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从故事中学会尊敬师长(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12054200000053

第53章 林则徐孝亲尊师

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

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竣村老人、竣村退叟等。生于清乾隆五十年七月廿六日(1785年8月30日),卒于道光三十年十月十九日(1850年11月22日),侯官(今福州市)人。

为官后发觉自己“舍迎养一事,别无可以自慰者”,于是又遣人回里,恳请双亲就途。林父喜欢乡居生活,不肯就养,但感于林则徐的孝心,让林母前往。他还亲自写信告诉林则徐:“汝勿强余,余行不能至,恐汝转以忧去职也。”林则徐捧读父亲的亲笔信,不禁涕泣。同乡前辈林春溥此时已辞官归里养亲,他十分歆羡,赋诗云:“桑东去恋春晖,早脱官袍著彩衣。……我为简书惭负米,白云迥望正依依!”父亲去世后,林则徐把父亲手绘的《饲鹤图》随身携带,以为永久纪念。

孝亲者必尊师,林则徐对恩师张师诚也极为敬重,一生感怀恩师的教诲。恩师张师诚(福建巡抚),不仅教其修习经典,还助其考取功名、出仕。师恩激励着林则徐一生奉公为民。张师诚曾二试林则徐,林则徐当年还是穷书生时,在县衙门担任管理书信的工作。

一天,县令突接上司巡抚张师诚的命令,要他拿办林则徐解送省里。县太爷明知林则徐是规矩人,但巡抚的命令又不敢违抗,便和林则徐商量,给他行资,让他潜逃。林则徐知道自己并没做不法之事,坚持听凭押解上省,他说:“苟有罪,不逃刑,无则可大白于世,不能以含糊了事!”就这样被押解省里。巡抚见到他,拿出几封他代县令写的公函,问是不是他经手,林则徐点头称是。巡抚忙起身趋前携手,说:“我早就知道是你的本事,想请你来做书记官,特地试试你的胆量,你不怪我吧?”这是一试。

林则徐在省里做书记官,有一年过年前,为巡抚大人写一封拜表贺岁,本来是例行公事,谁知道送张师诚过目时,张忽然在拜表上改了无关紧要的几个字,并要他即时再抄正。林则徐赶着回家过年,虽感费解,但还是认真抄正了,等到天亮张师诚回来,看了一遍拜表,就向林则徐“作一长揖”,说:“从前看你的书法,越到临尾,越有精神,我心里就很佩服了,现在更加相信。我看人不少,都凭这点占卜别人的功名富贵,多数应验。你将来功名一定胜过我,我愿把我的子孙都托付给你。”这是二试。

后来的发展,果然没让张师诚看走眼,林则徐不仅在功名方面大大超过张师诚,如果究根问源,张师诚可谓有先见之明。

老师识人明察的态度林则徐一生奉行,而且收效颇佳,还用这方法选了沈葆桢当女婿。沈葆桢本是林则徐幕中一个小书记,一年除夕,众宾客都回家过年了,独沈氏未走,照样办公,林则徐偶尔出来看见,问沈氏:“今日除夕,幕宾均宁家,汝奚事留此?”沈氏说:“治事未竟,故独后。”林则徐注视沈氏许久说:“事有奏章,今夕须缮发,汝留此,大佳。”于是,交给他一份长逾千言的疏稿,命他誊写,沈氏写完时已三更了。看了一遍,并未写错字或漏写,就到林则徐面前报命,并说打算就回家去。哪知林则徐忽然说:“字太荒率,宜重录。”沈氏遂连忙重誊一遍,誊好,天已将晓。随即又送进去,林则徐看过,笑说:“此差可。”一会儿,拜年的都来了,林则徐含笑对众人说:“今日贺正,并当贺我得佳婿。”众人都很惊异。林则徐乃把沈氏介绍给众人说:“此我婿也。”原来,林则徐见沈氏除夕还在办事,且重誊过的文件,一点也不躁怨,知道他是大器,所以看中他。后来沈氏果然科名连捷,著立功绩,为清代中兴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