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从故事中学会诚实守信(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12092200000028

第28章 诚律己身襟怀坦白(6)

正巧,小华盛顿看到了这把小斧子,斧刃闪闪发光,斧把光滑合手。他拿在手里越看越喜欢,心想:这么亮的斧子究竟快不快呢?他很想试一试。于是,便带上这把小斧子飞快地跑到后院的植物园里。

小华盛顿选中了一棵细小的樱桃树,学着大人砍树的样子,举起斧子,用力砍了下去。只听“咔嚓”一声,小树立刻被拦腰砍断了。

小华盛顿高兴得又蹦又跳,连声称赞:“这小斧子,太锋利了……”忽然他看到了地上的树叶,心里不禁一哆嗦:“坏了,这不是爸爸最喜欢的樱桃树吗?”他连忙拣起砍断的树枝,与树干对上茬,又用绳子小心翼翼地绑好,心中祝愿着:“小樱桃树,你一定要长上活好。”

小华盛顿知道自己闯了祸,就赶紧跑回家,悄悄地把斧子放到了原来的地方,躲在自己小书房里,忐忑不安地捧起一本书,假装读起来。

几个小时后,爸爸回来了。当他经过植物园时,一眼就看见他最心爱的樱桃树被砍断了。这可是他从远方选来的新品种,好不容易移到这里,正在好好地生长,怎么被人砍断了呢?爸爸顿时大发雷霆。回到家里,他把仆人和园丁都叫到面前训斥了一顿,并要把砍树的人追查出来。仆人和园丁吓得心惊肉跳,连连申辩道:“庄主,这棵树真的不是我们砍倒的……”

一直躲在书房的小华盛顿看到这情景,心想:如果我不承认是我砍倒的小樱桃树,万一错怪了别人,那多不好啊!他连忙站起身,快步走出来。可是刚走到书房门口,又停住了脚步,他转念一想:如果我承认了,爸爸一定会责备我的,说不定还要打我呢。

怎么办呢?他坐在床边犹豫了,难道就让仆人和园丁因我受冤枉吗?不,不能!小华盛顿终于大胆地走到爸爸面前,低着头,红着脸,惭愧地说:“爸爸,别再追查了,树是我砍的,我错了,您就处罚我吧!”并向爸爸说明了砍树的经过。

爸爸沉思了好一会儿,忽然转怒为喜,他把小华盛顿搂在怀里,用手抚摸着他的头,意味深长地说:“孩子,我为你的诚实而高兴,你能勇敢地承认错误,做一个正直的人,比我的一百棵樱桃树宝贵得多,因为诚实比什么都重要!”

小华盛顿把爸爸的这些话牢牢记在心上——做人首先要诚实。恩格斯释疑鸭嘴兽巧伪不如拙诚。

——颜之推

恩格斯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也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在科学问题上,恩格斯从来都十分严谨、诚实,追求真理,一旦发现自己错了,不管时间过了多久,都会坦诚改正。

1843年夏天的一个清晨,太阳冉冉升起,空气是那么清新、宜人,大地潮湿,纤尘不起。恩格斯和一位朋友相约去普鲁士的郊外散步。在途中,看见一位农夫手里拿着一个蛋,恩格斯好奇地想:这是个什么蛋啊?怎么是个软壳蛋呢?恩格斯走上前去向这个农夫询问:“先生,请问这是什么动物的蛋?”那人说:“这是一种叫鸭嘴兽的哺乳动物所生的蛋……”

还没等那人把话说完,恩格斯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说:“先生,您别跟我开玩笑了,鸭嘴兽既然是生蛋的,就不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不会生蛋的,难道连这点起码的生物学常识我都不知道吗?”

后来,他偶然读到有关鸭嘴兽的书籍,才解开了这个谜。原来鸭嘴兽是世界上最原始的哺乳动物,兼有从卵生动物向哺乳动物过渡的性质。母兽生下的不是幼兽,而是软壳蛋,这时母兽像鸟一样地孵卵,经过10天左右,幼兽便会破壳而出,从母兽腹部濡湿的毛上舔食乳汁。这时,恩格斯开始为他当初自以为是的言行感到内疚和不安。于是,他以此为教训,更广泛地钻研科学知识。

虽然,这算不得什么大问题,但是,恩格斯却不肯轻易放过自己。他经常向朋友们说起这件事,每提起一次,总是检讨一番:“我怎么会因为鸭嘴兽生蛋就说它不是哺乳动物呢?”恩格斯还把这种动物作为一个特例写进了他后来的巨著《自然辩证法》一书。

这件事过去了很久,恩格斯对自己当初缺乏知识而造成的认识上的错误还牢记在心。50年以后,即1895年,他给一位朋友回信,在谈及朋友对价值概念的理解时,又提起了这件事。他在信中写道:“但愿你对价值概念的阐述,不要像我一样,事后向鸭嘴兽道歉,请求它原谅!”巴甫洛夫尊重实验结果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范晔

巴甫洛夫是俄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被誉为“生物学无冕之王”。

一天,巴甫洛夫最喜欢的一个学生,带着他近日做的实验报告,来到实验室。

“您好!亲爱的老师。”这个学生眼里闪着喜悦的光芒。

“看你这么高兴,是不是实验有了新发现?”

“亲爱的老师,经过长时间的实验,我可以证明,动物在长时间饥饿以后,仍然会有消化液体流入空空的消化道。”这个学生说着,拿出了全部实验记录及分析结果给老师看。

“不太可能有这样的事。”巴甫洛夫断言道。

学生从巴甫洛夫的实验室出来后,又继续进行深入的实验研究,反复验证,实验结果与前次是一样的。他又带上实验数据和图像曲线来见老师。

“不会有这样的事,我找不出它分泌的作用来。”巴甫洛夫又一次否定了学生的实验结果。

这个学生毫不灰心,回到自己的实验室,再次做更深入的实验研究,实验得出的结果,仍然和前两次一样。于是,他又来找老师。

“现在,我还没有了解这种分泌的作用,所以,我绝不会同意你的看法!”巴甫洛夫认真地说。这个学生留下自己的实验报告,走了。

巴甫洛夫沉思着:学生的实验结论到底正确不正确呢?我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他认真看了学生留下的实验报告,然后开始了实验。他在饥饿的狗面前,一动不动地坐了整整一昼夜,没讲一句话,没吃一口饭,仔细观察着图像曲线的变化。

实验终于结束了,他得到的数据和曲线与那个学生的实验结果完全相同。巴甫洛夫沉思着,突然,兴奋得大声喊起来:“你们是正确的!你们胜利了!”他高兴得胡子都颤动起来了,一溜小跑地来到学生的实验室,还没有进门就说:“你的实验结果是对的,我恭喜你,我认为你的博士论文已经准备好了。”

这个学生原以为拗不过这位蜚声世界的老师,听到老师的话,他内心感到无限的快慰。他说:“老师,我现在更崇敬您在科学事业上的‘固执’精神了,因为您的‘固执’是以坚持尊重事实、服从事实为前提的。”盖达尔诚实报告真相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傅玄。

——《傅子·义信篇》

俄国十月革命后,为了粉碎白匪的叛乱阴谋,红军游击队派老共产党员丘蒲克和14岁的小战士盖达尔前往敌人后方执行任务。

一路上,丘蒲克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小盖达尔。这天,天刚刚亮,盖达尔醒来,揉了揉眼睛,见丘蒲克仍在站岗,就说:“大叔,您又是一夜没合眼了,您快去睡吧,我来放哨!”

丘蒲克已经好几天没睡觉,实在是太疲劳了,就说:“好吧,一定要注意敌情,别走开。”说完,就躺倒在地呼呼地睡着了。

盖达尔趴在草丛中,警惕地注意着周围的情况,过了好久也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迹象。中午很热,太阳高悬在头顶,一丝风也没有,真难熬啊!他瞧瞧自己浑身的汗水和泥尘,心想:这会儿不会有白匪的,要是到那边小河里洗个澡,该有多舒服啊!

他看了看熟睡的丘蒲克,又观察了一下四周,见没有任何情况,于是站起身,急忙跑到不远处的小河里洗了个澡。

当小盖达尔爬上岸刚穿好衣服,忽然传来一声喊叫:“哈哈,你跑不了了。”唉呀!敌人摸上来了,我得赶快去救大叔!他刚跑了两步,只听“砰砰砰”一阵枪声,丘蒲克倒下了。

“大叔!”盖达尔大喊一声,泪水夺眶而出,此刻白匪发现了盖达尔,一拥而上抓住了他。白匪恶狠狠地问:“小孩儿,你是干什么的?为什么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