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地球的花衣:自然奇观(地理知识知道点)
12080300000007

第7章 多姿多彩的水域(2)

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从青藏高原并行从北至南奔腾而下,穿过大小雪山、云岭和怒山山脉,形成“三江并流,四山并立”的自然奇观。它涵盖于中国云南西北部的丽江市、迪庆藏族自治州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国内外专家认为,三江并流地区是反映地球演化重大事件的关键区域,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还是珍稀和濒危动植物的主要栖生地,这里自然景观类型之多,内容之丰富世所罕见。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面积为17万平方千米,由高黎贡山、梅里雪山、哈巴雪山、千湖山、红山雪山、云岭、老君山、老窝山八大片区组成,每一个片区都分别代表了不同流域、不同地理环境下各具特色的生物多样性、地质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的典型特征,相互之间存在着在整体资源价值上的互补性和在典型资源类型上的不可替代性。

发生在4000多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造就了举世罕见的“三江并流”自然奇观。据权威地质史资料记载,发生在4000多万年前的一次强烈地壳运动,使印度次大陆板块游离澳洲大陆而漂移,并与欧亚大陆板块大碰撞,引发了地球演化史上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三江并流”就是远古地球陆地漂移碰撞的产物。如今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以及其南缘部分的云南“三江并流”地区,在远古洪荒时代还是波涛浩渺的古特提斯海(又称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大碰撞引发了横断山脉的急剧挤压、隆升、切割,这里的岩石被挤碎、揉皱,造成变质重组,褶皱、断裂、节理、劈理等岩体构造变形现象格外引人注目,形成了“四山并立”(大小雪山、云岭、怒山、高黎贡山)、“三江并流”(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的独特自然奇观。

三江并流地区风光金沙江是三江之一。它发源于青海境内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冬雪山北麓,是西藏和四川的界河。它在西藏的江达县和四川的石渠县交界处进入昌都地区边界,经江达、贡觉和芒康等县东部边缘,至巴塘县中心线附近的麦曲河口西南方小河的金沙汇口处入云南,然后在云南丽江折向东流,是长江的上游。金沙江在巴塘河口由上源通天河进入了川藏之间的高原地带时,在深山峡谷中一波三折、蜿蜒而去,呼啸在悬崖陡壁之间。这里属于地质学上的“三江褶皱带”,各山系平行绵延于一狭窄地带,高山峡谷相间,形势险要。在2308千米的流程中,河流下切形成的峡谷河道达2000千米,江面与两岸群山的高差多在1000~1500米。深切的金沙江,拥有众多呈羽毛状排列的支沟。沿江地貌陡峻而破碎,支沟下游多为峡谷、嶂谷或干热河谷。金沙江从石鼓突然急转北流约40千米后,在中甸县桥头镇闯进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间,穿山削岩,劈出了一个世界上最深、最窄、最险的大峡谷——虎跳峡。江水在约30千米长的峡谷中,跌落了213米,江面最窄达30米,金沙江在这里展示了一种不可阻挡的英雄气概。

澜沧江是三江中的第二条大江。它系国际河流,在东南亚为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它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在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注入南海,是世界第六大河,全长4900千米。国境处多年平均年水量约640亿立方米,为黄河的11倍。澜沧江在我国境内水能资源可开发量约为3000万千瓦。这条河在中国境内的流程为2198千米,境外长度为2711千米。澜沧江源区,河网纵横,水流杂乱,湖沼密布。澜沧江上游的杂曲河流经的地区有险滩、深谷、原始林区、平川,地形复杂,冰峰高耸,沼泽遍布,景致万千。

怒江大峡谷三江中的另外一条江就是怒江。怒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的南麓,流经西藏、云南,出国境穿过缅甸,最后注入印度洋。云南境内的怒江,奔腾于高黎贡山与碧罗雪山之间,两山海拔多在4000~5000米。怒江河床海拔仅800米左右,河谷与山巅等相差达3000~4000米,形成著名的怒江大峡谷。怒江大峡谷位于滇西横断山纵谷区三江并流地带,峡谷在云南段长达300多千米,平均深度为2000米,最深处在贡山丙中洛一带,深达3500米,被称为“东方大峡谷”。海拔4000多米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夹着水流汹涌的怒江,峡谷中险滩遍布,两岸山势险峻,层峦叠嶂。比较有名的景观有双纳洼地嶂峡、利沙底石月亮、月亮山、马吉悬崖、丙中洛石门关、怒江第一湾、腊乌崖瀑布、子楞母女峰、江中松等。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种多样性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中,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

我们目前已经知道大约有200万种生物,这些形形色色的生物物种就构成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的宝贵财富。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但可使生态环境保持平衡,保证生物种群的持续发展,而且通过对野生动植物的研究,合理地利用生物资源,可以满足人类各方面的需要。

青海湖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位于青海省的东北部,距西宁150千米,南北宽约63千米,周长约360千米,面积约4500平方千米,湖面海拔约3200米,平均水深近20米,蓄水量约754亿立方米。青海湖古称“西海”、“羌海”,又称“鲜水”、“鲜海”,汉代也有人称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藏语称为“错温布”、蒙古语称为“库库诺尔”,意思均为“蓝色的湖泊”。

青海湖的春天

青海湖在不同的季节里,景色迥然不同。夏秋季节,当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辽阔的草原披上绿装的时候,青海湖畔山清水秀,天高气爽,景色十分绮丽。辽阔起伏的千里草原就像是铺上一层厚厚的绿色的绒毯,那五彩缤纷的野花,把绿色的绒毯点缀得如锦似缎,数不尽的牛羊和膘肥体壮的骢马犹如五彩斑驳的珍珠洒满草原;湖畔大片整齐如画的农田麦浪翻滚,菜花泛金,芳香四溢;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琼浆在轻轻荡漾。而寒冷的冬季,当寒流到来的时候,四周群山和草原变得一片枯黄,有时还要披上一层厚厚的银装。每年11月份,青海湖便开始结冰,浩瀚碧澄的湖面,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就像一面巨大的宝镜,在阳光下熠熠闪亮,终日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在青海湖的西北隅,距入湖第一大河布哈河三角洲不远的地方,有两座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岛屿,一东一西,左右对峙,傍依在湖边。远远望去,这两个岛屿就像一对相依为命的孪生姊妹,在湖畔相向而立,翘首遥望着远方。这两座美丽的小岛,就是举世闻名的鸟岛。

鸟岛,因岛上栖息着数以十万计的候鸟而得名。它们真实的名字,西边的小岛叫海西山,又叫小西山,也叫蛋岛;东边的大岛叫海西皮。海西山形似驼峰,面积原来很小,现在随着湖水下降有所扩大,岛顶高出湖面76米。岛上鸟类数量最多,约有八九万只。这里是斑头雁、鱼鸥、棕颈鸥的世袭领地。每年春天,斑头雁、鱼鸥、棕颈鸥等一起来到这里,在岛上各占一方,筑巢垒窝。到了产卵季节,岛上的鸟蛋一窝连一窝,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所以,人们又把这里称为蛋岛,平时所说的鸟岛也主要是指这里。

海西皮,东高西低,状如跳板,面积比海西山大四倍多。岛上地势较为平坦,生长着茂密的豆科禾、野葱等植物。岛的东部悬崖峭立,濒临湖面。岛前有一巨石突兀嶙峋,矗立湖中。四周波光岚影,颇为壮观。岛的西部是一缓坡,与海西山紧相毗连。海西皮为鸬鹚的王国,栖息的鸬鹚数以万计,它们在岩崖上筑满大大小小的窝巢。尤其是岛前的那块巨石之上,鸬鹚窝一个连一个,俨然一座鸟儿的城堡。

鸟岛

鸟岛之所以成为鸟类繁衍生息的理想家园,主要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这里地势平坦,气候温和,三面绕水,环境幽静,水草茂盛,鱼类繁多。那些独具慧眼的鸟儿们,根据自己的习性和爱好,在这里选择不同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构筑自己的家园。鸟岛的鸟,大都是候鸟,每到春天,当印度洋上的暖流涌来时,侨居南亚诸岛的鸟禽便带着清新的气息,越过冰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向北迁徙。一路上,它们嘎嘎地欢叫着,日夜兼程。其中有的飞到青藏高原的江河湖泊,有的飞过沙漠到更远的地方,有的飞到青海湖鸟岛。它们一到这里,来不及洗去羽毛上的征尘,也顾不上安闲地歇息,便忙忙碌碌地衔草运枝,建造新居。这时候的鸟岛,简直是一片欢腾的世界、繁忙的世界、喧闹的世界。云集到岛上的数十万只鸟儿,从早到晚不停地起飞落下,落下又飞起。天上地下,岛上岛下,全是鸟儿们的身影。

喀纳斯湖

喀纳斯湖位于新疆布尔津县境北部,距县城150千米,是一个坐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喀纳斯”是蒙古语,意为“峡谷中的湖”。喀纳斯湖湖面海拔1374米,南北长24千米,平均宽19千米,湖水最深1885米,面积4478平方千米。喀纳斯湖面碧波万顷,群峰倒映,湖面还会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而时时变换颜色,是有名的“变色湖”。每至秋季湖边层林尽染,景色如画。

喀纳斯湖喀纳斯湖形成于距今20多万年前后,是第二次大冰期的巨大复合山谷冰川刨蚀而成的。当时,喀纳斯冰川长达百余千米,冰川厚度大约两三百米。冰川缓慢而稳定的退缩,在喀纳斯湖口留下了宽1000多米、高50~70米的终碛垄,而后即迅速地退缩,形成了现在喀纳斯湖的基础。喀纳斯湖区垂直自然景观带非常明显,在湖边就可看到阿尔泰山7个自然景观带的全貌,它们是黑钙土草甸草原带、山地灰黑土针阔叶林带、山地漂灰土针叶林带、亚高山草甸带、高山草甸带、冰沼土带和永久冰雪带。

喀纳斯湖有几大奇观。一是千米枯木长堤,这是喀纳斯湖中的浮木被强劲的谷风吹着逆水上漂,在湖上游聚堆而成的;二是湖中有巨型“湖怪”(近年有人认为是当地特产的一种大红鱼),常常将在湖边饮水的马匹拖入水中,给喀纳斯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三是雨过天晴时才有的喀纳斯云海佛光。

喀纳斯湖四周群山环抱、峰峦叠嶂。整个地区峰顶银装素裹、森林密布、草场繁茂,山坡一片葱绿,湖面碧波荡漾。群山倒映湖中,使蓝天、白云、雪岭、青山与绿水浑然一体,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这里垂直带谱明显,山巅银光闪烁,现代冰川雄伟壮观。本区冰川面积和冰储量分别占整个阿尔泰山的7446%和7008%。山腰、山麓地带原始西伯利亚泰加林一片葱绿,绿草如茵,百花争艳。喀纳斯湖会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时时变换着自己的颜色:或湛蓝、或碧绿、或黛绿、或灰白……有时诸色兼备,浓淡相间,成了有名的变色湖。

喀纳斯湖区为寒温带高寒山区,长冬无夏,春秋相连。7月的平均气温为159℃,无霜期达80~108天,年平均降水量达10654毫米,空气温凉,非常适宜于寒温带林木的生长。这里是我国寒温带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以挺拔的落叶松、塔形的云杉、苍劲的五针松、秀丽的冷杉,以及婀娜多姿的欧洲山杨、疣枝桦等构成了植被的主体。全区森林覆盖率为194%,在林业用地中,森林更高达82%。经考查,喀纳斯湖区已知的植物有83科298属798种。这里的新疆五针松、新疆冷杉、灌木柳,以及西伯利亚花楸、接骨木、鹿根、小叶桦、阿尔泰大黄鸡腿参等是中国仅有的分布区。生活在喀纳斯湖区已知的兽类有39种,昆虫有22目63属224种。

喀纳斯湖东岸高大的陡崖旁,至今还有长几十米的羊背石。石上布满了丁字形冰川擦痕,更有趣的是,石上还留有古代游牧民族的岩画、石刻。画面共分两处,间隔离50余米。第一处岩画在羊背石磨光的刻蚀槽内,图案有刺猬、野猪、山羊、雪鸡等动物造型。第二处岩画在羊背石背面的小陡坡上,图案清晰,分上下两排队,以马、羊、狼、鹿等动物图案为主。最大的一幅为梅花鹿图案,鹿角向上,眼睛俯视前方。岩画雕刻手法拙朴、造型逼真,是游牧民族生活的真实写照。

天山天池

天山天池古称“瑶池”,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区。天池位于新疆阜康市城南西博格达峰的群山之中,海拔1980米,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最深处达105米。这里,群山环抱一潭碧水,雄伟挺拔的雪峰倒影在池水中,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满山苍松叠嶂,郁郁葱葱,一望无际。林间花草丛生,毡房点缀,羊群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