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12136400000036

第36章 一朝选在君王侧,六宫粉黛无颜色

贵妃抬起头来,发现唐玄宗苍老消瘦了许多,不由得生起一缕哀伤:既是对唐玄宗的,又是对短暂的生命本身而言的,与人的命中注定的这些苦难相比,其他一切烦恼,又算得了什么呢?杨贵妃在这短短的一瞬间,她感觉到了生命是如此的短暂。

一 虢国夫人

因为贵妃的缘故,杨氏族人都受到朝廷恩命。

其中,有三个人特别引人注目,这就是贵妃的三个姐姐。她们都有着动人的美貌,还有着久居宫中的那些妃子所没有的热情豪放,尤其是二姐虢国夫人,她是一位年轻的寡妇,天性放荡不羁,丈夫的死,不但未令她消沉,反而使她更加无拘无束,她任性纵意,整天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并以妩媚的笑声和机灵的谈吐吸引他人注目。

她这种脱俗恣肆的性格,很快地引起了风流的唐玄宗的注意和欣赏,当然,也就如此而已,不过,聪明的虢国夫人很快便意识到这点,于是更加骄纵,对别人更不放在眼里了。

这却引起了玉环作为女人的不快和戒心,然而,她想到对方是自己的姐姐,就不便流露这种心情。

天宝五载的七月中旬,正好是游江的好时节,又是贵妃册封一年的喜庆日子。唐玄宗带着宫人们和杨家三个姐姐到曲江游幸。曲江位于京城东南角,河岸修缮出开阔的游乐地,附近还有一座叫作游乐园的上山丘,风光水色十分宜人,是长安人四季不舍的游乐胜地。

皇帝游幸曲江的消息,几天前就公布了,在一行人到来的那一天,从皇宫到曲江的沿途围满了观看的人。过去唐玄宗行幸时,沿途也都有看热闹的,这些人群本身也构成了热闹的一部分,但其热闹程度,却远不及这次。这是因为,杨氏姐妹的名声早已引起了长安百姓极大的好奇心,人们都争相一窥当今荣华富贵的丽人行。

人们期待的盛大场面,在正午之时开始了。行在前面的是唐玄宗和贵妃共乘的车辇。紧跟其后的,便是贵妃姐姐们分别乘坐的钿车。丽人们珠宝璀灿的装束,和她们所坐的用金子钿贝装饰的马车,看得人们眼花缭乱。在杨家姐妹的车后,是百官臣僚。车乘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缓缓前移。过去一乘之后,又来一乘,长长的列队前不见首,后不见尾。

车行至半道时,三位夫人的车旁引起了一阵骚动,路旁的男女老少,都拥挤到他们的车子后面,叫喊声响彻郊野,人群把浩浩荡荡的车队隔开了好大一段距离。

当日头西沉,嫣红的夕照映染着开阔的原野,习习晚风吹来曲江清润的空气,唐玄宗携贵妃来到游乐园山丘的亭子里,凭栏眺望。正前方,湛蓝的曲江江水,蜿蜒的流向远方,更远处的秦川,也依稀可辨;西面,高大的慈恩寺矗立在郁郁葱葱的林海之中。

山丘亭子下的游宴会也热闹起来了。侍女们捧着酒菜奔走在人们中间,臣僚和女官三三五五地聚在一起笑谈着。远处的乐声悠然响起,为这宴会助兴。这乐声随风飘上亭子,使人心驰神往,唐玄宗乘着乐音兴致极高地信步走下了亭子。贵妃仍由贴身侍女相伴着,继续凭栏远眺那晚霞渐渐转成的深红江景。

山脚下,宴乐的氛围越来越浓,在乐曲的激发和夜幕的阴庇下,人们无拘无束地狂欢起来。忽然,贵妃漫无目的环视的目光,接触到一些让她警觉的动向:在繁拥着唐玄宗的侍女和小官们中,她发现虢国夫人靠在唐玄宗的近旁。

贵妃心中升起一股无名的怒火。虽然这事本身算不得什么,如果发生在唐玄宗和别的宫女之间,她也不会过于计较,但那虢国夫人,是她的大胆放肆的“二姐”,是一个处处出风头儿引唐玄宗注意的小寡妇,她本来是沾着自己的光才享受现在的荣华富贵的,但她却不知感恩,如此藐视自己!

贵妃越想越气,眼睛发直,率众侍女从亭子走下来,昂头穿过游宴场,来到江岸大道旁,不由分说地下令:“备车回宫!”

正在这时,唐玄宗的使者来请贵妃娘娘出席酒宴。贵妃却不顾一切地乘车而去。

她径直到进入自己的宫中,在空寂的宫中,贵妃还能隐隐听到自己“怦怦”的心跳声。她情不自禁地倾听着,或者不如说期待着唐玄宗的使者追随而来。但是,任凭她侧耳聆听着,就是听不到外面有什么声音传来。

过了一阵,终于听到了脚步声,但来者却是高力士。他脸上恐慌的神色让贵妃看到了此次问题的严重性:“娘娘现在只能说一句话:因为身体不舒服,所以不及等待恩准就回宫了。千万千万,只能这么说,除此外你什么也别说!”

“可事情并不是那样……”贵妃又屈又恼,正要说出虢国夫人的事来,高力士却打断了她,半是安慰开导、半是警告提醒似的对她说道:“虢国夫人向来都是一个不拘小节的女子,但是,全仗贵妃娘娘她才有了今日,这一点,她这个聪明人不会不知道的。如果伤害了娘娘,会有什么后果,她也不会不知道的。所以娘娘尽管宽心解疑,多多保重玉体才是。”

高力士怎么什么都知道啊?也许他还知道关于虢国夫人与唐玄宗许多别的事吧?也许只有她自己才蒙在鼓里呢!如果不是今天碰巧在亭子上远远望见,她也许永远什么都不知道的!三个国夫人那样得势,与高力士的为人,甚至与唐玄宗的默许,到底有多少关系?贵妃越想越怀疑,越想越担心。

“虢国夫人今天做了些什么,你知道吗?”她气犹未尽地说。

“我是不知道,不过,公公我以为,就算是她做错了什么,娘娘也不该为此得罪陛下呀!”

“但是,我们分开来看,那是虢国夫人一个人的错吗?”她接着又说道:“我真的觉得不舒服了。”然后,她把高力士独自留在客厅,自己回卧室睡觉去了。

高力士只得无可奈何地走了。不久,虢国夫人前来问娘娘的安。贵妃不见,让侍女回说身体不好,已经睡下了。此后,虢国夫人就再也没来过。

二 情感煎熬

第二天早上,皇上的使者终于来了。贵妃已在心中盼望多时,不论她怎么觉得自己有理,在她心目中,皇上毕竟是皇上,对他特权的承认几乎是无条件的。

她匆匆整装领旨。

“皇上有旨:娘娘从现在起就离开宫中回到您哥哥的官邸住。”

贵妃在听到皇上的圣旨前,心里对皇上的宣旨作了好坏两种揣测,但她怎么也没料到是这样的。

“知道了。”好半晌,她才不相信似的按规矩答应道。

贵妃木然地走到回廊,已有十几名侍女低头静候,一乘轿子已经备好。贵妃在两个侍女的扶助下,坐进了轿中。

轿帘被轻轻地放下了,轿中的光线减弱了一半,在这幽暗的光线中,贵妃把眼轻轻地闭上了,这让她几乎沉入了黑暗中。

哥哥官邸的大门已经开启,侍从们很有准备地迎接贵妃。显然,圣旨也已传到了这里,杨家一门都忙乱得不可开交。

他们都深知事情的严重性,但没有一个是为贵妃本人,为她的不幸和苦恼而来的——他们各自担心着自己的官职、所赐的宫所、财物,等等。

对此,处在不顺中的贵妃看得清楚,感受也十分强烈,这就是人情,在你得意时,你是金子、明珠,走到哪里哪里亮;而一旦你落魄了,这些人就会想你还有何样的价值,会想如何保住他们自己了。他们太自私了,何时想过她的处境呢?哼,什么亲情,都是满口的虚情假意啊!她想到这里,就把自己关在屋内,谁来叫门她都不应。

贵妃的态度,使得这些惊慌失措的一群亲属简直惊恐万分了。他们乱纷纷的商量着对策,总算商议出了一个结果,那就是让那位既是惹事者,又是善言者的二姐虢国夫人当代表,替全族老少作最后的恳请。

虢国夫人来到贵妃的房门前,企求着玉环开门,但是房门依旧紧闭。

就在杨家门内忧心如焚的时候,有三辆官车驶来了,车上满是食物。第二天,又送来了大批女官的衣物。晚上,宫中派来的三十个女官,禀告说是前来侍候贵妃的。

最后,高力士出现了。

“皇上本来要娘娘白天回宫,可是我怕白天行动不便,所以我建议娘娘晚上回宫,不过,自从娘娘走后,皇上的脾气也上来了……公公我可吃尽了苦头……回到宫里,娘娘就别提起这件事情了,皇上也已经知道自己的错了。”

当天夜里,贵妃被郑重其事地迎回了皇宫。

次日一早,还不到平时早饭的时辰,唐玄宗就来到了贵妃宫中。唐玄宗很久没有这样早起了,自从玉环作为女道士入宫侍寝以来,唐玄宗常常晚上与她玩乐,白天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几乎已经不早朝了。玉环对于唐玄宗来说,真是比江山还要重要啊!他这次把玉环遣走又让她回来,不知是他觉得自己不对了,还是他想念玉环了。不论如何,玉环的走,把他宁静的梦打碎了,他的心、他疲惫的身体,都无法安宁地歇息下来。

贵妃深深地低着头施礼道:“拜见陛下。”

陛下却再也不想顾及这些礼节了,他也有权不顾及这些,直截了当地说道:“你倒是舍得丢下朕呀!”

贵妃抬起头来,发现唐玄宗苍老消瘦了许多,不由得生起一缕哀伤:既是对唐玄宗的,又是对短暂的生命本身而言的,与人的命中注定的这些苦难相比,其他一切烦恼,又算得了什么呢?杨贵妃在这短短的一瞬间,她感觉到了生命是如此的短暂。

这一次的分离让玉环终于明白,她对唐玄宗的爱是至高无上的,而唐玄宗对自己的爱也是真正的、平等的爱。他们的两颗心,已经深深地印在一起,难舍难分了。

皇帝爱热闹,喜欢两性的欢娱,然而,在十月,玉环父亲杨玄病故,皇帝因她守丧而节制,几乎没有与宫中的其她妃子亲热过,表现得很自然。在玉环心里,唐玄宗和自己在一起,有时像一个慈父对待爱女一般。

这一个月,没有玉环参与的歌舞宴会,宫廷显得很平静。皇帝也厌倦了繁荣盛大的场面,而喜欢两个人相依相爱的感受。

三 祈拜双星

这年的宫廷七夕节,皇帝只命循例举行庆典,不设宴会。

当燃香过半,宫人分取了乞巧果品之后,都告退了。皇帝虽然这段时间厌倦了繁华热闹的场面,但他又是长期热闹惯了的,今日的静谧,使他又觉得有了郁闷之感,入室之后,他坦率地说:

“今夜有些闷!”他伸出双臂,抱着玉环的腰说:“玉环,我们应该再多找一些人。”

“你还是和以前一样爱凑热闹!”杨贵妃对唐玄宗说,“下个月你七十大寿时,我们好好热闹一番!”

她说着,双手捧住皇帝的面孔,“真看不出,你七十岁了,从体力看,你好像比太子还要强一些!”

“那是实情!”皇帝撩起袖子,一弯手臂。“你摸摸,我依然是皮肉结实的!”

她抚摸着他的手臂,悠悠地说:“但愿牛郎织女保佑你,到八十岁时也如今日,到九十岁时也是一个样子——”她依偎着皇帝:“你是我的皇上,是我一个人的,我知道这是我的自私。”

“这是你的自私?”

“是的,你健朗、长寿,我好有个依靠呀!我比你年纪小许多,只有你长寿,我才有福享,皇上,要是再有二十年,我就心满意足了,照你现在的身体,再有二十年,一定不成问题的。皇上,你不忌讳我这样说吧——我不相信一个人能活到一百岁的!”她娓娓道来,手指则轻柔的摩挲着他的面颊。

“玉环,不要担心。为你,我一定好好保养,活到九十一岁吧!”

“活九十一岁——配九五至尊;自然,能活一百岁更加好!皇上,我们上楼去吧,向牛郎织女双星祈福!”她说着,挽了皇帝走上了长生殿的楼。

这是一个良宵,他们在楼上的廊间看着星河。织女、牵牛双星似乎可以见证。杨贵妃虔诚地双手合十,喃喃向天祈祷:“妾杨玉环,拜告双星,伏祈监佑,希望皇上与妾的缘分,天长地久。”

唐玄宗很受感动,把她扶起,笑着说:“玉环,你是我的,我也是你的。”

两个人望了一会儿月亮后,唐玄宗忽然感叹了一句:“玉环,朕在想,这牛郎织女,隔断银河,一年才可以相会一次,这相会真是令人感伤的啊!怎么也不多相会几次呢?或者干脆在一起多好!”

杨玉环“扑哧”一声笑了:“亏你能那么善解人意!”说罢她叹了一句:“我不知道皇上与我的夫妻恩爱情还有多长?要是哪天皇上又爱上哪位美人儿了,我就只好作白头之叹啦!”

“玉环,你怎么拿她们跟你比?谁能有你在朕心中的位置重要啊?”唐玄宗说着搂住玉环。

贵妃用手帕揩了揩眼角的一滴泪:“好,既然如此,趁在这双星之下,你就对我说,‘永远爱我,像现在一样。’”

唐玄宗拈香正正经经地跪下对天拜着:“双星在上,我李隆基和杨玉环,今生今世,永不分离。有渝此盟,双星鉴之!”

“皇上!”她激动地叫着:“玉环愿生生世世永为你妻!”

玄宗携着她的手走到栏杆边,依着柱栏说:“现在,是朕最幸福的时候!玉环呀,朕觉得,要是我们两个人永远这么待着该有多好啊!”

“那以后你只和我在一起!”贵妃不失时机地说。

玄宗应允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