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从故事中学会尊敬师长(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12054200000027

第27章 王羲之和水饺师傅

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也是一位大书法家,人称“二王”。

王献之自幼跟父亲学书法,7岁时他对父亲说:“我的字再写三年也就行了吧?”王羲之对他说:“你能写完18大缸的水,你的字才能站稳脚跟。”三年后,王羲之见儿子的书艺有了进步,但见他开始自满,心中十分担心。有一次,王献之和同学举行一场书法观摩会,请王羲之到会评判。会后,这批少年问王羲之:“先生年轻时曾拜何人为师?”

“我最初有两位老师,第一位是我的母亲,叫卫夫人,你们都知道。第二位老师是做饺子的女师傅。”王羲之说着向众人讲了一段故事。

王羲之17岁时在母亲卫夫人的指点下书艺大有长进,笔锋初露,震惊了方圆百里,许多人赶来请他题字、写对联。王羲之少年得志,有些飘飘然起来。

一天,他经过一家饺子铺,看见门楣上写着“鸭儿饺子铺”,门的两边写着:“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王羲之看到这10个大字写得毫无骨力,结构又差劲。心想:是谁写出这种字来献丑?正想转过身去,腹中感到饥饿,又见铺内食客满座,就走了进去。

王羲之见矮墙边有一口大锅,锅内沸水翻滚。只见一只只饺子从墙上飞来,不偏不倚只只都落入锅的中央,十分准确。他看得惊呆了。

王羲之坐下招呼伙计,不久伙计端上一大盘水饺,只见个个水饺玲珑精巧,活像浮在水面的游鸭。再尝尝饺子,鲜美可口,不一会儿他便把一盘水饺吃下肚去。

付账后,王羲之问店主在哪里,伙计指了指矮墙那边。他看见一位白发老太坐在一块大面板前独自擀饺子皮,包饺子馅,动作利索娴熟,不一会儿一批饺子包好。只见她一边与伙计讲话,一边随手把一只只饺子抛出墙外,连看都不看一眼。

王羲之惊叹不已,欠身问道:“敢问老妈妈,你学了几年才练成了这手功夫?”

“熟则50年,深练要一生。”白发老太回答说。

王羲之听了,心想,自己学写字不过十几年就自满起来,好不应该,不觉脸上一阵发热。

“吃了贵店的饺子果然名不虚传,但门口的对联为什么不请人写得好一点?”

那老太一听生气地说:“你这位相公有所不知,我何尝不想请名人写副对子,只是像王羲之那种人架子太大,学了不到我这功夫的一半时间就眼睛抬上脑门,哪里会瞧得起我这店铺?我看他的那点功夫还比不上我这扔饺子功夫的一半深呢!”说完只顾做饺子,连看也不看王羲之一眼。

王羲之听了这番话,面红耳赤。

第二天他亲自把给饺子铺写好的一副对联送到白发老太手中。白发老太受了这副对子,见来人便是王羲之,不好意思地说:“昨天不知王相公到来,言语失敬了,还请王相公原谅!”

王羲之回答说:“师傅给学生讲的一番话,真是胜读十年书啊!您老就是我的师父,请受学生一拜。”

此后,王羲之格外虚心刻苦练习,把水饺老太讲的话当作座右铭,终于成为一代“书圣”。

周以众人为师

务学不如务求师。

——杨雄《法言·学行篇》

唐代著名大画家周防(字景玄),他能在画坛上有所长进和成功的秘诀,就如他自己所说的,在于虚心听取各方人士的意见,拜众人为师,取众人之长,补己之短。

有一天,都城长安的章敬寺前,人群熙攘,热闹非凡。大家围着一幅壁画的草图,评头品足,议论纷纷。有的赞扬它的妙处,有的指摘画中的不足。

人们都自顾看画,谁也没有注意到人群中有一人与众不同,他不看画,却在侧耳细听各种议论。这个人就是壁画草图的作者周昉。

当时,唐德宗命他画章敬寺的壁画,他接受任务后,苦苦琢磨,精心构思,有时甚至睡梦中还在念叨着如何作画。画好草图后,本可一气呵成,但他没有这样做。他想,轻率从事,草草求成,是决不能取得突出成就的。于是,他想了个巧妙的办法:揭去遮在画面上的帐幕,让众人批评指点。因章敬寺与长安的东门紧紧相连,是各界人士的出入要道,他这样做就是要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他听到这些意见后,认真修改,画稿越改越好。一个月之后,谁也挑不出毛病了,他才最后定稿。画成之后,观众赞不绝口,评为第一流的佳作。

周昉所以勤奋刻苦,善于吸取群众的智慧,关键是他有自知之明,视众人为师,拜众人为师,看到他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不足。他始终如一地坚持这样做,他的艺术造诣越来越深,终于超过了当时驰名遐迩的绘画大师韩干。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郭子仪的女婿赵纵请韩干为他画像,大家都说画得不错;后来又请周昉给画了一张。因为两位作者都是当时的名画师,郭子仪就把这两幅画都挂在了房间里,反复比较,分不出高下。正好赵纵的妻子回娘家省亲来了,郭子仪便指着画面问道:“这上面画的是谁?”

“赵郎。”女儿回答道。

“哪一张最像?”郭子仪问道。

“两张都像,不过挂在后面那张更好,因为前面那张只画了赵郎的状貌,而后面那张进一步画出了赵郎的性情和谈笑的风度。”

郭子仪大喜道:“今天总算分清二者的胜负了!”这后面的一幅,就是周昉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