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12060900000012

第12章 一贝千金谁能得

许多贝类的壳像涂上一层釉彩,五光十色,非常漂亮。贝类的外形千姿百态,有的似扇,有的似花瓣,有的像圆锥形的宝塔。芋螺形如芋头、马蹄螺颇似马蹄、冠螺呈帽状,壳高30厘米以上,水字螺伸出6条长棘恰组成一个“水”字。还有许多宝贝如虎斑宝贝、山猫眼宝贝、卵黄宝贝等,虎斑宝贝光滑的卵圆形外壳放出五彩斑斓的光泽。这些美丽的贝壳到了贝雕工艺品厂的能工巧匠手里,就可以制成各种精致的贝雕工艺品——绘上楼台殿阁、花鸟鱼兽、近代英雄、古代佳人,无所不能,都是利用各种贝壳的天然颜色和花纹经雕琢而成。在4000多年前,私有制产生之后,人们用色彩鲜艳的贝壳作为货币使用,所以汉字凡与经济价值有关的字多含有一个贝字,如财、货、贵、贱等。郭沫若曾说过:“古代的原始货币是分类的,我国货币的历史是由真贝到跳贝到骨贝到铜贝(所谓蚁鼻钱),而成为以后的铅刀铁钱等,所以凡是关于货币的字都从贝,这是古代的孑遗。”在古人看来,大贝就是宝贝,“贝至径尺则宝也”。如《尚书大传》记载,商纣王将周文王关起来时,散宜生献砗磲贝给纣王而使文王获释。就是现代,有的贝也很昂贵。1970年12月,在达曼海外捕获到一只孟加拉贝,第二年在伦敦以2510美元的高价拍卖。1975年11月,在菲律宾海外马克坦岛捕获一只贝,一个日本人以7000美元的高价买走。

扁玉螺蛤蜊

我国古代人民喜欢用贝壳作装饰,如当年鲁国的3万名士兵都用红线穿系贝壳作坠饰。古代还用贝壳作项链、臂饰、腰饰或装饰贵族的礼服、丧服,装饰马车、马具等。5000多年前,我国的“山顶洞人”、欧洲的“尼德人”及亚洲的“爪哇人”,都流行着一种古老的贝壳葬礼,即在尸体旁摆满穿孔的贝壳等,以示致哀。这说明古代人把贝壳看做是一种崇高的象征。从辽宁到广东,从长山岛到海南岛,发现许多新石器时代人们留下来的贝壳堆,人们称其为贝丘或贝冢,如大庆北山麓的贝丘长500米,宽300米,厚03~15米,其中有蛤蜊、鲍鱼、海螺、长砺、玉螺等20余种。在渤海湾西岸,分布着四道由贝壳自然堆积成的海堤,犹如四条银光闪闪的巨龙。

贝类也有对人类不利的一面,舰船会因贝类等生物的附着而增加阻力,降低速度,在海战中就会减少几分攻击力,增加几分危险性。海上设施会因贝类的附着而降低寿命,排水管道会被堵塞,木船、木桩会被船蛆等贝类蚕食一空,有些贝类还是某些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人们正用各种办法,把这些不利的一面降低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