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12060900000021

第21章 水中“火箭”游速快

头足类游速很快,它不像鱼那样摆动尾鳍向前游动,也不是如螃蟹一样漫步横行,而是像火箭喷火一样快速运动。不过头足类是从漏斗向外喷水,靠水的反作用力推动身体以退为进的。现代火箭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而头足类比人不知领先多少年就用这种方式运动了,而且技高一筹,只要漏斗的方向一改变,喷水的方向就会变,运动方向也随之改变。漏斗朝前或后一伸,它就会后退或前进,还会跃出水面七八米高,在空中滑翔。快速游泳时,腕足收缩起来紧贴身体,形成纺锤形,可减少水的阻力。有些枪乌贼的最高时速可达150千米,瞬时速度每秒3~9米,遇强敌时可以逃遁,遇猎物时能从容追捕。

深海乌贼喷墨吐雾放烟幕

章鱼和其他头足类都有一个装墨的囊,称墨囊。当它们处境危险时,能喷出墨汁,把周围海水染黑,状如烟雾,而且有时烟雾的形状颇像它们本身,很容易迷惑敌害,自己趁机逃之夭夭。章鱼能连续6次喷射墨汁,半小时后又能完全恢复。这种奇特的自卫方式,它们一出世就会,刚孵出一分钟后就能放出墨汁。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说:“海人言昔秦始皇东游,弃算袋于海,化此鱼,形如算袋,两袋极长。”就是说,秦始皇到黄海巡视时,尽兴之际不慎将装墨的袋子掉到海里,天长日久,变为乌贼,墨汁还保留在体内,变成墨囊。宋代周密《辛杂识续集》中说:“世号墨鱼为乌贼,何以独得贼名?盖其腹中之墨可写伪契卷,宛斯如新,过半年则淡然如无字,狡黠者为骗诈之谋,故亦曰‘贼’云。”就是说狡猾的人向别人借钱,用乌贼墨写下借据,且久拖不还。这种墨初时很新鲜,过半年则淡然无字,若债主半年后催还,借债人索要借据时,就会发现借据已褪为白纸,无以为凭,借债人就赖账不还了。于是人们把墨鱼汁看做是帮坏人行骗的工具,遂骂为乌贼。还有其他的传说,当然不足为凭。实际上乌贼墨是吲哚醌和蛋白的结合物,时间久了会被氧化,所以自然会消失。

章鱼

章鱼等头足类喷出的墨汁除起烟幕作用之外,还有麻醉作用,即使大鱼在这种液体中也会失去嗅觉和辨别方向的能力。据观察,海蛇在捕食章鱼的时候,若被墨汁喷射,也会丧失嗅觉,虽近在咫尺,却捕捉不到目标。墨汁对章鱼本身也有危险性,但对人似乎不起毒害作用。

蟹与龙虾是章鱼常吃的食物。当章鱼抓住猎物时,用腕上的吸盘将其牢牢吸住,再用灵活的喙状口去咬,然后经由一种特殊的水泵状器官将毒液注入牺牲者的咬伤处,将其杀死后,再注入消化酶,把其中可供消化的物质一点点吸尽后,将空壳丢弃。人们在捕捉章鱼时,预防被它咬伤比预防被它的腕缠住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