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王阳明心学全书
12091200000023

第23章 突破畏难情绪的诀窍

在庐陵任上,王阳明易讼风,使城中辟火巷,定水次兑运,绝镇守横征,杜神会之借办,立保甲以弭盗,清驿递以延宾旅,解决了地方上的许多问题,深受当地百姓的拥护。

可谓“多行不义必自毙”,正德五年八月期间,朝中传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曾经一手遮天的宦官刘瑾终于垮台了,被捕、下狱、处死,走完了他短暂而令人不齿的一生。

王阳明曾经被刘瑾迫害过,谪居龙场就是拜其所“赐”,这时也得以平反,于正德五年十一月进京“入觐”,接受吏部考察,另有他用。

此番入京,王阳明借宿于大兴隆寺,并在这里与黄绾、湛甘泉订立终身共同砥励治学的盟约。

自此,三人在公事之余,一有空闲,就会聚讲学,各相砥励,甚为融洽。

在大兴隆寺的讲学生涯,是难忘而愉快的,但令王阳明担忧的是,不少朋友及学人有畏难情绪,只爱好口头论学,而不重实践之功,致使学业没有长进。

而要发明良知,不仅要知,更要重于行,唯有踏实笃行,时时刻刻必须是一棒下去现一条痕,一掌掴出就是一个血印,这样才能希望有所成就。

入暮时分,大兴隆寺里的一株大树下,一张石桌上,摆放一壶茶,数只杯,三人相围而坐,侃侃而谈。

这天湛甘泉有事,没到大兴隆寺相聚讲学,倒是黄绾带着他的一个朋友来了。这位朋友叫应良(应原忠),也是一个热衷于圣学修养的士人。他听说王阳明经过龙场悟道,对此学有极深的体验和认识,便一定要黄绾同他来拜会王阳明,讨教一二。

夕阳西下,即将落山。斜射的余晖透过树荫,为面西而坐的王阳明身上,镀上了一层金黄的色彩。

王阳明端起茶杯,慢慢地呷了一口茶,然后说道:“自曾子以来,圣学久已不明,学者欲为圣人,必须廓清心体,使纤翳不留,真性始见,方有操持涵养之地。”

听到这里,应良面露难色,嗫嗫地说:“先生此论诚佳,然我辈凡夫俗子,毫无根基,欲达此明心见性之化境,诚难于上青天矣!”

王阳明哈哈一笑,说道:“世间之事,如对弈弹琴、书法作文、吟诗作对等,凡欲精通,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都要经过超过常人的努力,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方能希冀有所成就。

“而成圣之功,乃是参透心体,悟尽天地造化之妙的事,悟到天理,即可使自己得到一个安身立命之处,又是何等的大事!学那些世俗技艺,尚要反复磨炼才能够熟悉自如,想要达到圣人境界,不下一番苦功怎么行呢?”

这时黄绾插话道:“志一而动气。一个人的志向是很重要的。”

王阳明抿了一口茶,点点头道:“宗贤说得对。不论是做学问,或是做其他事,务必要先立定一个必要成功的心。修养到了圣人境界,心如明镜,自然没有一点尘埃,也就不需要刮磨。但如是常人之心,就像一面积满尘垢、严重锈蚀的铜镜,必须痛下功夫去刮磨一番,去尽表面的锈蚀,然后才能看得见细微的尘埃,一拂便去,毫不费力。到此境界,已是认识到‘仁’的本体了。”

黄绾与应良静静地听着。

过了一会儿,王阳明又说道:“其实难易也是相对的。一般人普遍是爱好做容易的事,而厌恶困难之事,其中亦是因为自己的私意习气在那里作怪。如果能识破这一点,碰到困难时,依然保持冷静,不要去分别的思想状态,镇定自若,心体虚灵活泼,如此良知生发妙用,内心深处自然就会想出办法来。冲破了难关,自然也不见困难了。通过如此磨炼,就容易认识到事物的规律,体会到一种举重若轻的境界。”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和困难无处不在,成为横亘在我们与目标之间的拦路虎,很多人在人生这场考验勇气和毅力的竞赛中知难而退,成为可怜而又无奈的失败者。

这种畏难情绪,正是缺乏“信心”的表现。我们不相信自己,不相信自己能获得成功,所以心中就充满了一个个疑问:“我能行吗?”“此事恐怕不是像我这样的人能做成的吧?”

一有了疑虑,内心的力量就不足了,做什么事都不能全力以赴地投身于其中,这样就真的完不成那件事情。要是信心充足的话,内心处于一种稳定、澄净的状态,不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就能调动全部的力量,做什么都能事半功倍。

从这个角度来看,有人认为“信心为成功的第一秘诀”,确实是很有道理的。

要达到高度自信的境界,就得时常对自己进行磨炼,让内心逐渐形成一种平和、高度有序的定态优势,这样体内的正面能量才能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加强。

由于常人意识的不稳定性,一个人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在一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就会灰心丧气,丧失了进取的勇气。这种情况就是我们的“心”失去了平衡的状态。

心是无形无相的,难以把握,但心表现在身体上的感觉,却可以通过内省而自我体察和把握。利用这一点,我们可以在自己出现怀疑、畏难不前的时候,马上把感觉调整到自己想要的状态上,认真体察当前的情绪状态,丢开那些不想要的,专注于正面的感觉,然后起而行之,在行动中不断加强和升华自己的信心。

只有在不断地克服困难之中,才能获得真正的学问,千万不要因为困难而怀疑甚至放弃。

这番话虽然简易朴实,却是王阳明经过百苦千难才体会出的,黄绾与应良听了,内心受到极大震撼,恍然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