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世界文明史简编
12075700000008

第8章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再发现

两河流域位于亚洲西部。两河是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发源于亚洲西部小亚细亚半岛的群山中,按东南方向,流经两河平原,注入波斯湾。两河流域的北部为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南北亦有不同名称,北叫阿卡德,南叫苏美尔。这些不同名称都来源于各地先后建立的古代文明。

两河流域与尼罗河流域一样,是世界上最早产生文明的地区。两地区在地理、气候条件方面有相似之处,也各有其特点。两地区都处于炎热干旱地带,需要利用河水灌溉。尼罗河上游有大湖调节,每年泛滥水量稳定,时间确定,两河则因上游雨雪量变化而泛滥水量不稳定,易于成灾。尼罗河发源于热带,泛滥时带来大量腐殖质肥料,使土地变肥沃,两河流域则缺少这样的天然肥料。两河流域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汇处,交通便利,是民族迁徙和信息交流的热点,有利于商业的兴起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尼罗河流域受大海、沙漠、高原的阻隔,地理环境相对封闭,长时间里较少受外族入侵,民族成分较单一、民族传统具有直接的连续性,直至相继被波斯、希腊、罗马征服。两河流域则王朝兴替、民族迭起,战争破坏远较埃及为甚,激烈的战争常常毁灭两河流域的经济和文化。

以两河流域为中心,包括伊朗高原、小亚细亚、巴勒斯坦、腓尼基在内的西亚地区,各民族曾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绵延数千年之久。这些古文明随着这一地区流行的楔形文字的停止使用而消亡,被人遗忘。两河流域的古文字——楔形文字是一种以横、直、斜的楔形组成的定型化符号。像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一样,楔形文字刻写在王宫的墙壁、柱子、石碑、石板、岩壁上,主要写于两河流域独有的书写材料——泥版上。楔形文字不仅是两河流域,也是古代西亚流行的文字。但在很长时间里这种文字失传、被人遗忘了。

1621年,意大利商人培德罗·戴拉·瓦拉去西亚旅行。在伊朗高原古波斯帝国柏塞波里斯王宫的遗址中,发现了楔形文字并把它拓了下来带回欧洲。但他并未对此进行研究。1764年丹麦人尼布尔出版楔形文字的拓片,从此开始有人从事对楔形文字的研究。许多专业的和业余的语言文字工作者、学者投入到破译楔形文字的研究中去。德国的格罗德芬特、拉森,法国的伯恩诺夫都对楔形文字的科学破译作出很大贡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四位学者,罗林生、塔尔伯特、兴克斯和奥波特,走过各自不同但极为坎坷的道路,最终成功地破译了楔形文字。由于最初被读通的多半是亚述文的楔形文字铭文,所以通常把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文化的学科称作亚述学。1857年,罗林生等四人分别独立破译楔形文字,并向英国皇家学会提供他们的研究成果,这一年也就是亚述学的诞生年。

两河流域及其周围地区的古代历史上,曾有过许多不同的民族,先后建立了许多国家、创造了以两河流域为中心的古代西亚文明。这些曾经活跃于两河流域的民族按其语言大致有以下几类:

(1)闪语①语族,起源于阿拉伯半岛。包括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迦勒底人、腓尼基人、迦南人、以色列人。

(2)印欧语族,可能发源于东欧,分布于从印度到西欧的广大地区,在西亚定居的印欧语族有赫梯人、波斯人。

(3)与上述两大语族皆无关系的民族,如苏美尔人、埃兰人、加喜特人、库提人、胡里特人等,他们彼此之间也无联系。所以,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是由许多不同民族共同创造,而非单一民族的产物。古代西亚文明具有民族多元的性质,其发展过程不像埃及那样一脉相承,随着不同民族在历史舞台上的兴衰,在各个阶段都有其民族、语言及文化传统的特点。

按时间先后和国家、地区分,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新巴比伦、亚述、赫梯、腓尼基、巴勒斯坦、波斯等的人民都对以两河流域为中心的西亚文明作出贡献并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