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
您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您认为宝宝一个人很孤独,于是您邀请朋友带着她的宝宝来家里做客,让两个孩子可以在一起互相玩耍。可是,没过几分钟,就发现两个宝宝因为抢玩具发生了冲突,您要求宝
宝做个“小主人”,把玩具给“小客人”玩,您找了一个其他的玩具给宝宝。“冲突”似乎平息了,可没过几分钟,他们又开始“战斗”了。您发现,宝宝们似乎总有共同的爱好,总是喜欢同一玩具,他们很难做到互相谦让。
于是,一次愉快的聚会成了宝宝的“矛盾调节会”、“宝宝的批斗大会”。您和朋友可能会责备宝宝、教训宝宝,甚至还会埋怨“现在的孩子太自私”。
现在的孩子真的“自私”吗?
●相关提示 对于 3 岁以下的宝宝来说,分享是很难做到的。它包括理解别人的需要和有时的延迟满足。敏感的家长会注意,宝宝经常会因为被要求去分享游戏材料而与别的宝宝发生冲突。您需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意愿,同时在合适的机会帮助孩子学习集体中的合作规则,让孩子逐渐知道游戏是“在规定的限制范围内的自由活动”。
平行游戏和联合游戏是 3 岁以下宝宝的主要游戏形式。宝宝需要的是有机会摆弄物体和玩各种各样的主题游戏,而不是被要求去与同伴分享。
所以,不是现在的宝宝“自私”,而是这个年龄段的宝宝都有这样的心理特点、行为特点。家长要尊重宝宝,不能认为这是道德问题,总是用“自私”、“小气”这样的字眼来教训宝宝。随着孩子的成长和与外界交流的增强,他会变得“大方”起来。
教孩子大方起来
家长需要通过游戏的形式帮助孩子尽可能地学会合作和分享,以适应 3 岁以后的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您需要帮助宝宝做到以下几点:
创设游戏环境,让孩子在互相帮助中获得满足感;
教会他们以礼貌的方式来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帮助幼儿认识自己也是社会集体的一份子,并可以对集体活动发挥作用。
您可以给孩子做的游戏,促使他和别的宝宝学会合作
(1)互拉车
您需要准备一辆滑板车,或是一辆小推车,您先当“车夫”,分别拉孩子们玩几次。然后把车教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去玩。在观察孩子玩的过程中,您先不要干涉孩子们的“分工”,让他们自己“处理”。您的作用只是示范游戏玩法,创造合作的游戏机会给孩子,但怎样合作是孩子的事。
“讲解”鼓励孩子在游戏中学会合作,获得互相帮助的满足感。
(2)运大箱子
您提前准备一些大纸箱子,两根杆,并用一块薄板架在两根杆中间做成一个架子,然后把大纸箱放在架子上。您先做示范,邀请一位成人合作把箱子运送过去。然后把“工具”交给孩子们,让他们开始工作!在孩子们的玩耍过程中,不要干涉他们的协作过程,也不要干涉他们怎样去邀请小朋友来帮助自己。对于稍大一些的孩子,还可以让他们学着担水。
“讲解”帮助宝宝用礼貌的方式获得他们想要的和需要的东西,学会与别人协作。
(3)搭城堡
准备许多各种各样的小纸盒,您提前用大小不等的蛋糕盒搭成一个三层的台子。然后提供给宝宝们胶水、彩色纸、颜料、胶带等工具,让宝宝们搭城堡上的各种房子。不要限制宝宝的搭法,他可以在空的地方搭,也可以搭在别人的房子上面。搭完以后,和宝宝一起给城堡做一做装饰。城堡搭好以后,让宝宝们指指自己搭的房子在哪里,然后提问城堡是谁搭建的?引导孩子认识集体合作的作用。
“讲解”通过游戏增强宝宝之间的个性融合,理解自己作为群体一分子的概念。
(4)毛巾滚球
准备一块大浴巾,您和宝宝一人拉一头,在毛巾上放一个球,利用两端高度的变化让球滚来滚去。然后把游戏材料交给宝宝们,让他们自己去玩。不要太多指导,如果您愿意,就为他们捡球吧!
“讲解”增强宝宝之间的合作。在游戏中,他们还可以理解简单的物理现象,促进身体协调性的发展。
您是否引导过孩子和别人进行合作,您是怎么做的
当您带宝宝外出散步的时候,您看到邻居正在抬一个重物,您是怎么做的?
“讲解”您的示范会让宝宝理解每个人都需要和别人合作。
您和家人为迎接客人的到来正在准备丰盛的午餐,您有没有要求宝宝帮助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比如,让宝宝把樱桃放在果盘上。
“讲解”这样的工作能让宝宝意识到他是家庭中的一员,并能为家庭作出“贡献”。
您有没有制作过一些需要两个人才能完成的游戏材料呢?很简
单,比如用一根绳子玩翻花、拔河;用小水壶玩茶水生游戏,一个倒水,一个接水喝。
“讲解”孩子之间的合作游戏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大的满足,但这需要您的引导和帮助。
宝宝想要阿姨手上的糖,您教过他如何征询别人的意见吗?“讲解”理解并运用社会礼仪规范也是合作的重要部分。
……
总之,无论在家中还是在户外,您有责任通过引导宝宝参与更多的合作促进宝宝社会性的发展,让宝宝成为一个具有优秀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孩子。
致家长的话
未来社会要求有团队精神的人,会与人合作的孩子将会在以后获得更大的成功。如果说早期教育中认知的发展、智力的潜能拓展很重要的话,教会孩子学会合作和分享也和智力发展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
附录 幼儿成长家庭测验量表
姓名:出生日期:
测试说明:本测试量表有四个测试部分,针对每个测试项目,我们提供给家长 3 个测试观察期,家长可以间隔一定的时间做同样的测试,并把结果登记在测试表中。测试过程要客观、准确。
一、健康指数
A——对情感的认识、接受和表达能力
B——对各种状态做出反应的能力
C——个性的融合程度
D——形成价值观
E——手眼/眼脚协调能力
F——大肌肉运动能力
G——非大肌肉运动能力
H——身体支配和控制能力
(以下各年龄段测试项目均按此顺序排列)
18~21 个月 测验日期:(表现是否明显)
1.会用动作和语言明确表达自己的个人需要。
2.当哭闹的时候很容易利用玩具让他平静下来。
3.受到表扬的时候会表现出特别自豪的样子。
4.看到其他小朋友哭泣的时候,会要求家长拥抱。
5.可以将 6~7 块小积木搭高。
6.可以一手扶栏杆,面对楼梯上楼。
7.可以轻松地爬行进出床底。
8.可以轻松地踮脚尖走路。
21~24 个月 测验日期:(表现是否明显)
1.看到妈妈哭泣或悲伤的时候会表现出对妈妈的爱抚。
2.自己的玩具被小朋友抢走以后会主动采取措施。
3.当看到新玩具的时候喜欢尝试。
4.会把自己心爱的玩具或食物交给妈妈管理。
5.能把玻璃丝穿过扣眼,并且还会拉线。
6.可以双脚跳离地面。
7.可以轻松地做连续翻滚动作。
8.可以跟随大人做蹲下、点头、举手等动作。
24~27 个月 测验日期:(表现是否明显)
1.当受到批评的时候会伤心甚至哭泣。
2.当他的意愿不能被满足的时候会发脾气。
3.喜欢参与到新的游戏中,不会感到害怕或拘束。
4.宝宝会照顾自己喜欢的娃娃或玩具。
5.模仿画横线或竖线。
6.不扶栏杆可以上楼梯。
7.牵妈妈一只手可以走平衡板。
8.听命令快速举起相关的身体部位。
27~30 个月 测验日期:(表现是否明显)
1.在镜子里看见自己的影像会尝试做各种表情。
2.当明确告诉孩子不能玩××时,尽管他不乐意但也能接受。
3.自己完成某个游戏以后会感觉特别自豪。
4.特别喜欢小动物,甚至会抱抱摸摸。
5.会用小积木搭小桥。
6.不扶栏杆可以独自下楼梯。
7.在急跑的过程中可以完成转弯动作。
8.会根据节奏拍手或踏脚。
30~33 个月 测验日期:(表现是否明显)
1.看到其他小朋友摔倒以后哭泣时,会表示出安慰。
2.受到批评以后,自己哭泣一会儿就会平静下来去玩玩具。
3.会主动把自己的玩具或食物和别人分享。
4.会对自己喜欢的人表示爱,甚至会主动拥抱。
5.能准确地把球踢向某个位置。
6.双脚立定跳远能往远处跳 30 公分。
7.可以轻松地爬上攀爬架,可能下不来。
8.可以很好地听命令做动作。
33~36 个月 测验日期:(表现是否明显)
1.会通过假装游戏表达自己的情感。
2.你不想让孩子吃太多雪糕时,他可以接受其他替代性建议。
3.如果朋友要求,会把自己正在玩耍的玩具给朋友。
4.小朋友受伤以后,会轻轻抚摩小朋友。
5.会画闭合的圆圈。
6.会骑小三轮车。
7.可以单足站立 5 秒钟以上。
8.会躲闪滚过来的小球。
36~42 个月 测验日期:(表现是否明显)
1.可以用语言明确表达自己的各种感受。
2.孩子会回答“怎么办”。
3.会用言语的形式表示想进入别人的游戏。
4.会用言语的方式对别人表示安慰并询问“为什么”。
5.能接住抛过来的球。
6.能从高处跳下来并站稳。
7.能跟随家长动作学习跳舞。
8.宝宝可以轻松地钻过栅栏栏杆。
二、自我认知程度
A——自理能力
B——独立性
C——安全意识
(以下各年龄段测试项目均按此顺序排列)
18~21 个月 测验日期:(表现是否明显)
1.自己能吃小半碗饭,偶尔要大人喂。
2.自己需要某种物品时会先尝试自己去拿。
3.做在摇马或秋千上时会自己拉稳把手或绳子。
21~24 个月 测验日期:(表现是否明显)
1.自己可以端杯喝水不用奶瓶。
2.能按大人的要求把玩具放到规定的地方。
3.用手尝试水很烫后会放弃喝水。
24~27 个月 测验日期:(表现是否明显)
1.小便前会表示,并要求大人帮助脱下裤子。
2.新玩具出现时喜欢自己先尝试不喜欢别人教。
3.在往前跑的时候会避开路上的障碍物。
27~30 个月 测验日期:(表现是否明显)
1.经提醒会主动收拾自己玩耍的玩具。
2.能保护好自己心爱的玩具不会被别人拿走。
3.会按照大人的要求乖乖地坐在自行车小座位上,不乱动。
30~33 个月 测验日期:(表现是否明显)
1.自己能脱单衣和裤子。
2.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需要,不听从家长的命令做出自己的选择。
3.在攀爬架上遇到困难后会向大人求助。
33~36 个月 测验日期:(表现是否明显)
1.大小便能完全自理。
2.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并争取自己的利益。
3.知道电源、剪刀等东西不能玩,非常危险。
36~42 个月 测验日期:(表现是否明显)
1.能分清左右两只鞋并能穿上。
2.和家长分别时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自己走进幼儿园教室。
3.过马路时会有意识的观察红绿灯。
三、社会交往、交流能力
A——社会交往能力
B——合作意识
C——尊重他人程度
D——语言表达能力
E——言语理解和接受程度
(以下各年龄段测试项目均按此顺序排列)
18~21 个月 测验日期:(表现是否明显)
1.当自己的玩具和其他小朋友一样的时候不会去拿别人的玩具。
2.吃饭时间能乖乖地坐好。
3.当大人说“不”的时候会抑制自己的行为。
4.能用简单的词汇或单字配合肢体动作表达自己的需求。
5.能完成听音取物。(没有任何肢体动作暗示)
21~24 个月 测验日期:(表现是否明显)
1.经提示,会主动表示对自己喜欢的人或动物的欢迎。
2.能按大人的要求把玩具放好。
3.大人要求孩子“帮××”时会主动完成。
4.能用 3~5 个字的句子表达意思。
5.能听懂简单的要求,比如“把苹果给奶奶”等。
24~27 个月 测验日期:(表现是否明显)
1.会拉着大人的手去看自己喜欢的事物。
2.经提示会帮助小朋友,并在大人的表扬中有自豪感。
3.当同伴表示友好时能给予同样的友好方式,比如拥抱。
4.能说出图片上自己熟悉事物的名称。
5.能回答“这是什么”、“那是谁”等简单的问题。
27~30 个月 测验日期:(表现是否明显)
1.会和小朋友一起游戏。
2.大部分时间能按大人的要求去做。
3.想玩别人玩具时,经提示会征求别人的意见。
4.会主动问“这是什么”。
5.能按照大人命令做动作。
30~33 个月 测验日期:(表现是否明显)
1.能理解如果打小朋友就没有人喜欢。
2.能自己参与到大部分集体活动中去。
3.知道要礼让比自己小的孩子或礼让女孩儿。
4.会用“哪里”、“什么”、“怎么”等词提出问句。
5.能听懂简单的故事,并会表示出对某个故事的偏好。
33~36 个月 测验日期:(表现是否明显)
1.当和小朋友发生争抢时,能按大人要求与小朋友分享或交换。
2.能按游戏规则参与到群体游戏中去。
3.懂得简单的社会道德规范,比如不能随地大小便等。
4.会用反义词。
5.可以按照命令的顺序完成动作,比如“先……,再……,最后……”
36~42 个月 测验日期:(表现是否明显)
1.会主动向同伴表示想参与到游戏中去。
2.能按照大人的要求等待。
3.在大人的提示下会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
4.经提示可以讲述简单的经历,比如去动物园里怎么玩的。
5.可以听完故事以后回答简单提问。
四、认知能力
A——概念形成
B——观察判断能力
C——问题解决能力
D——记忆力
E——联想/分类能力
(以下各年龄段测试项目均按此顺序排列)
18~21 个月 测验日期:(表现是否明显)
1.能熟练指认熟悉的事物和图片。
2.能把圆形、方形、三角形放在拼图板里。
3.能找到封口打开包装。
4.模仿大人做手势或简单动作。
5.能分清家里的东西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妈妈、爸爸的。
21~24 个月 测验日期:(表现是否明显)
1.认识一个色彩,无论更换何种事物都能明确指出。
2.能马上发现自己的房间里多了什么新东西。
3.通过尝试知道哪个按纽控制电动玩具。
4.能给熟悉的事物或图片命名。
5.妈妈买东西回来知道把吃的放在冰箱里,洗发水放在卫生间里。
24~27 个月 测验日期:(表现是否明显)
1.认识大小。
2.能根据露出的部分说出是什么。
3.不提示自己会尝试用不同工具打开盒子。
4.能背诵一首简单的儿歌或唐诗。
5.能把所有红色的东西都指出来。
27~30 个月 测验日期:(表现是否明显)
1.认识“1”和许多。
2.能用手判断出藏在布袋里的东西是什么。
3.知道常见工具的用途。
4.能模仿大人用积木或小木棍搭简单图形,比如火车、十字等。
5.能找出洗澡时需要的工具(找出吃饭需要的东西也可以)。
30~33 个月 测验日期:(表现是否明显)
1.理解“里、外”、“上、下”等空间词汇。
2.能通过别人的表情判断出杯中的“水”不能喝。
3.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会主动求助。
4.能说出刚才看到的 5 件物品。
5.能按照要求进行简单的分类,比如按用途。
33~36 个月 测验日期:(表现是否明显)
1.认识数字。
2.能发现熟悉的事物少了什么,比如猫咪少了尾巴。
3.会回答“饿了、累了、冷了、渴了”等时候怎么办。
4.能背数到 10 以上。
5.会用“动物、植物、电器”等归纳性词汇来描述事物属性。
36~42 个月 测验日期:(表现是否明显)
1.能点数到 5 以上。
2.能完成 5 片以上拼图。
3.会向同伴或家长建议解决的方式。
4.能回想起一个星期以前发生的事情。
5.会正确使用类比性句子。
●相关提示 本书的作者不提倡家长为了测试而把孩子的能力静固在测试量表中所列举的测试项目里,建议家长注意在自然的生活过程中促进孩子全面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