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北宋辽金风云人物大观
12081500000084

第84章 完颜宗翰

完颜宗翰(1080年~1137年),汉名宗翰,撒改之长子。宗翰祖父劾者是乌古逎(景祖)的长子,与弟劾里钵(世祖)同邸而居。劾者主内,劾里钵主外,其后劾里钵继任女真部落联盟长。穆宗盈歌任联盟长时,念劾者以长兄而不得立,遂命其子撒改为国相。阿骨打建金称帝后,任撒改为国论勃极烈。宗翰17岁即随联盟军队四出征伐。阿骨打起兵反辽,宗翰的建议多与阿骨打相合,甚得阿骨打信任。女真军队大破辽兵后,宗翰参与拥立阿骨打称帝。此后,他一直随侍金太祖左右,是金朝对辽战争中的一名勇将,同时又辅助国论乙室勃极烈阿离合懑工作。

天辅五年(1121年)六月,金太祖任宗翰为国论移赉勃极烈(职掌与乙室勃极烈同),成为金朝最高统治机构——国论勃极烈制度的成员之一。天辅二、三年间,金辽议和,议和失败,宗翰向金太祖两次提出兴兵伐辽,认为:“辽主失德,中外离心。我朝兴师,大业既定,而根本弗除,后必为患。今乘其衅,可袭取之。天时人事,不可失也。”金太祖接受宗翰的建议,于天辅五年十二月命完颜杲都统内外诸军,蒲家奴、宗翰、宗幹、宗磐诸人副之,发动第二次大规模伐辽战争。天辅六年攻下辽中京(今内蒙古赤峰宁城)后,宗翰率偏师进逼辽北安州(今河北承德附近),与完颜娄室、徒单绰里合兵,大败奚王萧霞末,遂取北安州,并驻军于此。随后遣完颜希尹出兵经略近地,获辽护卫耶律习泥烈,得知辽天祚帝在鸳鸯泺,因杀其子晋王敖鲁斡,致群臣离心,而且其西北、西南两路兵马羸弱,不可用。宗翰即刻遣使,请完颜杲与其共同出兵进击辽天祚帝,金兵西进大破辽兵,天祚帝逃走,金兵攻下辽西京(今山西大同)。宗翰抚定西京一带州县,随即从金太祖攻取燕京。金太祖北返去世时,命宗翰为西北、西南两路都统,领兵追击辽天祚帝。

金太宗天会二年(1125年)二月,金将完颜娄室擒获天祚帝,辽朝灭亡。金灭辽后,见宋衰弱,宗翰与宗望等女真将领一再请求金太宗出兵攻宋。天会二年十月,金太宗下诏伐宋。以谙班勃极烈完颜杲为都元帅,统领金军。以完颜宗翰为左副元帅,与完颜希尹、耶律余睹等率军从西京攻太原。以完颜宗望为南京路都统,与阇母、刘彦宗等人自南京(平州)攻燕京,进逼东京(今河南开封)。宗翰率军南下,连取宋朔州、代州,围太原府,围攻数日不下,遂留银术可率部分金军围太原,宗翰率大军南下。天会四年兵至泽州(今山西晋城),宋所派使者至营,方知宗望大军抵汴京,宋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议和。宗翰遂率军北返,因太原宋军不降,乃留银术可继续围攻太原,宗翰返回西京。八月,金太宗再次发兵攻宋,以宗翰为左副元帅,以宗望为右副元帅,分别从西京和保州南下,先后攻克宋太原、隆德府、泽州、真定、临河、大名,十二月两支大军抵宋汴京城下,宋钦宗投降。次年四月,金军俘宋徽宗、钦宗及宋宗室、财物北上,北宋灭亡。

北宋灭亡后,宋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今河南商丘),是为宋高宗。重建的宋朝廷,史称南宋。天会六年(1128年)七月,金太宗下诏金军南下追击宋高宗。宗翰与宗辅所率东西两路大军南下,会合濮州,连取东平府、徐州,金军直抵宋高宗所在的扬州。宋高宗闻金兵南下,渡江南逃,宗翰、宗辅坐镇江北,宗弼率军渡江追击,金兵虽未追及宋高宗,但在江南大肆烧杀抢掠,于天会八年(1130年)二月带着大批财物从江南北返中原。天会十年,宗翰升任国论右勃极烈,兼都元帅,成为金朝最高的军事长官。金军为攻宋,天会二年设元帅府以统领军队,灭北宋后,元帅府乃逐渐由单纯的军事机构向军政合一的地方统治机构演变,具有任免官吏、司法、征税等权力,控制着燕云诸州及北宋原统治的中原和陕西地区。元帅府下设两个枢密院,宗翰以左副元帅掌云中枢密院,驻西京;宗望以右副元帅掌燕京枢密院,驻燕京。时人称之为“东朝廷、西朝廷”。天会六年,宗望和燕京枢密使相继病死,燕京枢密院并入云中枢密院,从此整个华北都在宗翰的掌握之中。

灭北宋后,金在开封立宋朝降臣张邦昌为帝,号“楚”。南宋建立后,张邦昌投附宋高宗。天会六年金军再次南下,宋济南知府刘豫投降,奉事挞懒,意欲作傀儡皇帝,挞懒也有荐刘豫为帝之意。宗翰的心腹高庆裔建议宗翰抢先向金太宗荐立刘豫为帝,以免功归他人。宗翰依议行事,天会八年九月,刘豫得立,号“齐”,统治着金朝所占的原北宋统治地区。刘豫也从此投附宗翰,使宗翰实际上仍控制着整个华北地区。

天会十年(1132年),宗翰返上京。其时金太宗中风卧床不起,皇储谙班勃极烈斜也(杲)也已死两年,宗磐以己为太宗长子当立,金太宗也无意立他人。宗翰谋立年幼的太祖嫡孙合剌(完颜亶),以其幼小易制。遂与心腹完颜希尹同宗幹(合剌养父)商议,共同入言于太宗,言之再三。太宗以此为祖宗法度,宗翰等皆大臣,义不可夺,乃从之,遂立合剌为谙班勃极烈。合剌即后来的金熙宗。

此后,宗翰在中原地区的势力进一步发展,其实力甚至可与朝廷相抗衡。太宗在世时,曾设法限制和夺取宗翰所控制的元帅府的某些权力。如天会十一年八月即下诏夺元帅府的任命官吏权,改由朝廷选注。

天会十三年(1135年)正月,金熙宗即位,他在宗幹等人的辅佐下,废除朝廷的勃极烈制,改行三省制,以相位易宗翰一派的兵权。免去宗翰的国论右勃极烈兼都元帅职,任太保、尚书令、领三省事,封晋国王,位居宗磐、宗幹之下。完颜希尹被免去元帅右监军职,改任尚书左丞相兼侍中。高庆裔被免去西京留守职,改任尚书左丞。萧庆被免去平阳尹职,改任尚书右丞。至于韩企先在太宗朝即已被召入京,任尚书右丞相。至此,宗翰及其心腹丧失了军权,又离开了他们所控制的华北地区,完全被架空了。

两年后,金熙宗以贪赃罪斩高庆裔,并株连宗翰亲信多人。生性暴躁的宗翰,坐视心腹亲信被杀,无能为力,未及一月便愤懑而死,终年58岁。死后,其心腹除韩企先外,完颜希尹等人相继罢官被杀。

宗翰被金朝历代君主视为开国第一功臣,死后,熙宗追封他为周宋国王,海陵王封他为金源郡王,世宗改赠为秦王,并改葬撒改、宗翰于帝陵西南二十里。

完颜宗望

完颜宗望(?~1127年),汉名宗望,女真名斡鲁补,金太祖第二子。金建国前,宗望每从阿骨打征战,常在左右。

天辅五年(1121年)十二月,金太祖以完颜杲都统内外诸军,以宗翰、宗望副之,第二次大举伐辽。次年,攻克辽中京后,宗翰侦知辽天祚帝在鸳鸯泺,请大军袭之。宗望随完颜杲率军出青岭,辽天祚帝逃入阴山,未能追及。其时辽秦晋国王捏里于燕京称帝,金军新攻取的辽地民心不稳,辽军残余势力仍强,宗望遂返京请金太祖亲征。六月,金太祖得知辽天祚帝在大鱼泺,亲率精兵万人追袭。以蒲家奴、宗望为先锋,领兵4000,昼夜兼行,至石辇驿追上辽天祚帝。此时金军所至者不满千人,又疲乏不堪,而辽军有2.5万人。金诸将以为不可战,宗望则以为不战,辽天祚帝又将再次逃遁,遂战。天祚帝以为金兵少必败,于是与嫔妃从高坡上下来观战,辽降将耶律余睹见状,带金军袭击,天祚帝大惊,立即败逃,辽军溃败。宗望领军追击,但辽天祚帝再度逃脱。

金军攻下燕京后,金太祖以斡鲁为都统,宗望副之,领兵继续追击辽天祚帝于阴山、青塜之间。宗望分路偷袭青塜,用绳拴着耶律大石(后为西辽帝)作为向导,直至辽帝营地,掳获天祚帝的嫔妃与诸子,而天祚帝时在应州得免。辽帝知族属被俘,领兵5000来与宗望决战,又被宗望打败。直至天会二年(1125年),天祚帝才被完颜娄室擒获,辽朝灭亡。

天辅七年(1123),金太祖遵海上之盟,将燕京、涿、易、檀、顺、景、蓟交给宋朝,而以平州(今河北卢龙)为南京,任辽降将张觉为留守。金军每破城邑,往往将其民众徒往金朝内地,致人情怨愤,民心骚动,这次将燕京给宋朝,也迁徙其人。原辽枢密院官员左企弓等人经平州赴广宁,张觉杀之,而留燕京北徙之人,据南京叛金。金太祖派阇母领兵讨伐,被张觉打败。天会元年九月,改天辅七年为天会元年,(1123年)十月,金太宗命宗望前去指挥作战,张觉战败,逃往燕京附宋。南京守将张敦固既降复叛,被宗望打败,不得已投降。

天会三年(1125年),金太宗下诏伐宋,宗望统领右路大军,自南京出兵,军至三河县,大破宋将郭药师的常胜军于白河,郭药师战败投降。宗望自郭药师处尽得宋之虚实,连破宋真定、信德诸重镇。天会四年正月,率军渡过黄河,取滑州,进围开封。宋钦宗遣使求和,议定宋割三镇予金,书用伯侄礼,以康王赵构、太宰张邦昌为质。二月,宗望退兵孟阳。宋将姚平仲统兵40万袭营,被宗望打败。宋钦宗大恐,遣使至金营讲明此事与朝廷无关,宗望遂回师燕京。

至燕京,宗望罢原由郭药师统率的常胜军。常胜军原为辽军,辽末叛辽归宋,又叛宋归金。宗望以其反复无常,罢归本土,命分置安肃、雄、霸、广信之地,耕田为业。对不愿归田的不安份军士,以搜检器械为名,于松亭关杀之。六月,以宗望伐宋有功,任右副元帅。八月,金太宗再次下诏伐宋。宗望于保州会诸将,命分取河北境内宋州县。十月,至天定军(今山西平定)与宗翰等西路军将领相会,确定直取开封,后取两河未下州县的战略。宗望返真定,率大军南下。十一月,降魏县(今河北魏县境内)。诸军渡黄河,连克临河县、大名县(今河北大名)、清德军、开德府(今河南濮阳),取胙城,直抵开封城下。大败开封守军,同时分遣诸将阻截宋各路援兵。未几,宗翰军继至,两军环城列栅,分地攻取开封。闰十一月二十五日,开封城破。十二月初二,宋帝奉表降。

天会五年(1127年)三月,立宋太宰张邦昌为“楚”帝。四月,宗望押宋徽宗,宗翰押宋钦宗连同宋皇室宗族470余人,及从城中搜刮的大量金银财物、图书北还,北宋灭亡。宗望率本路军返回燕京。自天会二年宗望克南京(今河北卢龙),太宗即诏谕南京官僚,小大之事,必关白军帅(即宗望),无得专达朝廷,宗望遂成为这一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随着金宋战争再向南扩展,天会五年前后,金已占领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太宗以元帅府统辖华北军政事务,左、右副元帅分掌两河地区,故时称“东朝廷、西朝廷”,宗望以右副元帅领燕京枢密院辖河北。宗望统辖河北军政四年中,得刘彦宗、张通古、赵元等原辽、宋官员的辅佐,府州县官署缺员,皆选汉人中勳贤有人望者任之。择良吏招抚境内避战乱保山砦者,使归田业,使得在战争中受到摧残的河北社会经济有所复苏。灭北宋后,宗望曾主张放回俘获的宋徽、钦二帝,但未为太宗所采纳。天会五年(1127年)六月,打毬中暑而病死。宗望死后归葬上京。海陵王时迁帝陵于房山,以宗望为开国功臣之一,亦会葬房山。天会十三年,追封魏王。皇统三年,进许国王,又徙封晋国王。天德二年,赠太师,加辽燕国王,配享太宗庙廷。正隆二年,例降封。大定三年,改封宋王,谥桓肃。

术虎高琪

术虎高琪(?~1220年),又作高乞。金西北路(今内蒙古多伦、正蓝旗一带)女真人。金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术虎高琪入京城充护卫,后任十人长。章宗朝出任河间都总管判官、武卫军钤辖、迁宿直将军,升任建州刺史,改同知临洮府事。泰和六年(1206年),金宋交战期间屡建战功。与彰化军节度副使把回海于巩州一带防御宋军,击退宋军的进攻。又与知府事石抹仲温入宋界作战。其后宋李孝义率步骑3万攻秦州,高琪赴皂角堡击宋军,宋兵列阵山谷间,以战车为左右翼,掩护弓弩手迎战,交锋五次,宋军越战越勇。于是,高琪将骑兵分为两部分,轮番出击,使宋军不得喘息,蒲察桃思刺乘机率兵摸上后山,自山驰下与高琪合击,大破宋军。

卫绍王大安三年(1211年),高琪官至泰州刺史、镇州防御使,权元帅右都监,统领乣军,率三千人入卫中都(今北京)。宣宗贞祐元年(1213年),高琪迁元帅右监军。时蒙古军南下,他奉诏自镇州(今河北怀来附近)移军守御中都以南地区,行至良乡(今北京南)遇蒙古军不得前进,返回中都,加入京城保卫战。与蒙古军交战,高琪每次出击都被击败。把持朝政的太师、尚书令兼都元帅纥石烈执中(胡沙虎)警告他说:“汝连败矣,若再不胜,当以军法从事。”高琪出战又败,自度不能免罪。十月十五日,高琪率所将乣军入中都城内,围纥石烈执中宅第,杀执中,持其首级诣阙待罪。宣宗虽由纥石烈执中援立即帝位,但不满他专权跋扈,也有意除掉他。于是赦高琪罪,升任左副元帅。不久,拜平章政事,始掌军政大权。蒙古军的强大攻势令金宣宗恐惧,他不思抗御之策,一心想投降、逃跑。一面派人与蒙古议和,同时商议迁都。元帅左都监完颜弼奏请弃中都迁往南京开封,阻长淮,拒大河,扼潼关以自固。左丞相徒单镒反对,认为聚兵积粟,固守京师才是上策。术虎高琪也主张守中都,由他转交给宣宗的元帅府官员李英的上书,主张中都有居庸关,犹如秦之崤、函,蜀之剑门,若撤居庸兵,国势遂去。建议去居庸关组织军民抗击蒙古。宣宗虽接受守居庸关的建议,命李英招募抗蒙古军民守关,却不许出兵邀击成吉思汗北返军队。虽然百官士庶皆力言不可迁都,但宣宗南迁意已决。贞祐二年(1214年)五月离开中都,迁往南京开封。南迁后,术虎高琪逐渐取得宣宗信任。这时的金朝经济日趋衰败,战争浩劫和自然灾害的侵袭,更使田畴荒芜,饿殍遍野,民不聊生。高琪为相后,改变世宗以来务行宽厚的政策,专尚吏事,上下苛察,专横逐利,除通常所纳赋税之外,又计口、计税、计物,计生殖之业而加征赋税,从而加剧了社会矛盾。随宣宗由河北入河南的金朝主力军不下数十万,高琪以重兵屯驻河南,守南京开封以自固,不顾华北、东北州县残破,各族人民惨遭蒙古军队的蹂躏,无意出兵华北,抗击蒙古,收复失地。贞祐四年(1216年)十月,蒙古大军取潼关,至嵩州、汝州一带,台院令史高嶷上书请命平章政事高琪为帅,统兵抗击,以稳军民之心。被高琪压下不报。御史台也上奏,称蒙古军知京师(南京)屯宿重兵,故去攻击州县。若朝廷仅以守京城为重,中都之危又将再现。请以陕西兵扼拒潼关,选京师勇将精兵,互为犄角之势,且战且守。高琪则以“台官素不习兵,备御方略,非所知也”。奏请宣宗拒纳,宣宗对高琪言听计从,一再失去抗御蒙古的战机。

贞祐四年十二月,术虎高琪进官尚书右丞相。高琪奏请整修加固南京里城。此时,河南人民为养活大批官僚和军队及其家口,已不堪负担。连宣宗也认识到,“民力已困,此役一兴,病滋甚矣,城虽完固,能独安乎?”遂罢是役。

术虎高琪掌握的乣军,在宣宗南迁之后,不愿再为金朝作战,叛金降蒙古。高琪想重新掌握兵权,遂积极劝说宣宗攻宋,以扩疆土。兴定元年(1217年)四月,宣宗遣元帅左都监乌古论庆寿、签枢密院事完颜赛不经略南边,金宋绝交。十月,右司谏许古上疏谏宣宗与宋议和,主张采取积极抗蒙古的政策,与宋议和,以建中兴之功。宣宗命许古起草议和牒文,以示宰臣,高琪说:“辞有哀祈之意,自示微弱不足取。”遂搁置不问。集贤院谘议官吕谘言当议和,高琪斥之为狂妄无稽。十二月,平章政事胥鼎上书言出兵攻宋六不可,以为只当遴选将士,分布近边州郡,敌至则追击,去则力田,以广储蓄。国用丰饶,自可恢复先业,成中兴之功。高琪无视所言利弊,说“大军已进,无复可议”。

兴定元年(1217年),宣宗下诏攻宋,兵分两路。东面,初以乌古论庆寿、完颜赛不为统帅,开始连败宋军于陇山、七里山等地,攻占光山、罗山、定城等县,但在枣阳,为宋军内外夹攻所败。兴定二年再围攻枣阳,被宋击败。兴定三年至五年,金再次发动空前猛烈的攻势,以完颜讹可为统帅,金宋双方互有胜负。西面,兴定元年,由秦、巩、凤翔三路并进,元帅完颜承裔等取宋大散关,侵四川,破天水军。兴定二年焚大散关,屯边隘。四月又破大散关,攻入西和、成、阶等州,得粮九万斛,钱数十万,军需无数。兴定三年被宋张威击退。宣宗多次出兵攻宋,遭到宋军及抗金民兵顽强抵抗,虽有小胜但终不能南下。金朝兵力梢耗很大,北面无力抗击蒙古,南面侵宋拓疆又不成,金朝统治已处在摇摇欲坠之中。

术虎高琪任宰相以来,专固权宠,擅作威福,附己者用,不附己者斥,凡言事忤意,皆欲置于死地。贞祐初年,中都书生樊知一诣高琪,言乣军不可信,恐生乱。高琪以刀杖决杀之,自此无人敢言军国利害。若大臣中有才能但不附己,或才能与己抗衡者,高琪便对宣宗阳称其才,使于河北抗蒙古,阴置之死地。兴定二年(1218年),宣宗召集百官议河北、陕西守御抗敌之策,高琪心忌之,不用一言。高琪擅权严重威胁了宣宗的权威,因而宣宗对高琪也感到不满。贞祐三年(1215年),应奉翰林文字完颜素兰见宣宗,密奏:“高琪本无勋望,向以畏死擅杀胡沙虎(纥石烈执中),计出于无聊耳。妒贤能,树党与,窃弄威权,自作威福。……此贼灭乱纪纲,戕害忠良,实有不欲国家平治之意。”请宣宗除之。宣宗听后,说:“以乃大事,汝敢言之,甚善。”并嘱素兰,“慎无泄也”。兴定二年,高琪主张筑开封里城,言“正使(蒙)兵来,臣等愈得效力。”宣宗言:“与其临城,曷若不令至此为善。”表示了对高琪不用群臣守御河北、陕西之策,而欲修筑南京里城的不满。

兴定三年(1219年)九月,宣宗次子平章政事英王完颜守纯欲揭发高琪罪状,密召右司贝外郎王阿里、知案蒲鲜石鲁刺、令史蒲察胡鲁商议。石鲁刺、胡鲁把此事告诉尚书省都事仆散奴失不,奴失不却告知高琪。英王守纯惧高琪及其党羽势力,未敢行事。不久,高琪使家奴赛不杀其妻,并归罪于赛不,送开封府杀之以灭口。兴定三年十二月(1220年)这件事被发觉后,宣宗便以此为由诛高琪。

完颜昌

完颜昌(?~1139年),汉名昌,女真名挞懒,穆宗盈歌(金太祖阿骨打叔父)第四子。少年时性粗暴,稍长,骁勇善战,仍蛮横无赖。金太祖时参与对辽作战。天辅六年(1122年)随宗翰追袭辽天祚帝,取辽群牧,擒辽枢密使得里底及其子磨哥、那野。太祖亲统军追击辽帝,以挞懒护卫辎重,时奚路兵官浑黜不能安辑民众,遂命挞懒代之,为奚六路军帅。

太祖后期和太宗初年,完颜昌全力经略辽中京道各郡县。其地多山险阻,奚人与契丹人据险筑寨顽强抵抗。完颜昌首先出兵攻打劾山速古部奚人山寨,攻克后杀且尽之。远近震动,速古、啜里、铁尼十三岩寨皆平,很快抚定奚部及与南路相接的边界地区。接着攻打契丹遥辇昭古牙部,击走昭古牙,杀其部将,又破降骆驼山等诸军,降民千余户。败兴中府辽兵,降建州。居住在兴中府与建州一带的遥辇各部皆降。完颜昌奉诏于其地设置猛安、谋克,以遥辇九营为九猛安,择人授以长官。自此终金一代,契丹、奚人与女真人同以猛安谋克作为社会基层组织。举荐萧公翊为兴中府尹,此后所占府州皆以契丹、汉官摄治。

天会三年(1125年),金对宋开战,完颜昌为六部路都统,率部随宗望右路军攻宋。四年闰十月,宗翰、宗望军皆至开封围城。他受命阻击宋援军,于杞县破宋兵2万。又克拱州,降宁陵,破睢阳,下亳州。五年,北宋亡,金军北还。完颜昌以功升元帅左监军,率部徇地山东,分遣诸将克单州、宗城、清平、临清、赵州、濬、滑、磁诸州与信德府,自取密、祁、恩州。兵至济南,刘豫以府降,以刘豫为京东东·西、淮南安抚使,治东平。以豫子麟知济南府。完颜昌以元帅左监军屯兵冲要,镇抚山东,诸事专决。

太宗初,立张邦昌为“楚”帝,不久为宋高宗所杀。太宗诏诸将复选一人立之。完颜昌有意荐刘豫为帝,但为宗翰抢先奏请太宗立刘豫为帝,号“齐”。从此刘豫转投靠宗翰,完颜昌始与刘豫有隙。

天会七年(1129年),完颜昌奉命与宗弼、拔离速、马五分道南下追击宋高宗。完颜昌入宋淮南东路,以秦桧为军事参谋兼随军转运使,在楚州(今江苏淮安)受阻后,绕路伐宋。天会八年,宗弼在建康遭宋将韩世忠阻击,完颜昌出兵接应宗弼军渡江北归。将秦桧纵归南宋。十年又纵王伦归宋,令其俾结和议为内助。挞懒一直驻守山东,经略南边,主与南宋和议。天会十五年(1137年)十月迁左副元帅,封鲁国王。

次年金废“伪齐”,完颜昌与宗弼受命以军前往。完颜昌执刘豫子、“齐”诸路兵马大总管刘麟,宗弼执刘豫。废刘豫为蜀王,迁临潢府。宋使王伦见完颜昌,请将“齐”地(河南、陕西)归宋,南北议和。天眷元年(1138年)完颜昌与东京留守宗隽俱入朝。时朝廷宗磐(太宗子)位最尊,以太师领三省事,位在太傅领三省事宗幹之上,太保领三省事宗翰已卒。完颜昌持兵权,与宗磐、宗隽结党,跋扈嗜利,合议以齐地与宋,使宋向金称臣。宗幹不能与之独抗,争之不得,遂以侍郎张通古为诏谕江南使,归宋河南、陕西地。宗隽(太祖子)任左丞相兼侍中,不久迁太保领三省事。三人在朝更加桀骜不驯,专横跋扈。天眷二年(1139年)七月,熙宗与宗幹合力诛宗磐、宗隽。以完颜昌拥重兵,暂释罪,出为行台尚书右丞相,解除其兵权。他至燕京,愈骄肆不法。宗弼奏其初与宋交通而倡议割河南、陕西地与宋。八月,熙宗下诏诛之。完颜昌闻讯即自燕京南逃,欲投南宋,被宗弼追获,押至祁州(今河北安国),处死,并杀其二子斡带、乌达補。

完颜赛不

完颜赛不(?~1233年),金末大将。女真族。姓完颜。始祖函普弟保活里之后。

完颜赛不沉厚有大略。初补亲卫军。金章宗(1189年~1208年在位)初,选充护卫。明昌元年(1190年),由宿直将军为宁化州刺史,迁武卫军副都指挥使。泰和二年(1202年),转胡里改路节度使。四年,升武卫军都指挥使、殴前左副都点检。六年,任右翼都统,从平章政事仆散揆攻宋。六月,与蒲鲜万奴等败宋将黄甫斌于蔡州。贞祐元年(1213年),拜同签枢密院事。三年,迁知临洮府事,兼陕西路副统军,改知凤翔府事,兼本路兵马都总管,进元帅右都监。翌年,取宋木碇关;焚西夏来羌城界河桥,败西夏兵于结耶觜川、车儿堡。兴定元年(1217年),转签枢密院事。奉诏攻宋,连败宋兵于信阳、陇山、七里山,渡淮,拔光山、罗山、定城等县,破光州两关。二年,破宋兵于铁山及上石店、唐县。四月,进兼西南等路招讨使、西安军节度使、陕州管内观察使。攻枣阳,大败宋兵三万。七月,迁行山东西路兵马都总管,兼武宁军节度使。三年,夺宋白石关,破宋兵于石鹘崖。四年,出兵河北,招降晋安权府事皇甫圭、正平县令席永坚。迁枢密副使。五年,引兵援河东,复晋安、平阳。元光二年(1223年),复河中。正大元年(1224年),拜平章政事,进尚书右丞相。五年,行尚书省于京兆。后致仕。天兴元年(1232年),复为右丞相、枢密使,兼左副元帅,封寿国公。二年,行尚书省事于徐州。十月,徐州守将郭恩、郭野驴等叛降蒙古。拒降,自缢身死。

徒单克宁

徒单克宁(?~1191年),金朝大臣。本名习显。女真族。汾阳军节度使况者之子。左丞相完颜希尹之甥。

徒单克宁的祖先是金源县人,徙居比古土之地,后随猛安徙山东,占籍莱州。善骑射,有勇略,精通女真、契丹文。熙宗时,为符宝祗候,充护卫,转符宝郎,迁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改忠顺军节度使。娶完颜宗干女嘉祥县主。海陵王治政的时候,降为知滕阳军,历宿州防御使,胡里改路节度使、曷懒路兵马都总管。大定元年(1161年),以本路兵会东京(今辽阳),迁左翼都统。第二年,从右副元帅完颜谋衍镇压契丹移剌窝斡起义军,败义军于长泺、雾河、罗不鲁等地。迁太原尹,驻军平凉,改益都尹,兼山东路兵马都总管、行军都统。四年(1164年),大败宋将魏胜于楚州之十八里口,追至楚州,射杀魏胜,取楚州及淮阴县。改大名尹,历河间、东平尹、召为都点检。十一年(1171年),从丞相纥石烈志宁北伐。翌年,迁枢密副使,兼知大兴府事,改太子太保,拜平章政事,封密国公。后罢为东京留守。十三年,改南京留守,兼河南统军使。复拜平章政事,授世袭不扎土河猛安兼亲管谋克。十九年(1179年),为右丞相,徙封谭国公。二十一年(1181年),为左丞相,徙封定国公。翌年,赐名克宁。二十四年(1184年),受命留中都(今北京)辅佐皇太子守国。次年,行左丞相事。太子死,表请立皇太孙。二十六年,为太尉,兼左丞相。二十八年(1188年),兼尚书令,封延安郡王。二十九年,世宗卒,遵顾命,辅皇太孙完颜璟(章宗)即位。封东平郡王。进拜太傅,兼尚书令。明吕元年(1190年),拜太师,封淄王。卒,谥忠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