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生动黑板报的策划和产生(优秀班干部从这里起步)
12008100000011

第11章 黑板报文稿内容集锦(2)

康熙读书法

康熙帝是清代一位很有作为的帝皇,他非常喜爱读书,且善于思考,读书应以“扬弃”吸取之。首先他认为书册所载不可尽信。如对“囊萤读书”之说,曾取萤火虫百枚试之,竟不能辨字画。其次,他认为有的记载似乎荒谬,而实有其事,如汉代东方朔记“北方有层冰千尺,冬夏不消”。康熙经向俄罗斯使者询问后证明确实如此。再次,他认为荒谬之物不可读。一次在南巡途中,有人献上一本为历代帝王喜爱的《炼金养身秘书》,康熙帝见后说:“此等事朕素不信”,说完轻蔑地将书掷在地上。

读书“三余”

东汉时期有个叫董遇的人,从小勤奋好学,由于家庭贫寒,离乡背井,靠卖柴为生。尽管生活艰难,读书条件差,但董遇始终没有放弃学习。每次出门,总是带着一本书,稍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就这样,董遇靠见缝插针,刻苦自学,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他精通《老子》,为其作注;研究《左传》,写成了《朱墨别异》。许多人慕名而来,向董遇讨教学习秘诀。董遇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请教的人说:“苦就苦在没有时间。”董遇便说:“要利用‘三余’学习。即冬天,一年里的空余时间;晚上,一天中的空余时间;阴雨天,临时的空余时间。”

董遇善于利用时间,刻苦钻研,终于成为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

知识百科

团旗的由来

1949年4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作出了制定代表青年团组织特点的团旗、团徽、团歌的决定。5月5日,《人民日报》上刊登了《征求团旗、团徽、团歌启事》。一个多月后,团中央将收到的100多种团旗设计图案举行展览,请专家、学者比较选择。经多方评选、修改,最后选定两个式样。1950年4月呈送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审定。

毛主席、周总理等领导同志仔细看了团旗式样,毛主席批示:“同意此式”。周总理在同一式样上批示:“同意这个,但须将金黄色圆圈及五角星放下点,置于红旗四分之一的中间。”团中央立即发出了关于颁布团旗的决定,决定中说:“团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胜利;右上角缀黄色五角星,黄星周围环绕以黄色圆形圈圈,象征中国青年一代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5月3日,《人民日报》头版套红登出了团旗图样。从此,鲜红的团旗鼓舞着亿万团员、青年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在计算上使用的l、2、3、4、5、6、7、8、9、0的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创造出来的。相传,公元7世纪,团结在伊斯兰教下的阿拉伯人征服了周围的民族,建立了东起印度,西至西班牙的撒拉孙大帝国。后来这个帝国又分裂成东、西两个国家。由于这两个国家的各代君王都注重奖励文化艺术,所以两国首都都非常繁荣。西边的希腊文化和东边的印度文化都汇集到这里。

一天,一位印度天文学家拜访了东都巴格达王宫。他把印度制作的天文表献给了国王,并把印度数字1、2、3、4……以及计算方法介绍给阿拉伯人。由于印度数字和计算方法既简单又方便,它的优点远远优于其他计算方法,深得阿拉伯人的喜爱,后经阿拉伯人消化整理,很快在欧洲各地广泛传播。因这些数字是由阿拉伯人传播的,所以,人们习惯上都叫它阿拉伯数字,而把真正的“产地”印度给忽略了。

“=”号的由来

“=”号是由16世纪英国学者列科尔德创造出来的。他在研究数学时经常遇到两个数字相等的情况,由于没有标记,给运算带来不便,于是他决心创造一个符号来解决这一难题。他反复比较了许多图形和符号,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更相同了”。于是他就用两条平行线段来表示两个相等的数,并给它取名为“等号”。

“+”“-”号的由来

“+”、“-”号都诞生在德国,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德国数学家魏德美,天资聪明,勤奋好学,特别喜爱数学,整天废寝忘食地搞计算。当时,还没有什么现成的计算符号,计算很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魏美德冥思苦想,最后他想到“在横线上加一竖,就表示增加的意思,用符号‘+’表示;在加号中拿掉一竖,就表示减少的意思,用符号‘-’表示。”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用“+”、“-”号分别做加、减运算非常方便。于是,这一发明很快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号的由来

“×”号要比“+”号晚300多年。它是18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发明的。他在计算中发现,乘法也是增加的意思,但又和加法有所不同,于是他就把加号斜过来写,表示数字增加的另一种运算方法,并给它取名叫“乘”号。

“÷”号是瑞士学者哈纳发明的。学者哈纳在算账中经常遇到要把一个整数分成几份的问题,但当时还没有一种符号来表示这种运算方法。聪明的哈纳就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来的“÷”号表示这种方法,并取名为“除”号。通过实践,用“÷”号做除法运算非常方便,“÷”号很快被其他学者采用。

标点符号的由来

古时候没有标点符号,文章读起来非常吃力,甚至被人误解。到汉朝才发明了“句读”符号,语言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一小段为“读”(音逗)。宋朝开始使用“,”和“。”号来表示句读。明代才出现人名号和地名号,这些就是我国最早的标点符号。

1919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在我国原有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参考各国通用的标点符号,提出使用12种标点符号,并得到当时教育部的批准。建国后,我国刊发了《标点符号用法》,从而使标点符号有了统一的用法并在全国推广。

“《》”号的由来

书名号“《》”是我国标点符号中的“后起之秀”。它是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从俄语中“借”来的。

我国早先使用的书名号是“”,其用处是标出文章中的书籍、报纸、杂志等名称。后来因为这种符号排印起来费工费时,很不方便,所以,很少使用。为了印刷方便,每当遇到书籍报刊之类的名称时,就常引用引号(‘’或“”)代替。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兴起了学俄语的热潮,俄语中有一个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引号的符号“《》”,因我国已有引号“”,于是有人就把“《》”专门当做书名号使用,久而久之,这种新式书名号就约定俗成了。

大写数字的由来

汉字的数目字中,与小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相对应的,有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十个大写字。最初小写字易识易写,但也易被改动,如“一”可改成二、三、五、六、七、十等。于是,有人从浩瀚的汉字中找出十个读音相同,但不易篡改的字,作为庄重场合(如银行支票、财务收据)的专用数目字。实际上这些字的原意并非指数目。壹:即专一。贰:变节,背叛。“叁”的另一种写法,加入,谒见。肆:任意妄为。伍:古有“五人为伍”之说。陆:高出水面而地势平坦的土地。柒:漆树或漆料。捌:有齿为耙,无齿为捌。玖:黑色的美石。拾:把东西拣起来。

“小九九”的由来

“九九乘法口诀”,是从“一一得一”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止。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它简称为“九九”。大约到十三四世纪的时候,才倒过来从“一一得一”读起。

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九九乘法口诀”就开始流行了。

英文26个字母的由来

英文26个字母渊源于拉丁文,拉丁文字母渊源于希腊文,而希腊文又是从腓尼基字母中发展变化而来的。

腓尼基是地中海东岸的文明古国。大约在公元前13世纪,腓尼基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批字母文字。据专家考证,腓尼基字母主要是依据古埃及的图画文字制订的。在古埃及图画文字中,A是表示“牛头”的图画;B是表示“家”或“院子”的图画;C和G表示“曲尺”的图画;D表示“门扇”的图画等。到公元前12世纪,拉丁字母已形成了23个字母。后来,为了雕刻和手写的方便,并为使元音的V和辅音的V相区别,便把原来的V的下方改成圆形而定音为U;又把两个V连起来,变成一个做辅音用的W。后来人们又把I稍稍地变化而另创出一个辅音字母J。这样原来的23个字母就发展成为今天的26个字母了。

中国、中华、华夏名称的由来

3000年前的商王朝的疆域已达到黄河、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但商朝直接统治的地域只有都城附近的一小块地方,后来,把以都城为中心的王朝直接统治区称为“商”。按照当时的观念,商就是位于东、西、南、北四方土地之中的国土,所以叫中国。

我们祖国现在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的“中”是指中国,“华”来源于“华夏”,“华夏”是我们中华民族古时的称呼。后来,人们用象征美好壮大的“华夏”二字来称呼我们的祖国。

我国历代朝代名称的由来

夏:舜让位给禹,因禹原在夏后氏部落为首领,所以国号叫“夏”。

商:汤灭夏后,因他的始祖曾居住在河南商丘,所以国号叫“商”。

周:周武王灭商,因周太王曾居于岐山下的周原,所以国号叫“周”。

秦:秦始皇的祖先是周孝王的马夫,因养御马有功,被赐“嬴”姓,封地在甘肃天水,叫秦,后扩大到陕西,所以国号叫“秦”。

汉:刘邦原被封为汉王,所以国号叫“汉”。

三国:曹操在汉献帝时被封为魏王,大儿子曹丕代汉自立,国号“魏”。刘备据成都自称为汉中山靖王之后,国号“汉”,因四川简称蜀,所以历史上称“蜀”或“蜀汉”。孙权建都在南京,是古代吴地,因此叫“吴”。

晋:三国统一于魏,后来司马炎逼魏帝让位。因魏帝封司马炎之父司马昭为晋公,所以国号叫“晋”。

隋:开国皇帝杨坚曾被封为隋王,所以国号叫“隋”。

唐:唐太宗李世民的祖先曾被封为唐国公,所以国号叫“唐”。

宋:赵匡胤曾为宋州节度使,所以国号叫“宋”。

元:元世祖忽必烈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所以以“元”为国号。

明:朱元璋原是农民起义军中明王的部将,后害死小明王,承其国号为“明”。

清:清在关外建国,号为“大金”,1636年改为“清”。“清”是“金”的谐音。

“桃李”的由来

春秋时期,魏国大臣子贡,曾培养和保举过不少的人。后来因他得罪了魏文侯,独自跑到北方,在那里,他结识了一个叫子简的人。

在交谈中,子贡向他发牢骚。说自己培养出来的人不肯为之出力。子简笑着对他说:“春天种下的桃树和李树,夏天可以乘荫凉,秋天还可以吃到果子;可你春天种下的蒺藜,不仅不能利用它的种子,长出来的刺儿还要扎人。因此,君子培养人才,要像栽树一样选好对象。”后来,人们就把培养人才称作“树人”,提拔起来的优秀人才比作“桃李”。后人讲的“桃李满天下”一语,便由此而来。

“知识分子”一词的由来

“知识分子”一词源于20世纪20年代。我国古代无“知识分子”称呼,但早有“知识”一词。随着历史的发展,知识分子队伍越来越复杂,名称也越来越多,诸如文士、博士、秀才、举人等等。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受西方文化影响,废科举、兴学堂,对知识分子的称呼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而消失,常称知识分子为“学子”、“志士”等,称知识阶层为“知识界”、“教育界”等。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时,在《党章》上才正式使用“知识分子”和“知识阶层”两词。

用“正”字统计票数的由来

每当选举投票表决之际,计票人经常用“正”字统计票数,以此排出先后顺序。这个简便易行的办法说来有趣,它是由过去戏院中的司事们记“水牌账”演变而来的。

清末民初,上海戏院俗称茶园。它的舞台为方形,楼上叫“花楼”座位,左右偏座称“包厢”,楼下正厅为达官贵人等预先包下,这些人的座位前设有八仙方桌;下等的座是条凳形长桌,看客可边品茶边看戏。那时戏院还没有门票,由“案目”(服务员)在戏院门口招徕看客,每领满5位入座,司事(记账先生)便在大水牌(类似黑板)上续写“正”字,并标明某案目的名字。稍后由案目负责计数、收费,到散场结账时便无差错了。

此法随着戏院实行门票而被废弃,但它作为一种简明易懂,且便于公众监督的计数方法,一直流行于民间,后来有人便把它引入了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