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让青少年学会孝敬的故事(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
12051500000033

第33章 理解父母表现在行动中(3)

翌日下午,我又开车来到精神病医院。这让莎丽尔感到无比惊喜,我拍着她的肩膀说:“我愿意做你的爸爸,喜欢和一个好孩子陪着她的妈妈。”

半个月后,莎丽尔的妈妈终于含笑离去。丧礼结束后,我向莎丽尔张开双臂,说:“孩子,知道我现在最想你叫我什么吗?”莎丽尔眨眨眼睛没领会过来。

我再指指自己的胸口,莎丽尔终于张开双臂跑过来扑进我的怀里轻轻地叫了一声“爸爸”。

真正的好孩子

喜鹊、黄莺、乌鸦同住在一棵大树上,已经有许多年了。她们的孩子都已长大,她们自己也老了,飞不动了。现在她们坐在一根枝丫上,晒太阳,拉家常。

家常话可多啦,但说来说去总要说到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在妈妈心目中,是一朵美丽的花。

老喜鹊说:“在树林里,要数我的女儿最漂亮了,雪白的衬衫,墨黑的外套,尾巴一摆一翘,又活泼,又好看……”

老黄莺急忙打断老喜鹊的话:“可不是吗?在树林里,谁也比不上我女儿能唱歌。她一唱歌,连淘气的猴子也会安静下来听的。”

其实,老黄莺夸奖小黄莺的时候,老喜鹊并没有停止称赞小喜鹊。她们各说各的,她们各自希望对方能听自己那漫完没了的赞颂。可是谁也不愿听对方的唠叨。

老乌鸦在一旁闭着嘴巴不说话。不过,她觉得自己的女儿也很好,因为小乌鸦最爱她的妈妈了。

老喜鹊和老黄莺,唧唧喳喳唠叨了半天,看看乌鸦安闲地睡着了,没有人听她们的,只好停下来,这时候,她们觉得很饿,不约而同地望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女儿带些虫儿回来,给她们吃。

小喜鹊回来了,她已经吃饱了,便停在湖边石头上,跳来跳去,理理墨黑的外套,摆弄着尾巴,说漂亮也够漂亮的了,她还照湖水看自己的身影呢。

老喜鹊嘁:“孩子,给我一只蚂蚱吧,我饿啦!”

可是小喜鹊装作没听见,不理不睬。

小黄莺也回来了。她已经吃饱了,便停在树枝上唱歌。这歌声的确婉转清脆,唱得好听极了。

老黄莺喊:“孩子,我饿呀,给我一只苍蝇吃吃吧!”

可是小黄莺一个劲儿唱呀,唱呀。老黄莺以为小黄莺没有听见,连叫了三遍:“饿呀!饿呀!”小黄莺就是不理。

小乌鸦也回来了,她带回来一只又肥又大的螳螂,嘴对嘴地喂给老乌鸦吃。老乌鸦很快活,说:“这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毛老汉的日记簿

毛老汉75岁生日这天,他打电话把四个儿子叫了回来。吃了生日饭,毛老汉从屋里抱出厚厚一摞钱来,往桌子上一放,说:“你们想不到吧,这些年我勤扒苦做,竟然也攒下了16万块钱。人老了,这钱也用不着了,这些日子一直寻思着把钱分给你们……你们说说看,这钱怎么分?”

毛老汉的四个儿子做梦也没想到父亲竟然攒了这么多钱,一下子全都喜形于色。老大按捺着心里的开心劲,故意装作很平静的样子,说:“爸,我们四家的日子有穷有富,就说我们家吧,虽然在省城,各方面开销大,孩子马上高中毕业,读大学又得一笔大款子,你看是不是按照各家的实际情况来分这笔钱?”

老二说:“各家都有一本经,说不清理不明,我看还是平均分配,公平合理,无话可说。”老四说:“对,我看还是一家四万,干脆利落!”四个儿子中,只有老三一直没吭声,毛老汉便问他有什么想法,老三说:“爸,你现在年纪大了,也要用钱,我们平时回来得又少,万一出了啥事,身边没几个钱怎么成?我看这钱还是别分的好。”

老大咳了一声,说:“按理说这钱我们不应该拿,可现在每家都有困难不是?就说你老三吧,一把年纪了连个对象都没有,整天卖力气出苦力,比谁都忙,有几个钱也好娶个媳妇成个家啊!”

老二和老四连声说是,毛老汉说:“这两年我身子骨越来越差,如果不趁现在明白时分了,哪天一撒手,这些钱说不定会让你们兄弟伤了和气。至于怎么分,我倒也想了个法子———”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来,四兄弟把纸条传了一遍,只见上面写着———老大:8430元;老二:13640元;老三:95800元;老四:42130元。

老大一看,脸都急白了,也不知是动了真感情还是啥的,当时就忍不住流了泪,他哽咽着说:“爸,都是你的骨肉,谁都知道我家现在最需要用钱,为什么你给我的最少?你这不是偏心吗?”老二也很不服气,说:“爸,小时候我们家里条件差,我和哥跟着您吃的苦最多,怎么我们却分得最少啊?爸爸你老糊涂了啊?”

这时,毛老汉哆嗦着手又从怀里掏出一个本子来,老泪纵横,说:“爸老了,可没糊涂,自从八年前你们娘去世后,你们知道这些年我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吗?我天天在盼你们回家,可你们这些年来回了几次家?这是我记的日记簿,你们看看吧。”毛老汉说着打开日记簿,在四兄弟面前一页页翻过去,他翻到2月10日这一页,指着老大,说:“去年的这天晚上七点,你打来了一个电话,说了两句话,一共用了30秒。”

毛老汉说着又翻了几页,指着老二,说:“6月14日这天的电话是你打来的,说了三句话,用了47秒。”毛老汉接着又说:“9月25日老四带着媳妇回来了,为我洗了衣服和被褥。”

只有老三在每月15日的这天都有记载,有时是带回一只烧鸡,有时是扫了院子,但几乎每一次记载都有两个字:吵架。原来毛老汉看老三一大把年纪还是光杆儿一个,就劝他娶一个乡下姑娘算了,他却不听。他没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收入不多,还时常为毛老汉买这买那的,他没钱结婚,于是每次回来父子两人都免不了为这事拌嘴。

毛老汉说:“这样的日记簿每年一本,我已记下了8本。你们每个人回家或是打电话回来的时间,我一次次都给你们累积起来,清清楚楚。现在这16万块钱,根据你们回家所花的时间按比例分配,这样才最公平!”

母爱与肝脏透析机

德国施特凡·阿尔丁格从小性格倔强。高中毕业时他一心想考化工学院,而母亲坚持让他考文学系将来当个作家。争执不下,他一生气便离家出走。

在外流浪两天,口袋中的马克花光。第三天他饿得两眼冒金星。无奈站在卖“热狗”的摊前目不转睛地盯着新出炉的“热狗”,垂涎欲滴。卖“热狗”的大娘看透他的心思:“想吃热狗吧?给你两个……”

他接过“热狗”,变成狼吞虎咽的老饕餮。大娘从家里端来一杯饮料递给正在打嗝的阿尔丁格:“小伙子,喝杯饮料,我就住在摊后面的旦丁街18号。是离家出走吧?”阿尔丁格点点头,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我和母亲吵架,我想学化学,她非叫我学文学不可,一赌气我就……”

大娘语重心长地说:“我给你两个热狗、一杯饮料,你就感动得泪流满面;你母亲给你十八九年的物质和情感的关爱,你不但无动于衷,反而却狠心地离开她!她会十分伤心的。”

阿尔丁格回到家中,投入母亲怀抱痛哭一场。他万万没想到:母亲同意了他报考化工学院。

他大学毕业时,母亲患了肝硬化腹水。他查资料到处求医。医生说,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60万人患有肝脏疾病。对于你母亲这种严重肝病患者,生存的唯一可能就是采用器官移植。但这很困难,一则是很难找到捐献的、与患者相配型的器官;二则费用也过于昂贵。阿尔丁格跪求医生:“我给母亲半个肝吧!求求您!”“傻话!你母亲需要换整个肝脏,一命换一命有何价值?”

不久,母亲去世了。临终前握住儿子的手说:“我从医生那里得知,你和你父亲都恳求用你们的肝脏移植给我!我死而无怨!孩子,你能不能发明一种肝脏透析机,像肾脏做透析那样,滤出肝脏中的病毒。”阿尔丁格跪在母亲床下,挥泪发誓:“儿子一定完成您的重托!您放心吧!”

阿尔丁格为实现母亲的遗愿,考入罗斯托克市医疗设备研究所,刻苦钻研用化学与物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肝脏透析机。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31岁时与物理学家瓦尔特·格里克同罗斯托克市的医学家合作研制成功玛斯分子吸附循环系统——肝脏透析机。

好好活着就是爱母亲

1989年3月26日凌晨,一个年轻男人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一辆呼啸而来的火车碾压过一个中国田园诗人的身体。那天,正好是他25岁生日。

这个男人,就是写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他用这种残酷的方式,了结了自己短短的一生。然而,这个叫做查海生的孩子,他在另一个世界不会知道,在他生日那天早晨,母亲已经在乡下的炊烟中熬好了一锅红米粥,以这种传统的方式在为北京的儿子默默祝福。

当冰凉的铁轨上躺着一个血腥的生命,一个母亲的心,再也经不起碾压。在生日那天结束自己的生命,也许,这是世界上最让一个母亲心碎的事情。当一个生命从母亲的子宫里奔出,这个生命,已经从母亲的子宫上升到母亲的心房里扎根了。

在那个雨水滴答的乡村三月,这个叫做查海生的男人的骨灰,被送回了母亲居住的查湾村,就在房门前300多米的松树林下,垒起了一座土坟。

从此,一个母亲的视线,没有离开过儿子的土坟。母亲还活着的,陪同儿子入眠的,是母亲的灵魂。在20年乡下的风雨声里,一个母亲的眼睛,哭她的儿子“海生”,哭瞎了眼睛。“海生”,是一个母亲在经久的岁月里,一直在她唇间不停呼唤的乳名。

15岁的海生考进了北京大学,一个村子沸腾了,一个县城也轰动了,一个母亲飞快地迈动小脚,挨家挨户发放她深夜蒸好的白糕。这个儿子毕业以后,在北京成了一个诗人。第一次去北京看儿子,面对儿子留那么长的头发,母亲只是笑眯眯地说:“海生,去剪了吧!”母亲走的那天,这个贫困的诗人找人借了300元钱,执意揣进了母亲的包里。母亲的那个包,装了家里的50个鸡蛋,母亲在乡下为儿子养着一群小鸡。经过了几天几夜火车的颠簸,到了北京,居然一个也没有破。母亲一直把装着鸡蛋的布包搂在怀里,因为她相信,儿子每吃下一个鸡蛋,那个叫做诗人的儿子,他苍白的脸色就会多一丝红润。

儿子塞给她的那300元钱,听说,至今还在80多岁的母亲怀里掖着。母亲说,等她去世以后,用儿子的这300元钱送她上路就够了。

海子自杀后,很多人惊呼,这是一颗彗星的陨落。更有人叹息,他的诗歌是惊雷。然而,在母亲眼里,根本没有彗星,只有连着她心房的一个生命。更没有惊雷的声音在母亲耳畔响起,在耳畔响起的,只有一个孩子在母亲梦呓里的啼哭。一个国家,可以失去一个诗人;而一个母亲,根本不能失去孩子。海子,他把最疼痛的一首诗,没有写进他歌颂的土地里,而嵌进了一个母亲疼痛的血脉里、心房中。

所以,我总觉得,在春天来怀念这样一个诗人,其实对母亲来说,更是一种剜肉剔骨的残酷。浩瀚无际的天空,它对广袤无垠的大地,如何表达深沉的爱意与温柔的呢喃,我以为,那是密集的、轻盈的雨水与雨丝。那么,一个孩子对母亲,如何表达最深的爱呢?

我想,答案只有一个,好好活着,就是对母亲的爱。再没有一个健康美好的生命,让孕育了生命的母亲更幸福的了。

我认识一位诗人朋友。当乡下的母亲每一次来到城里,他都会谢绝所有的应酬,回到家与母亲坐在小桌上一同吃饭。他告诉我,长大以后,母亲这么多年只轻轻靠在他肩上一次。那是他陪母亲第一次上电梯,感到手足无措又微微眩晕的母亲忍不住把头一下靠在了儿子的肩上。那一次,他一下涌出泪水,滴落在母亲花白的头发上。第一次在自己的家里唤母亲吃饭,竟吓得在一旁呆坐的母亲一愣。因为那么多年来,母亲在乡下吃饭时,几乎从来没有上过桌子,只是端一个小板凳在角落里悄悄扒拉进肚子里了事。

诗人朋友说,他头上的第一根白发,是母亲发现的。他睡眠不好引起的眼袋,是母亲看见的。总有一天,他会和母亲在路口松开这一辈子的手。那么,在和母亲有限的时光里,就是要好好陪着母亲,好好活着,让母亲感受到他的幸福而幸福。

所以,他说,在生命里,写给母亲最好的一首诗仍是:母亲,我好好活着,就是爱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