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课外实用发明指南(有趣的课外活动)
12017200000008

第8章 学习工具小发明(3)

7.把做好的纸连筛子像衣服一样用衣夹挂起来,或者拿到太阳底下晒干。等到确定纸浆已经完全干了,你就可以轻轻地把纸撕下来,然后用熨斗烫平。

好了,你终于做好了再生纸。试试看,用剪刀剪成你想要的形状,在纸上面画图写字,是不是跟一般的纸一样?如果想试试“特殊效果”,你可以将准备的线头、染料,加进纸浆,看看会有什么变化?你也可以试试其他工具,补虫网、纱窗……看看不同的工具做出来的纸有什么不同吗?

简易书架

回家做作业或者用电脑打字的时候常常要看书。书平放在桌子上,看起来很费劲。这里教你做一只简易书架,让书斜着放,看起来很方便。

材料和方法

找一根铁丝,照书的大小按图弯个架子架脚与架身之间成锐角,锐角大小自己根据需要决定。使用的时候,插上书本就可以了。

地球仪

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好伙伴。制作一只小巧的地球仪很简单,它取材方便,同学们都可以自己做。

材料和方法

1.准备材料:皮球一个,塑料底座式鞭炮、牙膏盖各一个,铁丝、线、胶泥等。

2.用胶泥制一个地球仪经纬线绘制台,中心圆坑直径与皮球直径相同,能放进去半个球体。在半圆坑周围标刻南极、北极、赤道(0°)及南北纬度数值。

3.在皮球上确定北极和赤道位置。用线绕赤道(球的最大圆周长)一圈,量出赤道长度,以世界地图为样式,把赤道线均分为18等份。

4.将球放入绘制台半圆坑,固定南北极、赤道位置。用左手按住球体,右手握笔,通过预先分好的等份,依次连接南北极描经纬圈,每转20°角,画一个经纬圈。

5.右手握笔不动,笔身靠在绘制台上,笔尖刚好能够接触球面,落位在绘制台上标明的纬度位置上;保持两极点不动,左手慢慢地拨动球体,依次绘出各纬线圈。

6.经纬网画好后,参照世界地形标注经纬数值。

7.按照方格缩放法,填绘世界各大洲轮廓。绘完检查校对一下,再用彩色蜡笔照普通政区图或地形图着色。

这样一个方便实用的地球仪就做好了。如果你用气球代替皮球,不用的时候放掉气,携带会更方便。

简易光路观察箱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发明一只光路观察箱,就可以进行光路的观察与实验,尤其对光的反射、吸收、折射等实验中光路的观察非常有帮助。

材料和方法

找一个长方形硬纸盒(如装皮鞋的纸盒),在盒端一侧近中心处,开一个直径约10毫米的孔,盒内壁用墨汁涂黑。在盒内壁两侧各固定一面镜子(镜面相对)。把蚊香安在蚊香架上,点燃后放入盒内,盒上面覆盖一块玻璃。当整个盒内充满烟雾时,就可以进行光路观察实验了。来试试吧!

1.观察光的反射

将一张有一个2毫米直径小孔的硬纸片遮在手电筒上,使手电筒射出的光呈一细束。使这束光从观察箱开口处与镜面成一角度射入箱内。从玻璃片向下观察,会看到光束在两镜面之间反射后呈W形折线传播。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折线角度随之发生变化,但入射角与反射角始终相等。

2.观察光的吸收

在其中一镜面上覆一块黑绒布或黑纸。光束射到上面时,光路即中断,观察不到反射光,说明光被吸收了。

3.观察光的折射

取下手电筒上的纸片,使光直接由孔射入箱内,在箱内形成直径约10毫米的光柱。设法在光柱中放置一片凸透镜,可观察到光线经透镜折射聚集后形成圆锥形光柱。

做了这些实验,你知道为什么要让箱内充满烟雾吗?动脑思考一下。

卫生纸芯笔筒

这里教你用卫生纸芯发明一个笔筒,材料很简单,只需要3个卫生纸的芯,1块硬纸板(做底),有弹力的碎布,有弹力的花边就够了。

材料和方法

1.根据纸筒的大小,把布裁成一个长方形,对折,缝边,穿过纸筒,向外翻出正面至底部,再把下面的向外翻出一点,搭上刚才翻的那个边。调整一下,让布都贴在纸筒壁上,这样一个筒就做好了。同样方法做三个。

2.把做好的三个纸筒放在一起,放在硬纸板上,沿着边缘画底,剪下来。可以用胶粘上去,再拿一块布围在三个纸筒外面,底边稍长点,向底折过去,粘上。

3.再把花边剪成合适的长度,缝好接头,套上去,就做好了。

可折叠黑板

每次换座位时,总能看到同学们“几家欢喜几家愁”,因为同学都不愿意坐在教室的两侧。黑板反光,坐在两边的同学总因为位置太偏而看不清黑板,老师的字变成一条一条的,分辨不清写的是什么。特别是向另一侧看时,黑板简直就成了“白板”。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制作一个可折叠黑板,也就是把黑板做成书的样子,两边可以折起来。

材料和方法

1.将黑板分为等大的两部分,它们之间用转轴连接。

2.把转轴固定在墙面上,两扇黑板可自由转动。

使用时如同开门一样,将一侧的黑板进行调节,从而改变视线与字的角度。比如黑板在墙上,甲的视线与黑板成的夹角为145°,他看到的字是细长的,而且有些模糊。人的视线与黑板为90°时看到的字最清楚。所以视线与黑板夹角越接近90°,字就越清晰。这时只要把黑板略微转一下,使黑板与甲的视线夹角成130°,他看到的字就会比刚才要清楚。通过这种方法,原本看上去被“挤扁”的字变得“正常”了许多,两侧的同学很容易看清写的字。将这种“可折式”黑板应用在教室中,对两侧做笔记的同学会有很大帮助,而且它操作简单——在必要时转一下黑板。

纸笔帽

平时用笔的时候,总会发生找不到笔帽的事。这里教你做一个纸笔帽,它是两个部分的组合,一是纸卷儿,二是纸条。

材料和方法

1.做纸卷儿,找来一张自己喜欢的花纸,比一下笔帽大概需要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就是纸卷儿的宽,一般3厘米多就够了,然后折个印儿做下记号,做这个纸卷儿的长呢,大概需要十几厘米就够了,把纸卷儿长和宽剩余的部分剪掉。

2.然后按照笔的粗细来卷纸卷儿,卷的时候没必要太紧,不然帽子太小笔就戴不上了。

3.卷好后用纸卷儿再来量纸条的长度,在一端留1厘米左右,然后纸条儿只要能竖着绕纸卷儿一圈就行了。剪掉剩余的部分,然后把宽纸条儿折成窄纸条儿,大约折成1厘米宽就行了。

4.接下来把两部分装在一起,把纸条的一端折1厘米左右,塞进纸卷儿,再顺着纸卷绕一圈,最后把另一头儿的小尾巴也塞进纸卷儿就行了。

简易打格尺

做作业的时候,常常需要用表格来更清晰地表达题目的答案,用一把直尺在纸上画表格是个费力费时间的活,而有了下面要介绍的新发明就好多了。

材料和方法

准备好有机玻璃条板、空心铆钉和带刻度的条板尺,就可以开始做了。

根据平行四边形原理,用铆钉将有机玻璃条板按一定等距离组合到一起,将带刻度的尺装在一角,这样简易打格尺就做成了。

使用时,拉动尺子,就能调节各条板间的宽度,方便地画出你所需要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