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乙肝病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12047800000034

第34章 冬季乙肝的治疗与保健(5)

【加减用药】胁痛重的或痛引少腹者,加金铃子6克,荔枝核10克;久痛不止、痛如针刺或日轻夜重者,加红花3克,或制乳香、没药各5克;肝区有内热感口苦口干,或小便短黄,或皮肤瘙痒者,加大蓟、小蓟各6克,或加黄芩5克,竹茹5克;兼有头痛者,加蒺藜10克,菊花5克;食欲呆滞、纳食不香者,加神曲10克;有潮热、头热、掌心热、牙龈出血者,加鳖甲12克,牡丹皮5克;有头晕等血虚症状的加当归5克;有腰背酸痛、小便频数等肾阴虚症状者,加生地黄6克;全身酸倦,中气虚弱者加黄芪6克,炒白术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毫升,分早晚2次服。

贯桑饮(汪履秋)

【功用】清热解毒,护肝解郁。

【主治】用于无临床症状的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然具有临床表现的乙肝同样是本方的适应证。

【组成】贯众15克,田基黄15克,桑椹15克,土茯苓15克,平地木15克,虎杖30克,牡丹皮10克,郁金10克。

【加减用药】若见肝区胀痛、脘腹满闷不适之时,可加柴胡、枳壳、郁金、川楝子、红花等;如湿热蕴结、肝脾气滞,舌苔黄腻、脘腹胀满、食少泛恶,小便黄赤,则增入苍术、厚朴、半夏、木香、黄连、垂盆草、苦参、半枝莲等;病迁延,瘀阻络脉,或正虚肝脾不调,可去桃仁、丹参、红花、三棱、郁金、枳壳理气活血、和络止痛,亦可用当归、白芍、党参、黄芪、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等养肝调脾,扶正补虚。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肝硬化腹水

肝硬化腹水是一种慢性肝病。由大块型、结节型、弥漫型的肝细胞性变性、坏死、再生,促使组织纤维增生和瘢痕的收缩,致使肝质变硬,形成肝硬化。肝硬化肝功能减退引起门静脉高压,导致脾大,对蛋白质和维生素的不吸收而渗漏出的蛋白液,形成了腹水症。

肝硬化腹水是慢性肝病发展至晚期的主要症候,是各种致病因素长期或反复损害肝脏,肝功能失代偿的结果。

腹水是肝硬化患者最突出临床表现之一,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肝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体内白蛋白过低,周围血管扩张,有效血容量相对不足,加之内分泌失调,交感神经障碍,导致水钠潴留,形成腹水。肝硬化腹水的形成标志体内环境的恶化。

在正常情况下,腹腔内约有50毫升的液体,对肠蠕动起润滑作用。若腹腔液体量超过200毫升时称为腹腔积液,它是肝硬化患者最突出的表现之一。

代偿期肝硬化,初次、少量腹腔积液,经过卧床休息,限制盐摄入量,控制水的进入量和饮食调节,可发生自发性利尿,同时配合中成药治疗,可使腹腔积液消退,肝功得到改善。

如属多次顽固性肝硬化腹水者,需严格卧床休息,控制水和钠盐的摄入量,每日盐摄入量小于12g,水摄入量少于1200毫升。同时服用利尿剂,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纠正低蛋白血症,降解肝纤维,促进肝细胞增生,改善肝内环境和体内环境,可迅速消除腹水,肝功各项指标得到恢复。

如属严重的低蛋白血症,可在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同时,配合输入白蛋白,则效果更为显著。

腹腔积液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主要表现之一,发生机制较复杂。目前治疗腹腔积液有以下方法。①初次出现腹腔积液或少量腹水者,注意卧床休息,低盐饮食(每日食盐量2~4克)。适当限制水的摄入量(每日入水量1~15升)。应合理营养,加强保肝治疗,经常检查肝功、肾功及血电解质,对于低蛋白血症者,适量补充白蛋白、血浆,这样可使部分患者腹水消退。②药物治疗:通过休息、限盐等措施疗效不明显者,应考虑使用利尿剂,促使水、钠排出,减少腹腔积液。常用的有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氨苯蝶啶。因为腹腔积液的发生与血浆中醛固酮水平有关,而螺内酯能够竞争性抑制醛固酮对水、钠的潴留作用,增加肾脏对钠的排出而起利尿作用,所以常把螺内酯作为首选药物治疗腹腔积液。排钾利尿药有呋塞米、丁脲胺、依他尼等。可抑制肾脏对钠、氯的吸收,同时排出钾,利尿作用强大,服用30分钟即产生作用。噻嗪类利尿药如氢氯噻嗪,为中等强度利尿药,同时促进钾排出。利尿药的应用先小量再逐步加量,先单一用药再联合用药。③排放腹腔积液疗法:通过腹腔穿刺,将腹腔积液放出。为防止并发症发生,以往多采用小量放液。近年研究表明,大量放腹腔积液加静脉输注适当剂量白蛋白,治疗顽固性腹腔积液疗效显著。④自体腹腔积液浓缩、静脉回输疗法:采用特殊装置,将腹腔积液抽出后,经处理及浓缩,然后输给患者。优点是克服了单纯放腹腔积液导致蛋白丢失的情况。缺点是多次腹穿。增加感染机会,易出现细菌性腹膜炎等。⑤腹腔——颈静脉转流术:采用特制装置。利用腹腔压力与中心静脉压的压差,使腹水沿管道流入颈静脉,临床上用于治疗顽固性腹腔积液。⑥胸导管分流术:肝淋巴液增多是腹腔积液产生的原因之一,利用外科手术将胸导管与颈内静脉吻合,加速了淋巴液的排泄,促进腹腔积液消退。⑦经颈静脉肝内体静脉分流术(TIPSS):本方法是利用介入放射技术在肝内建立分流通道,来降低门脉压力,对于既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又有顽固性腹腔积液的患者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⑧中医中药治疗:中医中药对肝硬化腹腔积液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对于顽固性腹腔积液可选用泻下逐水药,从大便中排出多量的水分,往往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对于有慢性胃肠疾患、呕血及便血病史、肝性脑病患者,均不宜应用。

1中医内外兼用治肝硬化腹腔积液

(1)外敷法:在上臂三角肌的后缘手少阳三焦经循行处,给予牛黄、麝香等适量研末,蒜泥调敷。此经循行胸腹部位,分布胸中联络心包,向下通过横膈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焦。此经穴位外敷,可以疏通经气,去除本经湿毒,通畅三焦水道,而消水肿。

甘遂、大戟等适量研末,用生姜泥调糊外敷神阙穴,该穴属任脉。任为阴脉之海,肝系藏血之脏,二者为“五脏六腑之海”,十二经脉之本,用利水峻药外敷以图缓效,而不伤正。

(2)内治法:腹腔积液属中医臌胀范畴,每因肝不条达,失于疏泄,肝虚传脾,脾失健运,脾虚传肾,水湿停聚。肝、脾、肾三脏俱病,三焦决渎失常,膀胱气化不利,致水湿停留不化,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水湿不能正常排泄于体外。中医治以柔肝健脾,温肾化水为大法,基本方为:鳖甲、党参、冬虫夏草、白术、茯苓、郁金、当归、白芍、桂枝、丹参、薏苡仁,有黄疸者加茵陈、金钱草,阴虚者加南沙参、北沙参、麦冬,鼻出血者加墨旱莲、藕节,热甚(有感染灶)者加黄芩、黄连、蒲公英,大便不畅者加郁李仁、瓜蒌子、大黄。

2治肝硬化腹腔积液方剂

益气活血利水汤

【主治】肝炎后肝硬化腹腔积液。

【组成】黄芪30克,丹参30克,益母草30克,泽泻30克,茯苓30克,白术18克,地龙10克,沉香6克,车前子30~60克。

【加减用药】肝郁气滞者,加柴胡、郁金;脾虚湿困型者,加草果、砂仁;肝肾阴虚型加枸杞子、女贞子;瘀血型者,加茜草、红花、当归;总蛋白降低,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者,加阿胶,同时取乌鸡白凤丸9克,每天2次。腹腔积液消退后用鳖甲煎丸9克,每天2次,连服3个月。

【用法】每天1剂,水煎服。有合并发症者,作相应处理。2周1个疗程。同时配合西医常规治疗。

【疗效】此方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腔积液78例,总有效率936%。

【出处】郑敬文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腔积液78例新中医,1998,30(10):34

【按语】益气活血利水汤有明显的利尿作用,与西药利尿剂合用,能明显提高疗效。现代研究证实,黄芪、白术、茯苓、泽泻、车前子等均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丹参、地龙、益母草等可扩张血管,疏通肝脏微循环,增加血流量,降低门脉压力及增加肝脏的营养物质供应。益气活血方药对改善肝硬化和纠正蛋白异常有明显功效。乌鸡白凤丸、鳖甲煎丸,以益气养血,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要功能。当归、柴胡有保护肝细胞,防止肝糖原降解,改善肝功能的作用,所以长期服用乌鸡白凤丸、鳖甲煎丸而显示出较满意的远期疗效。

扶正固本汤

【主治】肝炎后肝硬化腹腔积液。

【组成】党参30克,黄芪3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猪苓30克,车前子(包煎)30克,谷芽30克,麦芽30克,生地黄30克,枸杞子12克,牛膝15克,大腹皮15克,葫芦瓢50克,枳壳10克。

【加减用药】若舌质红、舌边尖起红刺,或有齿龈出血,脉象弦细等阴虚偏甚者,加麦冬、石斛、鲜白茅根各30克;若面色白或萎黄,纳呆便溏,神疲懒言,形寒怯冷,下肢浮肿按之如泥,小便清白而短少不利,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或沉细者,加附子10克,肉桂3克;若巩膜及皮肤黄染者,去生地黄,加茵陈、金钱草各30克,田基黄15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取液200毫升。

【疗效】此方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腔积液86例,总有效率907%。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应低盐、高蛋白、低脂肪饮食。部分患者治疗时应同时口服小剂量西药利尿剂。

【出处】蔡金伟扶正固本法治疗肝炎后肝硬化86例江苏中医,1994,15(8):6

【按语】方以党参、白术、黄芪为君,佐以茯苓、猪苓、枳壳以健脾益气运中,扶其正而制其水。肝为刚脏,赖肾阴以涵育,肝病久延,阴耗失柔致硬,穷必极竭肾精,关门不利,聚水而从其类,故以生地黄、枸杞子、牛膝滋肾育阴,以固其本,伍以大腹皮、葫芦瓢、车前子利水逐邪。

芪芍郁归汤

【主治】肝硬化腹腔积液。

【组成】黄芪30克,郁金30克,白芍30克,丹参30克,炙鳖甲30克,当归15克,泽泻15克,黄精15克,生地黄10克,枸杞子10克,水蛭10克,茯苓10克,炒白术10克。

【加减用药】肝胆湿热者,加茵陈、白花蛇舌草、萹蓄;胸闷纳呆者,加香附、木香、谷芽、麦芽;心悸、寐差者,加桂枝、龙骨、牡蛎;手足心热者,加郁李仁、麦冬;下肢浮肿者,加大腹皮、茯苓、薏苡仁;腹水者,加泽漆、蝼蛄;肝区疼痛者,加延胡索、川楝子;牙龈出血者,加三七、墨旱莲;肝脾肿大者,加瓦楞子、桃仁、红花、土鳖虫。

【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分早晚服。4周为1个疗程,可连续使用2~3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肝硬化腹腔积液68例,基本治愈53例,好转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1%。

【出处】吴兆勇养肝补肾法治疗肝硬化68例中医临床与保健,1993,5(2):14

【按语】方中黄芪顾护正气,能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郁金、炙鳖甲、水蛭、白芍、当归、丹参行气解郁,强肝柔肝,养血活血,祛瘀软坚。纠正白、球蛋白倒置;泽泻、黄精、生地黄、枸杞子、茯苓、白术补肾健脾利湿。全方强肝补肾以固本,养血益气以扶正,活血祛瘀以软坚,故获效较著。

芪遂汤

【功用】扶正补虚,化瘀温阳利水。

【主治】肝硬化腹腔积液。

【组成】黄芪30克,大腹皮30克,丹参30克,水红花子30克,甘遂15克(冲服),白术20克,人参10克,泽泻12克,炙鳖甲12克,茯苓20克,附子15克,焦山楂15克,焦神曲15克,焦麦芽15克。

【加减用药】肝郁气滞者,加柴胡、沉香;湿热明显者,加茵陈;脾虚湿困者,加砂仁;瘀血者,加当归、赤芍;肝肾阴虚者,加枸杞子;总蛋白降低,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者,加鹿角胶。

【用法】每天1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肝硬化腹腔积液72例,显效58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44%。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应同时配合常规西药治疗。

【出处】张志发芪遂汤配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72例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4(4):28

【按语】芪遂汤方中黄芪、人参、白术、茯苓扶正健脾益气;炙鳖甲滋补软坚;丹参、水红花子活血化瘀利水,防“血不利为水”之弊;附子温阳化气,使水液得以运行,周流全身;甘遂攻逐水饮,使腹腔积液从二便而走;大腹皮、泽泻理气宽中,利水消肿祛湿;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和胃消食。诸药合用攻补兼施,标本同治,补而不留寇,邪祛不伤正。

健牌散结汤

【功用】健脾利水,活血行气。

【主治】肝硬化腹腔积液。

【组成】泽泻20克,黄芪15克,木瓜15克,茯苓15克,大腹皮12克,王不留行12克,丹参12克,白术12克,厚朴10克。

【加减用药】胁下痛甚者,加川楝子;嗳气、胸闷者,加赫石;大便不畅者,加大黄;阳虚湿盛者,加肉桂、猪苓;气虚者,加山药、党参;胁腹胀痛者,加郁金、青皮;HBsAg阳性者,加虎杖、重楼、贯众;胆汁性肝硬化者,加金钱草、路路通;腹水甚而正不虚者,吞服醋甘遂粉,同时配合西药加肝安、白蛋白,酌情加用西药利尿剂和钾剂。

【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分早晚服。连服12天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