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焦虑症
焦虑症,又称焦虑症神经症,是一种以焦虑症状为主的神经症焦虑症。此病急性发作时,常能自行终止。在发作时,患者会感到紧张、恐惧并伴有一系列的自主性神经系统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有心悸、易疲劳、气急、神经质、胸痛。
一般来说,易于紧张和焦虑、对困难估计过分、对躯体微小不适容易引起很大注意、遇到挫折易于过分自责及谨小慎微、优柔寡断、敏感多疑、依赖性强的教师,易于引起焦虑症。
1.临床表现
焦虑症的发病形式有2种:
(1)广泛性焦虑(即慢性焦虑)
焦虑发作往往持续较久,而且焦虑的程度时有波动。表现为终日紧张、心烦意乱、坐卧不安及对自己的健康忧虑重重,常感到胃肠不适、腹胀、尿急、头痛、腰酸背疼等。
(2)惊恐发作(即急性焦虑)
发病突然,患者感到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紧张、恐惧或难以忍受的不适感,感到灾难将至,担心可能死亡,害怕会失去控制而发疯,感到心悸,“心要跳出来了”,出汗,大小便紧迫感,常不安地来回走动,搓手顿足,惊恐叹息。急性焦虑发作可以持续几分钟、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几周不等。发作后,可以恢复如常人。
2.焦虑症的自我防治
教师由于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脑力劳动重等,因此容易出现焦虑甚至患上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功能性疾病或心理障碍,自我防治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应充分认识到焦虑症不是器质性疾病,对人的生命没有直接威胁,因此我们不应有任何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只有这样,疾病才能很快被祛除。
(2)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应坚信自己所担心的事情是根本不存在的。经过适当的治疗,此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3)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会调节情绪和自我控制,如心理松弛、转移注意力、排除杂念,以达到顺其自然、泰然处之的境界。
(4)学会正确处理各种应激事件的方法,从而增强心理防御能力;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使心情豁达开朗。这样就可避免出现焦虑症。
(5)在可能的情况下争取家属、同事、组织上的关照、支持,从而解决好引起焦虑的具体问题。
(6)适当给予适量的抗焦虑药物,如利眠宁10~20毫克或安定2。5~7。5毫克,每日1次,口服。心得安10~30毫克,每日3次,口服,也有一定疗效。
(二)抑郁症
抑郁症是以情绪异常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患。很多教师因为人际关系不好或适应不良等,所以患上抑郁症。全球约有1亿人患有抑郁症且数量有增无减,抑郁症已成了本世纪相当流行的病症和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
1.临床表现
患抑郁症的教师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并伴有其他临床症状。患者心境不良,情绪消沉,或焦虑、烦躁、坐立不安;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和愉快感,整日愁眉苦脸,忧心忡忡;精力减退,常感到持续性疲乏;认为活着没有意思,严重者感到绝望无助、生不如死,甚至有结束自己生命的意念,其中也确有付诸行动,造成不良后果。
此外,思维缓慢及自我评价降低,精神运动明显抑制,并常出现食欲、性欲明显减退,明显消瘦,体重减轻,睡眠障碍,常有晨重夜轻的规律。情绪反应不仅表现在心境上,而且伴有机体的某些变化如口干、便秘、消化不良、胃肠功能减弱,或全身不定部位的疼痛,有时会因躯体症状突出而掩盖了抑郁症状,从而造成误诊。
2.抑郁症的治疗
(1)药物治疗
用来改变脑部神经化学物质的不平衡,包括抗抑郁剂、镇静剂、安眠药、抗精神病药物。药物方面的治疗,需求助于精神专科医生。
(2)心理治疗
主要是用以改变不适当的认知或思考习惯、行为习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心理方面的治疗,需求助于专业心理治疗人员(包括医疗机构的临床心理医生、临床心理学的博士或私人机构的专业心理治疗人员)。若问题较为轻微,也可从电话咨询或心理辅导机构得到帮助。
(3)建立好的生活制度
规律与安定的生活是抑郁症患者最需要的,早睡早起,保持身心愉快,不要陷入心理漩涡中。多接受阳光与运动,对于抑郁患者有很好的作用;多活动身体,可使心情得到意想不到的放松作用。
温馨提示:教师自测抑郁症
如何识别自己是否患了抑郁症?美国的心理学家贝克设计了一个抑郁自评量表,包含21组,每组有4句陈述,每句之后标有的阿拉伯数字为等级分。你可根据1周来的感觉,把最适合自己情况的一句话后面的数字圈出来。全部21组都做完后,将各组的圈定分数相加,便得到总分。依据总分,就能明白无误地了解自己是否有抑郁及抑郁的程度如何。
(1)我不感到悲伤(0分)。我感到悲伤(1分)。我始终悲伤,不能自制(2分)。我太悲伤或不愉快,不堪忍受(3分)。
(2)我对将来并不失望(0分)。对未来我感到心灰意冷(1分)。我感到前景黯淡(2分)。我觉得将来毫无希望,无法改善(3分)。
(3)我没有感到失败(0分)。我觉得比一般人失败要多些(1分)。回首往事,我能看到的是很多次失败(2分)。我觉得我是一个完全失败的人(3分)。
(4)我从各种事件中得到很多满足(0分)。我不能从各种事件中感受到乐趣(1分)。我不能从各种事件中得到真正的满足(2分)。我对一切事情不满意或感到枯燥无味(3分)。
(5)我不感到有罪过(0分)。我在相当的时间里感到有罪过(1分)。我在大部分时间里觉得有罪(2分)。我在任何时候都觉得有罪(3分)。
(6)我没有觉得受到惩罚(0分)。我觉得可能会受到惩罚(1分)。我预料将受到惩罚(2分)。我觉得正受到惩罚(3分)。
(7)我对自己并不失望(0分)。我对自己感到失望(1分)。我讨厌自己(2分)。我恨自己(3分)。
(8)我觉得并不比其他人更不好(0分)。我要批判自己的弱点和错误(1分)。我在所有的时间里都责备自己的错误(2分)。我责备自己把所有的事情都弄坏了(3分)。
(9)我没有任何想弄死自己的想法(0分)。我有自杀想法,但我不会去做(1分)。我想自杀(2分)。如果有机会我就自杀(3分)。
(10)我哭泣与往常一样(0分)。我比往常哭得多(1分)。我现在一直要哭(2分)。我过去能哭,但现在要哭也哭不出来(3分)。
(11)和过去相比,我现在生气并不更多(0分)。我现在比往常更容易生气发火(1分)。我觉得现在所有的时间都容易生气(2分)。过去使我生气的事,现在一点也不能使我生气了(3分)。
(12)我对其他人没有失去兴趣(0分)。和过去相比,我对别人的兴趣减少了(1分)。我对别人的兴趣大部分失去了(2分)。我对别人的兴趣已全部丧失了(3分)。
(13)我没有比过去推迟做出决定(0分)。我推迟做出决定比过去多了(1分)。我做决定比以前困难大得多(2分)。我再也不能做出决定了(3分)。
(14)觉得我的外表看上去并不比过去更差(0分)。我担心自己看上去显得老了,没有吸引力(1分)。我觉得我的外貌有些变化,使我难看了(2分)。我相信我看起来很丑陋(3分)。
(15)我工作和以前一样好(0分)。要着手做事,我现在需额外花些力气(1分)。无论做什么我必须努力催促自己才行(2分)。我什么工作也不能做了(3分)。
(16)我睡觉与往常一样好(0分)。我睡眠不如过去好(1分)。我比往常早醒1~2小时,难以再睡(2分)。我比往常早醒几个小时,不能再睡(3分)。
(17)我并不感到比往常更疲乏(0分)。我比过去更容易感到疲乏无力(1分)。几乎不管做什么,我都感到疲乏无力(2分)。我太疲乏无力,不能做任何事情(3分)。
(18)我的食欲和往常一样(0分)。我的食欲不如过去好(1分)。我现在的食欲差得多了(2分)。我一点也没有食欲了(3分)。
(19)最近我的体重并无很大减轻(0分)。我体重下降2。7千克以上(1分)。我体重下降5。54千克以上(2分)。我体重下降7。81千克以上(3分)。
(20)我对健康状况并不比往常更担心(0分)。我担心身体上的问题,如疼痛、胃不适或便秘(1分)。我很担心身体问题,想别的事情很难(2分)。我对身体问题如此担忧,以致不能想其他任何事情(3分)。
(21)我没有发现自己对性的兴趣最近有什么变化(0分)。我对性的兴趣比过去降低了(1分)。我现在对性的兴趣大大下降(2分)。我对性的兴趣已经完全丧失(3分)。
这份量表虽然简单,但若能如实自评,结果仍十分可靠、准确。凡健康、无抑郁者,总分多小于10分;10~15分者,表明有轻度情绪不良;大于15分者,表明已有抑郁;当大于25分时,说明抑郁已经比较严重了。
贝克抑郁自评量表只能说明是否抑郁及其严重程度,但到底患了哪种类型的抑郁症即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等,还应由心理医生进一步检查以后才能确定。请记住,要及时去看医生。
(三)强迫症
强迫症,又称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所谓强迫症状即患者主观上感到有某种没有必要但又不可抗拒和被迫无奈的观念、意向或行为的存在。
有以下人格特点的教师,容易患上强迫症:主观任性、急躁、好强、自制力差,或胆小怕事、优柔寡断、迟疑畏缩、遇事过于谨慎、缺乏自信心、墨守成规,生活习惯比较呆板,追求十全十美,喜欢过细地思考问题等特点。
1.临床表现
(1)强迫观念
有的教师对刚做过或早已过去的事情要反复进行回忆,虽然不愿意或认为没有必要,但不能控制自己;有的教师表现出写完信后虽经检查但仍怀疑写错或写漏了字,投信后怀疑是否把信投入了信箱,锁门后怀疑是否真的把门锁上等;有的教师总想那些毫无现实意义,而且不可能得出结论的问题;有的教师看见或听到某一事物,就会不可控制地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事物。这都是强迫观念的表现。
(2)强迫意向
患者常为一些与正常心理状态相反的欲望和意向所纠缠,从而产生一些可能导致可怕后果的冲动。如有的教师并不想死,但站在高楼上却产生向下跳的冲动;看见飞驰的汽车有撞上去的意向。
(3)强迫动作
表现为一些毫无意义的动作,明知没有必要但无法控制,如强迫性数数、强迫性洗手等。
2.强迫症的治疗
强迫症的治疗依强迫行为或强迫观念而选用不同的方法。
(1)行为疗法
利用预先套在患者手腕上的橡皮圈抑制强迫行为。
(2)顺其自然疗法
即对症状持无所谓、顺其自然的宽松态度,不害怕,不回避,不制造紧张,这样症状就会逐渐减轻乃至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