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世界环保组织(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12048700000027

第27章 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1)

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简称TNC,是全球最主要的自然保护国际组织之一,成立于1951年,总部设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阿灵顿市。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致力于在全球保护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陆地和水域,以维护自然环境、提升人类福祉。

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的宗旨是保护重要的陆地和水域,使具有全球生物多样性代表意义的动物、植物和自然群落得以永续生存、繁衍;使命是通过保护代表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动物、植物和自然群落赖以生存的陆地和水域,来实现对这些动物、植物和自然群落的保护;目标是与合作伙伴携手,到2015年,确保地球上每种主要生境类型的至少10%的区域得到有效保护。

作为一个公益慈善机构,协会获得公益慈善监督团体的高度评价:协会达到了美国商务促进委员会智捐联盟的所有公益慈善问责标准;美国慈善研究会将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评为“A级慈善公益团体”;协会的非凡业绩得到“慈善机构领航员”评估机构的赞赏,被评定为“行业优秀/合格级”;《福布斯》杂志在对美国最大慈善团体的年度调查报告中将协会的筹资效率评定为89%。

在过去半个世纪的发展里程中,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奉行非对抗的工作原则,并逐步发展了一套全面、注重策略和实用性、并以科学为基础的保护工作方法:自然保护系统工程。借此方法,甄选出了那些最具优先保护价值和最具有代表性的陆地景观、海洋景观、生态系统以及生物物种。

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在拉美、加勒比海、亚太地区以及非洲的30余个国家,与合作伙伴携手保护着近5000万公顷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协会在亚太地区的保护工作涉及中国、澳大利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帕劳群岛和所罗门群岛等。由于坚持采取合作而非对抗性的策略,以及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指导保护行动,经过50余年的不懈努力,协会已跻身美国十大慈善机构行列,位居全球生态环境保护非营利性民间组织前茅。

滇西北保护项目

1998年,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应邀进入中国开展保护工作。经前期全面考察,并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最终将云南滇西北选定为协会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首要实施地。与云南省政府合作编制了《滇西北保护与发展行动计划》,寻求因地制宜的保护策略,把自然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保护生物及文化多样性,并促进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滇西北保护与发展行动计划》成为云南省“十五”计划的专项规划之一。之后,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在滇西北的老君山、拉市海、梅里雪山、香格里拉和高黎贡山北段开展并实施了一些具体的实地保护项目。目前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滇西北开展的项目有国家公园项目、替代能源项目、湿地保护项目、滇金丝猴保护项目、绿色建筑项目、环境教育项目。

1.国家公园项目

国家公园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所列出的全球六种自然保护地类型中的第二类,以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基因保护、环境教育和国民爱国主义教育,以及资源展示和休憩为主要功能。在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的资助下,云南省政府研究室、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与其他合作伙伴一道完成了在滇西北建立国家公园的可行性研究报告。2006年开始,云南省政府研究室、西南林学院与迪庆藏族自治州政府合作,并得到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的支持,开展了对碧塔海、属都湖高原湖泊湿地为案例的新尝试,形成地方政府、保护管理机构、旅游经营企业和当地农牧民多方利益共享机制,积极推进了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的建设。同年,我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在云南省香格里拉县正式迎接海内外游客,由此拉开了中国大陆国家公园建设的序幕。2008年以来,中国各地开建或筹建国家公园的消息不断,这一国际通行的自然保护模式在中国大陆登陆不久,立即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2.替代能源项目

替代能源项目通过开发利用太阳能、沼气、微水电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和推广节能技术改造来减少薪柴资源消耗、保护森林生态环境、改善村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和谐发展。该项目在滇西北开展的工作有:

滇西北农村可再生能源与能源利用效率改进项目。自2000年以来,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与当地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合作,在滇西北的四个项目区内开展实施可再生能源与能源利用效率改进(替代能源)项目。协会推广的替代能源技术包括节能炉灶、太阳能热水器、沼气、微型水力发电机等。截至2006年年底,替代能源项目已经在滇西北地区帮助建造或安装了1万多个替代能源设施。2005年初,滇西北替代能源项目赢得了《经济观察报》和壳牌公司共同举办的“中国可持续发展”十佳案例之一。

绿色乡村信贷项目。绿色乡村信贷项目是中国农村能源企业发展项目的一个子项目。中国农村能源企业发展项目由联合国基金会等机构提供资助,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承担。该项目致力于在云南省及周边地区推广替代能源,包括支持农村能源企业发展和支持农村能源消费信贷与创收活动(绿色乡村信贷)两个部分。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部负责绿色乡村信贷子项目在云南西北部的组织实施。绿色乡村信贷项目向村民提供消费贷款和创收贷款,其中消费贷款用于安装或建造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和高能效)设施,创收活动的收益用于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

清洁室内空气伙伴关系项目。2004年,替代能源项目得到了美国环境保护署的支持,将替代能源项目的实施与减轻室内空气污染结合,通过推广可靠、清洁、高效、价格低廉的能源技术,减少室内烹饪和取暖造成的危害,从而达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改善项目受益社区健康状况的双重目的。该项目调动相关合作伙伴的资源和技术,集中解决克服社会及文化障碍、市场发展、技术标准化和健康影响监测这四个问题。2007年,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部与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在丽江联合主办了“室内空气质量和替代能源及改良炉具技术国际研讨会”。

3.湿地保护项目

针对当前湿地保护与利用之间的问题,结合国家湿地保护行动计划,该项目以加强湿地保护及合理利用为重要内容,旨在为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维护、高原湿地的保护与利用、国家天然湿地公园的建设以及河口海岸湿地的管理和保护起到示范作用。该项目的目标是在位于长江上游的滇西北典型湿地和长江入海口的崇明河口海岸湿地实施湿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研究和综合保护。

2009年,由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湿地项目和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上海市林业局联合主办的“中国东部湿地鸟类迁徙网络研讨会”在上海崇明东滩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这次会议促进了国内各迁徙鸟类保护区之间、国内和国际专家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为推进我国东部地区候鸟及其栖息地的联合保护、促进12省1市携手关心中国东部湿地、关注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湿地健康奠定了良好基础。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东部湿地鸟类迁徙保护网络倡议书》。倡议书号召全社会共同关心、保护中国东部湿地的生态环境,为东亚候鸟迁徙路线上迁徙的候鸟提供良好的栖息、停歇、繁殖场所,实施有效管理,为候鸟及其生境保护贡献力量。与会各方在此间搭建了东亚—澳大利亚鸟类迁徙保护网络。

湿地保护项目在滇西北开展的工作有:

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湿地公园是具有物种及栖息地保护功能和生态旅游及环境教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是湿地保护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在滇西北开展湿地公园建设项目,能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引导该区地理、生物、人类社会复合系统走向互利共存,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域范围和功能区划调整研究。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位于亚太候鸟迁飞的重要通道,是鱼类洄游产卵的重要场所,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也是全球重要的生态敏感区和国际重要湿地。开展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域范围和功能区划调整的研究,不仅为淤涨型河口湿地类型保护区资源利用和保护提供借鉴和示范,还着眼解决存在着的原功能区划没有遵循滩涂淤涨的自然过程、没有体现动态保护的理念;原功能区划没有按湿地生态结构功能特点划分,不能体现关键物种栖息地严格保护的要求,导致资源保护和利用矛盾突出。2007年,由商务部研究院、通用汽车公司主办,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等单位协办的“跨国公司与中国环境保护”高层论坛在上海举行。

拉市海湿地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拉市海湿地以中华秋沙鸭和黑鹳等国家I、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高原湿地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孕育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云南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也是国际重要湿地。目前无序旅游开发和不断增加的游客数量极大地威胁到拉市海湿地的保护,保护区湿地生态环境受到干扰和破坏,特有物种海菜花群落等水生植物分布面积明显下降,这也威胁到了鸟类尤其是涉禽类的栖息环境。拉市海湿地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旨在通过建立湿地环境和资源之间的数字化信息系统,实现各级保护部门对拉市海湿地多层次、全方位的动态监控和直观管理,提高湿地保护区管理水平,同时为全国保护区保护工作提供管理示范。

纳帕海湿地保护管理与生态恢复项目。纳帕海湿地位于我国生物多样性三大中心的新特有中心,是许多不同地理成分物种的交汇过渡地带,蕴含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省级保护区,也是国际重要湿地。近年纳帕海湿地排水垦殖、无序旅游和过度放牧等人为活动干扰不断加剧,导致湿地陆地化进程加快、湿地生境破碎、湿地环境逐步退化,造成湿地植物数量明显减少、许多珍稀物种种群数量减少或消失。项目计划结合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开展纳帕海湿地保护管理与生态恢复项目。

4.滇金丝猴保护项目

滇金丝猴这一中国特有珍稀濒危动物面临诸多生存压力:栖息地丧失或片段化所造成的呈岛屿状分布的小种群;猖獗的偷猎活动使得种群数量持续下降。滇金丝猴保护项目正是要保护分布在滇藏交界地区云岭山脉的滇金丝猴及其所栖息的高寒原始针叶森林。滇金丝猴保护项目开展的工作有:

合作伙伴关系建设。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和国家林业局牵头成立了滇金丝猴保护项目指导委员会,于2005年4月和2006年11月分别召开了会议,于2006年11月成立了滇金丝猴保护协会。

信息管理体系建设。初步建成了一个以地理信息为平台的信息综合管理决策体系。

基层管理机构能力建设和保护行动。对现有三个滇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完成了管理能力建设的需求评估。组织各基层管理机构(包括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西藏红拉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云南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云南云龙天池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云南玉龙县林业局)完成了滇金丝猴第二次全境地理分布和种群数量调查工作,并在此基础之上,由各基层管理机构提出了对各滇金丝猴群的巡护管理工作框架。组织各管理基层机构进行了第一次滇金丝猴野外调查巡护管理培训。在白马雪山保护区的三个当地自然村(共80户)实施了木制房头板替代项目。在老君山地区实施了旨在保护滇金丝猴森林栖息地的农村替代能源项目。

滇金丝猴科研工作。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科研队伍(包括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多名教授和博士)对滇金丝猴保护需求这一核心问题进行研究。完成了对老君山一个滇金丝猴群(约180只)的生态学及当地人为干扰对其影响的研究。启动了白马雪山保护区滇金丝猴行为生态学工作。完成了滇金丝猴全境生境研究项目。启动了滇金丝猴南北两个极端地区的行为生态学研究项目。

5.绿色建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