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王阳明心学全书
12091200000045

第45章 怎样使志向坚定不移

在昏黄的灯光下,看到弟子们求知若渴的神情,王阳明望了望窗外,透过笼罩着大地的夜霭,似乎又看到了许多年前的自己。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但又仿佛近在咫尺,这种感觉十分奇怪。那时的自己一心想做圣贤,爬高山,涉远水,出入寺庙道观之间,寻高僧,访异士,也不知吃过了多少苦头,得一善即拳拳服膺,笃信躬行。

斗转星移,世事莫测。后来自己终于因触犯朝中权宦刘瑾,而被贬谪到穷山恶水之中的龙场,迭经痛苦,饱受磨难……

然而,就在如此困境之中,他必为圣人之念始终不坠,愈磨志向愈坚,终于在一个月圆之夜,大悟圣人“格物致知”之旨,奠定了“心学”的基础。

王阳明回想往事,感慨万端,对弟子们说道:“我常常强调,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其实,不论是做世上任何一种事业,都需要毅力,才能渡过种种难关。若一遇到挫折,便灰心丧气,一味在悲伤、自怜中沉沦下去,即使是做一件小事也会失败,更不要说做什么大事了。”

陆澄向老师请教该如何立志。

王阳明说:“所谓立志,就是念念不忘体悟天地宇宙的本质规律,内心澄澈忘我,这就是立志。能够时刻不忘存心养性,时间长了,心自然就凝聚在这件事上。”

此时,一个叫唐诩的门人问道:“先生,立志是常存一个善念,要为善去恶吗?”

王阳明答道:“一个善念存在时,比如你有一个立志成为圣人的念头,这就是你的思想与天地规律相合了。此念出自心之本体,还要去想什么别的善念吗?这个念头本身也没有不良成分,还要去什么恶吗?

“这个念头就好像树的根芽,自有一段生生不自已的生机在里面。所谓立志,就是要永远保持这点善念,不要让其他私欲干扰它就行了。先圣所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就是要磨炼自己的志向,达到纯熟的地步才能达到的。”

说到立志,我们普通人一生中,不知有过多少理想和志向,但能如愿以偿实现的却少得可怜。这不是因为我们没有实现理想的能力,而是由于在岁月蹉跎中,我们往往将自己最初的理想忘记了。

所谓“志向”,就字面理解之,即“志之所在,心向往之”。就是心中树立起一个目标,让自己的注意力不断集中在其上面,也就不断地把能量贯注在这个目标上,激励自己朝着它去努力。

而要坚持向目标奋斗,就需要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意愿,如果只是口头上说说自己要如何如何,哪怕当时你在赌咒发誓,这种意念不是发自内心深处,也是一点儿用也没有的,因为它不能带来持久的动力。

所谓“习惯成自然”,就是说一种思想和行为重复得久了,就会渗透进意识深处,形成看似很自然的行为模式。

要使自己的志向坚定不移,也要时时刻刻将所有的感觉和精力放在志向上,首先得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给自己一点儿时间,坐下来,把问题想清楚:自己最想实现的事到底是什么?它对自己的人生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实现了这个理想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如果要达到这个目的,自己又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以及付出怎样的行动?

确定了目标后,接下来就看行动了。

坚定的志向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行动中不断用成就感所培养而成。一个人受了奇耻大辱,有时会产生一股巨大的动力,激励他要改变人生的方向,这时他的精神进入了一个很特别的状态,他向自己的目标所做的每一分努力,在他看来,都不是受苦受罪,而是能使自己更接近理想的一步,都能带来一种成就感,如此他尽管竭尽全力去奋斗,但却丝毫没有苦的感觉,整个身心就会迸发出无与伦比的力量,来支持他朝着这个方向前进,直至达到目标。

因此在做一件事的过程中,要想能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也要从各方面着手,找到一种出自内心、掌控自己行动的“感觉”。

如果你发现你的思想和所作所为并不是你想要的样子,就注意观察看哪个地方出了差错,顺着那种思想变化逐渐调控,把不满意的方面调整过来。

例如,你觉得自己贪玩,容易被各种爱好诱惑而忘记做需要做的事,就在心中想象自己认真做事的情景,给大脑加一个“我能定下来”的信息。

或者你遇事容易悲观,丧失进取心,那你就想象一下自己尊崇的人如身临其境,他会怎样做,换个思维体验那种感觉,把整个身心融合进去……

始终把思维和意识往好的方面调节,发现有不理想的地方,不要去想怎么改正,而是想着正确的、理想的样子,好像你的感觉、动作正在完成你想象中的那件事情,虽然这是想象的一个过程,但又像是真的感觉,在这个想象过程中,通过调整自己的思维和动作,使心中的目标与现实的变化相吻合,慢慢使志向坚定下来,最后就能实现它。

这时,王阳明那一向英华内敛的眼睛,射出两道逼人的光芒来,他感叹地说道:“立志说来容易,但没有一种绝大的毅力,又是很难持之以恒的。

“而这种毅力是从实际修养中得来,只有经历多次磨炼,才能逐步磨炼出超人的忍耐力和毅力,这时才足以担当重任,到达更高的人生境界。”

逆境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和性格。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永不退缩,才是真正的立志。

常人遇到顺境还好办,碰到逆境时,要使意志不被动摇,所谓“贫贱不能移”,不起怨天尤人之心,就需要一个人有很高的信念。只有达到诸事不能动其心的境界,这才是修养功夫到家了。

王阳明这一番关于立志的话,看似平淡,却是他在长年累月的苦苦探索中得出的切身体会,众门人听了,内心无不受到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