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让青少年学会孝敬的故事(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
12051500000016

第16章 理解父母的平凡与伟大(3)

周豫将鱼放入锅中,只见那些鳝鱼仍自由自在地在锅子里游着。锅子底下用小火缓缓加热,水温逐渐变高,鳝鱼在锅中丝毫未觉水温的变化,慢慢地就会被煮熟了,这就是周豫过人的厨艺所在。据说,用这方式煮熟的鳝鱼,因为不会经历被杀的过程,没有挣扎所以它的肉质也就不会紧绷,相对地口感自然好上许多。

随着那一锅汤慢慢煮沸了,周豫将锅盖掀起来看,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锅中有一条鳝鱼的身体竟然向上弓起,只留头部跟尾巴在煮沸的汤水之中,一直到弓死,身体犹然保持弓起的形状而不倒下。

周豫看到这种情形,心中感到十分好奇,便立刻将这条形状奇特的鳝鱼捞出,取了一把刀来,将鳝鱼弯起的腹部剖开来,想要看个清楚,它究竟是为何需要如此辛苦地将腹部弓起。在剖开的鳝鱼腹中,周豫惊奇地发现,那里面竟藏着满满的卵子,数目之多,难以计算。

原来这条母鳝鱼为了保护肚子里的众多卵子,情愿将自己的头尾浸入沸汤之中,直至死亡。周豫看到这一幕,呆呆地不知在原地站了多久,泪水不自禁地潸潸流个不停。寻思鳝鱼犹舍命护子,自己对母亲,却于孝道有亏。周豫感慨之余,发誓终身不再吃鳝鱼,并对母亲加倍地尊敬与孝顺。

父母两重山

一天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泥石流吞没了小山村。次日,当救援人员循着哭声刨开泥土,掀开屋顶,发现一个光着身蜷缩在屋梁下的两三岁小女孩竟然活着。救援人员赶紧将小女孩抱出来,可她死活都不肯离开,边用小手指着边哭喊起来:“妈妈……爸爸……”救援人员沿着隐约露出的一双泥手小心翼翼地往下刨,眼前现出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一个半身赤裸的女人,呈站立姿势,双手高高举过头顶,仿佛一尊举重运动员的雕塑,身体早已僵硬。而她的身下,又刨出一个昂首挺立的男人!女人正是站在男人肩上,双手高举小女孩,小女孩才奇迹般地成为这场泥石流中唯一的幸存者!

起跳的姿势

一天早晨,城西老街一幢居民楼起了火。这房子建于20世纪40年代,砖木结构,木楼梯、木门窗、木地板,一烧就着。顷刻间整幢楼都葬身火海。

居民们纷纷往外逃命,才逃出一半人时,木质楼梯就“轰”地一声被烧塌了。楼上还有九个居民没来得及逃出来。下楼的通道没有了,在烈火和浓烟的逼威下,这些人只有跑向这幢楼的最顶层四楼。这也是目前唯一没被大火烧着的地方。

九个人挤在四楼的护栏边向下呼救。消防队赶来了。但让消防队员束手无策的是,这片老住宅区巷子太窄小,消防车和云梯车都开不进来。灭火工作一时受阻。

眼看大火一点一点地向四楼蔓延,消防队长当机立断:先救出被困的居民!没有云梯车,他只有命令消防队员带着绳子攀壁上楼,打算让他们用绳子将被困的人一个一个地吊下来。

两个消防队员遵命向楼上攀爬,但才爬到二楼,他俩借以攀抓的木椽烧断了,两个人双双掉了下来。没有了木椽,就没有了附着点,徒手是很难爬上去的。而就在这时,底层用以支撑整幢楼的粗木柱被烧得“咯吱咯吱”响,只要木柱一断,整幢楼就有倾塌的危险。

什么样的救援都来不及了,现在被困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救自己了。

没有时间去准备,消防队长只有随手抓过逃出来的一个居民披在身上的旧毛毯,摊开,让手下几个人拉着,然后大声地冲楼上喊:“跳!一个一个地往下跳,往毛毯上跳!背部着地!”为了安全起见,他亲自示范,做着类似于背跃式跳高的动作。只有背部着地,才是最安全的,而且毛毯太旧,背部着地受力面大些,毛毯才不容易被撞破。

站在四楼护栏最前面的,是一个穿着大衣的妇女。无论队长怎么喊叫,她就是不敢跳,一直犹豫着。她不跳,就挡住了后面的人没法跳,而每耽搁一秒,危险就增大一分,楼下的人急得直跺脚,只得冲楼上喊:“你不敢跳就先让别人跳,看看别人是怎么跳的。”

那妇女让开了。一个男人来到了护栏边,在众人的鼓励下,他跳了下来,动作没有队长示范的那么规范,但总算是屁股着地,落在毛毯上,毫发无伤。队长再次示范,提醒大家跳的方式。接着,第二个人跳下来了,动作规范了许多,安全!第三个、第四个……第八个,都跳下来了,动作一个比一个到位,都是背部着地,落在毛毯上,什么事也没有。

楼上只剩下一个人了,就是那个穿大衣的女人,可她仍在犹豫。楼下的人快急疯了,拼命地催促她。终于,她下定了决心,跨过护栏,弯下腰来,头朝下,摆了个跳水运动员跳水的姿势。

队长吓了一跳,这样跳下来还有命在?他吼了起来:“背朝下!”但那女人毫不理会,头朝下,笔直地坠了下来。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只见她像一发炮弹笔直地撞向毯子,由于受力面太小的缘故,毯子不堪撞击,“嗤”地一声破了,她的头穿过毯子,撞到了地面上。

“怎么这么笨啊?前面有那么多人跳了,你学也应该学会了嘛!”队长慌忙奔了过去,他看到,那女人头上鲜血淋漓,已是气息奄奄。女人的脸上却露出了苍白的一点笑意,她抚了抚自己的肚子,有气无力地说:“我只有这样跳,才不会……伤到我的……孩子。”

队长这才看到,这女人,是个孕妇。

女人断断续续地说:“如果我不行了,让医生取出我肚子里的……孩子,已经……九个月了……我没……伤着他,能活……”所有的人顿时肃然动容,人们这才明白,这女人为什么犹豫,为什么选择这么笨的方式跳下。她犹豫,是因为,她不知道怎样跳,才不会伤到孩子。选择头朝下的方式跳下来,对她来说,最危险,而对她肚子里的孩子来说,最安全!

妈妈的答案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一位在医院工作的朋友,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件事:

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才五岁的儿子一起到动物园玩。当时,动物园的管理人员,正准备将黑熊搬到室内过冬,已经将笼子外侧的铁丝网拆除了一部分。当这位母亲带着儿子走到饲养黑熊的铁笼前时,调皮的儿子趁母亲不注意,竟迈过刚刚卸下的铁丝网。尔后,他走近内侧铁笼,将手中一块糖果隔着铁笼伸到黑熊的嘴里——朋友说到这里的时候,便停了下来,问我们道:“在这个千钧一发的关头,你们想那位母亲会怎么做?”

此时,我们还认为朋友是拿一个脑筋急转弯来考验我们的智力。

于是,一位朋友回答道:“那位母亲弯腰拾起一根木棍,将黑熊吓跑了。”

另一位朋友回答道:“那位母亲怒吼一声,‘熊蛋滚开’!把黑熊给吓跑了。”

还有一位朋友的回答更加荒唐可笑,她说:“黑熊吃了小男孩的糖果,还给母子俩鞠了一个躬。”

听完大家的答案,那位朋友摇了摇头,然后神情凝重地说:“在那千钧一发的关头,母亲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一只手喂给狗熊,然后用另一只手来护住儿子的小手——”

听到这儿,我们一个个脸上的笑容都凝固了。然后,急切地询问母子俩以后的命运。沉吟了一会儿,朋友才声音有些哽咽地说:“尽管旁边的工作人员,紧急奔上前来救助,用木棍将黑熊击打开了。但是,那位母亲的手仍被咬得惨不忍睹,一只手的肌腱已经断裂,而儿子的手因为有了母亲的保护,毫发无损!”

朋友镜片后的眼睛泛出了泪花,他郑重地解释道:“这不是一个智力题,而是一件真实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那位母亲的壮举给深深地感动了。

记住我爱你

在汶川大地震中,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齐跪,整个上身向前匍匐,双手触地佝偻般支撑起身体,看上去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形状有些诡异。

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的死亡,但并不死心,又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砖墙上重重地敲了几下。里面依然没有任何回应。

当人群悻悻地走到下一个建筑物,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边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地把手伸到女人的身体底下摸索。突然,他高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很小心地把压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有母亲身体的庇护,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地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生命的乳汁

2008年5月13日下午,也就是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在都江堰河边一处坍塌的民宅里,数十位救援人员在奋力挖掘,寻找存活者。突然,一个令人震惊的场景出现在了志愿者龚晋眼前:一名年轻的妈妈双手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没有了呼吸。怀里的女婴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吮吸着,红扑扑的小脸与母亲沾满灰尘的双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们小心地将女婴抱起,离开母亲的乳头时,她立刻哭闹起来。”龚晋说,看到女婴的反应,在场的人无不掩面而泣。

“我无法想象,一个死去的妈妈还在为自己的孩子喂奶,从母亲抱孩子的姿势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地在保护自己的孩子,或许就是在临死前,她把乳头放进了女儿的嘴里。”龚晋抽泣着说。这个三十岁的妇科医生,见惯了初生的妈妈给自己孩子喂奶的场景,而此时此刻,却让他产生无法抑制的悲痛。

平凡的母爱

她二十岁时嫁给丈夫,新家只有竹制的一张桌子,几个凳子,一张大床。但她很满足。

许多年过去了,她生了四个孩子。在那段日子里,她的心都在孩子身上。

孩子上学以后,有一次女儿问她:“妈,你读过尼采吗?”

她说:“没有。”女儿又问:“读过世界名著吗?”她说:“没有。”女儿心里有些不解:母亲竟然是个没学问的人。她没有注意到女儿的想法,她只说:“孩子,吃饭吧,今天是你最喜欢吃的菜。”

又过了很多年,女儿也成了家庭主妇。当女儿照着她的样子照顾家人时,忽然理解了她。

她的一生,非常平凡,但她是伟大的。多年的家庭生活,孩子从来没有看到一次她抱怨的样子,她是一个永远不生气的人。这不是因为她软弱,而是因为她坚强。四十多年里,她似乎生活在“无我”的意识里,但她如一棵大树,在生活的风雨里,护住四个孩子和丈夫,她没说过一句爱丈夫的话,可是丈夫迟归一会儿,她总叫孩子们先吃饭,自己等丈夫,年年如此。

母爱的姿势

一家人住在一套用木板隔成的两层商铺里。母亲半夜起床上厕所,突然闻到一股浓浓的烟味,便意识到家中出事了。等丈夫从梦中惊醒,楼下已是一片火海,全家二个女儿三个儿子以及二个雇工都被困在大火中。孩子们被叫醒后,个个如受惊的小兔子,逐一聚拢到母亲身边。幸好阁楼上的天花板只有一层,砸开它,就可以攀上后墙逃生。绝望之余,父亲带着两个雇工砸开天花板,并第一个抢先翻过墙头。父亲出去后,再也没回来,他只顾呼唤邻居救火。高墙里面,大火离母亲和五个孩子越来越近了,五个孩子中,最高的也只有一点五四米,而围墙竟有两米多高,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够单独攀上去。幸运的是,墙头上有一个雇工留了下来。他一手抓紧房顶横梁,另一只手伸向墙内的母亲和孩子。“别怕,踩着妈妈的手,爬上去!”母亲蹲在地上,抓牢大儿子的脚,大儿子用力一蹬,抓住雇工的手攀上墙头翻身脱离了险境。用同样的办法,母亲把二儿子和小儿子一一举过了墙。

此刻,火舌已舔到脚掌,母亲奋力抓起二女儿。此时,她的力气已用尽,浑身不停地颤抖。大女儿急中生智,协助妈妈把妹妹举过了墙。火海中,仅剩母亲和大女儿。大火已卷上了她们的身体,烧着了她们的衣服。大女儿哭着让妈妈离开,但母亲坚决地将大女儿拉了过来,拼尽最后一口气,将大女儿托过墙头。当雇工再次把手伸向母亲的时候,她竟然连站立的力气也耗尽了。转眼间,便被大火吞没了。墙外,五个孩子声泪俱下地捶打着墙,大喊着“妈妈”。而墙内的母亲再也听不见了,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消防人员赶到,二十分钟便将大火扑灭。人们进去寻找这位母亲,看到了极为悲壮的一幕:母亲跪在阁楼内的墙下,双手向上高高举起,保持着托举的姿势。

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深圳,人们也将永远铭记这位英雄母亲的名字——卢映雪。

忍着剧痛哺乳

一辆从昆明方向驶往泸州的卧铺车在嵩待路收费站被一辆货车撞翻,致使十五人死亡,十九人受伤。在幸存者中,年龄最小的是一名未满一岁的婴儿。

“哇哇”直叫的孩子躺在一直昏迷不醒的母亲身边哭了将近一个小时了,护士们用手轻轻抚摩着孩子冰凉的小手,细声细语地说:“她可能是饿了。”除此之外,便是氧气通过净化水时发出“突突”的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