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收复新疆第一人:左宗棠传
120958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左宗棠(1812—1885),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领袖。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竟因此成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左宗棠一生见证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左宗棠1832年(道光十二年)中举。1851年(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起义后,他先后入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幕,为抗拒太平军出谋划策。1856年,因接济曾国藩部军饷以夺取被太平军所占武昌之功,他被命以兵部郎中用。1860年,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后,左宗棠随同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襄办军务。他曾在湖南招募5000人,组成楚军,赴江西、安徽与太平军作战。1861年,太平军攻克杭州后,他由曾国藩疏荐任浙江巡抚,督办军务。1862年(同治元年),中法混合军组成,称常捷军,左宗棠扩充中法混合军,先后攻陷金华、绍兴等地,升闽浙总督。1864年3月,攻陷杭州,控制浙江全境,论功,封一等恪靖伯,随后奉命率军入江西、福建追击太平军李世贤、汪海洋部,至1866年2月攻灭于广东嘉应州(今梅县)。镇压太平天国后,倡议减兵并饷,加给练兵。1865年升任闽浙总督。1866年上疏奏请设局监造轮船,获准试行,即于福州马尾择址办船厂,派员出国购买机器、船槽,并创办求是堂艺局(又称船政学堂),培养造船技术人才和海军人才。旋改任陕甘总督,推荐原江西巡抚沈葆桢任总理船政大臣。一年后,福州船政局(又称马尾船政局)正式开工,成为中国第一个新式造船厂。1867年11月,奉命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率军入陕西攻剿西捻军和西北反清回民军,镇压了陕甘回民起义,他为晚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光绪十一年(1885年)7月27日清晨,74岁的湘人左宗棠停止了呼吸。他是在福州北门黄华馆钦差行辕任上去世的。他的死,宣告着时代强音的终结。这是一个奋起抗争、抵御外侮的时代,左宗棠是中流砥柱。他的死,意味着大清王朝最后的顶梁柱倒下了。这个拥有“二等恪靖侯、东阁大学士、太子太保、一等轻骑都尉、赏穿黄马褂、两江总督、南洋通商事务大臣”等七个头衔的男人,这个风光了半生的男人,随着他生命的终结,退出了历史舞台。

左宗棠的死,让列强松了一口气。

左宗棠的死,让法国人放松了。他们在攻占台湾岛,他们的军舰还在东海耀武扬威。左宗棠与他们摆开了决战的架势,发出了“渡海杀贼”的动员令。他们吃过左宗棠的大亏,知道他是雄狮。一头狮子领着一群羊,个个是狮子;而一群狮子被一头羊领着,个个就成了羊。左宗棠一死,便群龙无首了。

左宗棠的死,让英国人的恐惧感消失了。英国领事在上海租界竖有“华人与狗,不许入内”的牌子,左宗棠发现,令侍卫将其立即捣毁并没收公园,逮捕人犯。左宗棠端坐在八人抬的绿呢大轿中,身穿黄马褂,头戴宝石顶戴,三眼花翎,手执鹅扇,面容饱满,威严无比。只要他进入租界,租界当局立马换上中国龙旗,外国兵警执鞭清道。左宗棠死了,就不需要对中国人那么恭谨有加了。

左宗棠的死,让俄国人感到,中国再没有硬骨头了。左宗棠把他们从新疆赶走,把他们侵占的伊犁收回,甚至用兵车运着棺木,将肃州行营前移几百公里于哈密,“壮士长歌,不复以出塞为苦”,准备与俄军决一死战。左宗棠一死,没有什么可阻拦他们了。

左宗棠的死,也让大清朝内部的一些人松了一口气。左宗棠死了,主战派的旗帜倒了,他们就再也不用顾忌,可以放肆地弓着腰在列强面前周旋,抖抖索索地在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上签字画押了。

死,对于死者来说,是结束,但对活着的人,是一种绝望的痛苦。大清的中兴重臣,林则徐、曾国藩……一个一个地死了,茫茫九州,哪里还听得到复兴的呐喊?大清气数尽了。

左宗棠死了,有人幸灾乐祸,躲在阴暗角落里窃笑不止,反证了他的强势和伟大。左宗棠是真正的英雄,是爱国者,在民族危亡的时刻,能拍案而起,挺身而出,他这样的行事风格势必会触犯一些人的私利。有些人要保家卫国,有些人要攻城略地,而有些人甘愿当亡国奴,他们怎么会不惧怕他呢?中国历史上,能够所向披靡,铁腕收复大片国土的,有几人?苏武饮血茹毛,威武不屈;张骞关山万里,沟通西域;班超投笔从戎,西戎不敢过天山;祖逖(tì)闻鸡起舞,击楫中流;史可法慷慨殉国,魂傍梅花……他们留下的是一段段荡气回肠的故事,是仰天长啸的悲壮,是可歌可泣的精神,是让后人无限的敬仰和唏嘘,而没有谁比得过左宗棠——为后人收复了占国土六分之一的大好河山,留下任我们驰骋的广袤疆场。于是有人认为,左宗棠乃千古一人。

左宗棠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在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中,他威武不屈,毫无奴颜媚骨,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统一大业,他勇赴国难,虽“马革桐棺”在所不计。左宗棠的这种以天下为己任,不顾个人荣辱生死的献身精神,在晚清封疆大吏中实属独树一帜,绝无仅有。近代中国对外战争中两次重大的军事胜利——收复新疆和镇南关大捷,都与左宗棠的名字紧紧相连。在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丰碑上,应该镌刻上左宗棠的英名。

左宗棠又是一位励精图治、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者。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他勇于开拓进取,力主向西方学习,成为中国早期近代化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在推进近代经济发展、加强近代国防和培养新式科技人才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左宗棠还是一位重民主义者。他深悉“民为邦本”的真谛,为官之后,每到一地都关心民瘼,注意爱惜民力,为民兴利除弊,并引导民众发展近代工商业,使传统民本主义思想放射出时代光彩。但是,民本主义又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它从统治者的长治久安出发,必须服从于皇权。因此,当皇权受到来自农民起义的威胁时,左宗棠又义无反顾地血腥屠杀敢于造反的民众,犯下了严重的历史罪过。

正是这个注重经世致用而不是娴熟八股的人,承担起了匡复社稷的重任。左宗棠的存在,深邃地透射出民族之魂。左宗棠精神、左宗棠人格,典型又真切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精神的精髓。可以说,左宗棠以他全部的生命之火将自己塑造为传统文人的精神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