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慧眼懂选择,扬长避短会放弃
12128000000050

第50章 正话反说,反话正说

在日常交谈中,总会有一些让我们不便、不忍或语境不允许直说的话题,需要把词锋隐遁,或把“棱角”磨圆一些,或从相反的角度深入,使语意软化,便于听者接受。即说话人故意说些与本意相关或相似的事物,来烘托本来要直说的意思。

在战国时期,齐景公一匹心爱的马突然死去,齐景公非常伤心,一定要杀掉马夫以解心头之恨。众位大臣一起劝阻齐景公不可为一匹马而滥动刑罚,而齐景公已铁定了心,说什么也不听劝告。

这时,国相晏婴走了出来,众臣都以为晏婴也有劝诫齐景公的意思,谁也没有料到,晏婴明确地表态说:“这个可恶的马夫,该杀!”

齐景公十分高兴,就把那个心含冤屈的马夫喊来,听晏婴解释他的罪过。

晏婴历数马夫的三大罪状:“你不认真饲马,让马突然死去,这是第一条死罪;你让马突然死去,却又惹恼君主,使君主不得不处死你,这是第二条死罪。”

听晏婴痛说马夫的前两条死罪,齐景公心中真是乐滋滋的。可晏婴话锋一转,说出了马夫的第三条罪状:“你触怒国君因一匹马杀死你,使天下人知道我们的国君爱马胜于爱人。因此天下人都会看不起我们的国家,这更是死罪中的死罪,罪不可赦!”

听晏婴诉说马夫的第三条罪状,齐景公开始还连连点头咧着嘴笑。当晏婴说到“使天下人知道我们的国君爱马胜过爱人”时,他张开的嘴却定在那里,脸上的表情开始红一阵白一阵。

此时,晏婴又吆喝一声:“来人,还不按大王的意思将马夫推出去斩了!”这时齐景公如梦初醒,赶紧对晏婴说道:“相国息怒,寡人知错了。”

晏婴没有正面批评齐景公,但却达到了劝谏救人的目的。可见,点到为止的批评方法的确效果非凡。在像这样的场合中,一方面,该说的话不能不说,根本利益不能牺牲,原则不可放弃;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将关系弄僵,伤害彼此的面子与和气。所以,这就需要先承认对手的实力、地位、权威,甚至他的道理,然后突然插入你的话锋,点出他的错误之处。这种方法要比直来直去、当面锣对面鼓的否定他人效果好得多,当然这也需要你有更高的修养和智慧。

“三十六计”中有一计是“声东击西”,指哪并不打哪,而在别人毫无知觉时,靠突袭得手。而正话反说正是追求这种效果。

还是一个和马有关的故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能言善辩的人名叫优孟,他善于在谈笑之间劝说国君。楚庄王有匹爱马,楚庄王看重这匹马远远超过人。比如他为马披上锦绣的衣服,将它养在华丽的房舍里,马站的地方设有垫子,并用枣脯来喂它。可是,马因为吃得太好太多,不久就患肥胖病死了。庄王非常难过,下令全体大臣给马戴孝,不仅准备给马做棺材,还要用大夫的礼仪来安葬马。

群臣对楚庄王的做法都非常反对,纷纷上书劝庄王别这样做。然而楚庄王对群臣的劝说十分反感,并下令说:“谁再敢对葬马这件事进谏,格杀勿论!”

由于庄王的淫威,群臣们都不敢再进谏。优孟听说这件事后,马上来到殿门,刚步入门阶就仰天大哭。庄王见他哭得这么伤心,觉得很惊奇,问他为什么大哭。

优孟说:“这匹死去的马是大王最疼爱的,楚国是堂堂大国,用大夫的礼仪来安葬,礼太薄了,一定要用国君的礼仪来安葬它。”

楚庄王听到优孟不像群臣那样拼死劝谏,而是支持他的主张,不觉喜上心头,很高兴地问道:“照你看来,应该怎样办才好呢?”

“依我看来,”优孟清了清嗓子,慢吞吞地说,“以雕工做棺材,用耐朽的樟木做外椁,以上等木材围护棺椁,派士兵挖掘墓穴,命男女老少都参加挑土修墓,齐王、赵王陪祭在前面,韩王、魏王护卫在后面,用牛、羊、猪来隆重祭祀,给马建庙,封它万户城邑,将税收作为每年祭马的费用。”说到这里,优孟才将话锋一转,指出了庄王隆重葬马之害,“这样,诸侯听到大王对死马的葬礼如此隆重,都知道大王认为人卑贱而马尊贵了。”

这么一点,的确点到了庄王葬马的要害,一个统治者竟会“贱人而贵马”,必然为世人所厌弃。问题到了这样严重的地步,不能不使庄王大为震惊,说道:“寡人要葬马的错误竟到了这么严重的地步吗?那么该怎么办才好呢?”

优孟说:“请让我为大王用葬六畜的办法来葬马吧:用土灶作外椁,用大锅作棺材,用姜枣作调味,用木兰除腥味,用禾秆作祭品,用火光作衣服,把它葬在人的肚肠里。”于是,庄王听从优孟的劝谏,派人把马交给掌管厨房之人去处理,不让此事传扬出去。

优孟采用的办法就是正话反说,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意思,而是从相反的方向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及众大臣的意愿,让楚庄王接受。

正话反说也是交谈中的技巧之一,其特点就是字面意思与本意完全相反,让听者自觉去领悟,从而接受你。优孟因侍从庄王多年,熟知庄王的性情,知道对此时的庄王,忠言直谏、强行硬谏肯定是没有效果的,所以干脆从称赞、礼颂楚庄王“贵马”精神的后面烘托出另一种相反的又正是劝谏的真意——讽刺庄王的昏庸举动,从而把庄王逼入死胡同,不得不回头,改变自己的决定。在特定的情况下,采用正话反说的方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

正话反说的方法是办事说话时的一种常用方法。反说出来的话能使本来也许是困难的交往变得顺利起来,让听者在比较舒坦的氛围中接受信息。例如巧用语气助词,把“你这样做不好!”改成“你这样可能会产生某种后果,这种后果……”然后让听者自己理解这种后果的严重性,自然也就接受了你的建议或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