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北宋辽金风云人物大观
12081500000071

第71章 金太宗完颜晟

金太宗(1075年~1135年),汉名完颜晟,女真名吴乞买。完颜阿骨打之同母弟,幼年为叔父盈歌养子。金国元年(1115年)七月,阿骨打置国论勃极烈制,以吴乞买为谙班勃极烈,这既是首席大臣,又是储嗣,实际上是阿骨打的主要助手和继承人。

金初阿骨打亲征辽朝,即以吴乞买居守京城,代总朝政,为副贰。天辅五年(1121年),骨打发动灭辽战争,凡军事、司法案件皆由吴乞买从宜处之,吴乞买理事持重,使阿骨打征辽时无后顾之忧。

天辅七年(1123年)八月,金太祖病死于班师途中。九月,吴乞买继帝位,即金太宗,改当年为天会元年。天会初,各项制度草创,政权尚不稳固。尤其是辽天祚帝逃亡在阴山一带,辽在各地的残余势力仍很活跃,这是对金朝的潜在威胁。金太宗决心继承太祖遗志,清除辽残余势力,全力穷追天祚帝。天会三年(1125年)二月,大将完颜娄室擒获天祚帝于余睹谷,辽朝遂亡。金朝削封其为海滨王,送往长白山东,筑城居之,逾年而卒。灭辽后,金朝即把矛头对准宋朝,又发动了战争。十月,金太宗借口下诏伐宋,部署军事力量,建元帅府,以谙班勃极烈杲兼领都元帅坐镇京城,分兵两路直取宋东京开封。西路军由左副元帅宗翰统率,出大同攻太原,在太原受阻。东路军由宗望统率,出平州(今河北卢龙),在白河大败宋军。宋燕山府守将郭药师举城降金,为金军先导,顿时长驱直入。天会四年正月,渡黄河,围东京,京师可危。宋徽宗禅位于太子,是为宋钦宗,自己离东京出逃。宋钦宗被迫与金将宗望签约修好,割让太原、中山(今河北定州)、河间(今属河北)三府,增岁币,并尊金帝为伯父。金退兵后,宋朝中原各地守将据城抗金。八月,金太宗再次下诏左副元帅宗翰、右副元帅宗望仍分西东两路伐宋。宗望东路军出保州(今保定),取中山、真定(今正定),进围宋东京。宗翰西路军出西京(今山西大同),下太原、隆德(今长治)。闰十一月,两军汇合于宋东京城下,宋钦宗出降,北宋亡。天会五年三月,金朝立原宋朝太宰张邦昌为傀儡皇帝,国号楚。四月,金军俘宋徽宗、钦宗二帝北还。

金朝占领黄河流域后,各地抗金斗争纷起。天会五年宋建炎元年,(1127年)五月,宋康王赵构即帝位(高宗),重建宋朝(南宋)。天会六年七月,金太宗下诏追击逃往扬州的宋高宗。金军分二路,一路由完颜娄室统领攻打陕西;一路为左副元帅宗翰与右副元帅宗辅合兵南下进攻扬州。天会七年至八年,金军追击宋高宗,渡过长江,攻入江浙、赣、湘等地,宗弼率领的先头部队直取临安(今浙江杭州)、越州(今绍兴)、明州(今宁波),一直追到昌国(今定海)。由于江南军民的顽强抗金,女真族将士不适应江南水土气候,难以深入。金军在大肆掳掠之后北撤,而使江南的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娄室经略陕西,攻陷了不少城邑,但仍无法制服。天会八年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太宗令右副元帅宗辅专征陕西,刚从江南北撤的宗弼军也随征陕西。天会十一年宋绍兴三年,(1133年),陕西诸地大部分攻克,金朝占据黄河流域的势力范围大体形成。

政治经济政策

金太宗即位之初,尚沿用金太祖旧制。天会二年,全部占领辽地后,仍令诸将遵守太祖与宋订立的“海上盟约”,速将云州诸地交还宋朝。然宗翰、宗望等重要统帅与原辽朝旧臣,力陈割云州之利弊,金太宗才决意毁约,并萌发灭宋的意图。天会四年灭北宋,金统治区扩展到黄河流域,金朝的旧政策已不适应形势,因而首先采取在汉族地区恢复原有封建制度,进而推动金政权封建化进程的改革方针。如:天会元年十月,在燕云地区恢复科举制度,开科取士。灭北宋后,实行“南北选”,用辽制取辽人,宋制取宋人,入选的封建士大夫被任命为汉区新恢复的州县官员。

同时,金太宗对太祖原来实行“南北面官”的设想付诸实施并加以改革。天会四年,将元帅府发展为统辖中原地区最高军政机关,下设燕、云二枢密院,实行封建统治。不久,兼采辽宋制度,颁布以尚书省为首的三省制,逐步取代枢密院制。天会六年八月,以州郡职员名称及俸给因革诏中外,统一了原辽宋两地府州县官制。天会八年九月,立刘豫为傀儡皇帝,国号“齐”,管辖河南、山东、陕西,承用汉制度不变。

金太宗以杲、宗幹、韩昉等人在中央议礼仪、兴库序,逐步建立健全各种封建行政机构。天会二年设大理寺,四年置宣徽院,五年设昭文馆,各种司、府、寺相继建立。天会八年前后,已出现六部中的礼部、吏部。到天会十年,勃极烈制度的职能已发生重大变化,谙班勃极烈杲亦于两年前病卒,人员需要补充。于是金太宗对勃极烈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和调整,按照汉制立皇储的原则,以太祖嫡长孙合刺(即完颜亶、熙宗。其父宗峻早逝)为谙班勃极烈,不预政事。宗磐(太宗长子)为忽鲁勃极烈,宗幹为左勃极烈、宗翰为右勃极烈。其地位相当于尚书令,左、右仆射。勃极烈制演变为国家最高军政决策机关和审议机关,其他职能则为各种封建机构所取代。天会十二年,以三省六部制度取代国论勃极烈制的条件基本成熟,但未及全面推行。

金太宗在女真族及契丹、奚等北方民族中仍沿用女真奴隶制,并不断完善女真奴隶制经济。女真猛安谋克部民实行牛头地授田制度,每耒牛三头为一具,限民口二十五受田四顷四亩有奇。初授田大约无最高限额,纳税又无固定额,只是视国家需要随时而征之。天会三年,以岁稔,国家无储积以备女真部民之饥馑,诏令每一牛具地岁纳粟一石,由各谋克立廪贮之。五年,诏女真内地每一牛具赋粟五斗。在此前后规定官民占田无过四十具,既在经济上给女真等族以优惠地位,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猛安谋克贵族兼并土地。金代女真奴隶制土地制度最后形成,直至金中期女真奴隶制度崩溃时仍无大变化。

在结束对辽、北宋的战争之后,北方地区历经战争浩劫,户口稀少,各族人民因饥荒战乱,或自鬻为奴,或被掠为奴,国家财政收入受到很大影响。金太宗继金太祖赎免女真族完颜氏奴婢之后,在各族中实行更大范围的赎奴工作。天会二年(1124年)正月诏勃堇完颜阿实赉:同姓之人(完颜氏)中自卖为奴尚有未复者,“其悉阅赎之”。四月,“诏赎上京路新迁宁江州户口卖身者六百余人”。七年(1131年)又诏金朝各地各族,军兴以来良民被掠为奴、为驱者听其家属赎之。并多次下诏和遣使各地敦劝农功,禁止内外官、宗室私役百姓。避役之民,以微直鬻身权贵之家者,悉出还本贯。权贵之家胁买贫民为奴者,一人偿十五人,诈买者一人偿二人,皆杖一百。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女真军功贵族扩大奴隶制的趋势,加强了朝廷权力。但对女真普通奴隶主则实行保护其奴隶制的政策。天会九年,太宗诏,新徙戍边户,匮于衣食,有典质其亲属奴婢者,官为赎之。户有二、三口者,以官奴婢益之,使户为四口。将被转卖的奴婢赎回仍置于旧主的奴役之下。灭辽、北宋后,将大批汉人分配诸军充赏。金太宗时期女真奴隶制仍在发展着。

天会十一年,金太宗下诏迁大批女真人入居中原,“令下之日,比屋连村,屯结而起”,散居华北各地,仍实行猛安谋克行政组织,所居止处皆不在州县,筑寨处村落间,猛安、谋克府亦在其内。金朝对女真与汉人实行双重统治体系的地方政体结构基本形成,有金一代没有改变。

金初无都邑。金太祖于马上建国,无暇建筑城池宫殿,所居皆茅舍,皇室所在曰“皇帝寨”。天会二年,金太宗令汉人卢彦伦规划筑京城于阿什河畔(金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白城子)。起乾元殿、明德殿、明德宫和庆元宫等数千间大屋,日役数千人,逾年而成,其规模与中原州县城邑大体相当。

自天会十年以来,金太宗一直患病在身。天会十三年(1135年)正月,病逝于明德宫,终年61岁。谥文烈皇帝,庙号太宗,葬于和陵。皇统四年(1144年),改号恭陵。海陵王贞元三年(1155年)十一月改葬于大房山,仍号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