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伪装的哲学
1217800000026

第26章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3

隐太子李建成、巢刺王李元吉企图谋害李世民,就派人秘密地送书信及重礼给尉迟敬德。敬德推辞道:“我出身微贱,适逢隋亡,天下土崩瓦解,我无安身之所,长期沦医学于逆地,罪不容诛。是秦王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又让我在秦王门下任职,我只能以身报恩。我对殿下无功,不敢接受这样厚重的赏赐。我若私自答应殿下的要求,就是怀有二心。我若为了私利而丢掉忠心,对殿下又有什么用处呢?”李建成见收买不了尉迟敬德,心中十分恼怒。

不久,尉迟敬德把李建成、李元吉欲收买他的事报告了李世民,李世民说:“您的忠心,郁结如山,我深知,即使成斗的黄金,也不能使您的忠心转移。不过,以后他们只要送来礼物,您就收下,不必顾虑。若不如此,恐怕您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况且了解他们的阴谋,还可以及时采用相应的对策。”

李元吉等人十分忌恨尉迟敬德,几次派人前去刺杀他,他故意把大门洞开,刺客慑于他的威名,无人敢靠近他。李元吉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捏造罪名,在高祖面前诬陷他。高祖误听谗言,降旨把尉敬德拘禁起来审讯,险些把尉迟敬德杀掉。经李世民一再苦谏,敬德才得以获释。

后来,尉迟敬德听说李建成、李元吉欲杀害李世民,就与长孙无忌力劝李世民采取措施,除掉后患。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尉迟敬德亲手诛杀李建成、李元吉。甲子日,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八月癸亥日高祖传位于皇太子,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皇帝位。

李世民登帝位之后,对臣下仍待之以诚。贞观八年,尉迟敬德曾侍宴于庆善宫,当时有的人座位在尉迟敬德之上,敬德即恼怒地质问:“你有什么功劳,该坐在我的上位?”任城王李道宗的座位在敬德之下,就上来解劝。敬德勃然大怒,一拳打中李道宗的眼睛,几乎把眼睛打瞎。太宗李世民十分不悦而罢宴,对尉迟敬德说:“我阅读汉朝史书,看到高祖的功臣能保全性命的极少,我心中总是责怪他。自从我登上皇位以来,总是想着保全功臣,使他们子孙继续不断,可是您做官往往违反国家法令,我才知道韩信、彭越遭到杀戮,不是汉高祖的过失。国家大事,只有通过赏与罚来办理,不恰当的恩宠,不能屡次实行,请您自我检点,免得使自己将来再后悔。”

贞观十一年,太宗封功臣为世袭刺史,拜尉迟敬德为宣州刺史,改封为鄂国公。

贞观十七年,尉迟敬德请求告老还乡,太宗授予敬德开府仪同三司,准许他只在每月初一、十五两日上朝。不久,敬德与长孙无忌等24名功臣的画像被挂上凌烟阁,这是太宗给予功臣的最高荣誉。

尉迟敬德以一名降将而能追随太宗数十年,南征北战,平定各地割据势力,忠心耿耿,不惧威胁利诱,辅佐太宗扫除继承皇权的障碍,即使在受猜疑、受陷害时仍不改忠心。敬德之所以能如此,正反映了太宗深得臣下之心。太宗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也正因为他在自己周围团结了一大批像尉迟敬德这样忠心耿耿的臣子。若问太宗深得臣下之心的原因,由他对待尉迟敬德的方法就可以找到答案,那就是知臣下之心,推心置腹,待臣下以诚心。

总结:集思广益不但可以创造奇迹,开僻前所未有的新天地,也能激发人类最大潜能,即使面对人生再大的挑战都不足惧。

消除障碍的最佳方法就是主动出击。在公关谈判和竞争中,将困难和危险加与对方,将容易和有利归于己方,就能达到转化多变的至高境界。无坚不摧的公关高手都深知为达到目的采取哪些手段和措施。

1、如何突破谢绝会面

经常会有人在拜访客户和推销产品,或者催收货款,以及办理申请审批手续等情况时吃到闭门羹,被保安百般阻挠,甚至是直接遭接见对方拒绝见面。这时,只要为他制造一个圈套,并诱入他进入圈套,他就会主动与你见面,直至谈到你想谈的话题。

在对外交涉中,要善于找出对方真正所需,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方能打开进一步交谈的局面。在我国的古代典籍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成功事例。

这是一段孟尝君的父亲靖郭君田婴担任齐国宰相时的故事,靖郭君拜领薛地之后,便打算在薛地筑城,但是几乎所有的食客都反对这项计划,他们为什么要反对呢?道理是相当明显的,当时齐国的王室,彼此经常会发生无谓的磨擦,这些摩擦都有可能导致靖郭君走向下台的命运,如果靖郭君下台,那食客们又将以何为生?

因而食客们不断地向靖郭君进言,希望能中止他的筑城计划,面对这么多的反对意见,靖郭君觉得很苦恼,他不想再听到任何反对的意见,便对家中的仆役说:

“如果再有客人来,也不要接待他们进来。”

然而有位客人向仆役恳求,希望会见靖郭君一面。

“我只想说三个字,如果超过三个字,愿受刀斧而死。”

他站在玄关处大声地说。于是靖郭君便破例地接见他。

这名男子匆忙跑进来:

“海——大——鱼。”

说完这三个字就转身出去。真的只说了三个字。

靖郭君立刻唤住这名男子,对他说:

“如果你不想让我憋死,请详细说明你刚才的意思。”

男子回答道:

大鱼您该知道吧,由于大鱼的体积很大,以致无法用网捕捉,也无法用鱼竿钓取,像这样的大鱼,如果有天被抓上岸,定是为了贪吃饵食。而齐国对您而言如同是水一般,如果你想就此依赖它,就没有必要在薛地筑城,如果想脱离齐就算在薛地筑城防备也是无济于事。”

“的确。”

靖郭君因而停止筑城计划。

《战国策》中记载这名男子,乃楚国人,姓名不详,大概也是靖郭君的食客吧。

当时所谓的食客,并不单指寄食的谋士,战国中期之后,有些“游说之士”为了寻求门路而寄食于权贵之家,希望自己的才能有一天能被人发现,像这样的也称为食客。当然食客中有很多“鸡鸣狗盗”的人士,但也有很多人能抓住机会,实现他们的大臣、宰相美梦。

食客们寄食于主家,生活获得保障,因此他们都期待有机会能报答主上的恩惠,“谏言”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以于食客而言,如果主上能接受自己的谏言,那是最大的喜悦,因为主上接受自己的谏言,就表示主上已经确认自己的才能,而这名齐人男子面会靖郭君的动机就在于此。

他知道要向靖郭君进谏言,首先必须突破谢绝会面这道墙,所以才想出“海——大——鱼”的方法,目的在引起对方的关心,当然如果只是出其不意,尚不能保证说服一定成功。

你所说的内容必须是他所关心的问题,并且是他需要的东西,方能打开进一步交谈的局面。下面是一个外国电气公司业务员的感受,让我们看看这个例子。

有一次,范勃先生正在宾夕法尼亚作一次农业考察。

“为什么这些人不用电?”他经过一家整洁的农家时向该区代表问道。

“他们是守财奴,你不可能让他们买下任何东西,”区代表厌烦地回答说,“并且他们对公司不感冒。我已经试过多次,真是没有希望了。”

也许是没有希望,但范勃无论如何要试一试,他走过去叩一农家的门。门只开了一小缝,老罗根保夫人探出头来。

“她一看见公司代表,”范勃先生讲述说,“就当着我们的面把门一摔。我再叩门,她又把门开了一点,告诉我们她对我们及公司的看法。”

她将门再开得大些,探出头来怀疑地望着我们。

“我曾留意你的一群很好的都敏尼克鸡,”范勃先生说,“而我想买一打新鲜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