平。

投资者要建立起按风险承受力和投资目的进行资产比例配置的观念,具体的比例安排,可咨询银行、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顾问人员。

制胜法宝二:选择投资管理能力较强的基金管理人管理的业绩较优的基金。

前面提到过,不能因为是新基金、低净值的基金就买,不应道听途说,那么应该买什么基金呢?怎么去分析呢?关键有两点:一是投资者自己对基金关注、了解,因为投资者要对自己的钱负责。二是选择基金主要看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能力,即能不能帮你赚到钱。

虽然投资者不可能都去基金管理公司亲自了解,但仍有较多方法可帮助判断。了解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的信息有以下几种渠道:一是基金评级机构,证券报、晨星、银河证券、理柏公司都进行基金评级,可在报纸和各机构的网站上找到评级结果;二是基金管理公司的网站;三是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搜索关于基金、基金公司、投资管理人员的新闻报道、信息等;四是留意并参加银行、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组织的基金报告会和见面会。

首先,可看基金管理公司整体的管理能力,该公司旗下基金获得四五星级的基金数量有多少,公司是否获得权威机构评选的基金投资管理方面的奖项,中介机构、媒体对该公司的评价,是否出现违约行为等。其次,在选出管理能力较强、得奖多、公众评价高、合规运作的基金管理公司后,在其旗下基金中选取星级较高、净值增长率高而且可以持续保持领先业绩的基金。这里需注意,基金类型有很多种,只能将同类基金进行比较。最后,再了解一下基金经理的背景、经历、过往的业绩等,判断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素质和丰富的经验。

初步选出几个备选品种后,可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一下在市场涨跌的情况下,这些基金表现与股票指数涨跌幅以及和其他基金的比较。

经过以上几步,基本可选出投资管理能力强的管理公司管理的业绩好的基金,就可以投资了。

制胜法宝三:长期投资,不进行波段操作。

可以长期投资的资金,应进行基金的长期投资,不进行波段操作。不要天天关心基金净值的涨跌,最多每个月或每季度看一次。半年或一年按制胜法宝二判断一下自己投资的是不是“好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是专业的机构,将会根据市场判断调整仓位以及品种结构。既然购买了基金,就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机构来做,会比自己做得更好。

制胜法宝四:定期定额,积少成多。

定期定额投资法既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储蓄习惯,而且巨大的复力力量,可以累积大量的财富。例如,每个月买2000元基金坚持20年,基金投资的本金就累积到48万元,如果选择的基金在20年间平均年回报率达到5%,则20年后基金净值总额将增加到81.94万元;如果选择基金的水平较高,可获得年均8%的回报,则20年后基金净值将增加到114.53万元。

普通投资者几乎不可能准确地判断市场的涨跌,因此也无法判断出正确的购买基金的时机。采取定期定额法可把基金投资时机的选择风险大大降低,而且可以把投资成本平摊,获取更好的投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