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观人学(历代经典文丛)
12050000000025

第25章 赵高:为报家仇,口蜜腹剑

赵高的人生败局是非常值得人深思的,如果用“阴险狡诈”一类词加以概括,就会显得过于浅薄,因为实际上真正阴险狡诈的人,从来都不愿让别人看到他的阴险狡诈。因此,赵高的人生败局正在于把阴险狡诈掩藏起来,而装得“光明正大”,可以称之为“狐狸功夫”。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归来第一次设朝,上卿蒙毅首先出班奏曰:“皇上,而今天下已定,郡县已分,秦国的政治经济,已经踏上了正常的轨道。陛下曾有言,说自己是始皇帝,往后的大秦基业,是二世、三世、四世、五世……以至无穷无尽,要世世代代传下去。因此,立嗣之事再不能拖延,这是秦国江山社稷后继有人的大事,望陛下及早考虑决定!”

许多大臣见上卿蒙毅说得人情人理,都附和蒙毅的意见,主张尽快立嗣。只有赵高等少数几个人没有吭声。秦始皇说:“立太子的事,朕也曾考虑过,但朕有二十几个儿子,不知立谁合适?因而迟迟未决。”

其实,他这只不过是推脱的话罢了。他自己也认为,诸子之中,立扶苏为嗣最为合适。扶苏是长子,且聪明仁孝,在群臣中颇有威信。只是,扶苏常直言相谏,不顾轻重,有时直弄得他下不了台。所以,他一直不大喜欢扶苏,想将立嗣之事等等再说。

蒙毅坚持说:“自古以来,立长为嗣,已成定规。而今,陛下长子扶苏已经长成,在他二十几个兄弟当中,数扶苏最有才德,他貌有帝王之相,胸有过人之才,英武贤孝、聪明宽厚,不可多得,立他为太子,是万民之福,社稷之福。”

秦始皇听罢,好一阵沉吟,转而问赵高意见:“你说呢?”

赵高因见蒙毅说了立扶苏之事,秦始皇总不表态,反而来问他,心中早明白了几分,于是说:“立太子的事,本是江山社稷大计,跟陛下一样,我也觉着应该分外郑重。自古以来,凡是立嗣匆匆忙忙的,往往会引起兄弟间不必要的猜忌与争斗,甚至于手足相残,有百害而无一利。而今,陛下正当盛年,精力充沛,来日方长,我看此事不必操之过急。”赵高口蜜腹剑,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在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时候一到,一切都报,看你这大秦江山,将来会是谁人的天下!

原来,这赵高本是赵国的远缘贵族的后裔。秦灭赵之后,赵高的父母都作了秦国的俘虏,他侥幸得以逃脱。不久,赵高父母因不服管教,一个处了宫刑,一个处了死刑。赵高得知后,国仇家恨,一齐涌上心头。他发誓要报仇雪恨!于是,他请人给自己施了宫刑。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竟千方百计混入秦宫,充当了一名内侍。

也是天缘凑巧,燕太子丹派荆轲行刺秦始皇的时候,赵高恰好在秦始皇的身边。起初,他心里直叫好,想着如能将秦王一刀杀了,倒也痛快,所以瞪大了眼睛只是观看。可是,荆轲失手。秦始皇绕柱转圈飞奔,并不断拔剑。他眼看荆轲杀不了秦始皇,不禁十分失望。恰在这时,御医夏无且喊叫着让秦始皇背剑而拔。赵高想着既然杀不了他,还不如先救一下秦始皇,只要取得了他的信任,不愁大仇不报。于是,他也跟着喊让秦始皇背剑反拔,并把书、笔、砚台之物扔向荆轲,使秦始皇有了脱身之机。果然,他因此得到了荣升的机会,得到了秦始皇的信任。

赵高对秦始皇的儿子都十分了解:扶苏是个智、勇、信、德俱全的人才,但对他这个内侍老不冷不热的。如果让扶苏当了太子,他还能有望么?倒是胡亥,毕竟年幼,对他极是亲热。胡亥十分无能,将来必定成不了什么气候,要控制他的话却也容易。要是扶立胡亥当了了!所以,这一会儿,赵高只是说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话。

可秦始皇听赵高这么一说,却正中下怀,心里越发喜欢这个机灵的人。他立即表态:“卿之所言,甚是有理,朕也是这么想的!”

于是,这桩事情就被搁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