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慢性肾炎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12068900000030

第30章 慢性肾炎科学用药指南(3)

是一种磺胺类利尿剂,通过抑制远端肾小管皮质稀释段的再吸收水与电解质而发挥作用。降压作用未明,其利尿作用不能解释降压作用,因降压作用出现的剂量远小于利尿作用的剂量,可能的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内流;刺激前列腺素PGE2和前列腺素PGI2的合成;减低血管对血管加压胺的超敏感性,从而抑制血管收缩。本品降压时对心排血量、心率及心律影响小或无。长期用本品很少影响肾小球滤过率或肾血流量。本药不影响血脂及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生物利用度达93%,不受食物影响。血浆结合力为71%~79%,也与血管平滑肌的弹性蛋白结合。口服后1~2小时血药浓度达高峰。口服单剂后约24小时达高峰降压作用;多次给药约8~12周达高峰作用,作用维持8周。半衰期为14~18小时。在肝内代谢,产生19种代谢产物。约70%经肾排泄,其中7%为原形,23%经胃肠道排出。肾功能衰竭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没有改变。

吲哒帕胺在临床中如何应用

成人常用量:口服,一次2.5mg,每日1次。

注意事项:

(1)为减少电解质平衡失调出现的可能,宜用较小的有效剂量,并应定期监测血钾、钠、钙、血糖及尿酸等,注意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尤其是老年人等高危人群,注意及时补钾。

(2)作利尿用时,最好每晨给药一次,以免夜间起床排尿。

(3)无尿或严重肾功能不全,可诱致氮质血症。

(4)糖尿病时可使糖耐量更差。

(5)痛风或高尿酸血症,此时血尿酸可进一步增高。

(6)肝功能不全,利尿后可促发肝昏迷。

(7)交感神经切除术后,此时降压作用会加强。

(8)应用本品而需作手术时,不必停用本品,但须告知麻醉医师。

吲哒帕胺有哪些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较轻而短暂,呈剂量相关:①较少见的不良反应有腹泻、头痛、食欲减低、失眠、反胃、直立性低血压。②少见的不良反应有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低血钠、低血钾、低氯性碱中毒。

一般不良反应可减量或停药。出现严重的水和电解质紊乱时,首先快速消除所摄入的药物,可采用洗胃和(或)服用活性炭的方法,并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直至正常。

吲哒帕胺有哪些禁忌证

对磺胺过敏者,严重肾功能不全,肝性脑病或严重肝功能不全,低钾血症。

吲哒帕胺与哪些药物存在相互作用

(1)本品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同用时利尿利钠作用减弱。

(2)本品与胺碘酮同用时由于血钾低而易致心律失常。

(3)本品与口服抗凝药同用时抗凝效应减弱。

(4)本品与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同用时本品的利钠作用减弱。

(5)本品与多巴胺同用时利尿作用增强。

(6)本品与其他种类降压药同用时降压作用增强。

(7)本品与拟交感药同用时降压作用减弱。

(8)本品与锂剂合用时可增加血锂浓度并出现过量的征象。

(9)与大剂量水杨酸盐合用时,已脱水的患者可能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10)与二甲双胍合用易出现乳酸酸中毒。

慢性肾炎高血压对肾脏有何损害

慢性肾炎高血压持续5~10年,即可引起肾脏小动脉硬化(弓状动脉及小叶间动脉肌内膜增厚,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管壁增厚,管腔变窄,进而继发肾实质缺血性损害(肾小球缺血性皱缩、硬化,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炎细胞浸润及纤维化),致成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使慢性肾炎更易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炎高血压时如何应用降压药

慢性肾炎高血压型(尤以舒张压持续在110mmHg以上),应积极采用降压治疗。其降压应注意以下几点:

(1)针对高血压的病因选药许多试验已证实,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肾脏小动脉处于收缩状态,肾血管阻力增高,而肾脏小动脉的持续收缩正是致成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为此,想最有效地预防肾小动脉硬化发生,则应选用能明显减低肾血管阻力的降压药进行治疗。在现代第一线降压药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TlRA)、钙通道阻滞剂(CCB)、β受体阻断剂及α受体阻断剂均能减少血管阻力。因此,上述各种降压药临床均可选用。慢性肾炎高血压型患者常并发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尿酸血症等病,在选用降压药还应注意药物对这些代谢的影响,如长期服用利尿药及β受体阻断剂能增高血糖及血脂,而ACEI及α受体阻断剂却有助于降低血糖及血脂;利尿药增高血尿酸,而ATlRA中氯沙坦却降低血尿酸等。

(2)应根据肾功能合理选择降压药除选择有明确降压作用的药物外,应首选可保护肾功能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苯那普利)、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硝苯地平、非洛地平)、β-受体阻滞剂(美多心安、氨酰心胺)、α-受体阻滞剂(哌唑嗪)。尽量不用可以影响肾脏血流量的降压药,如肼苯哒嗪、硝普钠等,因为可以直接扩张血管,影响肾脏的血流量,一般不宜作为常规用药,只在出现高血压急重症时作为抢救药使用。

(3)个体化、联合用药就是说要因人而异地选用降压药,要因人而异地选择服药的量。一般宜从小剂量开始,如果无效或者效果不好时,再加量,取得效果后再逐渐减到维持量,长期吃药。对效果不好,尤其是混合性高血压,最好是选择两种以上有协同作用的药物一起服用。

慢性肾炎患者血压上升至多少就应开始治疗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进行了高血压“多重危险因素干预试验”(MRFIT),结果表明:血压正常偏高(135/85mmHg)的个体,发生终末肾衰竭的危险性较正常血压(120/80mmHg)个体高2倍;而高血压为3级(180~209/110~119mmHg)或4级(>;210/120mmHg)的患者,发生终末肾衰竭的危险性较正常血压个体高12倍。随着血压增高,高血压患者发生终末肾衰竭的危险性呈指数上升。所以,为有效地防止高血压肾损害发生,不但必须对3~4级高血压患者认真治疗,控制住高血压;而且,对1~2级轻症高血压患者,乃至血压正常偏高的个体也应积极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即减肥、戒烟、限制食盐<;6g/d、限量饮酒、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及保持乐观情绪等)。1~2级轻症高血压患者数量极大,必须给予充分重视。

慢性肾炎高血压应该降低到什么水平

从前传统概念是降低至140/90mmHg左右。但是,目前已证实这一降压程度很不够,不能完全预防高血压肾损害发生。传统的观点认为血压降得“过低”会减少心、脑及肾脏血流灌注,影响这些重要脏器功能。但是,近年这一观点已受到严重挑战,不少肾脏病学者已进行了各种临床试验对其重新审视,其中,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领导的“肾脏病改变饮食试验”(MDRD)的研究成果尤引人注目。

该协作组进行了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临床对照观察,比较了不同降压目标值对延缓肾脏病患者肾损害进展的影响。其研究结果认定,对于尿蛋白超过1g/d(尤其出现大量蛋白尿)的肾脏病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必须严格控制达92mmHg才能有效延缓肾损害进展,而且,在相同MAP水平上,降低收缩压(及脉压)比降低舒张压更重要。因此MDRD协作组推荐尿蛋白超过1g/d的患者应将血压控制达125/75mmHg。

至于尿蛋白少于1g/d的肾脏病患者,肾实质性高血压应降到什么程度?MDRD试验未结论。但是在MDRD试验中,尿蛋白少于1g/d的患者MAP被降到92mmHg与降到97mmHg预后无异。因此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制订的高血压治疗指南”

(1999WHO/ISH指南)推荐此组患者应将MAP降至97mmHg(血压130/80mmHg)。

MDRD试验还对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MAP控制达上述水平后安全性做了研究。该降压目标值不但对肾脏病有益,而且对并存的冠心病也很安全,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并未增加任何心血管事件。但是,该降压目标值对并存的脑血管疾病安全度如何?MDRD试验未做报道。

慢性肾炎降压的目的是什么

从表面来看,降压治疗的目的是将血压降低到正常范围内,实际上,慢性肾炎降压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动脉尤其是细、小动脉硬化。

高血压早期可致全身细、小动脉痉挛,日久管壁缺氧,呈透明样变性。小动脉压力持续增高时,内膜纤维组织和弹力纤维增生,管腔变窄,加重缺血。随着细、小动脉硬化和血压高,各脏器发生继发性改变,其中以心、脑、肾为最重要。如果动脉硬化发生在肾动脉上,可导致肾组织缺血,肾小球入球细动脉玻璃样变性和纤维化,引起肾单位萎缩、消失,病变重者致肾功能衰竭,最后出现尿毒症,而后者又可加重高血压病,形成恶性循环。此外,颈动脉粥样硬化同样可影响脑供血,导致头晕、乏力、记忆减退等症状。下肢动脉硬化可导致下肢缺血,出现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甚至下肢坏疽。高血压病还可影响眼睛,使视网膜动脉痉挛、硬化,导致阵发性视物模糊,甚至视力严重减退。由于高血压病对人体健康的损害都是悄无声息的,所以,有人把它形象地比喻为隐形杀手。现已证实,有效控制血压还能明显减少慢性肾炎患者心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脑梗死)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延长患者的生命。

降压药的种类有哪些

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有6大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此外还有周围血管扩张药。

有一类新的降压药(又叫血管肽酶抑制剂)已经被开发出来。

这种药物可以同时作用于两个不同的系统。一方面,它可以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激素系统,该系统会引起周围动脉的狭窄。另一方面,它可以阻断体内导致盐分滞留的盐分调节系统。这种药物目前正在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估,尚未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

治疗慢性肾炎顽固性高血压的选药原则是什么

首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TlRA)配伍小剂量利尿剂;效果不满意时,加钙拮抗剂(CCB);如仍效差,心率快者加β受体阻断剂或α及β受体阻断剂,心率慢者改非双氢吡啶CCB为双氢吡啶CCB;降压还不满意,最后再加α受体阻断剂。

为有效保护肾脏应首选什么降压药物

在能把血压降达目标值的前提下,要首选能更有效保护肾脏的降压药物。现已公认在全部降压药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保护肾脏最有效的药物,对延缓肾损害进展疗效尤显著。

因此,应予首选。

《美国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道》(J.C7)为6大类抗高血压药物指定了6个强适应证(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冠心病高危因素,糖尿病,慢性肾病,预防中风复发),其中唯有ACEI拥有全部6个强适应证。J.C7发表后不久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2003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高血压治疗指南》在《高血压杂志》发表,该指南对ACEI的全面靶器官保护作用也作了充分的肯定。

ACEI是我国高血压患者应用最为广泛的抗高血压药物,CCB的应用也较为广泛。两者均可有效降压,但J.C7为ACEI指定的强适应证(全部6个)却远远多于CCB(2个),这反映了ACEI和CCB在靶器官保护方面的不同特点。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哪些作用

近年常给慢性肾炎患者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尤其常用其中的苯那普利(又名洛汀新)及福辛普利钠(又名蒙诺)等。因为这类药对慢性肾炎有下列3方面治疗作用:①降低高血压;②减少尿蛋白(20%~40%);③延缓肾功能损害进展(减轻肾小球硬化)。

现已知该类药不但能降低全身高血压,还能直接降低肾小球内高压,这后一作用是其他各类降压药所没有的,也正因为这一作用它才能有效地减少尿蛋白及保护肾功能。所以,慢性肾炎患者无论有无高血压均能服用此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