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阅微草堂笔记(中华国学经典)
12081200000009

第9章 如是我闻(一)(1)

【原文】

京师某观,故有狐。道士建醮①,醵多金。蒇事②后,与其徒在神座灯前,会计出入。尚厥数金,师谓徒乾没,徒谓师误算,盘珠格格,至三鼓未休。忽梁上语曰:“新秋凉爽,我倦欲眠,汝何必在此相聒?此数金,非汝欲买媚药,置怀中,过后巷刘二姐家,二姐索金指环,汝乘醉探付彼耶?何竟忘也?”徒转面掩口。道士乃默然敛簿出。剃工魏福,时寓观内,亲闻之。言其声咿咿呦呦,如小儿女云。

【注释】

①醮:道士设坛念经做法事。

②蒇事:把事情办完,办好。

【译文】

京城里的一个道观,一直都有狐狸。道观的道士做了一次法事,收了很多钱财。法事完了以后,道士和他的徒弟就在神座的灯前,计算钱财的收支。算下来,发现少了一些银子,师父就说是徒弟贪污了,徒弟说是师父算错了。两入用算盘算了半天,算珠拨得格格响。更夫都已经敲了三声鼓了,他们还没有算完。忽然听见房顶的梁上有人说话:“初秋天气凉爽,我疲倦了正想睡觉,你为什么总在这里吵吵闹闹,弄得我睡不着?这几两银子,难道不是你打算买媚药,放在怀中,到后巷的刘二姐家去,刘二姐找你要金指环,你喝醉了,不是就随手把钱给她了吗?你怎么就忘了呢?”徒弟转过脸掩着嘴直笑,道士不说话了,把帐簿收起来出去了。剃头的魏福,当时正好在道观里留宿,亲耳听见。说那个声音咿咿呀呀的,像是小孩子说话。

【原文】

先兄晴湖曰:“饮卤汁①者,血凝而死,无药可医。里有妇人饮此者,方张惶莫措。忽一媪排闼入,曰:‘可急取隔壁卖腐家所磨豆浆灌之。卤得豆浆,则凝浆为腐而不凝血。我是前村老狐,曾闻仙人言此方也。’语讫不见。试之果得苏。刘涓子②有鬼遗方,此可称狐遗方也。”

【注释】

①卤汁:制盐时剩下的黑色汁液,味苦有毒。可以用来点豆腐。

②刘涓子:南朝宋宗室。他年青的时候在丹阳郊外打猎,得到了一张治痈疽的方子,还得到一罐子药。后来他跟随宋武帝出征,就用这个药治好了军中受了金疮伤的人,于是他把那个方子演化为十卷,称为《鬼遗方》。

【译文】

我的去世的哥哥晴湖说:“喝了卤汁的人,会因为血凝结而死,没有药可以救。我们乡里有一个妇人喝了卤汁,正在大家都手足无措惶恐不安的时候,忽然一个老太婆冲进门来,说:‘可以马上去拿隔壁卖豆腐家磨的豆浆灌给她。卤汁遇上豆浆,就会把豆浆变成豆腐而不会使血凝结成块了。我是前面村子里的老狐狸,曾经听仙人说过这个方子。’说完以后,老太婆就不见了。她的家人照着这个方法试了一下,果然妇人就苏醒过来了。刘涓子有鬼遗留下来的方子,这可以称作是狐狸遗留下来的方子。”

【原文】

里人王五贤(幼时闻呼其字是此二音,不知即此二字否也),老塾师也。尝夜过古墓,闻鞭扑声,并闻责数曰:“尔不读书识字,不能明理,将来何事不可为?至上干天律时,尔悔迟矣。”谓深更旷野,谁人在此教子弟?谛听①,乃出狐窟中。五贤喟然曰:“不图此语闻之此间。”

【注释】

①谛听:仔细地听。

【译文】

我们乡里的王五贤,(小时候听到人家叫他是这两个音,也不知道是不是就是这两个字?)是一个老教书先生。曾经有一天夜里经过一座古墓,听见里面有人在用鞭子打人的声音,还听见有人责骂说:“你不读书识字,就不能够明白道理,将来什么东西是不可以做的,你知道吗?等到你违反了天条的时候,你再后悔就晚了。”王先生心想这么晚了,又是在野外,是什么人在这里教导自己家的孩子呢?仔细一听,声音是从狐狸的洞窟里传出来的。五贤先生感叹道:“没有想到这样的话却是在这里听到的。”

【原文】

佃户卞晋宝,息耕陇畔,枕块暂眠。朦胧中闻人语曰:“昨官中有何事?”一人答曰:“昨勘某人继妻,断予铁杖百。虽是病容,尚眉目如画,肌肉如凝脂。每受一杖,哀呼宛转,如风引洞箫,使人心碎。吾手颤不得下,几反受鞭。”问者太息曰:“惟其如是之妖媚,故蛊惑其夫,荼毒前妻儿女,造种种恶业也。”晋宝私念:是何官府,乃用铁杖?欲起问之。欠伸拭目,乃荒烟蔓草,四顾阒然①。

【注释】

①阒然:形容寂静无声的样子。

【译文】

佃户卞晋宝,在田地旁休息,枕着石块一下子睡着了。朦胧中好像听见有人说话:“昨天官府里有什么事情?”另一个人回答说:“我昨天审讯了一个人的后妻,打了她一百铁仗。她虽然一副生病的样子,但是眉目都像是画过一样,肌肤细嫩柔腻。每挨一下打,她的哀痛声婉转多情,就像是风吹动了洞箫发出的声音,让人心都碎了。我的手颤抖着打不下去,差点被罚挨了几鞭子。”问的人叹息说:“就是因为她是这么的妩媚惑人,所以她迷惑了她的前夫,残酷对待她后夫的前妻的儿女,做出许多不人道的行为。”晋宝心里琢磨:是什么官府,还用铁仗?打算起来问个究竟。等他伸了个懒腰,擦了擦眼睛,只看见周围除了蓬蓬的野草之外一个人也没有,非常安静。

【原文】

陈竹吟尝馆一富室。有小女奴,闻其母行乞于道,饿垂毙,阴盗钱三千与之。为侪辈①所发,鞭捶甚苦。富室一楼,有狐借居,数十年未尝为祟。是日女奴受鞭时,忽楼上哭声鼎沸。怪而仰问。同声应曰:“吾辈虽异类,亦具人心。悲此女年未十岁,而为母受捶,不觉失声,非敢相扰也。”主人投鞭于地,面无人色者数日。

【注释】

①侪辈:同类,同辈的人。

【译文】

陈竹吟曾经在一个有钱人家里教书。有一个小的女奴婢,听说她母亲在路上讨饭,饿得快要死了,悄悄地偷了主人家三千钱给她的母亲。被其他的奴婢告发了,主人用鞭子抽打她打得十分厉害。有钱人的家里有一座楼,狐狸借居在那里,几十年都没有出来捣乱。这天女奴婢被鞭打的时候,忽然楼上传来许多人的哭泣声。主人觉得奇怪于是抬头相问。那些狐狸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我们虽然和人类不同,但是也有人心。我们可怜这个女孩还没有十岁,却为她的母亲挨打,忍不住为她流泪。不是特意要来骚扰你。”主人听了,把鞭子扔在地上,几天脸上都没有血色。

如是我闻(二)

【原文】

老儒刘挺生言:东城有猎者,夜半睡醒,闻窗纸淅淅作响,俄又闻窗下窸窣声,披衣叱问。忽答曰:“我鬼也。有事求君,君勿怖。”问其何事。曰:“狐与鬼自古不并居,狐所窟穴之墓,皆无鬼之墓也。我墓在村北三里许,狐乘我他往,聚族据之,反驱我不得入。欲与斗,则我本文士,必不胜。欲讼诸土神,即幸而得申,彼终亦报复,又必不胜。惟得君等行猎时,或绕道半里,数过其地,则彼必恐怖而他徙矣。然倘有所遇,勿遽殪①获,恐事机或泄,彼又修怨于我也。”猎者如其言。后梦其来谢。夫鹊巢鸠据②,事理本直。然力不足以胜之,则避而不争;力足以胜之,又长虑深思而不尽其力。不求幸胜,不求过胜,此其所以终胜欤!孱弱者遇强暴,如此鬼可矣。

【注释】

①殪:杀死。

②鹊巢鸠据:鸠性拙,不善筑巢,往往等鹊筑好巢后夺为已有。常喻指强占他人的地方。

【译文】

老先生刘挺生说:东城有一个猎人,半夜的时候睡觉醒来,听见窗户上的纸沙沙作响,过了一会儿又听见窗户下面有窸窸嗦嗦的声音,于是穿上衣服大声问是谁。忽然有人回答说:“我是鬼。我有一件事情要求你帮忙,请你不要害怕。”猎人问他是什么事。鬼说:“狐狸和鬼从来都是不住在一起的。狐狸当作洞窟的墓,都是没有鬼的墓。我的墓在村北大约三里的地方,狐狸乘我到别的地方去的时候,把一大家子都搬了进去,霸占了我的墓。我回到家,他们还把我赶了出来。我本来打算和他们斗一斗,但是我只是一个读书人,肯定斗不过他们。又打算到土地神那里去告他们,但是即使我很幸运地赢了官司,他们终究还是要报复我的,我肯定还是回不去。我想来想去,只有等你去打猎的时候,你或者绕半里地,在那里来去几次,他们一定会觉得这里不安全自己搬走。但是如果你不小心碰见了他们,千万不要急于把他们杀死,我怕事情会因此泄漏出去,他们又会和我结冤了。”猎人照他的话去做了。后来梦见那个鬼来感谢他。喜鹊的窝被斑鸠占据了,本来读书入是有理的一方,但是他的能力没有狐狸强,所以就躲开不和他们争,当他的能力足够可以对付他们,他又出于长远考虑而不完全运用他的能力。不希望以侥幸取胜,不希望过分的胜利,这就是他最终胜利的原因吧!弱小的人遇到强暴的人,像这个鬼这样做就可以了。

【原文】

外叔祖张公雪堂言:十七八岁时,与数友月夜小集。时霜蟹初肥,新篘①亦熟,酣洽之际,忽一人立席前,著草笠,衣石蓝衫,蹑镶云履,拱手曰:“仆虽鄙陋,然颇爱把酒持螯。请附末坐可乎?”众错愕不测,姑揖之坐。问姓名,笑不答。但痛饮大嚼,都无一语。醉饱后,蹶然起曰:“今朝相遇,亦是前缘。后会茫茫,不知何日得酬高谊。”语讫,耸身一跃,屋瓦无声,已莫知所在。视椅上有物粲然,乃白金一饼,约略敌是日之所费。或曰:“仙也。”或曰:“术士也。”或曰:“剧盗也。”余谓剧盗之说为近之。小时见李金梁辈,其技可以至此。又闻窦二东之党(二东,献县剧盗。其兄曰大东,皆逸其名,而以乳名传。他书记载,或作窦尔敦,音之转耳),每夜能入人家,伺妇女就寝,胁以刃,禁勿语,并衾褥卷之,挟以越屋数十重。晓钟将动,仍卷之送还。被盗者惘惘如梦。一夕,失妇家伏人于室,俟其送还,突出搏击。乃一手挥刀格斗,一手掷妇于床上,如风旋电掣,倏已无踪。殆唐代剑客之支流乎!

【注释】

①篘:指酒。

【译文】

我的外叔祖父张雪堂先生说:他十七八岁的时候,和几个朋友在一个月色朗朗的晚上小聚。当时恰好初秋的螃蟹正肥,新酿的酒也热得正好,大家正吃喝得高兴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个人站在酒桌前,头上戴着草帽,身上套着蓝衫,脚上穿着镶云履。对他们拱手行礼说:“我虽然很卑贱,但是特别喜欢就着螃蟹喝酒,可不可以让我也加入到你们中间?”大家都感到非常惊讶,没有料到会有这种事情发生,暂且还礼让他入席。大家问那人的姓名,他笑而不答,只顾大口地喝酒吃螃蟹,一句话也不说。酒足饭饱以后,那人突然站起来说:“今天我们相遇,也是前世的缘分。以后人海茫茫,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报答你们的友情。”说完之后,只见那人耸着身子一跳,屋顶的瓦片一点声音也没有,人已经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了。这时大家却发现他的椅子上有一个东西在发光,原来是一锭银子,大概正好和当天酒席的花销相当。有人说:“他是仙人。”有人说:“他是术士。”也有人说:“他是个强盗。”我觉得强盗的说法比较接近。我小时候看见李金梁那样的人,他们的本领可以到达这样的地步。我又听说窦二东,(二东,献县的大强盗。哥哥叫大东,都是不知道他们的真名,而以小名为人所知。别的书上记载,或者叫窦尔敦,是音转的缘故。)常常能半夜进入到人家家里,等到妇女睡觉的时候,用利刃威胁她们,不许她们说话,然后把她们连同被子一起卷起来,抱着越过几十间屋子。等到天快亮的时候,照旧把她们卷好送回来。被偷窃的人还糊里糊涂像是做梦一样。有一天晚上,被盗妇人的家人躲在房间里,等他送人回来的时候,突然出来和他搏斗,他一手拿着刀和人厮杀,一手把妇人扔在床上,速度非常快,一下子就没了踪影。他们大概是唐代剑客的支流吧!

【原文】

姚安公闻先曾祖润生公言:景城有姜三莽者,勇而戆。一日,闻人说宋定伯①卖鬼得钱事,大喜曰:“吾今乃知鬼可缚。如每夜缚一鬼,唾使变羊,晓而牵卖于屠市,足供一日酒肉资矣。”于是夜夜荷梃执绳,潜行墟墓间,如猎者之伺狐兔,竟不能遇。即素称有鬼之处,佯醉寝以诱致之,亦寂然无睹。一夕,隔林见数磷火,踊跃奔赴;未至间,已星散去。懊恨而返。如是月馀,无所得,乃止。盖鬼之侮人,恒乘人之畏。三莽确信鬼可缚,意中已视鬼蔑如矣,其气焰足以慑鬼,故鬼反避之也。

【注释】

①宋定伯:《列异传》记南阳宋定伯年青的时候,晚上一个人赶路,碰见了鬼,就声称自己是新鬼。和鬼交谈,问鬼最怕什么,鬼说最怕人的唾沫,于是宋定伯把鬼抓住,拿到集市上,朝鬼吐了一口唾沫,鬼就变成了羊,宋定伯把羊卖了,得了一千五百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