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从故事中学会明辨是非(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12094200000006

第6章 尊重事实崇尚诚信(3)

李时珍为了研究医术,读了许多古代的医书。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医书。汉朝人写过一本《神农本草经》,以后1000多年,不断出了许多新的医书。李时珍常常替当地的王公贵族看病,那些贵族家里藏书不少,李时珍就靠他行医看病的方便,向王公贵族家借图书看。这样一来,他的学问就越来越丰富,医术也越来越高明了。

李时珍的名气越来越响,被他看好病的人,到处宣传李医生好。附近州县得病的人,也赶来请李时珍看病。

有一次,楚王的儿子得了一种抽风的病。楚王府虽然也有医官,但是谁都没法治好。这孩子是楚王的命根子,楚王怎么不着急?有人告诉楚王,只有找李时珍,才能治好这种病。楚王赶快派人把李时珍请到王府。李时珍一看病人的脸色,再按了按脉,就知道孩子得的这种抽风病是肠胃病引起的。他开个调理肠胃的药方,叫人上药铺抓了药。楚王的儿子一吃药,病就全好了。

楚王十分高兴,再三挽留李时珍在楚王府呆下来。没有多少日子,正碰上朝廷征求人才。楚王为了讨好明世宗,就把李时珍推荐到北京太医院去。

太医院本来是国家最高的医疗机构。可是在那时候,明世宗对真正的医学并不重视,却迷信一批骗人的方士,在宫里做道场,炼金丹,想凭这些办法使自己长生不老。李时珍是一个正直的医生,看不惯那种乌烟瘴气的环境。他在太医院待了一年,就辞职回家。

李时珍辞去官职,回家的路上,顺便游历了许多名山胜地。他上山不是为了欣赏景色,而是为了采草药,研究各种草木的药用性质。有一次,他到均州(今湖北均县)的武当山去,听说那里产一种榔梅,吃了能使人返老还童,人们把它称作“仙果”。宫廷的贵族都把它当作宝贝一样,要地方官吏年年进贡,并且禁止百姓采摘。李时珍可并不相信真有什么仙果。为了弄清真相,他冒着危险,攀登悬崖峭壁,采到了一颗榔梅,带回家乡。经过他详细研究,才知道那种果子只不过像一般梅子一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根本谈不上什么“仙果”。

李时珍从长期的医疗工作和采集药物的过程中,得到了不少科学的资料。他发现古代医书上的记载,有不少错误;再说,经过那么多年代,人们又陆续发现了许多古代书上没有记载过的药草。他就决心编写一本新的完备的药书。辞职回家以后,他花了将近30年的时间,写成了著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在这本书里,一共记录了1892种药,收集了1万多个药方,为发展祖国的医药科学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本草纲目》出版以后,一直流传到全世界,已经被翻译成日文、德文、英文、法文、俄文、拉丁文等许多种文字,在世界医药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至于那个迷信炼丹、一心想长生不老的明世宗,不但没有能长生不老,却因为误服了有毒的“金丹”,丢了性命。明世宗死后,他的儿子朱载垕即位,就是明穆宗。

亲身探索以理服人的徐霞客

断,失于太速;察,伤于太精。

——《新唐书》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汉族,南直隶(今江苏省)江阴人。他是明朝末期地理学家、探险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260多万字(遗失达200多万字,只剩下60多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近年,视徐霞客为游圣,步徐霞客足迹,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已成为中国旅游界的崭新时尚。

当明王朝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在江阴地方有个青年,不满朝政腐败,不愿应科举考试谋求做官,却立志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探索自然的奥秘。他就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

徐霞客从小爱读历史、地理一类书籍、图册。在私塾读书的时候,老师督促他读儒家经书,他往往背着老师,把地理书放在经书下面偷看,看到出神的时候,禁不住眉飞色舞。10岁那年,他的父亲死去,他决心亲自到名山大川去游历考察一番。但是他想到母亲年纪老了,家里没人照顾,没敢提这件事。他的心事毕竟被母亲觉察到了。当母亲了解到他有这样的愿望,跟他说:“男儿志在四方,哪能为了我留在家里,做篱笆下的小鸡、马圈里的小马呢?”母亲为他准备行装,还给他缝制了一顶远游冠。有了母亲的热情支持,徐霞客远游的决心更坚定了。

徐霞客在他22岁那年,开始离家外出游历。他先后游历了太湖、洞庭山、天台山、雁荡山、泰山、武夷山和北方的五台山、恒山等名山。每次游历回家,他跟亲友谈起各地的奇风异俗和游历中的惊险情景,别人都吓得说不出话来,他母亲却听得津津有味。

后来,老母亲死了,徐霞客就把他全副精力扑在游历考察的事业上。在他50岁那年,他开始了一次路程漫长的旅行。他花了整整4年时间,游历了湖南、广西、贵州、云南4省,一直到我国边境腾冲。他跋山涉水,到过许多人迹不到的地方,攀登悬崖峭壁,考察奇峰异洞。有一次他在腾冲经过一座高耸的山峰,发现悬崖上有一个岩洞,根本没路可通。他冒着生命危险,像猿猴一样爬上了悬崖,终于到达了洞口。

又有一次,他在湖南茶陵,听说当地有个麻叶洞,洞里有神龙或者精怪,不是有法术的人,都不敢进洞。徐霞客不信神怪,他出了高价雇个当地人当向导,进洞考察。正要进洞的时候,向导问他是什么人,当他知道徐霞客是个普通读书人的时候,向导吓得直往后退,说:“我以为您是什么法师,才敢跟您一起进洞,原来是个读书人,我才不冒这个险呢。”徐霞客并不罢休,带着他的仆人举起火把进洞。村里的百姓听到有人进洞,都拥到洞口来看热闹。徐霞客在洞里考察了很久,一直到火把快烧完才出来。围在洞口的百姓看他们安全出洞,都十分惊奇,说:“我们等了好久,以为你们一定给妖精吃了呢。”

徐霞客漫游西南的时候,除了随身的一个仆人外,还有一个名叫静闻的和尚和他们作伴。有一次,他们在湘江乘船的时候,遇到了强盗,他们的行李财物被抢劫一空,静闻和尚因为受伤,在半路上死去。到最后,连他随身的仆人也离开他逃走了。但是这些挫折都没有动摇他探索自然的决心。

徐霞客在旅途中,每天晚上休息之前,把当天见到的听到的都详细记录,即使在荒山野林里露宿的日子,也总是在篝火旁,伏在包袱上坚持写日记。公元1641年徐霞客去世后,留下了大量日记,这实际上是他的地理考察记录。经过他的实地考察,纠正了过去地理书上记载的错误,发现了过去没人记载过的地理现象。像古代地理书上说岷江是长江的上游,徐霞客经过考察,弄清楚长江上游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又像他在云南腾冲打鹰山考察的时候,发现了那里曾经发生火山爆发的遗迹。他在游历中考察最多的是岩溶现象,在桂林七星岩,他对那里千姿百态的石钟乳、石笋、石乳等地形,进行详细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岩溶现象的记录。后来,人们把他的日记编成一本《徐霞客游记》。这部书不但是我国古代地理学上宝贵文献,还称得上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呢!

追求真理的富兰克林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但丁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是18世纪美国的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外交家。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为了对电进行探索,他曾经做过著名的“风筝实验”,在电学上成就显著。

1745年冬天,电学界传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德国的科学家克莱斯特和荷兰的科学家马森布罗克几乎同时发现了电震现象和制作了莱顿瓶。电是什么呢?看不见、摸不着、稍纵即逝、一瞬而过,所以人们无法保存,用起来很不方便。莱顿瓶就是为电而造的一座“仓库”。莱顿瓶因诞生在莱顿城而得名。它的构造是在玻璃瓶的内外表面都贴上锡箔,电荷经由一根黄铜链穿过瓶塞进入瓶内,积累在锡箔上。当人接触到带电的莱顿瓶时,就会受到强烈的电击。同时它还会产生出电火花和“噼噼啪啪”的爆裂声。莱顿瓶第一次实现了使电可以人工控制的梦想,为人们进行电学研究创造了条件。

当时很多科学家都用莱顿瓶做过实验,富兰克林也是其中之一。他注意到电火花发出的光和爆裂声,心想,这或许可能是一种非常微小的闪电和雷鸣。要不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天上威严的雷鸣电闪,恐怕就是由地球和天空这整个行星所构成的巨大莱顿瓶中电的相互作用呢。

因此,富兰克林决定做一个实验。

1752年7月的一天,天气闷热,天色很暗,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起,来到渺无人迹的旷野里。他们准备了一个大风筝,这个风筝是用丝绸做的,风筝的顶端安有一段长长的铁丝,牵引风筝的是一根麻绳,绳的末端系着一块绸带,在绸带和麻绳之间还挂了一把钥匙。他们还带来了一个莱顿瓶。突然间天空乌云滚滚,雷声隆隆,捕捉天电的好时机到来了。他们立即行动起来,风筝迅速地被放入高空。

随着风云积集,一道耀眼的闪电划破长空。一块雨云从风筝上空迅速地滚了过去,倾盆大雨自天而降。富兰克林站在屋檐下仔细地观察着风筝的每一个细节。他发现牵引风筝的绳索上毛茸茸的纤维一下子竖立了起来,就像实验室中毛皮带电的情形一模一样。富兰克林小心地用手触了触钥匙,只听“噼啪”一响,一个蓝色的电火花跳了出来,他的手腕一阵发麻。这说明,风筝上的铁丝传导了雷电,被淋湿了的牵引线绳又把雷电传到了下面的金属钥匙上。接着,富兰克林再把风筝升高一些,把钥匙接在莱顿瓶上,开始将雷电储存起来。富兰克林的预言被证实了。闪电确实是一种放电现象,它和实验室里的电火花完全一样。电闪雷鸣就是天空中的莱顿瓶在放电,雷雨云是一个电极,大地是另一个电极。举世闻名的电风筝“费城实验”,打破了天电的“圣火”之类的神话,科学地说明:闪电、雷鸣是电造成的。

在这次实验中,富兰克林真是侥幸,他深知这次实验有多危险,这可致人于死命。但是,为了探求真理,他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第二年的7月26日,俄国的两位科学家为了重做这一试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被闪电当场击死。

富兰克林的实验和观察促使了避雷针的发明。这是电学的首次重要应用,也是当时唯一的应用。富兰克林建议在建筑物屋顶设置尖头金属杆,并把与多属杆相连接的导线引到地面,这种避雷针能使云层安全放电,因而能保护建筑物本身。1782年,仅费城一地采用的避雷针就有400根。富兰克林抵挡住了天神宙斯的大炮。200多年过去了,避雷针仍然忠实地屹立在世界各地的高大建筑物上。

富兰克林在电学理论方面也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富兰克林创造了许多电学用语,这些词汇在现代电学中仍然使用,例如:正电、负电、电池、电容器、充电、放电、电击、电工、电枢、电刷、导体等等。

他根据实验提出了著名的“电荷守恒”概念,并用数学上的正负概念来表示两种电荷的性质。他说明了电的来源和在物质中存在的现象,以及某些电介质的特性。

富兰克林对科学的贡献远不止这些,他还有许许多多的发明创造,尤其著名的是改进了火炉,发明了老年人戴的双焦距眼镜。他设计了一种结构合理,既可节省燃料又容易散热的新式火炉,后来被命名为“富兰克林式”火炉。火炉发明后,有人曾建议他申请专利权,并说:“您为人类造了福,所以您应该拥有专利权,作为我们对您的发明的酬谢。”富兰克林却说:“不,该受我酬谢的人可多着呢,难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别人的发明还少吗?我觉得,要是我做出了一点小小的发明,我应该把这个发明慷慨地献给大家,作为我享受别人发明的酬谢。”

富兰克林不仅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科学巨人,他还是美国人民的伟大儿子。在北美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中,他不止一次出使伦敦,代表北美人民的利益与英国殖民当局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迫使英国废除强加在北美人民头上的不合理条款。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老年的富兰克林代表初建的美国出使法国,为赢得法国的同情与支持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因为人类已经进入了理性的时代,有知识有觉悟的法国人完全拜倒在这位曾经驯服了空中闪电并将它引到地面的伟人的脚下。美国的胜利诞生,大可归功于那只飞翔在雷雨中的风筝!

在晚年,他还对科学充满了希望,他曾这样写道:“科学的迅速发展使我有时感到遗憾,我出生得太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