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跳下悬崖找条路
12034900000008

第8章 通向成功的“死路”

每个人的思维或审美总是有一个固定模式,而且不愿打破,所以,很多时候,埋没天才的不是别人,恰恰是自己。此路不通,就该换条路试试。

——卡内基

在一届很权威的生活摄影大赛中,乔?里森终获金奖,从千千万万摄影爱好者中脱颖而出。

乔?里森被音乐和掌声簇拥上台,谈及获奖感想,乔?里森开口便说:“那不是我最好的作品……”台下一片哗然,以为他狂,谁知他讲的是实情。半年前,他家中失火,照片底片全部被烧光,参加评比的那幅是相册中夹不下淘汰下来,被妻子拿到丈母娘家去才得以幸存的。

众人便折服于他的才气,想象在大火中化为灰烬的那些“最好的”不知要好到怎样。一个金奖让他信心倍增,下一届大赛前,他甄选加精选,送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却没有再获奖。

此后的每一届摄影比赛他都憋足了劲,却终究没有再获奖。

鉴于此,便有人想到,获金奖之前他也曾数度参加评奖,均空手而回。他惟一的那个金奖也许正因为“那不是最好的”,要是没有大火的淘汰,要总是按他自己的那个“最好”的标准,他也许永远与金奖无缘。

这个故事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巧合。它或许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逆向思维;对于一个有自立精神的人来说,生活中有时很自然的出现像乔?里森那样的事情。它从反面给了我们一个提示。就是你认为这条路是死路,但它往往跟我们开个玩笑——它真的能够通向成功。

对于一个怀着自立精神、热衷追求和发展事业的人来说,社会的需要是最现实的动力。人一旦意识到这一点,并会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为己任、继而产生一种创造动机。但是这种创造动机一旦不为市场所需要或和市场不协调了,那么,你就要重新进行调整,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此路不通走彼路,成功之路万千条,终有一条通“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