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别让小毛病毁了你
12131200000092

第92章 老本最终有吃完的一天

吃老本最舒服,但老本再厚,也不够吃一生一世。

早先有户农家,就老两口守着一个儿子。老头是个勤快人,整天泡在地里,早出晚归,精耕细作,调理的几亩农田年年五谷丰登。老婆是个勤俭人,院子里修整的瓜棚遮天,园菜铺地,一日三餐,精打细算,家境虽不富裕,但一年四季吃穿不愁。老两口不仅勤劳节俭,还心地善良,碰上谁家揭不开锅,常常拿些米粮接济人家,渡过难关。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他们的儿子已经十七八了。虽说大小伙子长得五大三粗,身强力壮,可是与他爹娘不一样,懒得出奇。这也是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娇惯坏了。长大了还是胡吃闷睡,游游逛逛,什么活也不干。

一天,老汉摸摸花白胡子,感到自己老了,对儿子说:“爹娘只能养你小,不能养你老。要吃饭,得流汗。你往后学学种庄稼过日子吧。”儿子哼哼两声,这耳朵进,那耳朵出,照旧溜溜达达,胡吃闷睡。

不久,老两口给儿子娶了媳妇。原想儿子成了家,小两口该合计怎么干活过日子了。哪知这个媳妇与儿子一样,也是好吃懒做,日头不落睡,日出三竿起,不动针线,不进灶房,倒了油瓶也不扶。

一天,老婆梳着满头白发,自知土已埋到了脖子,就把满心的话说给媳妇:“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要想日子过得好,勤俭是个宝。”儿媳妇把这话当成耳边风,一句也不往心里放。

过了几年,老两口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把小两口叫到床前,嘱咐再三:“要想日子过得富,鸡叫三遍离床铺。男当勤耕作,女应多织布……”话没说完,老两口一起去世了。

小两口托乡亲埋葬了两位老人,看看囤里粮缸米、柜里棉花箱里衣。男人说:“有吃有喝不用愁,何必下地晒日头?”女人说:“夏有单衣冬有棉,何必纺织到日偏?”小两口一唱一和,早把两位老人的遗嘱忘到脑后了。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几亩田地成为荒草园。家里柴米油盐、衣被鞋袜,一天少似一天,小两口还不着急。只要有口吃的,就懒得动手。又是花开花落,秋去冬来,地里颗粒无收,家里吃穿已尽。小两口断顿了,邻居们看在去世的老人面上,东家给块馍,西家端碗汤。小两口还在想:“讨饭也能度时光。”

进了腊月,天越来越冷。到了初八这天,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叫花’。”小两口屋里没火,身上衣单,肚里没食,蜷缩在凉炕席上“筛糠”,可是四只眼睛还满屋搜寻着。突然发现炕缝里有几粒米豆子,就用手一粒粒扣出来;又发现地缝里还有米粒,也都挖出来。这可是救命稻草啊,他俩东捡西凑地弄了一把,放进锅里,把炕上的铺草塞进灶膛,就这样熬了一锅杂七烩八的粥,有小米、玉米、黄豆、小豆、高粱、干菜叶……凡能充饥的都放了进去。煮熟后一人一碗,悲悲切切地吃起来了。这时两人想起二位老人的教诲,后悔没有早听进去,现在已经晚了。

正在小两口悲切之时,一阵大风刮来,由于这房子年久失修,早已破烂不堪,被风一吹,“呼啦”一声,房倒屋塌,小两口被压在底下。等邻居赶来挖出来时,都已经死了,身边还放着半碗杂豆粥。

纵使父母能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自己去付出,去创造。勤劳发家,坐吃山空。美国雷纳·川伽的例子非常好地诠释了这句话的道理。

1928年,川伽先生继承了一笔价值10万美元的产业。到了1938年,他却宣告破产了。川伽先生自已剖析了破产的原因:“我的父亲不但事业成功,而且为人慷慨。”“在我高中的时候,只要我需要钱用,他就允许我随时用银行的账号开支票。到了我上大学的时候,我更是精于此道了。我完全不知道钱的价值,更不知道要用什么方法去赚取,我只知道如何用父亲的账号去签写支票。”

幸运的是,川伽先生破产后,及时地调整了自己,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将失去的产业都赚了回来。更重要的是,他把这些宝贵的经验都传给了两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