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飞向蓝天的历程(趣味科学馆丛书)
12057200000021

第21章 军用飞机大全(10)

60年代末,由于苏联军事空运主力机型——安-12已经显得载重量小和航程不足,苏联为了提高其军事空运能力,决定研制一种类似于美国C-141重型运输机的运输机。第一架伊尔-76原型机于1971年3月25日在莫斯科中央机场首次试飞,同年5月27日在第29届巴黎国际航空博览会上公开展出。1974年由苏联空军航空运输司令部进行验收鉴定,认为飞机达到要求。试飞持续到1975年结束,随后投入批量生产并交付部队和民航。到1992年初,共生产700多架,年产量在50架以上。除俄罗斯空军和民航使用数百架伊尔-76运输机外,还有100多架出口到世界上很多国家,如阿尔及利亚、伊朗、英国、叙利亚、印度、捷克、波兰、伊拉克、利比亚、阿富汗、古巴和中国等。

安-225式重型运输机安-225是前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现为乌克兰安东诺夫航空科学技术联合体)研制的世界上最大的六发涡轮风扇式重型运输机,用于在飞机外部装运航天飞机、火箭发射器部件和其他大型货物。1985年中期开始设计研究,1988年12月21日原型机首次飞行。1989年5月13日首次作了背负“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飞行。至今只生产了1架飞机。

90年代末,由安东诺夫航空科学技术联合体以及乌克兰Motor-Sych公司共同改装这架飞机,以符合国际航空标准,改装计划耗资2000万美元。于2001年5月试航成功。

安-225运输机机身采用普通半硬壳式轻合金结构。最大起飞重量600吨,最大商载(内部载货或外部载货)250吨,最大载油量超过300吨。最大巡航速度850千米/时,航程(内部载货200吨)4500千米,最大燃油量航程15400千米。驾驶舱内6名空勤人员。机翼中央段后底层货舱上方为运载60~70名人员的客舱。底舱从机头至机尾贯通,地板用钛合金制成。货舱长43.00米,宽6.40米,高4.40米。货舱内可装载16个标准集装箱、80辆“拉达”型轿车和各种重型自动卸货卡车,外部挂载所需要的地面试验设备和现场维修设备。在机翼中央翼段上方有两根载货用的纵梁,机背上可负载超长尺寸的货物,如俄罗斯“能源”号航天器运载火箭和“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等。

由于安-225是在安-124基础上加大,很多地方和安-124相似。与安-124相比加长了翼展,货舱长度增加,取消了后部装货斜板/舱门,使飞机总重和载重能力都增加50%。知识点最大起飞重量指因设计或运行限制,航空器能够起飞时所容许的最大重量。最大起飞重量是航空器的三种设计重量限制之一,其余两种是最大零燃油重量和最大着陆重量。

起飞时航空器必须能产生大于航空器本身重力的升力,才能使航空器离开地面升空。由于航空器只能产生有限的升力,因此航空器本身的总重必须受到限制,以保障能够正常起飞离地。

在实际应用中,最大起飞重量还要受其他因素的限制,如跑道长度、大气温度、起飞平面气压高度和越障能力等。在确定民用航空器最大审定起飞重量时需要满足一定的适航标准,一般在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的国际标准大气条件下测定。飞行前,飞机的总重都会被计算出来,飞行员会根据总重计算飞机所需的起飞速度并确保总重在最大起飞重量以下。预警机与侦察机侦察机专门用于从空中获取情报的军用飞机,现代空中主要侦察工具之一。按遂行任务可分为战略侦察机和战术侦察机。战略侦察机一般具有航程远和高空、高速飞行性能,用以获取战略情报,多是专门设计的。战术侦察机具有低空、高速飞行性能,用以获取战役战术情报,通常用歼击机改装而成。

侦察机一般不携带武器,主要依靠其高速性能和加装电子对抗装备来提高其生存能力。通常装有航空照相机、前视或侧视雷达和电视、红外线侦察设备,有的还装有实时情报处理设备和传递装置。侦察设备装在机舱内或外挂的吊舱内。侦察机可进行目视侦察、成像侦察和电子侦察。成相侦察是侦察机实施侦察的重要方法,它包括可见光照像、红外照相与成像、雷达成像、微波成像、电视成像等。预警机是装有远程预警雷达、能用于监视和警报敌方飞机或导弹活动的飞机,有“千里眼”之称。新型预警机除监视、警报功能外,还具备地面指挥所的职能,形成“空中预警和指挥系统”。

在现代军事活动中,通常都有预警机的身影:1982年叙利亚、以色列在贝卡谷地空战中,以色列空军之所以能取得79∶1的辉煌战果,主要是依靠E-2及时提供的战场空域情报。1982年6月9日开战之前,以军首先在地中海的安全空域9000米高空部署了两架E-2C“鹰眼”预警机,居高临下监视叙利亚导弹发射场和空军基地的行踪。只要叙军飞机一起飞,就被E-2雷达发现,依靠其电子设备及时把叙利亚机型、航速、航向、高度等数据,连续不断地传送给以军战斗机。E-2C预警机中3部由操纵员控制的显示台的荧光屏上,显示着100多架参战飞机的飞行航迹数据,把双方飞机清清楚楚地区别开来,向以军及时提供“制定威胁”和15个最佳截击建议方案,确定攻击来袭目标的先后顺序,使以色列飞机眼明手快,迅速占领有利位置,采取适当机动,从而能大量击落叙利亚飞机。而叙利亚飞机由于没有预警机通风报信和指挥,犹如瞎子跟明眼人打架,只能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1991年海湾战争是一次以空袭为主要作战方式的战争。多国部队共出动11万多架次飞机,平均每天2600多架次,最多的一天达3500架次。如此大密度的飞行活动,多国部队靠34架预警机,组织十分严密,指挥得心应手,基本上没有发生差错。在为数不多的空战中,多国部队击落伊拉克44架飞机,而自己没有一架被对方击落,这其中预警机功不可没。1991年1月18日深夜,多国部队4架F-15C护航一批攻击机队通过巴格达东南方一个机场上空时,预警机向F-15C机长通报,有一架可疑的飞机正尾随他的机队。接着又通报可疑飞机是伊拉克的“幻影”F-1战斗机,已爬升到20400米,机头向西。F-15C根据预警机提供的情报找到目标,在距“幻影”F-1的19千米距离上用火控雷达锁住目标,接着发射“麻雀”中距空对空导弹击中目标。

预警机最早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当时美国海军将警戒雷达装到飞机上,用于提前发现躲在舰艇雷达盲区内低空飞行接近舰队的敌机。这种空中预警系统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具有探测到地面雷达不能达到的隐藏在地平线下面目标的俯视能力,由于地球是球体,地面雷达对7万米以外的目标,因位于水平线之下而捕捉不到,而空中预警系统在约1万米高空飞行,能同时捕捉半径460千米范围内贴近海面或地面飞行的飞机、导弹以及海上舰艇等多种目标。空中预警机就像老鹰一样,有一双能从高空瞄准猎物的锐利的眼睛。

早期的预警机采用普通脉冲雷达,下视能力很差,一般只能用于杂波强度比较弱的海上,担负有限的警戒任务,也就是只能警戒不能指挥。40年代末、50年代初,西方装备的TBM-3W、AD-3W、WV-2、EC-121C和“塘鹅”等均属此类。60年代以来,由于电子技术、微波技术的迅速发展,预警机雷达多采用以动目标显示或脉冲多普勒体制,具有良好的下视能力等技术,加上数据处理能力和导航、通信技术的进步,预警机的功能由单纯警戒发展到可同时对多机目标实施指挥引导,于是发展成为高度机动的空中警戒和指挥系统。美国E-3A是这类高级预警机的典型代表。

预警机在结构上分为飞行平台、雷达天线罩和航空电子系统3大部分。

飞行平台即容纳各种预警专用设备的载体。大部分预警机由运输机或直升机改装而成。雷达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线孔径的尺寸,预警机便多选用大型飞机作载机,可以安装较大的雷达,探测距离远,有足够的覆盖范围,续航时间也长,并且可安装较多的操作台。若选用小飞机作载机,则安装的航空电子设备较少,功能也较少,价格相对也便宜些。

雷达天线罩是使预警机在外形上有别于其他飞机的明显特征。按雷达天线罩形状不同,分圆基式天线罩、平衡木型天线罩、锅型天线罩和加大机头机尾式天线罩。

典型的预警机的电子系统分为监视雷达、数据处理、数据显示与控制、导航、通信和敌我识别6个子系统。其中监视雷达是最关键的部分,它能在严重的地空或海空杂波环境上探测与跟踪远距离的高低空、高低速目标,有很大的覆盖范围,能够处理与显示数百个目标。

目前世界上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北约组织拥有空中预警机。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都有自己的预警机;德国、意大利是北约成员,也间接拥有预警机。除上述国家外,日本、俄罗斯、埃及、以色列、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瑞典、印度、澳大利亚、伊拉克、南非以及智利也已经装备了预警机,其他国家如韩国、土耳其、印尼、巴基斯坦、孟加拉、马来西亚、文莱以及菲律宾都有购买和研制预警机的意向。我国也引进和研制了自己的预警机,如在运8基础上研制的预警机。

各国现役300多架预警机中,数量最多的是E-2C,超过总数的1/2;性能最好的是E-3A,有近70架。

E-2绰号“鹰眼”,于1956年开始设计,1960年10月21日首次试飞,1964年1月正式交付美国海军使用。

E-2预警机E-2的布局十分独特,其尾部有4个垂直安定面,机翼和垂直安定面前缘都有充气式防冰罩。为了方便舰上停放,其机翼可以折叠。飞机背部的大圆盘是旋转雷达天线罩,可探测范围达到480千米,能自动和连续跟踪250个空中目标并能导引飞机或导弹对其中30个目标进行截击。

E-2“鹰眼”舰载预警机服役已超过了40年。现在的E-2C飞机拥有世界领先的空中指挥控制能力。“鹰眼”预警机能够同时进行对空中和对水面的监视、打击和拦截控制、战斗管理以及搜索和营救。

首架生产型的E-2C,于1973年交付使用,装备了APS-145雷达,能够同时跟踪超过2000个目标,并能控制拦截20个空中目标。美国海军现在使用四种外形的E-2CGroupII飞机,在服役的时间内经历了重大的改进。

现在E-2C的生产型是鹰眼2000,首架于2002年进入现役,包括一台改进型商用任务计算机、一台新的操作员显示器、升级过的制冷系统、改进型卫星通信和USG-3联合接战能力(CEC)系统。装备有CEC的鹰眼2000和E-2C飞机于2002年在阿富汗首次部署。E-2C飞机已经完全胜任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打击控制和加油控制行动。海军持续采购鹰眼从2000年一直到了2007年。

同时,海军于2002年开始部署一种新版本E-2D先进鹰眼飞机。主要是进行了重要的雷达和航空电子设备的升级。E-2D飞机希望能够在2011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E-2D飞机的核心是ADS-18电子扫描阵列雷达。E-2D将进行多项改进和升级,包括座舱内战术显示器、一个改进的机身、新的发动机驱动发电机和新的发动机传动箱。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希望在2007年开始进行2架E-2D飞机的测试,并于2008年开始生产试验性生产飞机,于2009年开始小批量生产,2010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

E-2C是E-2系列的第三种型别(前两种分别是E-2A和E-2B)。E-2的主要任务是舰队防空预警和空中导引指挥,自1977年换装新型雷达以来,E-2C也可在陆地上空执行预警和指挥任务。由于其独特的战术技术性能、显赫的战绩以及适中的价格,它成为预警机中最为畅销的一种机型。E-2C由载机和监视雷达、数据处理、数据显示与控制、敌我识别、通信、导航和无源探测七个电子系统组成。以色列曾经在1982年的中东战争中应用E-2C预警机和其他电子武器系统成功地进行了电子战,取得了良好的作战效果。

为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美国海军正在实施E-2C预警机改进计划。通过改进后,E-2C将一直可使用到2015年,甚至可延续使用到2030年。

E-3是波音公司根据美国空军“空中警戒和控制系统”计划研制的全天候远程空中预警和指挥飞机,有下视能力,能在各种地形上空执行空中预警任务。从1963年提出要求,经过几年研制,1975年以波音707客机为基础改制的原型机首次试飞,1977年第一架生产型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