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国近代民族化学工业的拓荒者:侯德榜的故事
12140200000014

第14章 “侯氏制碱法”的发明

在得到范旭东的支持后,侯德榜于1938年率领“永利”的4名技师赴欧洲考察察安法制碱,并拟定买下察安法专利。

这年的盛夏,侯德榜一行乘着英国轮船“乐皮尼号”从香港起程赴欧洲。

轮船经过我国的南海穿过马六甲海峡,横渡孟加拉湾进入阿拉伯海,向西北方向驶入红海,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最后在法国的马赛港登陆。整个行程1.5万千米,几乎用了1个月的时间。

从法国到德国要经比利时。从法国的马赛港登陆后,侯德榜一行人已经十分劳累,到了比利时的边境入境室,他看见入境室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然而为了赶时间,争取早一点了解新法,他们几个人不得不拖着疲劳的身体站在那长长的队伍里排队等候。好不容易等到前面的一个人办完了手续,该轮到侯德榜办手续了,他拿出准备好的钱交给那个办手续的人,只听里面用英语传出话来:

“再交50法郎!”

“我给您的钱已够了。”

“中国人要加费用,要是日本人此费可免!”

“为什么?”侯德榜不解地问。里面的人并没有答话,过了一会儿,那个人忽然说:“不交此费不可入比利时境内。”侯德榜感到非常气愤,这种侮辱性的言语深深刺伤了侯德榜的爱国心,但是在比利时他又没有熟人,为了赶时间,尽快到达德国,只好被迫多交了50法郎。

办完手续之后,他心中愤怒难平,他忽然想起了几年前入美国国境时,也同样受到了这种无理刁难。这一天,他在日记本上奋笔疾书:“辱我太甚!”他又一次感到弱国的公民到处受欺凌,心中也暗下决心:到德国后把德国的技术学到手,振兴民族工业,强我中华民族,看谁还敢欺侮我们!

到德国后,侯德榜一行由一个德国人领着先参观了在多蒙的一家碱厂。那人总是显得急匆匆的样子,领侯德榜他们走马观花般地看了看碱厂,每到一处他总是在催促侯德榜一行走快些。在与察安公司座谈时,人家借口时间有限,还有别的重要事情要办,而且谈到技术问题时,总是躲躲闪闪,座谈只进行了两个小时。

后来,侯德榜等又去了捷克一家设在军工厂内的察安法制碱厂。厂方也是东遮西挡,尤其是涉及技术关键之处,更是闪烁其词,讳莫如深。

原来,当时的德国正与日本暗中结成法西斯联盟,而日本帝国主义则正在执行侵略中国的政策。德国当然也不可能支持中国发展工业。因此,各碱厂便对侯德榜参观访问采取保密措施。但是这种遮遮掩掩的办法只能遮挡外行人的眼睛,对于精于专业的侯德榜来说,却不起多大作用。在捷克的一家工厂参观设备时,厂方不提供图纸,也不告诉设备的尺寸,侯德榜就利用参观的机会,目测地上方砖的尺寸测量厂房,借用身高臂长、臂肩宽等来测量机器的外形尺寸。回国之后他画出了一张尺寸基本准确的草图。就这样侯德榜通过交谈、参观,巧妙地掌握了一些有关资料,基本摸清了察安法用料的比例和基本流程原理。

参观没能够尽兴,购买专利的谈判也同样进行得极为艰难。

德方不仅以高价刁难,而且还说:“用察安法专利生产的产品不许在中国东北三省出售。”

当时,东北三省已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德国的要求无非是承认了日本占领东北三省的合法性,否认东北三省是中国领土。侯德榜听后非常气愤,大义凛然地说:“东北三省是我们中国的领土,我们的产品当然要在自己的国土上销售,这用不着别人来限制,我们的产品将来不但在国内销售,而且还要销售到国外。”

言罢,侯德榜拂袖而去,谈判随即告吹。

过后,侯德榜把刁难情况拍电报给当时在国内的范旭东,在收到范旭东的回电之后,侯德榜决定停止谈判,并且给国内回电:“因有辱国权,不再购买察安法专利。”

购买专利的路被堵死了,但这堵不住侯德榜的追求。他要走自己的路。于是他率领一行人转赴纽约,向他一生中的第三个目标——改进苏尔维法创制新碱的道路前进了。

要创制制碱的新途径,就必须从实验室的工作人手。在华西,交通不便利,而且实验所需要的原料:碳酸氢铵、铵等,在四川极不易找到,战时又不易运进。要在华西进行实验,显然不行。后来经商议决定试验移到交通便利的香港范旭东的寓所中进行。

试验工作由永利川厂几个技术骨干人员负责进行。而这时候侯德榜则在国外进行“遥控”:每周香港的工作人员把试验情况向在纽约的侯德榜汇报,根据汇报结果,侯德榜进行分析,指导在香港的技术人员的工作。

试验初期,侯德榜按照从德国得到察安法的两个专利说明叫工作人员进行配料试验。可是这种试验的结果令人大失所望,没有得到专利说明书上所说的效果。后来经过反复的试验,及时地进行了改正,才使改造察安法的试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侯德榜对工作人员的试验要求严格,对于每一项条件的试验,侯德榜规定必须进行30次。起初工作人员对他的工作不甚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但几项试验过后,工作人员渐渐发现,当每一项工作进行到20多次时,数据才渐渐稳定,最后才得到十分准确的数据,从而也从心中佩服他对科学的严谨和精通的程度,在以后的工作中,便相信了这位使他们心服口服的科学家。

忙碌中的时间过得总是很快。一转眼从事试验工作的人员已经度过了从春天到冬天的大半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们不知经过了多少次循环试验,也数不清曾经分析过多少个样品。这样到这一年的年底,香港试验组的同事们已经全部摸清了察安法的工艺条件。

但是工作还远没结束。实验室中小规模试验所得数据对于要建造一个大规模的化工厂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扩大试验,而要扩大试验在香港进行是不行的,因为英国的化学公司卜内门公司的基地在香港。他们会密切地注视着中国人的试验。为不走漏消息,范旭东和侯德榜决定把扩大试验移到上海进行。

在艰难的筹备工作完成之后,经过几个月扩大试验,所得的结果基本与试验中的结果相符。

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战争随时都威胁到每一个人和每一种事业。正当在上海进行扩大试验时,日本占领了上海法租界,试验人员被迫西撤转到四川,试验因而被迫停止。

国内试验虽然暂停,但在美国,侯德榜并没有停止工作。在纽约侯德榜的办公室里,案头堆满各种资料、试验数据、计算尺、各种颜色的绘图笔,墙上挂着巨幅的苏尔维法流程图和察安法流程图。侯德榜时而伏案凝思,时而翻阅寻找需要的数据,时而起身站在巨幅的流程图前用红笔在上面圈圈点点……

这些天来对着苏尔维法和察安法流程图,他一直在想,能不能设计一种新方法克服两种方法的缺点,吸取它们的优点?站在挂图前,他忽然像是悟到什么似的,急忙拿起红蓝两色笔,从一个图上画到另一个图上,脑子里顿时闪现出一个新的办法:“对!把两种办法联合起来,使两种方法变成连续化的一种方法,对!对!就是这样。”他欣喜若狂迅速地又找来一张绘图纸,在上面迅速地画出了一张新的流程草图。在经过缜密思考后,终于,一种新的制碱制氨联合方法应运而生了。

这种方法经过在四川的试验,行得通,取得满意的效果。

为表彰侯德榜在开拓制碱新法的功绩,在永利川厂的厂务会议上,把这种方法命名为“侯氏制碱法”。次日永利川厂的同事驰电向在美国的侯德榜祝贺。

“侯氏制碱法”的发明,这无疑是侯德榜事业上的又一块丰碑,也是中国乃至世界制碱业的又一块丰碑。

1943年,在川西五通桥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化学年会上,“侯氏制碱法”首次与学术界见面。会上具体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原理与操作过程,引起国际化学界的极大重视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