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改变历史进程的发明(趣味科学馆丛书)
12057400000020

第20章 电气时代的故事(4)

麦布里奇驾驭奔马一切准备就绪后,麦布里奇牵来了一匹漂亮可爱的骏马,让它从跑道的一端飞奔过来。当跑马经过这一区域时,依次把24根引线绊断,24架照相机的快门也就依次被拉动而拍下了24张照片。麦布里奇把这些照片按先后顺序剪接起来,每相邻的两张照片动作差别很小,它们组成了一条连贯的照片带。裁判根据这组照片,终于看出马在奔跑时总有一蹄着地,不会四蹄腾空,从而判定科恩赢了。

按理说,故事到此就应结束了。但这场打赌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却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麦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们介绍他的方法,一次又一次地出示那条录有奔马形象的照片带。一次,有人无意识地快速牵动那条照片带,结果眼前出现了一幕奇异的景象:各张照片中那些静止的马叠成一匹运动的马,它竟然“活”起来了!

生物学家马莱从这里得到启迪。他试图用照片来研究动物的动作形态,当然,首先得解决连续摄影的方法问题,因为麦布里奇的那种摄影方式太麻烦了,不够实用。马莱是个聪明人,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后,终于在1888年制造出一种轻便的“固定底片连续摄影机”,这就是现代摄影机的鼻祖了。

又经过了许多发明家的研究、改进后,电影终于诞生了,它的生日是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那天是星期六,下午,巴黎的一些社会名流应卢米埃尔兄弟的邀请,来到卡普辛大街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这地下室不算太大,里面有着几排椅子,面对椅子的,是一块挂在墙上的白布。卢米埃尔兄弟对来宾表示了欢迎,随即熄灭了室内的灯,同时一道白光直射到白布上。

来宾们顿时被白布上出现的奇迹惊呆了,人们看到了真切的人和物在白布上活动着,看到一些工人在拆一堵墙,看到一个婴儿张嘴喝下一匙汤,看到工厂的女工说笑着步入工厂大门,看到一列火车开进月台……尽管这些都是生活中熟见的场景,可这样出现在白布上,真是太出人意料了。一位记者曾这样报道当时的情形:“一辆马车被飞跑着的马拉着,迎面跑来。我的邻座中的一位女客看到这一景象竟那样害怕,以致突然站了起来。”据说,有人看见白布上下起了雨,竟不自觉地去摸自己的雨伞。甚至,当白布上的火车头喷着烟、吐着火开过来时,有人捂住了自己的眼睛,有人竟惊叫起来。

电影的这第一批观众出的“洋相”,却使卢米埃尔兄弟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满足:他们的作品显然打动了观众,这正是成功的标志啊!

自从那天下午放了这第一场电影后,消息很快就传开来了,人们纷纷赶来看卢米埃尔兄弟的“光和影的奇特把戏”。这家咖啡馆一时间门庭若市,每天要放映20多场,一天收入超过1000法郎,就这样,门口还要排成长队。后来只能改在马戏棚里放映,然而,天还没有黑,马戏棚里却早已挤得水泄不通了。那时,几乎整个法国都对这一崭新的、神奇的娱乐着了迷,电影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的中心。

早期的电影放映机不久后,卢米埃尔兄弟迅速地培训了一批放映员,派他们分赴欧洲各国和大洋彼岸的美国巡回放映,同样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而在法国,电影也离开了马戏棚,走进了自己的专用场所——电影院里。

电影诞生后不到一年,就进入了中国。外国商人陆续携带一些影片来上海、北京等地放映。这期间有过一起小小的悲剧。

光绪三十年,也就1904年,慈禧太后七十寿辰时,英国公使献的寿礼是一架放映机和数部影片。这下可把宫廷里的人乐坏了,都想看看传闻中神奇的“西洋影戏”是个什么玩意儿。于是在寿堂的一侧架起了银幕,接通了发电机,太监和宫女一大群赶来看热闹。不料,影片放到一半,发电机忽然发生炸裂,慌乱之中又引起了火灾,造成了伤亡。慈禧太后大为光火,认为电影是“不祥之物”,从此就不准电影再进宫廷了。

不多几年后,清朝就灭亡了。这时慈禧太后已经去世,要不然,她可能真以为这是电影等西洋传来的“不祥之物”带来的厄运呢。然而,电影还是以它无穷的魅力走进中国,走遍世界,吸引着人们,简直成了人们难以分离的朋友。知识点皮影戏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艺术形式。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河南、山西农村,这种拙朴的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皮影戏是中国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千百年来,这门古老的艺术,伴随着祖祖辈辈的先人们,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皮影不仅属于傀儡艺术,还是一种地道的工艺品。它是用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皮影制作考究,工艺精湛,表演起来生趣盎然,活灵活现。

把电影放进盒子里——电视机

每当夜色降临,透过窗户可看见千家万户闪烁着电视的光影。如今,电视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伴侣。谁发明了电视?这个不同国别、不同肤色人们的共同的宠物,是怎样走进我们的生活的?

电视的发明者是英国人贝尔德。1888年,贝尔德出生于英国苏格兰,少年时他就读于皇家技术学校,在那里听到了有关电视实验的情况。毕业后,他曾经营过肥皂业,但是他的兴趣不在这上面。他迷恋上了电视研究。1906年,年仅18岁的贝尔德自故乡苏格兰移居英格兰西南部的黑斯迁斯,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实验室,着手对电视的研究。

贝尔德没有实验经费,只好从旧货摊、废物堆里觅来种种代用品,装配了一整套用胶水、细绳、火漆及密密麻麻的电线粘和串联起来的实贝尔德验装置。贝尔德用这套装置夜以继日地进行实验,耐心地装了又拆,拆了又装,不断加以改进。失败一次次接踵而来,贝尔德从一个稚嫩的小伙子变成了满脸胡子的中年人,长期的饥饿与劳累使得他的健康状况变得极坏。他贫病交加,不名一文,不知道怎样维持这难熬的日子,只知道一心扑在电视实验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1924年春天,他终于成功地发射了一朵十字花,那图像还只是一个忽隐忽现的轮廓,发射距离只有3米。然而,他突然变成伦敦报界的新闻人物了,但这不是由于他实验的成功,而是由于一次几乎使他送命的意外事故。原来为了得到2000伏电压,他把几百只手电筒连接起来。一不小心,他触及了一根连接线,电流立即把他击倒在地,身体蜷成一团,一只手烧伤,不省人事。事故发生的次日早晨,《每日快报》用大字标题报道“发明家触电倒地”、“把那个疯子赶紧打发走”。

1925年的一天,伦敦一家最大的百货商店的老板找上门来,向贝尔德提出一个诱人的合同:每周给他25英镑,免费提供一切必要材料,条件是贝尔德每天3次在该百货商店电器部把他的新发明进行公开表演。这位发明家虽然知道这套设备对广大公众公开表演还为时过早,但为解决研究经费,只得同意签订合约。于是塞尔弗里奇百货商店腾出电器部一角供他使用,一面出告示招徕顾客。自此,百货商店每天顾客盈门,一批又一批的人群赶来观看贝尔德发明的东西。可是,面对发射机和接收机,几乎没人真正明白它的意义。观众所看到的只是混乱不清的影子和闪烁不定的轮廓,大多数人对贝尔德的非凡发明只是耸耸肩膀或会之一笑。贝尔德对这种把戏似的表演也厌烦透了,他向塞尔弗里奇百货商店提出终止合同的要求,他的实验设备又搬回河口街的家里。

这时,他再一次陷入困境。晚饭有一顿没一顿,省下一点可怜的饭钱来添置设备,衣服破了,鞋子穿洞,他都无钱修补,身体变得更加糟糕。因为没有钱付房租,房东扬言叫人把他赶出去。他为了寻找经济资助人,拖着疲惫的步子,走遍了伦敦的大街小巷。他访问报馆,想通过报纸的宣传引起人们的关注,但记者们都已经看到贝尔德在商店的表演,几乎都回答说:“你能传送一张脸给大家看,这就是我们的新闻啦!”

好几次,他一到报馆门口就被门卫拒之门外,因为门卫早被吩咐,把那个“疯子”赶紧打发走!

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无奈之下,贝尔德走出了他最不愿走的一着,向苏格兰老家要钱。对于家里能否寄钱,他实在不抱多大希望。苏格兰人是讲究节俭的,哪里肯把花花绿绿的钞票花在他那毫无把握的实验上呢?

然而,意外之事发生了,苏格兰寄来了500英镑。这是两个堂兄弟汇给他作为入股资金的。这真是绝处逢生。一家小规模的“电视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原先卖掉换取粮食的实验部件,贝尔德又迫不及待地买了回来。他开足马力,实验一件又一件的装置。他的唯一的“助手”是一个木偶头像,他为它取名为“比尔”,他要通过发射机把比尔的脸传送到邻室的接收机上。

贝尔德和助手在观看电视

1925年10月2日是贝尔德一生中最为激动的一天。这天他在室内安上了一具能使光线转化为电信号的新装置,希望能用它把比尔的脸显现得更逼真些。下午,他按动了机上的按钮,一下子比尔的图像清晰逼真地显现出来,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揉了揉眼睛仔细再看,那不正是比尔的脸吗?那脸上光线浓淡层次分明,细微之处清晰可辨,那嘴巴、鼻子,那眼睛、睫毛,那耳朵和头发,无一不一清二楚。贝尔德兴奋得一跃而起,此时浮现在他脑际的只有一个念头:赶紧找一个活的比尔来,传送一张活生生的人脸出去。

贝尔德楼底下是一家影片出租商店。这天下午,店内营业正在进行,突然间楼上搞发明的家伙闯了进来,碰上第一个人便抓住不改。那个被抓的人便是年仅15岁的店堂小厮威廉·台英顿。

几分钟之后,贝尔德在“魔镜”里便看到了威廉·台英顿的脸——那是通过电视播送的第一张人的脸。接着,威廉得到许可也去朝那接收机内张望,看见了贝尔德自己的脸映现在屏幕上。实验成功了!

接着,贝尔德又邀请英国皇家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前来观看他的新发明。1926年1月26日,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应邀光临贝尔德的实验室,放映结果完全成功,很快引起极大的轰动。这是贝尔德研制的电视第一天公开播送,世人将这一天作为电视诞生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