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地球的花衣:自然奇观(地理知识知道点)
12080300000021

第21章 著名的国家公园(3)

黄石国家公园不仅景观壮丽,而且其对生态的保护也走在世界的前列。各国相继效仿黄石国家公园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公园。在黄石公园成立至今的一百多年中,国家公园的涵义是在逐步摸索中建立起来的。在这里,生态保护的观念也有好多次转变。黄石公园最初对待森林火灾的态度是尽力保护森林资源,对火灾采取主动灭火策略。但到20世纪60年代,生物学家认为,国家公园应尽可能维持其自然状态,自然发生的火灾就应该让它去烧,使自然环境更健康,黄石公园的灭火政策也相应转变。1988年的一场大火,烧掉了公园森林面积的45%,奉行了几十年的“不管政策”才终止。公园管理当局吸取教训,决定将火灾分为良性与恶性两种,做出评估之后,再选择扑灭或者让它燃烧。

另外,黄石公园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维持生态的平衡。大量繁殖的野牛和麋鹿对公园的生态造成破坏,而且野牛的定期迁徙更有传播牛瘟等疾病的威胁。于是公园宣布野牛为可猎杀的野生动物,这一举措差点造成黄石公园野牛的灭绝。后来,野牛的数量恢复后,公园管理当局“引狼入室”,将过去曾在此出没的灰狼从加拿大引回,为野牛制造天敌,以求达到控制野牛种群和数量。

知识点生态平衡

在自然界中,不论是森林、草原、湖泊……都是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成份和光、水、土壤、空气、温度等非生物成份所组成。每一个成分都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如果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成分过于剧烈地发生改变,都可能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如果某种化学物质或某种化学元素过多地超过了自然状态下的正常含量,也会影响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生物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生殖繁衍的根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冰河湾国家公园

冰河湾国家公园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交界处,区内包括一系列冰川。1925年这里成为国家纪念公园,目的在于保护冰川环境和当地植被。1980年冰河湾成为国家公园和保护区,1986年此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生物保护区。公园覆盖面积共约13000平方千米,包括约2500平方千米的咸水区和1415千米长的海岸线。这里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完整的生态系统,典型的冰川作用形成了迷人的景色。绵延的高山、环抱着避风港的海滩和峡湾,以及潮汐冰川都是这一地区的特色景观。

冰河湾国家公园1794年,英国航海家温哥华乘“发现”号来到艾西海峡时,还没有冰川湾。他所看到的只是一条巨大的冰川的尽头,那是一堵16千米长、100米高的冰墙。但是85年后美国博物学家缪尔来到此地,发现的是一个广阔的海湾。冰川已向陆地缩回了77千米。

现在,在冰河湾国家公园里,冰蚀的峡湾沿着两岸茂密的森林,伸入内陆100千米,尽头是裸露的岩石,或是从美加边境山脉流下的16条冰川中的某一条。高高的山峰远远耸立在地平线上,俯视这片哺育冰川的冰雪大地,其中最高峰是海拔4670米的费尔韦瑟峰。

1879年,缪尔曾经攀登过高耸入云的费尔韦瑟峰。他描述过翼状的云层环绕群峰,阳光透过云层边缘,洒落在峡湾碧水和广阔的冰原上;还描述黎明景色非凡美丽,山峰上似有红色火焰在燃烧。“那壮丽的辉光消失了”,陶醉其中的缪尔写道,“那五彩斑斓的万道霞光渐渐消退了,变成了淡淡的黄色与浅白”。如此美景至今仍可看到。

冰河湾沿海地区属于海洋性气候。夏季,融化的雪水在冰川底部咆哮,冲蚀出洞穴和沟渠,最终,不断融化的冰川薄得无法支撑时,便轰的一声塌下来。在最近的几个世纪里,冬季的降雪量不及夏季的冰雪消融量,于是冰川以每年400米的速度后退。缪尔冰川在7年中后退了8000米。冬季气候温和湿润。内陆属于高海拔地区,气候终年严寒。整个地区年平均降水量约1800毫米,海边地带为2870毫米,内陆为390毫米。冰河湾是一块尚未被开发的荒野,因近两个世纪来的冰川迅速融化和16个潮汐冰山的形成而引起世人瞩目。这里的16个潮汐冰山占世界上已发现的30个潮汐冰山的一半以上。

冰河湾还有许多有特色的海洋物种。这里的土壤层逐渐形成,阴地植物根部的固氮细菌使土壤肥沃。一簇簇矮桤木和柳树出现了,接着出现了更高大的黑三角杨,最后让位给铁杉林和云杉林,它们现已遍布海岸。出现植被后,吃植物的动物随之出现,继而出现猛禽和猛兽,如狼等。夏季,巨大的冰山为海狗提供了栖息地。夏季还有14米长的座头鲸到来座头鲸,它们在夏威夷过冬后,便来此翻腾嬉戏。缪尔目睹了无数冰山的诞生,为之神往。他写道:“它们几个世纪来一直在冰川中蠕蠕而行,如今终于得以摆脱,在水中沉浮翻转,成为蓝色水晶岛逍遥漂流。”在18、19世纪,这里出现了比较稳定的居民群,他们居住在阿尔塞克河的边缘地带。有许多证据显示这条河在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除了当地居民,也发现了欧洲人到过这里的痕迹,他们挖矿、做皮毛交易、伐木、捕鱼和进行探险活动。潮湿的气候和植物的快速生长掩盖了大部分的人类居住痕迹。

当然,冰河湾最有特色的肯定是冰河。整个冰河湾国家公园包含了18处冰河、12处海岸冰河地形,包括沿着阿拉斯加湾和利陶亚海湾的公园西缘。几个位置遥远,且罕有观光客参观的冰河,都属于冰河湾国家公园所有。

泛太平洋冰河是一处退却的冰河,1879年缪尔抵达时,已向北退却了约24千米;1999年长度约为40千米、宽度约为2300米、高度约100米,是冰河湾国家公园最壮丽的到海冰河,穿越于美国阿拉斯加州及加拿大卑诗省的边界。目前此冰河表面覆盖着大量由上游携来的泥沙,略显灰暗。

马杰瑞冰河马杰瑞冰河1912年由于泛太平洋冰河的退却而独立分开,成为另一独立的到海冰河,224千米长、16千米宽、59~122米高;其洁白的冰岩断面,更显其壮丽,与泛太平洋冰河一起被称为最美的冰河。

马杰瑞冰河由于少了泥沙覆盖的保温,在夏季许多情况下人们将会目睹其冰河崩塌的奇景,体会隆隆的巨响,它有如天籁般的绝妙声音。冰山的崩裂除了隆隆巨响外,同时也激起冰河区内的水里及天上的生物一阵骚动,飞鸟海豹追逐着因冰裂所激起的游鱼。大自然食物链的神奇,着实让人赞叹。原来冰河湾国家公园并不是一片凄清安静,而是一片生气盎然的世界。阳光下的冰河湾是洁白的大自然雕塑。原来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冰河,是几十年甚至数百年以来累积下的结晶。

哈普金冰河约20千米长、1600米宽、61~122米高;为纪念约翰·哈普金1879年与约翰·缪尔一起进入冰河湾而得名。

瑞德冰河位于瑞德内湾。瑞德内湾为冰河湾国家公园进出泛太平洋冰河及马杰瑞冰河的通道,由于冰河的堆积与密度的不同,在切割的冰雕间,可以看到原来冰不是只有一种颜色,还有各式各样的蓝色,在迷蒙的雾中更添一分神秘的色彩。

那么,冰河为什么看起来是蓝色的呢?冰河磨松河壁,造成大小不一的岩石碎块。碎石夹杂在冰河内部或压在冰河底,被带到了湖泊。大块的碎石沉淀形成三角洲,小块的碎石则散入湖区,只剩下最小的类似波形瓦的冰块浮在水中。分布在水中的冰块,可以折射光线中的蓝色和绿色光线。因此这些冰河就有了举世闻名的特殊色彩。随着冰河融化的季节,湖泊的色彩会因水中的冰块增加而更加光彩夺目。冰河的表层若是呈现出白色及灰色的色彩,是因为里面含有空气及杂质,影响了光线的折射。在冰河较深层的冰块,因冰河流动的推挤过程自然会将空气及杂质挤压出来,所以呈现蓝色的光泽。经过挤压的冰块结晶大都是同样的大小,而且能够在日光中呈现蓝色波。

冰河湾国家公园中冰河的形成,是因为积雪速度超过融雪速度所致。简单来说,高山地区温度比平地低,每上升100米,温度即降低06℃,当温度降至0℃时,又有足够的湿度及雨量,便会下雪;而下雪的地方,形成一条无形的线,即所谓雪线。雪线以下温度未达0℃,不会下雪;雪线以上的地区,温度为0℃以下,才会下雪。当冬天来临时,温度降低,雪线以上的高山地区快速积雪;而春天来临时,温度上升,将积雪融化成水。当积雪还未完全融化的时候,冬天又来了。于是温度降低,水遇冷结成冰,并再次下雪,堆积在原先的结冰上。如此年复一年,当冰的厚度累积到某种程度时,因地心引力,便顺山势滑动,于是形成冰河。

知识点潮汐冰山

潮汐是海水一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到了一定时间,海水推波助澜,迅猛上涨,达到高潮;过后一些时间,上涨的海水又自行退去,留下一片沙滩,出现低潮。海水的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潮汐。古代称白天的河海涌水为“潮”,晚上的称为“汐”,合称为“潮汐”。所谓的潮汐冰山就是指隐没在海水中或漂浮在水上的冰山随着潮汐作用而隐现的冰山。

化石林国家公园

化石林国家公园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阿达马那镇附近。这里是世界上最大、最绚丽的化石林集中地。数以千计的树干化石倒卧在地面上,直径平均在1米左右,长度在15~25米,最长达40米。在完整的树干化石周围,还有许多破碎零散的化石木块。这些石化的树木年轮清晰,纹理明显,宛如碧玉玛瑙夹杂着片片碎琼乱玉,在阳光之下熠熠发光,使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化石林地区有6片密集的“森林”。最美丽的叫作彩虹森林,其他的如碧玉森林、水晶森林,玛瑙森林、黑森林和蓝森林。它们原是史前林木,约在15亿年前的三叠纪年代被洪水冲刷裹带,逐渐被泥土、砂石和火山灰掩埋。几经地质变迁、陆地上升,使这些埋藏在地下的树干得以重见天日。可是其木质细胞已经发生矿化作用,又被溶于水中的铁、锰氧化物染上黄、红、紫、黑和淡灰等颜色。如此日积月累,就成了今天五彩斑斓的化石树。

在化石林地区,还发现有陶器碎片。据考证,早在公元6~15世纪,就已有从事农业生产的印第安人在此生息。在“报纸岩”上,游人可以看到许多古印第安人留下的石刻,石刻的内容包括象形文字、大块砂石上雕刻的各种花纹、化石林国家公园巨狮石刻以及人形和含有宗教象征意义的图案。此地的居民曾用化石树做成房屋和桥梁。离玛瑙桥不远有几个眺望点,极目远望,漫山遍野全是化石树段,不由得让人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创造力。

在零星散落的彩色化石岩林中,有一处景致不可错过,那就是长2000米,名为“蓝色弥撒”的环形路两侧山坡的迷人景色。从路中向下俯视,蓝紫色的山丘高矮起伏,营造出一种身处外星球的奇异梦幻的色调。

但是不管游客如何喜爱那些琳琅满目的可爱岩片,采撷一两片带回家去却是绝对不允许的。据说,在最早一批探险家发现化石林之前,岩石晶体的颜色还要丰富得多。后来,随着人们纷沓而至,将晶体开采后运出园外,当时一些很常见的颜色,像半透明的紫水晶色、烟白色、柠檬黄色的晶体,现在已经见不到了。

化石林国家公园中的多处化石林中,尤以公园南门附近的“彩色沙漠”最为著名。据说,“彩色沙漠”的奇异景致最早是由来此探险的一群西班牙探险家发现的。他们惊诧于这里的“岩石”呈现出的宛如七色彩虹一般多彩、明快的色调,于是给这片岩石地取名“彩色沙漠”。光秃起伏的沙丘地,单一呆板的土黄色,美国化石林国家公园内这片荒漠原本只是了无生趣的沙丘地。但是,有了屹立在沙丘上的一片彩色岩石林的点缀和渲染,原本平淡无奇的荒丘顷刻幻化成了色彩斑斓、情趣盎然的“彩色沙漠”。

叉角羚羊化石林公园中央贯穿有一条长45千米的公路,沿途共设有16个山间观景点。这些景点或侧重于横穿彩色沙漠的狭长山谷的恢弘气势,或侧重于富有印第安土著文化特色的岩石雕刻。当然,最吸引人的景色还是要数由25亿年前的树木演化沉积而成的彩色岩石。

化石林中也不是没有生物的踪迹。叉角羚羊就经常出没在化石林公园内,在这里寻找食物。叉角羚羊属于牛科。它的角分双叉,略似鹿角,与鹿角一样每年脱落长出新的。但叉角羚羊的角不是从基部脱落,而是从旧角内另外长出新角。叉角羚羊类分布区局限于北美。叉角羚羊在中新世出现。

大特顿国家公园

大特顿国家公园大特顿国家公园位于美国怀俄明州西北部壮观的冰川山区,1929年建立,占地126平方千米。公园内最高的山峰是大特顿峰,海拔4198米,有存留至今的冰川。分布在该地的冰湖以珍尼湖为最著名。斯内克河上用水坝拦堵形成的杰克森湖为当地最大的水域。高耸入云的山巅,覆盖着千年的冰河,山连山,峰连峰,宛如进入人间仙境。公园内有成群的美洲野牛、麋鹿和羚羊,还有其他许多种哺乳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