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决胜人生(走向成功丛书)
12058400000028

第28章 行动是成功的基石(2)

后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又把戴明博士请回去,他们开始相信他,戴明博士依然告诉福特公司:“每天进步一点点!”后来又使福特公司从倒闭边缘变成年营业额超过60亿美金的充满活力的企业。

有一个篮球教练,他也知道这个观念,NBA洛杉矶湖人队以年薪120万美金聘请他来当教练,以便能够帮助他们提升战绩。教练来到球队之后告诉12个球员:“可不可以罚球进步一点点、进攻进步一点点、防守进步一点点、投篮进步一点点,每个方面都进步一点点?”球员一想:“这么容易,进步一点点当然可以了!”于是湖人队成为NBA总冠军。教练说因为12个球员一年进步5个项目的1%,所以1个球员进步5%,全队进步了60%。

人生也是一样,只要我们每天进步一点点,那么一年就进步365点,持续这样做,持续改善,进一尺是一尺,不要只想长传。人生中任何一点点差距都有可能导致在几年后差距十万八千里。每天进步一点点,是我们工作所需要的,也是我们一辈子的事情,这就是我们每天的目标。

行动引发行动

成功开始于心态,成功要有明确的目标,这都没有错,但这只相当于给你的赛车加满了油,弄清了前进的方向和路线,要抵达目的地,还得把车开动起来,并保持足够的动力。

行动才会产生结果。行动是成功的保证。任何伟大的目标、伟大的计划,最终必然落实到行动上。

每一个行动前面都有另一个行动,这是千古不变的自然原理。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自己行动,即使我们天天要使用的几十种机械设备也离不开这个原理。

你家里的室温是自动控制的,但是你必须先选择(采取行动)温度才行;只有换了挡之后,你的汽车才会自动变速;这个原理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的心理,先使心理平静安详,才能理顺思想,发挥作用。

有一家推销机构的经理解释,他如何训练推销员熟练地掌握运用“自动反应的方式”工作,因而获得了较大成就。

“每一个推销员都知道,挨户推销时心里的压力很大。”他说,“早上进行的第一次拜访尤其困难,即使资深推销员也有这种困扰。他知道每天多少都会遇到一点难堪,但是仍旧有机会争取到不少生意,所以他早上晚点出去推销没有什么关系。他可以多喝几杯咖啡、在客户附近多徘徊一阵或多做点杂事,来拖延对客户的第一次拜访。”

“我用这种方法训练新人,我对他们解释,开始推销工作的惟一方法就是立刻开始推销。不要犹豫不决,不要顾东顾西,不要拖拖拉拉。你应该这么做:把汽车停好,拿着你的样品箱直接走到客户门口按门铃,微笑地对客户说‘早安’,并开始推销。这些都必须像反射作用一样自动进行,根本用不着多想,这样你的工作很快就可以活络起来。在第二次或第三次拜访时,就可以驾轻就熟,你的成绩也会很好。”

永远是你采取了多少行动让你更成功,而不是你知道多少,所有的知识(心态、目标、时间管理)必须化为行动。不管你现在决定做什么事,不管你设定了多少目标,你一定要立刻行动。

现在做,马上就做,是一切成功人士必备的品格。

安心是成功最亲近的敌人

大文豪莎士比亚曾说过:“安心,是人类最亲近的敌人。”

安心,是令人陶醉的名词,看似温驯诱人,其实如汹涌的风浪,许多失败都是由其孕育而来的。所以,为了避免陷入最亲近之敌人的陷阱中,在人生旅途一帆风顺时,更需要时刻提醒自己。

即使道路是平坦的,仍旧要本着谨慎小心的原则,因为谁也不敢保证是否会有突如其来的意外,岂可不存防备之心。

莎士比亚是16世纪至17世纪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有名的剧作家兼诗人。他的《哈姆雷特》及《威尼斯商人》等作品,都是闻名全球的巨著。

这位剧作家不仅笔上功夫了得,在生活中也相当能干。他生为商人之子,小学时,不幸父亲经商失败,于是年幼的他,只好放弃学业,为帮忙家计而出外谋生。18岁时,娶了一位大他8岁的女孩,而这桩婚姻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形下促成的,因为她已经怀孕了。由此可知,莎士比亚在年轻时生活就已经相当艰苦了。

后来他流浪到伦敦,先在一个剧团中担任看马工。慢慢地升为戏子,而他也开始了写作生涯,历经人世间的磨炼,终于展露出写作的才华。

当时的英国文人,在成名之后生活都很奢侈豪华,到了晚年往往穷困潦倒。莎士比亚有鉴于此,在他的名声达致巅峰时,就回到故乡购屋置产,从事各种投资,小心地计划未来,并没有因名声大噪而丧失踏实的人生观。48岁就结束了作家的生涯而隐居乡间,度过了悠闲的晚年时光。

人在顺境中,情绪就会自然地松懈下来,而失败也就由此萌芽。当然,一年到头不断地精神紧张,心理也会受不了这种负荷;但太放松自己,就可能因一时疏忽,而造成终身遗憾。

一个人若没有要求进步的意念,也就等于开始退步了,虽然这种现象不是很明显,但其后果却相当可怕。

精益求精的鞭策力量,是进步的源头。但有些人却屈服在潜意识的惰性下,当他达到某种目标后,就骄矜自满,认为已凌驾于万人之上了。

不错,正当他意气风发时,他的确超越了许多人;然而,当他在某个人生驿站戛然而止时,别人还在不断地冲刺呢!数年之后,这两种人之间的差距,将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所以,即使你现在是某公司的经理、董事,但假若你不兢兢业业,自我充实,那么10年后,也许会被一个从小工友干起的人,击垮你的公司,或者用不着别人来打击你,就自然在社会激进的潮流中垮台。

因此,为了自己,也为了配合这个“百年锐于千载”的时代,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应时时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成功之后就这么结束太可惜,如果把它当做终点,就好像给自己设下了限制似的,也许你还可以做得更多、更好。

据说有人问卓别林:“哪一部是你的代表作?”他总是回答:“下一部作品。”

如果只把终点当做终点,就会停滞不前。相比之下,如果能够达成很多目标,人生就会产生更多高潮并拓展你的人际关系,这等于是增加了自己的财产。

财产当然是越多越好。如果能把终点当做起点,当你达成某项目标的瞬间,还有开始走向新目标的瞬间,人生宝贵的瞬间会变成两倍。唯有自己才能提升自己的潜能,你一定要努力跨出新的一步。

今日事,今日毕

“现在”这个词对成功妙用无穷,而“明天”、“下个礼拜”、“以后”、“将来某个时候”或“某一天”,往往就是“永远做不到”的同义词。有很多好计划没有实现,就是因为在应该说“我现在就去做,马上开始”的时候,却说“我在将来某一天再去做吧”。

我们用储蓄的例子来说明。人人都认为储蓄是件好事,虽然它很好,却不表示人人都能够依据系统的储蓄计划去做。许多人都想要储蓄,然而只有少数人能真正做到。

这里是一对年轻夫妇的储蓄经过。毕尔先生每个月的收入是1000美元,但是每个月的开销也要1000美元,收支刚好相抵。夫妇俩很想储蓄,但是往往会找些理由使他们无法开始。他们说了好几年:“加薪以后马上开始存钱。”、“分期付款还清以后就要……”、“渡过这次难关以后就要……”、“下个月就要……”、“明年一定要开始存钱。”

最后还是太太珍妮不想再拖下去了,她对毕尔说:“你好好想想看,到底要不要存钱?”毕尔说:“当然要啊!但是现在省不下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