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告诉你一个比尔·盖茨的故事
12071500000011

第11章 退学从商(2)

“微软”这个名字的出现极其偶然。两人开发的是软件程序,而且当时是为微型机开发的,因此他们就直接用“Micro-Soft”给公司命名,中文翻译就是“微型软件公司”的意思。后来,公司日渐著名,并搬到了西雅图之后,才正式改成为“Microsoft”,去掉了中间的连字符。

虽然公司只有两个人,但深谙法律的比尔·盖茨还是希望所有的问题都能弄得清清楚楚,以免日后公司壮大时影响朋友间的感情。保罗也深以为然,因为公司的主打产品是Basic,而此语言多半应归功于比尔·盖茨。因此在在谈论分成时,以参入技术的不同,保罗占据40%,比尔·盖茨占据60%。多年之后,谈到草创公司时期两人的这种分配方式,保罗开玩笑似地说:

“这样的分配充分体现了一个律师的儿子和一个图书馆长的儿子的区别。”

公司挂牌成立了,比尔·盖茨和保罗都兴奋不已。一想到公司的下一步发展,比尔·盖茨就意识到不能只看眼前利益。微软是依托罗伯茨的公司而开展业务的,而罗伯茨他们的硬件并不太好,他们只是依靠比尔·盖茨和保罗所设计的Basic语言出售产品。

因此,如果能另外找到买家,没准儿也能打开微软的软件销售之路呢。经过这样的商量之后,比尔·盖茨便想将Basic一次性转让给罗伯茨。虽然他未必会答应,但他还是决定试一试。

一天,比尔·盖茨和保罗如常来到罗伯茨的办公室:

“我说,罗伯茨,我们有一个想法,也许对咱们两个公司都有好处。”比尔·盖茨委婉地开腔了。

“想法?什么样的想法?”罗伯茨眯着眼睛瞧着比尔·盖茨。

“我想把Basic语言一次性卖给你,你觉得怎么样?”这句话一出口,就像一枚炸弹一样,一下子就把罗伯茨从椅子上炸了起来。

罗伯茨两眼死死地盯着比尔·盖茨,大声问道:

“比尔,你不是开玩笑吧?”

“我是认真的。我们两个公司合作这么长时间了,大家又都是朋友,我想了想,价钱么……可以低一些,就6300美元吧,这应该是非常划算的。你觉着怎么样?”

比尔·盖茨此时俨然是个精明的生意人,他运用老道的谈判技巧说道。

罗伯茨来回踱着步,思考了片刻,他立即连连摆手,

“不不不。我怎么能占你们的便宜呢?我看,咱们还是像现在这样合作比较公平。如果你们觉着现在的利润有些少,我还可以让一让。”

罗伯茨自然不会同意,他知道自己完全是靠Basic语言才售出“阿尔塔”计算机的,他还指望与比尔·盖茨开展长期的合作为自己开发新的软件程序呢。如果就这样终止合作,他的公司根本没法继续发展。因此,他断然拒绝了这一次绝佳的赚钱机会。

比尔·盖茨只得失望地耸耸肩。反正售出一台“阿尔塔”,他就赚到一份钱。这样算起来,他也并不吃亏。

但事情的发展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新的打击很快就来了。

在计算机俱乐部的一个展览会上,有人意外地拾到了罗伯茨微型仪器公司的Basic语言打孔纸条,便交给一个名叫丹·索科尔的人。

丹·索科尔也是一个电脑高手,他很快就将这些打孔纸条进行复制。不久,微软公司的Basic软件便被无穷尽地拷贝出来,免费送给所有“阿尔塔”的使用者和业余计算机爱好者。这个损失对于罗伯茨和盖茨来说无疑是巨大的。

这种不顾商业道德、危害微软命脉的举动让比尔·盖茨非常生气,罗伯茨当然也很生气。但过错在他这边,他只得好生劝慰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和保罗决定写公开信谴责这种恶劣行径,让很多盗版者内省。他将这封信发表在“阿尔塔”用户的通讯上:

我们出售软件获得的专利费,如果以我们花在“阿尔塔”机Basic语言编制上的时间来平均,每小时其实只值2美元。多数计算机爱好者想必知道,你们中大多数人拥有的软件都是盗窃得来的。硬件必须用钱买,而软件则是可以彼此分享的。但你们可曾为软件编写者想过?他们的工作是否得到了应有的酬报?……谁会愿意白干?哪一个计算机爱好者愿意花费他3年的生命来编制程序,寻找其中的错误,并把这程序制成文件,而只是为了让别人拿去随意分送?

这封措辞激烈的信虽然得到了少数人的回应,但并没有取得什么明显的效果。比尔·盖茨只是用他的正义之声让更多的人记住了他和微软公司。

(四)

比尔·盖茨的公开信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盖茨和保罗必须想出更好的办法来面对如此头疼的盗版问题。经过苦思冥想,比尔·盖茨另辟蹊径地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对保罗说:

“软件应该按固定价格卖给硬件公司,然后他们自己将软件的成本加到计算机的价格上,这样子盗版就不会太影响我们了。”

保罗立即对这个绝佳的想法表示赞同:

“这个主意真不错!这样我们就可以直接找硬件商收取费用。至于他们怎么对付盗版的行为,那就是他们的事儿了!比尔,你是怎么想到的?”

面对保罗的询问,比尔·盖茨不无得意地说:

“我也是突然想起来的,IBM公司就曾经做过类似的事情。我记得大概是1969年吧,他们将软件和硬件分类定价。我觉得既然他们可以,我们也可以这样做。”

就这样,比尔·盖茨代表微软公司与罗伯茨的微型仪器公司签订了新的协议。然而此时,罗伯茨的微型仪器公司却发生了些许变故。虽然有微软的软件支持,但落后的硬件技术加之其他硬件公司的竞争,使“阿尔塔”越来越不好卖,微型仪器公司的经营情况也开始日趋没落。

罗伯茨的生意难以为继,他只好将公司转卖给一家名叫佩特克的公司。这样的转变也让比尔·盖茨和保罗深切地体会到了市场的残酷。而他们也知道,罗伯茨这棵大树也不是他们的依靠,他们最终仍然要走出自己的路。

比尔·盖茨和保罗商量过后,决定主动出击。他们四处奔走,将微软公司推销给通用电气公司、NCR公司,还有花旗银行等。比尔·盖茨以自己对计算机软件的非凡了解和Basic语言的销售业绩给这些公司留下了极好的印象。没过多久,新订单就源源不断地来了。

有了大量的新订单,两个人显然忙不过来了,公司需要扩充新的力量。比尔·盖茨和保罗一拍即合,同时想到了他们那些在湖滨中学的昔日的战友们。

湖滨中学是他们开始追梦的地方,也是其他与他们有着相同梦想的计算机狂人追梦的地方。转眼8年过去了,那些昔日老友不知道还好不好?比尔·盖茨和保罗赶紧给朋友们打电话。

1976年,在微软成立的第二个年头,马克·麦克唐纳和理查德·韦兰德先后进入微软公司工作。

马克·麦克唐纳是保罗·艾伦的同班同学,而理查德·韦兰德是曾任软件开发小组的“四剑客”之一。老友重逢,大家感慨万千。此后不分彼此,开始亲如一家地投入到新的工作当中,就像当年一样。马克·麦克唐纳负责按客户要求改进适用于8080处理器的Basic语言,韦兰德则为摩托罗拉公司的8800处理器编写Basic语言和Cobol语言。

显然人手还是不够,微软开始对外招聘。几个月以后,两名刚从斯坦福大学毕业的学生慕名而来。他们是阿伯特·朱和史蒂夫·伍德,因热爱计算机编程特意来到微软公司。经过严格的上机测试,比尔?盖茨很高兴地录用了他们。

为了工作需要,公司还添加了新的终端机以及必备的几件家具。直到此时,微软才大概有了公司的样子,每个人的工作也有了更为细致的划分:

比尔·盖茨主管行政事务,包括签发支票、填写各种表格、处理广告业务、推销产品等;保罗负责协助比尔·盖茨管理公司,拓展业务;史蒂夫和理查德几个人负责技术工作,研发和编制程序。

微软公司开始逐渐步入正轨,有条不紊地向前发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