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颜氏家训(中华国学经典)
12009800000020

第20章 杂艺篇

【解题】

杂艺,在此是指士大夫们除了经、史、文章以外的其他技艺。《杂艺篇》里讲到的有书法、绘画、射箭、算术、医学、弹琴,在今天看来仍是健康有益的,所以都选译了。还有卜筮是迷信活动;六博、投壶在唐宋以后就再没有人会玩;讲下围棋的文字又太少,就都舍弃不入选了。

【原文】

真草①书迹,微须留意。江南谚云:“尺牍书疏②,千里面目③也。”承晋宋余俗,相与事之,故无顿狼狈④者。吾幼承门业⑤,加性爱重,所见法书⑥亦多,而玩习功夫颇至,遂不能佳者,良⑦由无分故也。然而此艺不须过精。夫巧者劳而智者忧,常为人所役使,更觉为累。韦仲将⑧遗戒,深有以也。

【注释】

①真草:汉语字体先有甲骨文、金文,以后有小篆、隶书,隶书经南北朝到隋唐形成今天的所谓楷书即正书、真书。颜之推在这里说的“真”,是刚形成还多少留有隶书痕迹的真书。另外在东汉后期又从隶书演化出草书,开始还带有隶书的笔法,叫草隶或章草,到南北朝后期又出现完全脱离隶书的今草。这里所说的“草”,应兼指章草、今草。②尺牍:书信,在使用纸以前我国用木简即牍写信,通常一尺长,所以叫“尺牍”。书疏:也是书信,疏是分条陈达的意思。③千里面目:千里之外可以看到人的面目。④顿:顿时,急促中。狼狈:困顿窘迫的样子。⑤门业:家门素业。指士族世代相承的事业。⑥法书:可以作为法则以供学习的字,引申为高水平的字。⑦良:真,确实。⑧韦仲将:三国曹魏时书法家韦诞,字仲将,魏明帝盖了宫殿,叫他用梯子爬上去在殿榜上题字,据说他吓得头发都白了,于是告诫儿孙不要再成为书法家,见《世说新语·巧艺》。

【译文】

对于真书、草书等书法技艺,是要微加留意的。江南俗谚说:“一尺书信,千里相见;一手好字,人的脸面。”今人继承了东晋刘宋以来的习俗,都在这书法上用功学习,因此从没有在匆忙中弄得狼狈不堪的。我小时候受到家庭影响,加上本身也很爱好书法,所见到的书法字帖很多,而且临帖摹写也颇下功夫,可就是不能达到很高的造诣,确实是由于缺少天分的原因。然而这门技艺没必要学得太精深。否则就要能者多劳,智者多忧,常被人家役使,更感到累赘。魏代书法家韦仲将给儿孙留下“不要学书法”的训诫,是很有道理的。

【原文】

王逸少风流①才士,萧散②名人,举世唯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萧子云每叹曰:“吾著《齐书》③,勒成一典④,文章弘义,自谓可观,唯以笔迹得名,亦异事也。”王褒地胄⑤清华,才学优敏,后虽入关⑥,亦被礼遇,犹以书工,崎岖碑碣⑦之间,辛苦笔砚之役⑧,尝悔恨曰:“假使吾不知书,可不至今日邪?”以此观之,慎勿以书自命⑨。虽然,厮猥之人⑩,以能书拔擢者多矣。故“道不同不相为谋”也。

【注释】

①王逸少:东晋王羲之,字逸少,大书法家,传见《晋书》。因为他做过右军将军,人们又称他王右军。风流:这里指英俊的、杰出的。②萧散:洒脱,不受拘束。③《齐书》:南朝萧梁的萧子显撰写过南齐的《齐书》,而萧子云撰写的是《晋书》,见《梁书·萧子恪传》,颜氏记错了。④勒:此是编写的意思。典:典要,纪传体断代史书是一个朝代的典要。⑤地胄:地位。胄是后裔帝王,专指帝王显贵的后裔。⑥入关:此指江陵被北周攻占后南朝的文士迁入关中,颜之推也是这次进入关中的。⑦书工:擅长书法。崎岖:此指处境困难、困顿。碑碣:这里是碑和墓志等石刻文字的通称。⑧役:事情。⑨慎勿:切莫。自命:自以为了不起。⑩厮猥之人:指地位低下的人。拔擢:选拔提升。道不同不相为谋:意思是信仰准则不一样就说不到一起。见于《论语·卫灵公》。

【译文】

王羲之是位风流才子,潇洒散淡的名人,所有的人都只知道他的书法,而其他方面特长反而都被掩盖了。萧子云常常感叹说:“我撰写了《齐书》刻印成一部典藉,书中的文章弘扬大义,我自以为很值得一看,可是到头来却只是因抄写得精妙,靠书法使我出了名,也真是怪事。”

王褒出身高贵门第,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后来虽然到了北周,也依然得到礼遇。因为擅长书法,他常为人书写,困顿于碑碣之间,辛苦于笔砚之役,他曾后悔说:“假如我不会书法,可能不至于像今天这样劳碌吧?”由此看来,千万不要以精通书法而自命不凡。话虽如此,地位低下的人,因写得一手好字而被提拔的事例很多。所以说:道业不同的人,是不能互相谋划的。

【原文】

梁氏秘阁①散逸以来,吾见二王②真草多矣,家中尝得十卷③,方知陶隐居、阮交州、萧祭酒④诸书,莫不得羲之之体,故是书之渊源⑤。萧晚节⑥所变,乃右军年少时法也。

晋宋以来,多能书者,故其时俗,递相染尚⑦,所有部帙,楷正⑧可观,不无俗字,非为大损。至梁天监⑨之间,斯风未变。大同⑩之末,讹替滋生,萧子云改易字体,邵陵王颇行伪字,朝野翕然,以为楷式,画虎不成,多所伤败。至为一字,唯见数点,或妄斟酌,逐便转移。尔后坟籍,略不可看。北朝丧乱之余,书迹鄙陋,加以专辄造字,猥拙甚于江南,乃以“百”“念”为“忧”,“言”“反”为“变”,“不”“用”为“罢”,“追”“来”为“归”,“更”“生”为“苏”,“先”“人”为“老”,如此非一,遍满经传。唯有姚元标工于楷隶,留心小学,后生师之者众,洎于齐末,秘书缮写,贤于往日多矣。

江南闾里间有《画书赋》,乃陶隐居弟子杜道士所为。其人未甚识字,轻为轨则,托名贵师,世俗传信,后生颇为所误也。

【注释】

①秘阁:皇帝收藏书画图籍的地方常称为秘阁。意思是秘密收藏在阁里不让外边人窥看。②二王:王羲之及子王献之,王献之也是东晋时的一位大书法家,传见《晋书》。③卷:当时的书籍都是卷轴形式,“二王真草”本都是他父子写的书信,但当法书收藏时也装裱成卷轴形式。④陶隐居:南朝萧梁时的道教思想家陶弘景,擅长书法,自号华阳隐居,传见《梁书》。阮交州:萧梁时阮研,官至交州刺史,擅书法,见唐张怀瓘《书断》。萧祭酒:萧子云,他曾任梁国子祭酒,就是国子监的长官。⑤书之渊源:渊源本指水源,引申为根源,这里指王羲之的书法是其他各家书法的根源。⑥晚节:此指晚年。⑦染尚:影响崇尚。⑧楷(kǎi)正:楷是楷式,可作为法式。“正”则和草书的“草”相对而言,正而不草率。⑨梁天监:梁武帝年号,共十八年(—)。⑩大同:梁武帝年号,有十一年(—)。讹替:指点划差错,结构恶劣的字。讹是错误,替是衰败。滋:繁殖。邵陵王:梁武帝之子萧纶,封邵陵王,传见《梁书》。伪字:写法不正规的字。翕(xì)然:翕是合,翕然就是一致。画虎不成:古人有“画虎不成反类狗”的谚语,见《后汉书·马援传》。意思是学人家没有学好,反而学坏了。斟酌:这里是损益的意思,即指增减字的笔画。坟籍:即坟典,指古书。专辄:专擅,专断。“百”“念”为“忧”:这里举的例都是繁体字而不是今天的简化字。这个例是说“百”下加个“念”,便成为繁体“忧”字。“言”“反”为变:“言”下加个“反”成为繁体“变”字。“不”“用”为‘罢”:“不”下加个“用”成为繁体的“罢”。“追”“来”为“归”:“追”的右旁加个“来”成为繁体的“归”。“更”“生”为“苏”:“更”的右旁加个“生”成为繁体的“苏”。“先”“人”为“老”:“先”的末笔一勾之内加个“人”成为“老”字。姚元标:北魏书法家,见《北史·崔浩传》。楷隶:工整可为楷式的隶书,但这种隶书已是向正书过渡的隶书,后人都已称之为正书。小学:这里是指儿童入学先学文字,所以汉代把字书归入小学类,以后把讲文字字形、字义的书也归入小学类,文字训诂的学问也跟着被称为小学。洎(jì):及,到。缮(shàn):抄写。轻:轻易,随便。轨则:规范法则。托名贵师:指假托杜道士之师陶弘景所撰写。

【译文】

梁武帝秘阁珍藏的图书、字画散失以后,我见到了很多王羲之、王献之的真书、草书作品,家里也曾获得十卷。看了这些作品,才知道陶隐居、阮交州、萧祭酒等人的字,无不是学王羲之的字体格局,可见王羲之的字应是书法的渊源。萧祭酒晚年时的字有所变化,改变的就是转向王羲之年轻时所写的隶书。

两晋、刘宋以来,人们大多通晓书法,所以一时形成了风气。在人们中互相产生了影响,所有的书籍文献都写得楷正可观。即使难免出现个别俗体字,但损害不大。直到梁武帝天监年间,这种风气也没有改变,到了大同末年,异体错讹之字大量出现。萧子云改变字的形体,邵陵王常使用错别字;朝野上下都风起效仿,作为模式,画虎不成反类犬,造成很大的损害。一个字简化成只有几个点,有的将字体随意安排,任意改变偏旁的位置。从此以后的文献书籍几乎没法看。北朝经历了长期的兵荒马乱以后,书写字迹鄙陋不堪,加上擅自造字,字体比江南的还要粗俗笨拙。以至于有的将“百”、“念”两字组合替代“忧”字,“言”、“反”两字相组合替代“变”字,“不”、“用”两字组合替代“罢”字,“追”、“来”两字组合替代“归”字,“更”、“生”两字组合替代“苏”字,“先”、“人”两字组合替代“老”字。像这样的情况不是个别的,而是在书中到处可见。只有姚元标擅长于揩书、隶书,专心研究文字训诂的学问,跟从他学习的门生很多。到了北齐末年,掌管典籍文献的官吏所抄写的字体,就比以前的时候强多了。

江南民间流传有《画书赋》一书,是陶隐居的弟子杜道士撰写的。这个人不怎么认识字,轻率地规定字体的法则,假托名师,世人以讹传讹,信以为真,很是误人子弟。

【原文】

画绘之工,亦为妙矣,自古名士,多或能之。吾家尝有梁元帝手画蝉雀白团扇①及马图,亦难及也。武烈太子偏能写真②,坐上宾客,随宜点染③,即成数人,以问童孺,皆知姓名矣。萧贲④、刘孝先、刘灵,并文学已外,复佳此法。玩阅古今,特可宝爱。若官未通显,每被公私使令,亦为猥役。吴县顾士端出身湘东王国侍郎⑤,后为镇南府刑狱参军⑥,有子曰庭,西朝中书舍人⑦,父子并有琴、书之艺,尤妙丹青⑧,常被元帝所使,每怀羞恨。彭城刘岳,橐之子也,仕为骠骑府管记、平氏县令⑨,才学快士,而画绝伦⑩。后随武陵王入蜀,下牢之败,遂为陆护军画支江寺壁,与诸工巧杂处。向使三贤都不晓画,直运素业,岂见此耻乎?

【注释】

①团扇:圆形有短柄的扇子,上面可题字绘画。我国古代的扇子一向流行这种形式,至于折扇是明清时才流行的。②武烈太子:梁元帝的长子名方等,战死后谥忠庄太子,元帝即位改谥武烈太子,传见《梁书》,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说他能写真。古代称画人像为“写真”。③点染:画家点笔染色。④萧贲:南齐竞陵王萧子良之孙。⑤吴县:吴郡的治所,即今江苏苏州。湘东王:梁元帝萧绎曾封湘东郡王。侍郎:梁时王国设置的官职。⑥镇南府:萧绎在大同六年()出任使持节都督江州诸军事、镇南将军、江州刺史,镇南府就指这镇南将军府。刑狱参军:是镇南将军府里执掌刑狱的官员。⑦西朝中书舍人:西朝指梁元帝萧绎在江陵称帝后的朝廷,萧梁在中书省下设有中书舍人的官职。⑧丹青:本是我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色,引申为绘画。⑨骠骑府:当是骠骑将军府。管记:当是掌管文书的官职。平氏县:在今河南唐河县东南。⑩绝伦:超越同辈,特别杰出。武陵王入蜀:梁武帝萧纪,传见《梁书》。入蜀:指他任益州刺史。下牢之败:下牢关,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长江出峡处。梁元帝承圣二年()武陵王萧纪称帝,与在江陵的元帝作战,战败被杀。下牢之败当是其中的一个战役。陆护军:梁元帝的将领护军将军陆法和,传见《北齐书》。支江:即枝江,县名,在今湖北枝江。向使:假使,假如。

【译文】

擅长绘画,也是件好事,从古以来的名士,很多人有这本领。我家曾保存有梁元帝亲手画的蝉、雀白、团扇和马图,也是旁人很难企及的。梁元帝的长子萧方等专门善于画人物肖像,画在座的宾客,他只要用笔随意点染,就能画出几位逼真的人物形象。拿了画像去问小孩,小孩都指出画中人物的姓名。还有萧贲、刘孝先、刘灵除了精通文章学术之外,也善于绘画。赏玩古今名画,确实让人爱不释手。但如果善于作画的人官位还未显贵,则能绘画就会常被公家或私人使唤,作画也就成了一种下贱的差使。吴县顾士端身为湘东王国的侍郎,后来任镇南府刑狱参军,他有个儿子名叫顾庭,是梁元帝的中书舍人,父子俩都通晓琴棋书画,常被梁元帝使唤,时常感到羞愧悔恨。彭城有位刘岳,是刘橐的儿子,担任过骠骑府管记、平氏县令,富有才学,为人爽快,绘画技艺独一无二,后来跟随武陵王到蜀地,下牢关战败,就被陆护军弄到枝江的寺院里去画壁画,和那些工匠杂处一起。如果这三位贤能的人当初都不会绘画,一直只致力于清高儒雅的事业,怎么会受这样的耻辱呢?

【原文】

弧矢①之利,以威天下,先王所以观德择贤②,亦济身之急务也。江南谓世之常射,以为“兵射”,冠冕儒生,多不习此。别有“博射”,弱弓长箭,施于准的③,揖让升降④,以行礼焉,防御寇难,了无所益,乱离之后,此术遂亡。河北文士,率晓“兵射”,非直葛洪⑤一箭,已解追兵,三九宴集,常縻荣赐⑥。虽然,要轻禽,截狡兽⑦,不愿汝辈为之。

【注释】

①弧矢:弓和箭。这两句见于《易·系辞下》②先王:通常用来指儒家信仰中的尧、舜、禹、商汤、周文王、武王等先王。观德择贤:《礼记·射义》中说:“射以观德”,又说只有贤者才能射中鹄(ɡǔ),即箭靶中心。意思是通过射箭可以看出人的德行,并由此选择出贤者。③准的:射箭的标的。④揖让升降:揖是拱手为礼,让是相让。升是上去,降是下来。这都是用来形容“博射”的礼节。⑤葛洪:东晋时道教大师,著有《抱朴子》,《内篇》讲道家的炼丹画符之类,《外篇》是儒家的政论,在这书的自序中说当年在军队里曾“手射追骑”,“杀二贼一马,遂得免死”。⑥荣赐:此指河北贵人宴会上比射箭,中了可得赏赐。縻(mí):是牵系,此指弄来。⑦要(yāo)轻禽:讲打猎。要,通“邀”,拦截的意思。轻禽:指轻飞的禽鸟。截狡兽:也是讲打猎。都见于曹丕的《典论自序》。

【译文】

弓箭的用处,可以威震天下,古代的帝王以射箭来考察人的德行,选择贤能。同时也是保全性命的紧要事情。江南的人将世上常见的射箭,看成是武夫的射箭,所以儒雅的书生都不肯学习此道。另外有一种比赛用的射箭,弓的力量很弱,箭身较长,设有箭靶,宾主相见,温文尔雅,作揖相让,举行射礼。这种射箭对于防御敌寇,一点没有益处。经过了乱离之后,这种“博射”就没人玩了。北方的文人,大多数会“兵射”,不只是葛洪能一箭可以追杀贼寇,三公九卿宴会时常常赐射箭的优胜者。射箭技术的高低,关系到荣誉与赏赐。尽管这样,用射箭去猎获飞禽走兽这种事,我仍不愿意你们去做的。

【原文】

算术亦是六艺①要事。自古儒士论天道、定律历②者,皆学通之。然可以兼明,不可以专业。江南此学殊少,唯范阳祖暅③精之,位至南康④太守。河北多晓此术。

医方之事,取妙极难,不劝汝曹以自命也。微解药性,小小和合,居家得以救急,亦为胜事,皇甫谧、殷仲堪⑤则其人也。

《礼》曰⑥:“君子无故不彻琴瑟⑦。”古来名士,多所爱好。洎于梁初,衣冠子孙,不知琴者,号有所阙⑧。大同以末,斯风顿尽。然而此乐愔愔雅致⑨,有深味哉!今世曲解⑩,虽变于古,犹足以畅神情也。唯不可令有称誉,见役勋贵,处之下坐,以取残杯冷炙之辱。戴安道犹遭之,况尔曹乎!

【注释】

①六艺:此指《周礼·地官·保氏》里讲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②论天道、定律历:就是天文历法,是我国先秦时就取得成就的一门自然科学,它又和数学分不开,所以我国古代也常说“天文算术之学”,这种学问后来多是儒生兼通的。③范阳:郡名,曹魏时设置,隋初废,治所涿县,即今河北涿县。祖暅(xuǎn):即祖暅之,南齐大科学家祖冲之子,在数学上也有很大的贡献,出仕萧梁,传附见《南史·祖冲之传》。④南康:郡名,治所赣县,即今江西赣州。⑤皇甫谧:著有《论寒食散方》等医药书。殷仲堪:东晋末年大臣,在内战中被杀,他精通医药。传见《晋书》。⑥《礼》曰:这见于《礼记·乐记》。⑦彻:通“撤”。琴:指中国传统的七弦琴,周代已有了。瑟:弦拨乐器,通常有二十五弦,春秋时已流行。⑧阙:通“缺”。⑨愔(yīn):安静和悦。雅致:优美而不庸俗。⑩曲解:曲是乐曲,解是乐曲的章节。下坐:坐通“座”,下面的座位,即不当作客人而当作乐工看待。炙(zhì):本是烤,引申为烤肉。戴安道:戴逵字安道,东晋文学家兼艺术家,传见《晋书》。武陵王司马晞(xī)召他弹琴,他很生气地把琴摔破,说:“戴安道不为五门伶人。”

【译文】

算术也是六艺中重要的一个方面,自古以来的读书人谈论天文,推定历法,都要精通算术。然而,可以在学别的本领的同时学算术,不要专门去学习它。江南通晓算术的人很少,只有范阳的祖暅精通它,他的官位是南康太守,北方人中多通晓算术。

医学方面,要达到高水平极为困难,我不鼓励你们以会看病自许。稍微了解一些药性,略为懂得如何配药,居家过日子能够用来救急,也就可以了。皇甫谧、殷仲堪,就是这样的人。

《礼记·乐记》说:“君子无故不撤去琴瑟。”自古以来的名士,大多爱好音乐。到了梁朝初期,如果贵族子弟不懂弹琴鼓瑟,就被要认为有缺点,大同末年以来,这种风气丧失殆尽。然而音乐和谐美妙,非常雅致,意味无穷!现在的琴曲歌词,虽然是从古代演变过来,还是足以使人听了神情舒畅。只是不要以擅长音乐闻名,那样就会被达官贵人所役使,身居下座为人演奏,以讨得残杯剩饭,备受屈辱。戴安道尚且碰到过这样的事,何况你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