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大学·中庸(中华国学经典)
12008700000005

第5章 释“止于至善”章

【原文】

《诗》云①:“邦畿千里,维民所止②。”

《诗》云:“缗蛮黄鸟,正于丘隅③。”子④曰:“于⑤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⑥:“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注释】

①《诗》云句:见《诗经·商颂·玄鸟》。邦畿(jī),古代指直属于天子的疆域。即君王居住的京城及其管辖的周围地区。千里,方圆千里。

②维:犹“为”。止:居住。这两句诗引自《诗经》。原是一首祭祀时所唱的歌,也是一首简短的史诗,诗中叙述了殷商始祖契诞生的传说,以及成汤建立王业,武丁中兴的功绩。这里引这两句诗,是想说明,一切事物都应有个着落。

③缗蛮:鸟叫声。缗,原诗为“绵”字。见《诗经·小雅·绵蛮》。止,栖息。丘隅,多树的土山丘陵。

④子:孔子。孔子这段话的意思为,鸟都知道在应该栖息的地方栖息,那么人更应当努力达到美好的最高境地。

⑤于:同於,乌的古字,叹词。

⑥诗云句:文王,周文王。穆穆,仪表堂堂,端庄恭敬的样子。缉,继续。熙,光明。止,语气助词。这两句诗引自《诗经·大雅·文王》篇。

【译文】

《诗经》里讲:“京都幅员广阔方圆千里,许多百姓都愿在那里居住。”

《诗经》里讲:“黄鸟鸣叫着‘缗蛮’,栖息在那多树的丘冈。”孔子读了这两句诗感慨地说:“唉,黄鸟起居时,都知道栖在它所应当栖息的地方,难道人反而不如鸟吗?”

《诗经》里讲:“仪表堂堂端庄谦恭的周文王,他光明的美德使人们无不崇敬。”作为国君,他的言行要做到仁政,作为属臣,他的言行要做到恭敬;作为儿女,他的言行要符合孝道;作为父亲,他的言行要体现慈爱,与国人交往要做到坚守信义。

【原文】

《诗》云①:“瞻彼淇澳,菜竹猗猗②。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③,瑟兮侗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侗兮”者,恂慄也④;“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谊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注释】

①《诗》云句:见《诗经·卫风·淇澳》。这段引诗的前段,是把它看作对卫武公的赞颂,所以此处译注取《大学》之意。

②淇澳:淇,指淇水,在今河南省的北部,古属卫国。澳(yù),指河岸弯曲的地方。猗猗(yīyī),植物长得光泽茂盛的样子。

③斐:有文采的样子。斐然成章,才华卓绝之意。君子:指卫武公。如切如磋:切,用刀切断,磋,用锉锉平。如琢如磨:琢,用刀雕刻。磨,用沙磨光。以上“切、磋、琢、磨”本是古代冶玉石器、骨象器的不同工艺方法。《尔雅·释器》里讲:“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这里《大学》引申含意是指治学应如切锉骨器那样严谨,一丝不苟。指修身应如琢磨玉器那样精细,精进不休。

④瑟:这里为庄重的意思。瑟,璱的假借字,原形容鲜洁的样子。据《说文·玉部》引瑟作璱。僴(xiàn):形容胸襟开阔的样子,此处为威武、威严的样子。赫:光明、显耀。喧:通“煊”,盛大、显扬。諠:《诗经》中作“谖”,遗忘、忘记。恂傈:惶恐、惧怯。这里为谦恭谨慎的样子。

【译文】

《诗经》里说:“望那淇水岸边弯曲的地方,青绿色的竹子茂盛润泽。那富有文采的君子卫武公,他治学就像切锉骨器那样严谨、一丝不苟;他修身就像琢磨玉器那样精细,精进不休。他的仪表庄重威严,他的品德光明显扬。那富有文采的君子卫武公,教人终身不能忘怀呵!”

诗中“如切如磋”,比喻精心求学;“如琢如磨”,比喻修养德性;“瑟兮僴兮”,是讲内心谨慎;“赫兮喧兮”,是讲仪表威严;“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是讲卫武公具有君子的美好品德,德性达到完善的境界,老百姓当然都不会忘记他了。

【原文】

《诗》云①:“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②,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③。

【注释】

①《诗》云句:见《诗经·周颂·烈文》篇。于戏:即“於戏(wūhū)”,音义同“呜呼”,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哎呀”。前王:指周文王。这里泛指古代贤王。

②贤其贤:前一个“贤”字用作动词,意为尊敬之意。后一个“贤”字用作名词,指贤明君子。亲其亲:前一“亲”字意为亲爱,后一“亲”字,意为亲族。

③乐其乐:两“乐”(luò)字,都是“快乐”的意思。前“乐”字用作动词,意为以小人之乐为乐。利其利:前一个“利”字,用作动词,意为让百姓获得利益。后一个“利”字,意为利益。此以:因此。没世:终身、一辈子。

【译文】

《诗经》里讲:“唉,前代贤王的品德永不被人遗忘。”那是因为后世的君王崇敬品德高尚的前代贤王,热爱创立基业的前代亲人,平民也享受到遗留下来的安乐,获得了所遗留给的利益。因此,这就是前代贤王永垂千秋而不被人们遗忘的道理。

【朱熹提示】

右传之三章,释“止于至善”。

【译文】

朱熹说,以上一段是传文的第三章,解释“止于至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