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不可不知的德育修养常识
12057800000027

第27章 学会宽厚仁爱(4)

另外,无论做什么活动,我们在与老人们相处过程中都要保持一份关心和尊敬,当然,最好的方式就是谈谈心了。可以询问近来的身体状况、饮食情况,也可以跟老人们讲述一些生活中遇到的新鲜事等,以达到沟通感情的目的。

总之,要精心组织、充分安排好各种活动,不仅要使老人们心情舒畅地过好节日,而且要使他们感觉到社会对他们的尊重。

在公共场所敬老爱幼

人的一生都要经历四个阶段:幼年——青年——中年——老年。这是人类生命运动的自然规律。许许多多老前辈为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而辛勤劳动,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到了老年,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记忆力的减弱,老态龙钟,行动不便,他们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与关心。幼小的儿童,天真烂漫,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理应受到社会的爱护。

敬老爱幼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青少年学生要从小养成这种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么,在公共场所,该如何敬老爱幼呢?

一、如在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要让老人和小孩先走,注意不要推挤、冲撞他们,以免造成意外事故。

二、如在车站码头,应按先后顺序排队,不拥挤。遇到老人或妇女抱着小孩子,请他们优先乘车(船),并主动给他们让座或找座放好行李。途中主动给老人打开水,搀扶老人上厕所等。安顿好老人,关照小孩不要乱跑,胳膊不要伸出车窗外,以免有不测。

三、如在影剧院,要主动帮助老人和小孩子对号入座。如中途退场,要主动搀扶他们走出放映厅,以免摔倒。

总之,敬老爱幼不仅要表现在思想上,而且要落实在行动中,让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我们青少年一代身上发扬光大。

帮助贫困的失学儿童

目前,帮助贫困落后地区失学儿童的“希望工程”在神州大地已经引起普遍关注。许许多多的人献出一份爱心,为“希望工程”添砖加瓦,使“希望工程”充满希望。如果你也想帮助贫困地区的儿童,却不知道该怎么办,以下几点建议也许对你有所帮助。

一、把你的想法和打算告诉你的父母,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并积极参与进来。因为毕竟我们还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个体,在经济上主要还是依靠家里。另外,父母的社会经验丰富,可以给你献爱心的更好建议。

二、与你所在地的团组织(团市委或团县委)取得联系,向他们提出你的愿望和有关要求。如你想帮助某一地区的儿童,是男孩还是女孩,是还未上学或失学的,还是正在上学的等,以便确定具体的帮助对象。

三、在确定了具体的帮助对象之后,你便可以直接与他建立联系,了解对方的生活学习情况,也告知自己的情况。

四、在了解了对方的具体情况后,再根据自己及家庭的情况确定以何种方式来帮助对方。如对方是还未上学或失学儿童,则先由家长出面给予经济上的资助让其入学,再议其他;如是上学儿童,则以你为主(也可联合发动你的同学)提供以下三个方面的帮助:学习方面的帮助,如介绍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赠送学习用品和书籍,解答学习上的难点和疑问等;生活方面的帮助,如省下你的零花钱和过年时的压岁钱做对方的学杂费,寄去你自己不穿的旧衣裤,寒暑假把对方接到你家里住上一阵子等;政治思想方面的帮助,这主要是经常了解、关心对方的思想状况,鼓励他越是在困苦的条件下,越是要自尊自强、勤奋读书,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建设有用的人。

当你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别人的时候,相信你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变得更加纯洁、美好。

积极捐款救灾

天有不测风云,自然灾害常常让人猝不及防。当灾区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每一个人都有义务为灾区的人民做点事,献出一份爱心。你作为一名班干部,在外地遭受自然灾害的时候,应该怎样组织捐款活动呢?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灾区的真实情况,看看灾区人民目前的主要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为灾区人民组织募捐活动时,一定要把活动的意义向同学们讲清楚,尽可能地把灾区的受灾情况和当地人民抗灾的壮举、全国各地人民支援灾区的情况介绍给同学们,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宣传鼓动工作,提高同学们对募捐活动的认识。

其次,号召同学们把零用钱、压岁钱捐献出来;可以和勤俭节约的传统教育结合起来,提倡为支援灾区,厉行节约,踊跃捐款。对捐款中的突出事例要及时宣传,扩大影响,增强感召力。在捐款的同时,可以请同学们谈谈感想、讲讲体会,增加同学们之间的情感交流,扩大声势。还可以和学校有关部门联系,利用已有条件开展活动。如卡拉OK演唱等,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唱一曲歌、献一片情,主动捐款。

与此同时,可以组织同学们走出校门到社会上去。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专栏等媒介,大张旗鼓地宣传,使听者明其义、观者感其情。同学们可分成若干小组在繁华闹市、交通要道口的附近,如百货公司、影剧院、新华书店的旁边设立站台。同学们身披明显的佩戴标志,边宣传,边请路人捐款。

“多难兴邦”。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在灾害考验的面前,我们的捐资有限,但笔笔捐款寄深情,都凝聚着我们对灾区人民的一片爱心,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表达了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谊,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开展学雷锋活动

学雷锋活动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几十年后,这一活动仍然蓬蓬勃勃地展开着,显示了强盛的生命力。随着时代的前进、形势的发展,此项活动不断以新的形式、新的内容加以充实,雷锋精神鼓舞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健康成长。在假期中,如何组织同学们到居委会开展学雷锋活动,怎样把这一活动扎扎实实地搞好?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提高认识,自觉参加活动

经常组织同学们学习雷锋的事迹,不断提高认识,明确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义。应该看到,广大同学积极参加学雷锋活动是主流,但也有一些模糊、错误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活动的健康开展。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有的人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学习雷锋活动没有必要了,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了。”为此,我们要结合新的形势特点,充分认识到这是转变社会风气,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表现,通过提高认识,使同学们自觉投身到活动中来。

二、学雷锋要学根本

雷锋精神的实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我们要根据当前的形势和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为人民做好事,送温暖、献爱心。

三、有计划地组织安排

要和居委会取得联系,具体了解该地段的实际情况,做到有的放矢,落到实处。比如,根据居委会中军烈属、退休老人的情况,分组定人、定点、定期登门服务,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组织便民活动,义务修车、理发、修表、打扫街道环境卫生、维护公共秩序等。

四、及时开展竞赛评比活动

做到开始有评比、结束有总结,通过竞赛激励同学们奋发向上、多做好事的精神,使活动有始有终。

在假期中组织同学开展学雷锋活动,会使大家的假期生活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