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浪漫要学法国人
12075900000013

第13章 法国的夜色无寂寞

法国,有艺术的圣堂,有建筑的典范,有美食的骄傲。更重要的是,有满大街无处不在的爱情。

要说在那里白天严肃认真的职员摇身一变成为夜间噬血的狂热精灵,法国算得上一个。耶稣说,“葡萄酒是我的血,面包是我的肉。”在基本上全民皆是基督信徒的法国人身上流淌着的,没准真的是葡萄酒。既然如此,他们的夜色若是寂寞就超级的不合情理了。

如果说暧昧也是一种过错,那就让我们一错再错好了!毕竟孤单是可怕的,有机会和能力让自己摆脱这种困境却不去做,岂不是太对不起自己了?我们应该以欣赏的态度去对待的,是优美动人的夜色,生活,趣味,以及对欢乐的忘我追求。

巴黎人多是喜欢并追求享乐的,也很懂得享受。入夜了,虽然市街渐渐安静下来,闪烁着暗淡的路灯,但是几条主要的繁华大街仍然是灯火通明,电影院、咖啡馆和夜总会正热闹地接待顾客,夜生活开始了。

法国的夜总会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构成法国旅游业的一绝,享誉全世界。即使是像我这样“一本正经”的人,到了这里也忍不住停下脚步,愿意“冒大险”进去感受一番。就像到了澳门你身不由己的对老虎机产生强烈的好奇,到了日本不去涩谷、新宿会觉得根本就和没去过一样。我想,这就是文化的神奇力量吧!

法国的夜总会是按照夜总会所在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规模、装修、设备水平、经营范围、活动内容、演出节目、管理和服务水平以及社会知名度的高低来划分档次,很让人小瞧不得。

夜总会充满着神秘的色彩,狂欢、狂跳、狂饮,也许一天辛苦下来就该如此放松和发泄一下,或者这就是一种所谓的西方文化?巴黎三大夜总会倒是驰名世界的,而且都有很久的历史。在第十八区蒙马特高地下克利希大街有一个显眼的巨大的磨坊风车模型,这里就是举世闻名的红磨坊夜总会。它在1889年10月就开业了,历经一百多年至今不衰,建筑物外表已经陈旧,但是红红绿绿的霓虹灯吸引着不少时髦男女前来。在乔治五世大街上的癫马夜总会,门面似乎比前者小些,历史也浅些,但也是1951年5月创办的。巴黎最大、最豪华的夜总会要数处于香榭丽舍大街最繁华地段的丽都夜总会,它算是后来居上。这三大夜总会基本情况相似,都是进行舞蹈表演。男女演员都是经过严格挑选并用重金聘请来的,主要表演有情节的舞剧,十分讲究舞台布景。女演员多是无上装,男演员们一般倒是着装整齐。看过的朋友们评论说,确是有色情成分,但整体还是讲究艺术性的,或者说档次是比较高的。观众们多是身着礼服进场,据说法国的一些政要也去欣赏过,某种程度上说,这就是法兰西文化艺术的一部分。要讲丽都夜总会门票可不菲,每位要四百多法郎,不过有半瓶香槟酒供应。观众座席就是围在一张张小桌旁,一部分观众还可以同时进餐。红磨坊夜总会要便宜点,不过也是一百多法郎,癫马夜总会则是近一百法郎。因此,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去欣赏一回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些夜总会都是晚上九时才开始,两小时后,便又开始另一场。

如果说巴黎三大夜总会还保持一定的绅士风度,那么在一些小夜总会和咖啡馆里就十分放任了。在红磨坊夜总会周围形成了一个“红灯区”。这一带的咖啡馆、酒吧正经人在夜里千万不要进去,从门口就可以看到里面有几个打扮妖艳衣着暴露的女郎在侍候,一杯饮料或酒的价钱不知要翻上多少倍,因为这里往往还是色情场所。

“红灯区”在入夜以后比较热闹,来者多是在街上闲逛或在餐馆、酒吧、小吃摊上饮食。到圣诞节时,一整条街都装备了各种游乐设施,变成了一个大众游乐场,因为第十八区这一带多是外国移民和平民区,所以自然也成为他们聚集的地方了。如此看来,法国的夜色不只是属于有钱人,它对平民百姓同样也是异常慷慨,让人由衷的感叹这个极乐世界里,无处不在的自由,如紫罗兰的颜色,优美得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