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环保与人类生活(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12069700000034

第34章 身边的环境问题

人们一直以为地球上的水和空气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不担心把千万吨的废气送到天空去,又把数亿吨的垃圾倒进江河湖海。大家都认为世界这么大,这一点废物算什么?我们错了,其实地球虽大(半径6300多公里),但生物只能在海拔8千米到海底11千米的范围内生活,而占了95%的生物都只能生存在中间约3千米的范围内,人们不应该肆意地弄污这有限的生活环境。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比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

身边的环境问题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国外的定义则更加广泛,动物活动产生的废弃物也属于此类),通俗地说,就是“垃圾”。主要包括固体颗粒、垃圾、炉渣、污泥、废弃的制品、破损器皿、残次品、动物尸体、变质食品、人畜粪便等。有些国家把废酸、废碱、废油、废有机溶剂等高浓度的液体也归为固体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的分类

按其组成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按其形态可分为固态的废物、半固态的废物和液态(气态)废物;按其污染特性可分为有害废物和一般废物等。在《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将其分为城市固体废弃物、工业固体废物和有害废物。

按照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可分为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农业废弃物。

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

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即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医院垃圾、商业垃圾、建筑垃圾(又称渣土)。一般来说,城市每人每天的垃圾量为1~2千克,其多少及成分与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习惯、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程度、市政建筑情况等有关。如国内的垃圾主要为厨房垃圾。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每年的产量十分惊人。在18世纪中叶,世界人口中仅有3%住在城市;到1950年,城市人口比例占29%;1985年,这个数字上升到41%。预计到2025年,世界人口的60%将住在城市或城区周围。这么多人住在或即将住在城市,而城市又是高度集中、环境被大大人工化的地区,城市垃圾所产生的污染极为突出。

一般来说,城市生活水平愈高,垃圾产生量愈大。在低收入国家的大城市,如加尔各答、卡拉奇和雅加达,每人每天产生0.5~0.8千克;在工业化国家的大城市,每人每天产生的垃圾通常在1千克左右。

工业固体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交通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的采矿废石、选矿尾矿、燃料废渣、化工生产及冶炼废渣等固体废物,又称工业废渣或工业垃圾。工业固体废物按照其来源及物理性状大体可分为6类。而依废渣的毒性又可分为有毒与无毒废渣两类,凡含有氟、汞、砷、铬、铅、氰等及其化合物和酚、放射性物质的均为有毒废渣。

农业废弃物

农业废弃物也称为农业垃圾,主要来自粪便以及植物秸秆类。

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未经处理的工厂废物和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占用土地,破坏景观,而且废物中有的成分通过刮风进行空气传播,经过下雨进入土壤、河流或地下水源,这个过程就是固体废弃物污染。

污染水体

固体废物未经无害化处理随意堆放,随天然降水或地表径流入河流、湖泊,长期淤积,使水面缩小,其有害成分的危害也将更大。固体废物的有害成分,如汞(来自红塑料、霓虹灯管、电池、朱红印泥等)、镉(来自印刷、墨水、纤维、搪瓷、玻璃、镉颜料、涂料、着色陶瓷等)、铅(来自黄色聚乙烯、铅制自来水管、防锈涂料等)等微量有害元素,如处理不当,能随溶沥水进入土壤,从而污染地下水;同时也可能随雨水渗入水网,流入水井、河流以至附近海域,被植物摄入,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人体健康。在我国个别城市的垃圾填埋场周围,地下水的浓度、色度、总细菌数、重金属含量等污染指标严重超标。

污染大气

固体废弃物中的干物质或轻质随风飘扬,会对大气造成污染。焚烧法是处理固体废弃物目前较为流行的方式,但是焚烧将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一些有机固体废弃物长期堆放,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会被微生物分解,同时释放出有害气体。

污染土壤

土壤是许多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聚居的场所,这些微生物在土壤功能的体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与土壤本身构成了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而未经处理的有害固体废物,经过风化、雨淋、地表径流等作用,其有毒液体将渗入土壤,进而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了土壤中的生态平衡,污染严重的地方甚至寸草不生。

侵占土地

不断增加的垃圾产生量相当迅速,许多城市利用大片的城郊边缘的农田来堆放它们,难怪在科学家从卫星拍回的地球照片上,围绕着城市的大片白色垃圾是那么显眼。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通常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目标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有人认为固体废物是“三废”中最难处置的一种,因为它含有的成分相当复杂,其物理性状(体积、流动性、均匀性、粉碎程度、水分、热值等)也千变万化,要达到上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目标会遇到相当大的麻烦。一般防治固体废物污染方法首先是要控制其产生量,例如,逐步改革城市燃料结构(包括民用工业),控制工厂原料的消耗定额,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提高废品的回收率等;其次是开展综合利用,把固体废物作为资源和能源对待,实在不能利用的则经压缩和无毒处理后成为终态固体废物,然后再填埋和沉海,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压实、破碎、分选、固化、焚烧、生物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