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古往今来的经典海战(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12050500000006

第6章 达达尼尔海峡战役

达达尼尔海峡战役(1915年2月~6月),又称加利波利半岛战役,是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为打破一战僵局而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从海上向陆地进攻的两栖战役。

战争背景

1914年年底,一战中的西线战场已完全从机动战转入阵地战,整个大战进入僵持阶段。为了打破这种僵局,尽快取得战争的胜利,德国打算袭击英国的海上生命线,而英国人则决定发起两栖进攻。土耳其成为其首选的进攻点。因为土耳其作为连接欧洲大陆和亚洲大陆的桥梁,其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尤其是达达尼尔海峡。该海峡山脊陡峭,沿海多悬崖峭壁,便于凭险据守,是封锁黑海出海口和控制欧洲通往中东地区的咽喉。德国与土耳其在此构筑了大批的防御工事和海岸炮兵阵地,石崖上布满碉堡,连接成坚固的“地城”。岸边凡是能够上陆的地段全部被火力封锁,雷区比比皆是。协约国军队要想打通通向东方的道路,就必定要攻取达达尼尔海峡,以阻断土耳其与德国的陆上联系,迫使土耳其退出战争。1915年1月2日,俄军为减轻土耳其军队对高加索方面俄军的压力,请求英军派出陆军或者海军对土耳其军队进行一次佯攻,而这一要求正好激起了当时的海军大臣丘吉尔要夺取达达尼尔海峡的想法。之后,丘吉尔积极倡导,并让当时指挥达达尼尔封锁分舰队的卡登海军中将制定了相应的夺取计划,即先由英法联合舰队用舰炮火力逐次摧毁土军海岸炮连和要塞,扫除海峡水雷,强行通过达达尼尔海峡,攻占君士坦丁堡。1915年1月28日,英国战争委员会批准了这一作战计划。英军开始为这次作战进行全力准备。

在此次战争中,英军共投入15艘战列舰(其中装备15英寸火炮的最新战列舰“伊丽莎白女王”号,4艘法国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16艘舰队驱逐舰,7艘潜艇,1艘飞机母舰,21艘扫雷艇,1艘炮艇和若干辅助船只。英法联合舰队的兵力相当强大,其最大不足在于缺乏一个合适的前进基地。而其进攻对象——达达尼尔海峡则由德国、土耳其的陆海军联合防守,防御工事比较坚固,火力也比较强大。在海峡入口两岸配置了外围炮兵连(26门火炮),往后配有中间炮兵连(85门火炮),在查纳卡累地域配置了内防炮兵连(88门火炮)。从海峡入口到凯佩兹之间的海岸上还安装了可以移动位置的榴弹炮。在海峡最窄处和凯佩兹一下设置了2个布雷区,共9道水雷障碍,334枚水雷。雷区还新增设了专门保卫雷区的炮台,装上探照灯,专门对付夜间行动的扫雷艇。其最大不足在于大口径炮弹远不如英军(土耳其:102~191毫米炮190门,英:234~380毫米炮92门)。

战争经过

1915年2月19日,英军发起了突击行动,意在摧毁土耳其炮台和其他防御工事。20余艘战舰趁夜色,自爱琴海北上,到达达达尼尔海峡入口处,开始攻击。但是,由于天气情况极其糟糕,狂风暴雨之下战士们很难瞄准敌方,因此第一天的攻击仅仅摧毁了一些滩头阵地,未取得实质性的战果,而船上的陆军部队也根本无法登陆,只能边打边撤退,退出了达达尼尔海峡。5天之后,天气好转,英军开始第二次轰炸达达尼尔海峡入口处的土军岸炮阵地,时间长达一周,土耳其前沿部队在英军的猛烈打击下被迫撤退。而英军就趁机突击登陆,炸毁了那些舰队没有破坏的土耳其的岸上火炮,并占领了一小块登陆场。同时,英军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就在其登陆之后,土军炮兵不断从悬崖后面打来炮弹,导致英军士兵死伤严重,于是英军在3月3日被迫撤退。此次攻击使得土耳其大部分炮台被摧毁,但依旧未能让丘吉尔满意,卡登引咎辞职,由德罗贝克接任指挥,并决定3月18日发起总攻。为应对英军随时可能的攻击,德土方面进一步加强了防御。防御兵力从2个师增加到4个师,火炮有所增多,同时深挖壕堑以避免敌方海军炮火的攻击,并沿亚洲海岸布设了第10道水雷线,共20颗水雷。3月18日英法联合舰队以全部兵力发起总攻。先由德罗贝克指挥舰队进入达达尼尔海峡,进行炮火准备,以为其登陆兵上陆扫清障碍。在空军的掩护下,扫雷艇先行扫除了航道上土军布设的水雷,开辟出一条安全通道,大型战舰则随后驶近海峡岸边,向土军海岸防御阵地猛烈开炮。至下午4时,土耳其的岸炮部队成了哑巴,土军的防御工事被完全摧毁。然而,正当德罗贝克满意地指挥舰队返航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法国海军战列舰“布韦”号在沿亚洲一侧撤退时,碰上了之前土军布下的水雷,沉入大海。德罗贝克却误认为是岸上土军火炮发出的攻击,遂命令全舰队停止撤退,集中全部炮火轰击残余的土军火炮阵地,直到看不见土军反击的火炮射击后才罢休。可就在这时,英国战列舰“无敌”号触雷沉没,“不屈”号也被水雷炸成重伤。至下午6时,德罗贝克为了防止更多军舰的丧生,下令返航爱琴海。途中仍有战舰继续损失,战列舰“海洋”号被水雷击沉,“巨人”号被炸成重伤,“苏弗伦”号被重炮弹打成重伤。这次攻击以英军的失败告终。不过事后,有关资料显示,如果英军再坚持一下或者很快发起强大进攻,土军根本无力抵抗,而德罗贝克却满足于一时的胜利,错误地指挥舰队驶入了土军新布设的雷区,使得煮熟的鸭子就这样飞了。

至此,英军完全放弃了从海上登陆的作战计划,决定实施陆海军联合战役,即由登陆兵夺取加利波利半岛和达达尼尔海峡地区的筑垒工事,以保障舰队突入马尔马拉海,然后从陆上和海上实施突击,攻占君士坦丁堡。陆军大臣基钦纳开始负责整个战役,并任命汉密尔顿为爱琴海战区司令。对于进一步的作战,英方准备相当仓促,没有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比如参战的英国、法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军队6万余人没有进行过一次战前协同训练,战后发现联军缺乏山地作战所用的火炮,高级指挥官没有一张像样的军用地图等,也没有制定统一的作战计划,甚至没有选定登陆地点。而土耳其方面却早已经加强了防御。其指挥官冯·桑德斯调集了所有的火炮在半岛高地上筑起炮兵阵地,兵力由原来的4个师增加到6个师,在协约国可能登陆的所有滩头后面挖筑壕堑,配以铁丝网和机枪火力点。这些都预示着英军的这次登陆战并没有预想中的顺利。

4月23日,英军自希腊的穆兹罗斯港启程。4月25日至26日,各登陆部队在遇到轻微抵抗后,到达岸边沙丘地带。但是这次登陆的成功带来的却是一场毫无价值的僵持局面,联军被围困于2英里长,不足2英里宽的海滩区域,两端为悬崖峭壁所阻塞,部队内部乱成一团,并不断受到土方的袭击。自4月底到5月初,英军在该地发动3次进攻,均以失败告终,共伤亡4500人。

海地区,天气渐渐炎热起来,战场上万余尸体开始腐烂,沉闷、炎热、疾病等使部队的生活更加困难,双方进入僵持状态。而战役初期的英法海军也同样受到严重损失。5月底前,英国连续损失3艘战列舰。5月13日,1艘土耳其驱逐舰用鱼雷击沉英战列舰“哥利亚”号。5月25日、27日,德国潜艇“U-21”号连续击沉英战列舰“胜利”号和“威严”号。为了抗击德国潜艇,英国决定派出1艘浅水重炮舰和13艘潜艇来辅助作战。英国的这些潜艇通过摧毁土耳其运送补给的船只,袭击其后勤部队,对海岸进行小规模袭击等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些并不能根本改变陆上的僵持局面。6月初,英国决定增派5个师的兵力支援陆上作战。8月6日,为了拦腰切断加利波利半岛,汉密尔顿决定在加巴岬发起新的攻势,同时派2个师的兵力在苏夫拉湾登陆实行奇袭。8月6日夜间,英军完成在苏夫拉湾的登陆,英法联军转入进攻。到8月10日,土军阻止了英法联军的进攻,第一次全面进攻暂告结束。战斗中,英法联军损失约4.5万人,与土军的损失大体相当。9月,英军总指挥汉密尔顿被召回伦敦,查尔斯·门罗将军上任,双方战斗时断时续。到了I1月,天气又渐渐变坏,雷暴雨及暴风雪的突然来袭把英土两军共1000多人淹死在战壕里。门罗将军意识到就此下去,无异于自取灭亡,加利波利战役注定是一场失败,因此决定撤退。12月19日夜,在极为秘密的情况下,联军开始撤退,到1916年1月9日,撤退全部完成,过程中无一人伤亡。至此,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宣告结束。

英法联军撤退战争结果及评价

达达尼尔海峡战役持续259天,其中英法部队共伤亡25万人,土耳其伤亡18.6万人;英法联合舰队损失战列舰6艘,土耳其损失1艘,以英法联军的失败告终。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失利的主要原因在于英法联军低估了敌方的防御能力,攻击行动缺乏突然性和充分准备,组织混乱,对敌方情况不明,指挥上犹豫不决等。另外,德土统帅部巧妙使用陆军、海岸炮兵和抗登陆水雷障碍,以及德国舰队在海上交通线上的有效作战,都是英法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中失利的重要原因。达达尼尔海峡战役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两栖进攻战役,对未来战争提供了足够的经验和教训,影响深远。这次战争之后,人们开始重新探讨有关准备和实施攻占海防筑垒地域的方法,制定出准备和实施登陆战役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