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生态伦理小常识(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12048500000002

第2章 生态伦理基础知识(2)

在实践层面,生态伦理学要求改变目前那种以对能源的巨大消耗为前提的经济发展方式。有的生态伦理学家对资本主义与环境保护是否相容提出了疑问。比如,罗尔斯顿就认为,资本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力量不会自发地促进对环境这类公共设施的保护,资本主义那种一味激发人们欲望的经济模式导致的是某种畸形的经济增长并提高了人们对环境的消费胃口。为此,生态伦理学要求建立一种更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公平的分配模式。在政治领域,生态伦理学要求以完整的生物区系为基础划分行政管理的单位和政治共同体,强调全球意识和基层民主;主张以全球利益作为评判主权国家的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标准,反对军备竞赛,倡导和平;反对那些靠钻法律的空子谋取“合法利益”的损害环境的行为,鼓励人们以和平的方式抗议那些违背环境道德的行为。

四、生态伦理学中的基本概念

生态伦理学,既沿用了传统伦理学的许多术语,也创造了一些全新的概念工具。生态伦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个流派,也都有其明确的主张,形成了各种类别。为了更好地理解生态伦理学,我们有必要对几个基本概念进行解释和说明。

1.道德代理人

道德代理人,是指任何一种拥有这样一些能力的存在物,根据这些能力,该存在物能够做出道德的或不道德的行为来,能够承担某些义务和责任,并对其行为后果负责。这些能力包括:判断正确和错误的能力;权衡赞成和反对某些选择的道德理由的能力;根据这种权衡的结果做出决定的能力;拥有为实现这些决定所需要的决心和意志,为自己那些尚未履行义务的行为做出解释的能力,等等。很明显,并非所有人都是道德代理人;只有那些心理健全、具有一定理性的人才具备成为道德代理人的资格。那些不能用理性控制其行为的人(如婴儿、精神病患者、痴呆症患者)不是道德代理人,我们不能要求他们真正理解道德行为的全部含义,也不能要求他们承担其行为的道德责任。

2.道德顾客

道德顾客,是指那些道德代理人对之负有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且可以对之做出正确或错误行为的存在物。大多数生态伦理学家都认为,一个存在物要想成为道德顾客,它就必须拥有自己的利益、价值和目的。但对任何一个存在物的利益,不同的生态伦理学家(特别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学家)往往有不同的解释。有的生态伦理学家则认为,一个存在物只要拥有自己的价值或天赋价值,它就有资格成为道德顾客。泰勒指出:“对道德顾客来说,最具伦理意义的事实或许就是:道德代理人能够从道德顾客的角度看问题,并能够站在道德顾客的角度做出应如何对待道德顾客的决定。隐含在这一命题中的伦理含义是:把促进和保护道德顾客的完整存在(而非做出决定的道德代理人的福利)视为判断问题的标准。”

3.道德地位

道德地位,是指一个存在物在道德代理人的道德生活中所占有的地位。按照汤姆·里根的说法,“一个存在物拥有道德地位,并且仅当它是这样一个存在物的时候:在我们决定我们是否应该采取某个行动或接受某项政策时,我们会从道德上考虑这个行动或政策给该存在物所带来的影响。”也就是说,当我们把某个存在物自身的利益或价值当作判断一个行为或规则是否符合道德的一个因素时,该存在物就获得了一种道德地位,成为道德共同体的一个成员。道德王国中的所有道德顾客拥有平等的道德地位,都是道德王国中的成员。一个存在物的道德地位是对道德代理人的一种约束因素,它要求道德代理人必须要用道德来约束其对拥有道德地位的存在物做出的行为。

4.天赋价值

天赋价值,也称为固有价值或内在价值,是指一个存在物只要把自己当作一个目的本身来加以维护,它就拥有天赋价值。而且这种价值是一个存在物从它存在的那天起就拥有的。里根和泰勒就是这样来理解“生命主体”和“生物的目的中心”的天赋价值的。他们使用这一概念的目的,是为突破西方伦理学(特别是康德的理论学说)只把人当作内在价值来加以维护的局限。西方生态伦理学所理解的“目的”是较为宽泛的。一个自然存在物,只要它拥有生物学意义上的自我繁衍能力、生态学意义上的自我维持倾向、控制论意义上的自动平衡功能,它就是一个拥有自身目的的、具有天赋价值的存在物。

5.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又称为人类中心论,它是西方传统的伦理思想,它把人类视为自然的征服者和统治者,把自然界排除在道德范围之外,认为道德是调节人际关系的规范,维护人的利益是道德的目的,而自然界则只是满足和实现人类欲望和需要的工具。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要点是:只有人才是道德主体,一切非人存在者都不是道德主体。换言之,只需对人讲道德,对一切非人存在者皆不必讲道德,即道德关系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人与其他存在者之间(或其他存在者彼此之间)不存在道德关系,只有人类社会才是道德共同体,任何其他存在者都不可能构成道德共同体。人类中心主义按照其形成时间,可分为古典人类中心主义(又具体地分为自然目的论、神学目的论、二元论和理性优越论几种论调)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内部,由于对待自然态度的显著差异,一般地区分为强式人类中心主义和弱式人类中心主义。

6.自然目的论

自然目的论学说认为,其他自然存在物只具有工具价值,因而我们对它们不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

7.神学目的论

神学目的论学说认为,上帝、天使、人、动物、植物与纯粹的物体组成了一个等级性的存在链;在这个存在链中,上帝是最完美的,人次之。其他存在物的完美程度取决于它们与上帝接近的程度,而那些较不完美的存在物应服从那些较完美的存在物。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是其代表人物。

8.二元论

二元论认为,人是一种比动物和植物更高级的存在物,因为人不仅具有躯体,还拥有不朽的灵魂或心灵,而动物和植物只具有躯体。其代表人物是笛卡儿。

9.理性优越论

理性优越论认为,只有人才是理智世界的成员,因而只有人(因其拥有理性)才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动物不是理性存在物,人们对待非理性存在物的任何一种行为都不会直接影响理智世界的实现,因而把它们仅仅当作工具来使用是恰当的。理性优越论是西方文化的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在近代,康德是理性优越论的代表人物。

10.强式人类中心主义

强式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中心”,是世界的绝对的“主人”,人有权任意支配、统治、处置一切非人类的自然物。强式人类中心主义是无条件地、机械地强调人类的至上性,强调人类是世界的唯一主宰,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为了人而存在的,人类的需要和利益是决定其他自然物是否具有存在价值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