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世界文明史简编
12075700000031

第31章 罗马帝国

共和国的崩溃和帝国的建立

经历了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的多次奴隶起义以及内战,罗马共和国的基础逐渐削弱、崩溃,罗马的共和制度也趋于灭亡。罗马共和国、罗马的共和制度是在城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与城邦的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即与中小农民所有制相适应。政治上是贵族寡头统治,元老贵族控制、决定国家的内政外交大事,他们是真正掌握政权的人。军事上则依靠由中小农组成的公民兵。到公元前1世纪,罗马已征服西班牙、高卢、北非、希腊、小亚西部、伊利里亚等广大地区,其海外领地的面积已超过意大利本土面积的5倍,变成一个包括整个地中海地区的奴隶制大国。奴隶制在各地的发展,使其统治地区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社会矛盾日益激化,迫切要求有一个能保证整个地中海地区奴隶主阶级利益的统治机构,而原来以罗马城为基础的共和国显然无法适应这一要求。同时,在奴隶大量使用,奴隶制充分发展时,人数不多的非常富有的大奴隶主拥有大量地产,中小农经营日益困难,其中不少陷于破产境地,沦为无产者,这就使城邦制度丧失传统的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它的军事基础——以中小农为主的公民兵也不复存在,为常备军、雇佣军所取代。城邦制度存在的条件正一步步消失,毫无疑问,以城邦制为基础的罗马共和政体也必然要消亡。各地大规模的奴隶起义使罗马统治阶级感到原有的国家机器难以有效镇压奴隶的反抗斗争,他们试图寻求一种新的统治形式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苏拉的军事独裁政权,为奴隶主阶级提供了一种政治统治的模式。这就促使罗马国家由共和走向专制,走向建立奴隶制帝国。

罗马从共和走向独裁有一个过程。统治阶级内部元老贵族集团和骑士集团两派都企图攫取军事独裁的权力,并为此进行十分尖锐激烈的斗争。罗马在从共和国向军事独裁转变的过程中,先后两次出现“三头政治同盟”,史称“前三头同盟”、“后三头同盟”。由于罗马共和国的政治权力掌握在元老贵族手中,元老贵族是罗马共和政体的坚决维护者,所以两次“三头政治同盟”都具有反对元老贵族的意义。组成“前三头政治同盟”的是恺撒、庞培和克拉苏。三人都拥有军权并先后担任过总督、执政官等要职,在恺撒领导下结成秘密同盟反对元老院,逐渐从元老院手中夺得大权,并共同执掌政权。后来克拉苏死于对安息的战争,恺撒和庞培为争夺独裁权力展开激烈斗争。公元前48年,庞培兵败被杀。恺撒被选为终身的保民官;公元前45年又被宣布为终身独裁官,还拥有统帅、大祭司长、祖国之父等称号,揽大权于一身,成为一个没有君主名义的君主。后来西方常以恺撒作为帝王的同义词,俄国沙皇的“沙”字即源于此。恺撒对元老贵族采取和解的团结策略,对上层人物尤为宽容。元老院的职能表面上无大变更,实际上一切重大政策都由恺撒决定。然而罗马共和传统的观念根深蒂固,习惯势力十分强大,部分固守共和传统的元老贵族始终十分不满恺撒的独裁,他们视恺撒为共和国的颠覆者和王权的觊觎者而加以反对。公元前44年,以布鲁图斯和卡西乌斯为首的密谋分子,在元老院刺杀了恺撒。恺撒死后,元老贵族势力没有能卷土重来,而是又一次出现有实力的军人争夺最高权力的斗争。公元前43年,执政官安东尼、恺撒的甥孙屋大维和骑兵长官雷必达结成“后三头政治同盟”,经由罗马公民大会正式批准,他们获得5年内处理国务的全权,因此后三头具有公开法定性质。后三头当权后在罗马大搞公敌宣告,大规模地屠杀元老和骑士并没收他们的财产。旧的元老贵族几乎被斩尽杀绝。支持共和的军队也被击败,共和派退出历史舞台。接着三头为争夺独裁权力而战。到公元前30年,屋大维击溃了他的对手,成为罗马惟一的统治者。公元前27年,他获得元老院赠予的“奥古斯都”尊号,“奥古斯都”意为神圣、庄严、伟大。屋大维虽成为罗马国家惟一的统治者,但他没有仿效恺撒恢复公开的军事独裁制度,而是尽量把自己的政权用合法的外衣掩盖起来,表面上维持着共和制。共和政体的机关,如元老院、公民大会以及官员的选举制依然保存着。他把自己称为元首(即国家第一人、第一公民)。他担任最高统帅、终身执政官、终身保民官、大祭司长等职务,实际上总揽了军事、政治和宗教等方面的大权。元老院、公民大会经过多次清洗,已成为俯首帖耳的工具。从此,维持了500年之久的罗马奴隶主共和政体宣告结束,它为一种隐蔽的君主制——元首制所取代。罗马共和国转变为罗马帝国。

帝国的巩固和繁荣

罗马帝国是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最强盛时,国土包括莱因河、多瑙河以南的欧洲大陆,不列颠岛的一部分,整个北非地中海沿岸地区,亚洲的小亚细亚及两河流域以西地区。罗马帝国建立后,在将近200年中维持了比较稳定的统治,出现所谓“罗马和平”时期,也是帝国的“黄金时代”。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尤其在行省,如埃及和北非、高卢和西班牙等地经济发展甚为迅速。经济发展的同时,帝国境内的交通、贸易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海”,与北海、波罗的海、黑海、红海,以及莱因、多瑙等河流构成四通八达的水上交通网,还建立通向阿拉伯、伊朗和中亚的商路,形成以罗马为中心、以意大利半岛诸城市为集散地的地中海贸易世界。公元2世纪罗马商人(主要为埃及、叙利亚等行省的商人)已开通通往印度的海上和陆上商路,他们除经营印度的宝石、香料、象牙外,还经营中国的丝绸。帝国时期,中国的丝绸价比黄金还贵,是皇帝和各地显贵富商特别喜欢之物。

帝国繁荣的另一重要标志是城市的发展达到古代世界空前高度的水平。不仅原有被毁的著名城市,如科林斯、雅典、迦太基等重获新生与繁荣,受损较小的城市也多有扩建发展。罗马人还在克尔特人原有寨堡基础上建立许多新城镇,其中不少发展为今天的著名都市,如巴黎、里昂、斯特拉斯堡、贝藏松、维也纳等。罗马城是帝国当之无愧的首都,人口达120万,它不仅是罗马帝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内外贸易枢纽。政府修筑的大道和古代商路,加之内陆河运,形成连结数以千百计的商业交通网,其中心是罗马。

罗马帝国建立后,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持续了两个多世纪。政治上虽然确立了元首制这一隐蔽的君主独裁制,但最高独裁权力的继承原则在很长时间里并没有被确定下来。罗马建国后实行的是贵族共和制,并持续了数百年之久,对习惯于共和制观念和传统的罗马人来说,元首制这一新的政权体制是个新的事物,这种体制下权力交替的原则无章可循。东方君主专制制度下父传子的准则尚未确立,元老贵族和军队都卷入选立君主继承人的尖锐斗争。公元14年奥古斯都去世。此后,朱里亚—克劳狄王朝诸皇帝或被禁卫军暗杀死于非命、或自杀,主要由元老院决定皇位继承人。弗拉维王朝诸皇帝则由禁卫军挑选,主要来自军营。安东尼王朝的六个皇帝,除涅尔瓦是元老贵族外,其余都是行省贵族出身。至安东尼王朝,除最后一位皇帝康茂德的皇位是继承其父亲马可·奥里略外,其余皇位都由皇帝的养子(通常是行省贵族兼军队统帅)继承。经过3个王朝不断强化皇帝权力,完善官僚制度,增设政府部门,给行省居民以公民权,把行省上层奴隶主充实进元老院等种种措施,罗马帝国成为地中海地区最强大的奴隶国家。其疆域在安东尼王朝图拉真皇帝在位时最为辽阔。

帝国的危机和西罗马的灭亡

公元196年,安东尼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康茂德被其情妇和禁卫军长官阴谋杀死后,罗马发生争夺皇位的内战。各行省驻军纷纷自立皇帝,238年一年内推出4个元老做皇帝,但在几个月内又全被士兵杀死。此后15年里,军事政变层出不穷,前后出现10个皇帝。253年至268年,罗马帝国的中央政权几乎全部瓦解。中央政权的瘫痪和军队争夺皇位的混战,使罗马帝国的边防不复存在。境外“蛮族”发动攻势,大量涌入境内。与此同时,帝国的经济开始走向萧条,尤其在意大利半岛,农业、商业、手工业出现衰退,形成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全面混乱局面。经济衰退和长期的政治军事混乱,使人民难以为生,到处爆发起义。由奴隶、隶民和贫民共同参加的起义斗争遍及罗马帝国各地。这一从2世纪末到3世纪,发生在罗马帝国的社会危机,历史上称为“3世纪危机”。

这一危机虽在3世纪末暂时缓和下来,但它已猛烈冲击和动摇了罗马帝国,使帝国处于风雨飘摇、走向没落的危险地步。此后,两位强势君主戴克里先(284—305年)和君士坦丁(306—337年)曾进行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改革,以图挽救帝国的统治,避免社会的崩溃和奴隶制度的灭亡,求得罗马帝国的稳定。戴克里先登基后废除元首制,建立多米那特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改为“多米努斯”(Dominus,主人、统治者)。确立君主专制的皇帝统治权力不受任何限制。皇帝被尊为神,朝见的人都要跪拜,从而使元首政治转变为公开的君主政体。他重新划分了100个行省,把全国分为4部分,由4个统治者治理。此外,他还在军事、税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君士坦丁上台后,重又实行一个人单独统治帝国,建立更为完备的官僚制度。由于意大利在历次战争后已不能成为帝国的中心,他迁都于希腊旧城拜占廷,定名为君士坦丁堡。尽管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采取许多措施从上层建筑上维护奴隶制度,但这时个别历史人物的努力已无法挽救罗马帝国衰落灭亡的命运。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半。东罗马帝国首都在君士坦丁堡,西罗马帝国仍定都在罗马城。这时,西罗马帝国已是风烛残年、日薄西山。境内的奴隶、人民起义斗争一浪高过一浪。5世纪开始,在民族大迁徙的影响下,境内境外的“蛮族”进一步发动对罗马的进攻并在占领的土地上建立自己的王国。到5世纪70年代,西哥特人统治西班牙、汪达尔人统治北非,法兰克人、勃艮第人统治高卢,东哥特人统治意大利。罗马帝国已经土崩瓦解,曾是帝国支柱的军队早就腐败不堪,“蛮族”雇佣军成了军队的中坚力量,皇帝不过是雇佣军手中的傀儡而已。城市普遍衰败,曾拥有“永恒之城”美名的罗马城,于455年遭汪达尔人洗劫后,全城文物被毁,只剩7000居民。476年,日耳曼雇佣军的首脑发动政变,推翻西罗马帝国最后一位皇帝罗慕洛·奥古斯都的统治,西罗马帝国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