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王阳明心学全书
12091200000037

第37章 学问之源泉

一天,王阳明与徐爱、陆澄、冀元亨等众门人讨论学问毕,大家陪着老师一起坐在池塘边,一边赏玩风景,一边闲聊。

池塘水面如镜,清澈见底,天空的霞光云彩倒映其中,相融相即,化为一体。一阵微风拂来,漾起层层涟漪,由远及近,慢慢荡漾开来。

此情此景,王阳明颇有感触,不禁吟出朱熹的一首诗《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吟罢,顿了一顿,王阳明说道:“朱元晦早期所做学问,虽稍嫌有支离破碎的弊病,但晚年有所醒悟,且这首诗的境界,也是下过功夫,才能悟得的。”

此时,王阳明看到身旁正好有一口八角井,里面泉水正汩汩涌出,便又说道:“挖掘一个数顷之大的池塘,虽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保持了它的清澈洁净,但这个源头活水,却不是它自身的。从这一点看,倒不如挖一口数尺深的有源泉的水井,这样,自身有其深厚的源泉,方能拥有恒久的生机和活力。”

大家知道,老师这是拿池塘与水井来比喻做学问要有源泉。

徐爱问道:“请问先生,学问的源泉在于哪里?”

王阳明说道:“一个人的良知,就是学问的源泉。只有修养到此心澄明,不为外物所拘,达到自由自在、灵动活泼的境界,才能融通各种知识,化入心中,从而随机应变,运用自如。这才是自身所固有的源头活水。”

听到老师在阐述治学之源泉这个问题,众门人都很感兴趣,一个个屏气凝神地听着。

王阳明接着说道:“欲获得此源头活水,其关键在于一个‘诚’字。《中庸》曰:‘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这个‘诚’,就是用来成就自己的,而‘道’,就是用来引导自己达到‘诚’这个境界的原则。而至诚的心体,更是贯穿于万事万物始终的一种本原,如果不诚的话,就无法成就事物了。

“《孟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人,同时跟一位叫弈秋的围棋高手学下棋。其中一个弟子心很诚,心无旁鹜,聚精会神地学习弈棋之道。而另一个弟子在学习的同时,杂念很多,一会儿去想如何射鸟,一会儿又想到其他事上。两人跟老师学了一段时间后,那位心很诚的弟子棋艺大进,而另一位只学到了点皮毛。

“尽管一个人的心有着很大的智慧,但我们的心必须进入一个相对宁静、清明的境界,其运行才符合于事物的运转规律,感受才能灵敏,洞察到事物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决断。这时由于此心空灵无滞,理解、分析和接受能力也会大幅度提升,表现出与常态截然不同的智慧来。

“《大学》上早就说过:‘心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如果此心被过多的不良情绪束缚住了,方寸大乱,肯定就不能正确地去应对外界事物。

“如我们带着暴怒的心情去做事,眼睛连正确的方向都看不清楚,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本来不该失误的事,就会容易把它搞砸。这是因为我们的心被各种私欲遮蔽住本能的智慧了,带着情绪去做事,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所以,至诚的状态,是我们的心处于最镇定、最灵动的状态,也是心处于一种不偏不倚的‘中和’状态。只有进入这一状态,人才能志向坚定,心意宁静,性情安定,考虑事情才能周详,把所遇到的问题处理得正确圆满。”

这时,陆澄问道:“先生,您多次强调过不偏不倚的‘中和’状态,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王阳明说道:“这种境界,就如明镜一般,全体晶莹透彻,没有一丝凡尘私欲的污染。”

陆澄又问道:“偏倚是内心受到私欲的污染,例如牵累于好色、贪财、爱好虚荣等方面,这时方可看出有偏倚之心。但如果各种情绪尚未萌发,美色、名利等各种私欲都还未显现,又如何知道自己的心有所偏倚呢?”

王阳明回答道:“有时偏颇情绪虽然还未显现,但平常那些好色、贪财、爱慕虚荣之心并非没有。它们只是潜伏在深处,暂时没有被你发现罢了,只要在某一条件下受到刺激,就会显现出来,所以就不能说无所偏倚。打个比方说,就如同一个患了疟疾的人,虽然不犯病的时候,显得很正常,但由于病根没有除掉,也就不能说他是没有病的人。

“所以,必须把平常那些好色、贪财、爱慕名气等私心杂念打扫干净,彻底清除掉,不再有丝毫留滞在心中,而此心彻底清明空廓,完全与天地自然相合,方才可以叫作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方是天地之间最大的根本。”

说到这里,王阳明停了一下,用目光环视一遍众门人,说道:“我所说的修养的理论或方法,均须自己亲身去实践,从自心上体认出来,自己才能真正地理解并运用。而并非是仅仅听我说过,从字面上懂得其中的道理就行了的。这一点大家千万要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