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老狐狸经(历代经典文丛)
12049200000035

第35章 老狐狸经之创业之道(3)

你必须认识自己,作一番自我期待。所谓自我,其实就是有助于把握自己与自己希望的心力。强大的自我可超越任何限制,使我们变得强壮、聪明。

一个人想获得成功,首先要相信自己。世间的道理没有任何规矩可言,没有成套的既定的说法。也许某种既定的说法是对的,但未必适合你,一定要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你也许目前是弱小的,对某些事情内心感到很恐惧、很不安,没有信心,你会听到别人对你的评论和批评,但你必须告诉自己:你自己对你才是最重要的,相信你自己,一切从自己出发,这样你才能不断设计出一条适合你自己的道路。

从具体的实践上来讲,你必需多参加各种活动,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观察自己内心的成长,做一个内心成功的人、内心的勇敢者,来消除误区。

一个优秀的推销员都具有一个明确的观念,认为自己本身和所销售的商品都是“卓越的和一流的”。有了这种信心,生意就不会失败。如果你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就极易获得成功,当自我主张动摇时,如果能把自己的外观和意识都变得使自己满意,就可以恢复自我的信心。

自我是非常个人化的主观意识,而尽量多观察别人,是提升自我的方法。此外,形成自我的某些策略也可以成为激励自我的手段,如果你能发现一个最适合自身的方法,就等于挖掘出了一座宝藏。

那些幸福而满意的人,能控制自己的心态。他们积极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他们总在寻求好的东西,当某种东西并不太好时,他们首先摸索是否能改进它。他们努力学习有关的知识,以便能更加熟练地掌握工作技能,从而使工作更加令人满意。

能否发现工作中令人满意之处与所做的工作无关,只与你的心态有关。如果你想有愉快和满意的心情,你就要控制你的心态,把你的情绪从消极的一面转到积极的一面,你就能找到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创造幸福。

工作满意的秘密就是能看到超越工作本身的东西,只要你把日常工作和生活琐事看做是前进的阶梯,就会从中找到令人满意的地方,通向你所选定的目标。

这就是积极的心理态度所面临的全部问题。当你抱着积极的心理态度时,你的世界将无比广阔和美妙。

第三种力量:树立目标

张朝阳希望搜狐成为中国人上网的第一站,跟每个中国人相关的一个品牌。将来将继续加强内容的服务、队伍的建立、品牌的发展和市场的运作,使公司全方位、均衡地发展。

张朝阳对于能否成为中国首富不感兴趣,反正钱够花就行。他看重的还是自我实现和创造、参与的过程。像比尔·盖茨,本身就是一种很大的自我实现。在比尔·盖茨的背后,有多少人想成为比尔·盖茨,就有多少人会把他创造性的热情爆发出来,这样势必就不可能造成一家公司垄断的局面。

如果你想在人生舞台上扮演成功者的角色,必须知道自己的目标,同时要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心态趋向,拥有认为这些事物都属于自己的确实信心。

一旦成功意识在心中萌芽,你的眼前就能浮现追求的目标,同时发现实践理想的方法。这与是否受过正规教育无关,只与人生态度有关。你也会重新认识自己,树立为了达到成功而缩小失败意念的态度,然后把目标牢固地从一个人心中扩展到他人内心,并且善于吸收自己认为要引进的具有建设性的良好意念。不仅如此,树立目标也能对消极、负面的干扰进行强有力的抵制。

具体的实施要求是:

(1)写下你的目标。当你在书写时,你的思维活动会自然地使目标在你的记忆中产生一种不可磨灭的印象。

(2)给自己确定时限,安排达到目标的时间表。这一点的重要性在于激励你不断地向目标迈进。

(3)把你的目标订得高一些。达到目标的难易程度与你付出的努力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一般来说,你把你的主要目标订得越高,你也就会越努力。

(4)胸怀大志。树立人生更高的目标,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更高的目标将激励人更努力奋斗。

第四种力量:立即行动

张朝阳认为,对于每一个想创业的年轻人来说,要想做点事情出来,一定得先去做,这也是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所领悟到的务实精神的精髓:DOITYOURSELF,想好就做,边做边想,做了再想。“事情不去做,连它难在哪里都不知道,也就一辈子在那里畏难,结果一事无成”,他告诫后来的创业者,一定“要加大单位时间事情发生的频率,这样才有更多的机会出现”。

张朝阳说:“在做的时候同时想。只有在做的时候,你的潜意识才会最大限度地来吸收你做时的感悟,这也是麻省理工的一个重要思想,一种务实传统。在麻省理工做实验,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事情,一个想法先在图纸上画一画,到机器里去测一测,拿激光打上再看一看,只有做了,你才有想法。”

目标确立之后,重要的事就是采取行动。你必须迈出第一步,然后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否则,不论你花多少时间去思考和学习,都是不会有收获的。

许多人都有拖延的习惯,小的可能出门误车,上班迟到,最要命的是可能会失去改变自己一生的良机。世间上的道理没有任何规矩可言,没有成套的既定的说法。也许某种既定的说法是对的,但未必适合你,重要的是去做,只有做才能带来某种真实,如果只是在思想里打转,你就永远跳不出自己潜意识的圈子。让事情发生,让单位时间里事情的发生频率加大,这样,机会就会加大。在这里,做是最重要的,然后从做的里面领悟该领悟的道理来。

“立即行动!”是自我激励,记住了这句话就是向前走了重要一步。它可以影响你的各方面的生活,能帮助你去做你不想做但又必须做的事,同时也能帮助你去做那些你想做的事。它能帮助你抓住宝贵的时机——这些时机一旦失去,就决不会再回来。

与任何人的交往都是你成长的部分,你要加大你每天事情发生的频率。必须牢记,重要的是去做:

(1)制订下一周集中精力要实践的一个想法或一种原则;每当一个机会来临时,就用适当的行动作出反应。

(2)在接下来的第二周集中精力对付第二个想法或第二种原则,并且以第一周的实践为基础。每周集中力量于一个方面,而留下其他方面由习惯来执行,这种习惯是当机会来临时,在你的下意识中形成的。

(3)当你已经获得一种令人满意的结果或原则时,就用新的东西去替代原有的东西,不断加大行动的频率,结果会更令人满意。

第五种力量:正视失败

张朝阳有这种体会:社会总是把一大堆优秀的年轻人放在一起,24小时里都在进行着激烈的竞争,每个人都怀着同样偏激的思想,没有任何保护措施。这种无谓的竞争耗费了人的许多精力,由此造成的心理压力更大。

从1977年到1981年,报纸上的英雄人物都是自学成才,整个社会都有一种很偏激的观念——念书是唯一重要的事情,造成了一种风气:念书最好的学生就是最好的学生,才可以去拿诺贝尔奖,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1981年张朝阳考上了清华,清华的5年是非常艰苦的5年,是张朝阳心理成长比较艰难的一段时间。当时应试教育给张朝阳的压力特别大。那时他疯狂地想证明自己,拼命地学习,成绩是班级的前三名。为了缓解这种压力,张朝阳每天绕着圆明园跑上五六公里,还练习冬泳。这样做与其说是想得到一种自我肯定,还不如说是自虐,因为在这种竞争中,每个人都会产生自我怀疑,直至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

清华的5年也使张朝阳学会了在极端压力下如何去生存。这段经历也是对他后来能在竞争中保持战斗热情的一种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验。

逆境涵含着顺境,失败孕育着成功。一个人要保持很强烈的成功愿望,除了奋斗之外,还应该不停地去思考,忍受内心的炼狱和折磨,才能够从灰烬中站起来,反败为胜。

失败是来自于对自己失败的执著,就像囚犯拖着脚镣一样,终生纠缠着一个人,以致于与失败形影不离,很多人就是在种种压力下未能坚持下来,变得平庸了。一个人上中学时,他的才学和未来看起来不错,但后来在一系列变故之后,对生活满腔火焰般的热情就熄灭了,人就是这样未老而先衰了。更要命的是,他们对失败的经历始终念念不忘,生活在这种“过去式”中。反过来,成功者关注的是未来,失败只能成为经验而不能成为成功的绊脚石,如果你能坚持到最后,在失败中存活下来,你的心理承受力就炼出来了。

因此,要使你个人产生根本性的变化,你务必要把通往过去的那扇门关闭,把悲伤和愁闷扔在一边,只需用快乐的、对自己有益的情绪面对未来,把未来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纵然错失了一次很大的机会,甚至于遭遇其他不幸事件,也无需认为自己永远不再有赢的机会;再走下去,新的机会又会在你的眼前出现。世界上许多成功人士在迈向最后成功的过程中,也是累积了无数次失败才达到最终目标的。即使遭遇到不利条件,只要下定决心,那么,不利条件也会变得有利于你自己。

失败是宝贵的财富,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又打开了另一扇门。只谈失败只会遭致失败,谈论成功才会获得成功。成功者不是一味敌视别人、或不肯努力上进的人,而是无论任何行动或思考,都能够将理想定得更高,以奠定良好基础的人;都是能够正视失败,把失败转化为前进动力的人。

第六种力量:努力多做一点

张朝阳在美国融资的成功,应该归功于他的真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是特别的真诚,先得说服自己,让自己相信。这样哪怕是一件特别难做的事情,别人也能感受到你的诚意:可能真是这么回事,对他来说可能真是一个赚钱的机会。

关于IT成功学的秘诀,张朝阳传授给他的清华师弟们的是五个字:IT无定法。对于IT的淘金者来说,IT就是冒险家的乐园、造梦者的天堂,也是期待信息“牛仔”们去征服的西部大沙漠。那里没有法则,仅有的法则也是IT的创业者自己制定的,并且每时每刻都在被刷新。因此,除了努力多做一点外,别无他法。

要比别人取得更大更快的成功,要把消极的情绪留在过去,有什么好方法?尤其是事业与职业和工作有关时,该怎么处理?最好的方式是:努力多做一点。

所谓努力多做一点,也就是将自己转化为强者,主动地在自己本身该做的事情之外再多做一些事的积极态度,每一天都要为自己的人生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就是说,要做比如今所赚取的工资或报酬更多的服务。也就是在自己的工作范围之外还需加上某些非自己所要负担的事情。如果你是一个上班族,那就必须多从事公司对你要求的工作。

杨致远从白手起家到坐拥9.05亿美元资产,只用了3年多时间,戴尔销售个人电脑年收入上百万美元时还只是个大二的学生;张朝阳至今没有自己的车,但在网站营运普遍不景气的2001年,搜狐第3季度营运收入为360万美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22%。这就是比别人努力多做一点的结果。

每一天比别人多做一点,日积月累,等于延长了有限的生命,比别人多上了几级台阶,比别人多积累了经验,也就比别人多增加了成功的机会。这不是苛求自己,而是成功者的人生境界,有了这样的境界,你每一天都能为自己的人生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

比尔·盖茨的“闭关”之术

作为全球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微软公司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为全世界数以亿计的用户提供了无数杰出的软件产品。2005财政年度,微软公司创造了165亿美元利润,在派发330亿美元的股息后,仍然拥有35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微软不断成功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专注的技术、领导艺术、人才管理和公司文化,在这几个决定微软公司成长命运的竞争力之中,处处体现和渗透着创始人比尔·盖茨的领导艺术。

作为首席架构师,比尔·盖茨的工作是制定公司的长期技术路线图,并确认公司每一个行政部门的科研计划是互补而不是重叠的。因此,他要求公司的每一个产品和技术部门都向他做技术汇报,这些汇报大多是“头脑风暴”式的讨论会议。做这样的汇报,除了可以得到比尔·盖茨的回馈之外,每个项目团队还可以在准备过程中受益匪浅。因为,项目团队为了准备回答比尔可能问到的各种问题,必须在报告前彻底调研市场、技术、竞争对手等信息,也因此避免了闭门造车的风险。

比尔·盖茨每年都会抽两段时间,用“闭关”的方式独自思考问题,这被称为比尔·盖茨的“思考周”。微软TabletPC、种种更安全的软件、开创网络游戏业务等等构想都是在盖茨“闭关”这一周勾勒成形的。

在“思考周”之前,盖茨会要求各部门精英在他们个人的专长领域给他提供大量阅读材料和技术建议。盖茨的技术助理也会从微软各处收集报告,从中遴选出他认为值得一看的报告供盖茨审阅。微软内部各个部门任何级别的员工都可以提交报告,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盖茨。在“思考周”里,盖茨通常的工作方式是埋头阅读经过筛选的材料和技木建议,记下自己的想法,静静思考,最终作出一些对公司技术战略有较大影响的重要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