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到迁徙地之后,封闭的地理环境,物产的极度贫乏,再加上行动自由受到限制,都决定了回民经商活动的非可能性。强制的迁徙使西北回族社区逐渐分散,规模缩小,回族的商业贸易遭到破坏,经商的回民被迫迁徙至贫困山区,成为垦荒的农夫。例如,处在丝绸之路上的商业重镇肃州、陇西等地,经过战乱和迁徙后,这里再也找不到回族商人了。这就造成了这些地区经济结构上的单一化,使西北回民长期局限在贫困的小农经济之中,这也是近代这些地区长期贫困的重要根源之一。
“复其古教,禁绝新教”是左宗棠处理陕甘宗教的一项特殊政策。左宗棠在处理复杂的民族问题时,一方面比其他官吏有更高明之处,他注意尊重回族的风俗习惯,反对强制的“同化”政策。另一方面,他又明确提出“所应禁者新教,而老教断无禁革之理”。可见,左宗棠所谓的尊重回族的风俗、宗教信仰,也是以不危害清朝统治为前提条件的。为了防范回族反清,对老教派也施行一定的限制政策。
当回民要求修建清真寺时,他批示说:“回教之建立清真寺,例所不禁。”为了防止以后用于军事,他规定清真寺“高不得过二丈四尺,宽不得逾十丈……墙厚不得过二尺五寸,寺内外不得修建高楼,以示限制”。
左宗棠在镇压陕甘回民时所采取的一系列善后措施,其宗旨就是要用他精心编织的政治、经济、军事的网,将陕甘回民紧紧地捆缚起来,借以换取清朝封建统治在西北的“数十年之安”。这种严厉的歧视、防范、孤立、削弱、限制政策,不仅严重地伤害了回汉人民的民族感情,还严重地破坏了回族经济的内部结构,阻碍了回族传统的商业活动,以至西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缓慢。
应该说,这些善后安置活动使回族反抗封建统治、维护本民族利益的能力大大减弱。自左宗棠安置陕甘回民后,回族群众虽时有反抗反动统治的运动兴起,如光绪二十一年(1885年)的河湟事变、民国十七年(1928年)马仲英事变、抗日战争中三次西海固回民起义等,但这些都是局部性的,得不到其他地方回族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响应,像同治年间的那种全民族性的反抗运动,再也没有出现过。
另外,左宗棠在陕甘地区筹兵、整军、筹饷、筹粮、筹转运过程中,不仅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独具特色的方法,而且也渗透、贯穿着他的民本主义思想。比如,在治军方面,他不仅一贯坚持“精兵”的原则,大力裁汰疲弱,杜绝虚冒,而且反复强调各军必须“恤民”、“爱民”。他在所颁《楚军营制》中对军纪作了具体规定,如不准搬民家门片板料,取用蔬菜、家具平买平卖,不准抢掳民船和践踏百姓禾菜等,还经常申令各军不准强取民粮、擅入民房等等。他在陕甘解决粮饷的过程中,不仅从军事角度,而且从政治角度考虑问题,注意协调军队、地方官府和人民三方面矛盾。他在竭尽心力“裕军食”的同时,反复强调要适当保护农业经营者(包括农民和地主)的利益,使其有余力从事再生产活动。为此,他免除以前强加给人民的一些不合理负担。如派其学生周开锡去甘南,免除粮捐、面捐、草捐等苛杂捐税,地丁钱粮亦由过去折价(随意规定折价而苛征巨款)而改收本色(粮食),并且改定了当、契等税,使以前无法存活的人民能得以喘息,因此“民情大悦”,在政治上收到较好效果。左宗棠在饬令州县官吏代办军粮时规定,地方有向过往军队提供粮食的责任,但这些粮食,州县官吏可以用本应上解省库的地丁正款“照时价采买”,同时又规定,“发粮以后,各军如有现银可领,即领取归款,如无现银发给者,即取该军印资司(藩司)核扣,断不使该州县丝毫赔累”。他还嘱咐下属说:“官与民交涉,总须官肯吃亏,但不可太亏耳”,如若“民情不便,事多窒碍”那就不应施行。由于左宗棠比较注意协调官、军、民三方面的利益,所以这些政策实行起来比较顺利,得以解决前任没有解决的种种难题。
因为陕甘大部分地区不通水运,旱地又“砂迹荒远”,加以人畜稀少,一经兵祸,丧亡流徙,劳力更为缺乏,所以,在转运方面的困难是非常大的。“驮则骡马难供,夫则雇觅不出。”而需要运送的饷银、粮秣和其他各种军需却长年不断,而且数量很大。雍正时,内地往陕甘运送军粮,每石耗运费达30两,十数倍于粮价。同治年间,军队粮饷都欠缺很多,所以官府和各军均用强拉民夫、强征民间车马的办法以解燃眉之急,遂使大批民夫倒毙道途,牲畜亦多被军队扣夺。左宗棠批评这种“倒行逆施”的筹运方法,说它既不合人情,亦悖逆“物理”,必须改弦更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左宗棠下令改革陕甘的徭役办法。以前,各州县为支应各种差务,如兵差、粮差、流差等,均强派民间供应车马民夫,名为照粮出车,按亩出费,实则随意苛征强派,军队、地方官和衙门胥吏借此残酷地盘剥人民(包括中小地主),甚至强夺车马,以致“民皆逃役”,更加剧了转运的困难。于是,州县官吏便先期将人民拘禁,届时强令出差,更加闹得天怒人怨。左宗棠遂通令取消流差,将差务限于专运粮、饷、军火、军装四种,并取消了按亩出费的旧规,变通车马征用方法,由营务处统一经营,定明某县、某庄车马若干,拨归某营、某旗,在规定的站段役用,一律“用民价雇办”,而且须在送到规定站段后“照数给还”,如果牲口受伤了,要按规定赔偿费用,如果死了,则要对使用人处以三倍的罚款,强制超过规定路程的,要加罚五倍。这样的措施,使得艰难困苦中的人民少受虐使和损失,愿意留在家园而不再流亡,粮械也能按时运到指定地点。
在这里,左宗棠在关心民众疾苦,爱惜民力,注意恢复发展生产的同时,又残酷地对待敢于起义造反的各族人民,这种矛盾现象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的民本主义思想的两重性之中。民本主义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但从秦汉以后,随着我国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民本主义被纳入替皇权服务的轨道。这样,爱护“良民”和镇压“乱民”,便构成左宗棠民本主义思想的基本特征。
兵燹之后,左宗棠对甘肃的治理与开发,既是其巩固西北的国防战略的体现,也是其善后政策的延伸。左宗棠深知陕甘问题的复杂性与特殊性,他决计要为西北筹“长治久安”之策:“臣之立意仿汉赵充国,议开屯以省转馈,抚辑以业灾民,且防且剿,且战且耕,不专恃军威为戡定之计。”他以为镇压回民起义与剿办太平军、捻军等“群寇”不同,“陕甘事势与各省情形各别,将欲奠此一方,永弭后患,则固不敢急旦夕之效,而忘远大之规也”。左宗棠的“远大之规”,在眼前而言,就是要搞好善后,虽含有镇压回民起义、镇压回族反抗的意图,但也明白宣示了恢复甘肃社会秩序、发展西北经济、改善各族人民的生产和生存环境的思想;从长远来说,他也试图通过加强对西北的治理与开发,调整好民族关系、巩固西北边防、维持清王朝在西北的统治。左宗棠自出山以来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军事才干,不怕担风险的无畏精神以及运筹帷幄和统观全局的雄才大略,决胜千里的坚定意志和吃苦耐劳、踏踏实实的实干作风。这一切都表明了,在当时清朝腐败的统治集团中,这个年逾花甲的地主阶级军事家、政治家左宗棠,是在国家多事之秋和危难之时,缓和社会危机、稳定封建统治秩序的不可多得的干练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