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生态伦理小常识(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12048500000024

第24章 建立和谐生态伦理(2)

其次,建设企业生态伦理,绿色生产,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获得参与国际竞争通行证的迫切需要。今天的中国经济已经同世界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参与国际竞争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就是因为生态伦理的缺失,中国的产品屡遭“绿色壁垒”的阻挡,被挡在了发达国家的门外。因为西方国家环境保护意识较强,各种环境标准的制订和实施相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比较完善。发达国家充分利用与发展中国家在环保方面的差距,以环境保护的名义构造出形形色色的绿色壁垒,以保持本国产品的竞争力,使国内市场免受冲击。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忽视绿色产业的发展,盲目开发出口产品,放松对产品安全和防污标准的监督检验工作,没有形成无公害的管理体系,许多产品不符合环保标准。因此,只有强化企业生态伦理建设,才能使我国企业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再次,建设企业生态伦理,是企业树立公民形象,提升社会认同与支持,获得长远利益的重要选择。今天,中国民众的环保意识已然有了巨大的提高,中国人开始越来越注重企业的环境行为,关注企业的公民责任。一个在环保方面负责任的企业无疑会在社会公众心中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优秀的企业公民将会受到公众的尊重、信任与支持,负责任的企业形象无疑会给企业带来竞争上的巨大优势,并促进其与消费者、政府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良好关系,实现企业更大更长远的利益。

倡导企业生态伦理,意味着企业主动承担起环保的社会责任,向社会表明了企业对待环境的态度,也是企业发展的必要需求。

自觉履行企业生态环保义务,建设企业生态伦理,首先要求我们的企业主动建立起明确的生态道德标准,在企业制定决策和生产经营过程中,明确什么样的行为符合生态道德,什么样的行为属于生态不道德,以生态道德标准来约束企业的行为。企业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最终都可以归结为道德价值判断问题,优先考虑何种价值的问题及采取行动的意愿问题,所以是价值取向问题和意愿选择问题。

生态伦理建设要求我们的企业必须建立起正确的企业生态伦理道德评价标准,学会用生态整体思维的方法去进行经济运作,除经济分析外,还要进行环境影响分析,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从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使用到产品的开发,从产品的设计、组织生产、成品出厂到使用后的整个生产过程,都必须考虑到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把环境的安全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方面,主动承担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实现生态伦理和企业效益的最优化。

生态伦理建设呼唤企业的自觉行为,要求我们的企业以生态绿色为导向,在绿色价值观的指导下,营造良好的企业生态文化,使企业组织内部形成浓厚的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的企业生态伦理氛围,在外部树立企业关注环保、主动承担责任的优秀形象。企业作为社会组织,同样具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无论是企业的经营者还是员工,其思想动机或是行为方式,都是依赖于企业特定的价值目标。而企业生态文化的创建,就是要营造这样一种道德氛围。首先提倡我们的企业家进行生态性决策,执行绿色领导力,做倡导企业生态伦理的典范;同时也要组织员工学习关于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提高其生态意识水平,自觉树立尊重自然,科学发展的生态态度,形成自觉的生态责任感。

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时代呼唤并要求我们的企业主动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遵守生态伦理道德。除了追求利润、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外,还需要考虑资源和环境,实现企业的环境效益,符合企业生态伦理要求。我们可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意识到自己所应承担的环境责任,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履行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慷慨大方的慈善捐助上,而是积极转变企业生产和发展方式,积极投身环境保护的事业当中,努力做符合生态伦理要求和公众期望的企业公民。

三、发展生态农业

如果说企业的清洁生产主要从工业的角度来考虑生态伦理建设的问题,那么,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伦理建设也是我们不能回避的。现代常规农业是依靠化肥和农药来解决农田营养问题和病虫及杂草控制问题。化肥和农药的施用是农业发展史上一次重大变革,它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缓解了全球的粮食紧张局面,为世界经济的稳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化肥和农药的施用也带来了许多弊端,其中一个最大的弊端是造成了环境污染,导致农业生态系统的失衡。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就是揭示农药大量施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并由此引发了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化肥和农药像一把双刃剑,对农业的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因此必须对其做出全面正确的评估。

要控制化肥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既要控制其施用量,又要严格执行使用规程。目前国外实施一系列法定的一般预防性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前者的方向是消灭不合理地使用化肥,控制其在环境中的积累,如利用有机肥在最佳时期按规定用量、用适合当地的方法施肥,在轮作中栽培过渡性作物,施用长效肥料等。一般预防性措施包括对肥料的正确运送、保存和施用等。

农药是消灭对人类和植物的病虫害的有效药物,在农牧业的增产、保收和保存以及人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等方面都起很大的作用。但农药有其利也有其害。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农药,空气、水源、土壤和食物受到污染,毒物累积在牲畜和人体内引起中毒,造成农药公害问题。为了防止农药的污染和危害,主要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研究新的杀虫除害途径,联合或交替使用化学、物理、生物和其他有效方法,克服单纯依赖化学农药的做法。搞好农药安全性评价和安全使用标准的制定工作。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农药品种和剂型进行安全评价;并从急性、蓄积性和慢性的毒性,致突变性、致癌性、致畸性,联合毒性,对眼和皮肤刺激性和变态反应,农药代谢产物的毒性,农药的残留行为,对水生动物和益虫的毒性等方面综合分析,全面比较,然后制定允许残留标准和安全间隔期。安全合理地使用现有的农药。搞好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合理调配农药,改进喷洒方法和农药使用的性能,以便用药及时适量,提高药效,减少污染和防止产生抗药性,做到经济有效地消灭病虫害,并充分发挥农药的积极作用。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来代替剧毒和残留性高的农药。

除了要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改善常规农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另一个思路就是发展生态农业。所谓生态农业,就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在一定的区域内,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我们也可以说,生态农业就是要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和管理一个生态上自我维持的低输入、经济上可行的农业生产系统,该系统能在长时间内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具有最大的生产力。生态农业以保持和改善该系统内的生态动态平衡为总体现化的主导思想,合理地安排生产结构和产品布局,努力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促进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以尽可能减少燃料、肥料、饲料和其他原材料输入,以求得尽可能多的农、林、牧、副、渔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输出,从而获得生产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能源的再生利用、经济效益四者统一的综合性效果。当前生态农业的概念和理论已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走生态农业的道路,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总趋势,所以不少人士认为,世界农业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生态农业阶段。

生态农业在实践中所采用的技术措施主要是:

1.应用现代农业机械,作物新品种、现代的良好牲畜管理方法和水土保持技术以及先进的有机废物和作物秸秆的管理技术。

2.完全不用或极少使用化肥、化学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等化学物质。

3.采用豆科绿肥和覆盖作物为基础的轮作,通常豆科作物占总面积的30%~50%,轮作形式与30年代到50年代的轮作制相似。

4.绝大多数生态农场不用有壁犁耕作,通常使用凿形或圆盘形装置浅耕,只是将土壤混合一下,但不把土壤翻转过来。

5.采用梯田、带状或等高作业等方式保持土壤免受侵蚀。

6.氮素营养主要来源于豆科固氮、牲畜粪便和作物秸秆,只是对特别需氮的作物有限度地用一点化肥。

7.农田杂草主要通过轮作、耕作和中耕除草来控制,极少用除草剂。

8.病虫害主要通过轮作保护和天敌控制。

显然,这些具体做法就其单独而言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有些是目前常规农业也在广泛采用的,有些是过去传统农业中使用的而现代的常规农业已不再使用了,但从特定的目的和指导思想出发将这些实践有机地配合起来,就形成了既不同于传统农业也不同于现代常规农业的生态农业。

在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是一条符合生态伦理要求并已取得一定成效的路子。我国的生态农业实践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的,经过2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有以下几条主要思路:

第一,采用立体种植,提高资源利用率。立体种植是在半人工或人工环境下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原理进行生产种植。它巧妙地组成农业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建立立体种植和养殖业的格局,组成各种生物间共生互利的关系,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并采用物质与能量多层次转化手段,促使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充分利用,同时进行生物综合防治,少用农药,避免重金属污染物或有害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最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发挥系统的整体性与功能整合性。

第二,发展节水旱作农业。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按耕地面积计算,亩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全国年平均降水量650毫米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北方降水量在600毫米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易旱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56%。另外,南方丘陵山区虽然年降水量比较充足,但由于地势地貌特点,加上降雨时段集中,蓄水设施跟不上和水土流失等原因,也经常出现季节性旱情,农业生产受水资源的制约很大。要使我国农业再上一个新台阶,必须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发展节水旱作农业。

第三,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农业是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领域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它是指在无污染区域内或已经消除污染的区域内,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限制外源污染物质进入农业生产系统,生产出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产品,同时,生产及加工过程不对环境造成危害。其核心就是农产品出自洁净生态环境、限制产品生产过程中化学制品的使用、加工过程符合相应操作规程而生产的食品。

第四,发展白色农业。“白色农业”是以细胞工程和酶工程为基础,以基因工程综合利用组建的工程农业。它具有生态农业的特征,即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白色农业是利用微生物资源宝库,应用科技进行开发,创建微生物工业型的新型农业。传统农业以太阳为直接能源,利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产人类食物、动物饲料。“白色农业”与传统的绿色农业相比,其基本形态和生产模式都截然不同。“白色农业”依靠人工能源,不受气象和季节的限制,可常年在工厂进行大规模生产。因此,发展微生物工程科学,创建节土、节水、不污染环境、资源可循环利用的工业型“白色农业”,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五,发展观光生态农业。观光生态农业是指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将农业资源利用、开发和保护集于一体,综合考虑生态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有效性,强化农业的观光、休闲、娱乐和教育等功能,形成具有第三产业特征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走既有利于促进农业资源优势向生态旅游优势转变、又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变的新路子。

四、公众参与环保

无论是建立生态制度本身,还是企业的清洁生产等过程,都需要有公众的参与。除此以外,环境的公共性、环境问题的公害性和环境保护的公益性,决定了环境保护从一开始就需要公众的参与,而且环境保护正是在公众的推动下发展与成长起来的。

20世纪40~60年代,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的水俣病事件等“公害事件”层出不穷,引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20世纪60年代以后,作为公众利益代言人的环境保护的非政府组织在各国大量出现。1970年4月22日在美国举行的“地球日”游行活动,是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次环境保护方面的群众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