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病毒是通过飞沫和粪便传染的。受传染后潜伏期为5~14天左右;前驱期多有发热、流涕、咳嗽等类似伤风感冒的症状,后有呕吐、腹痛、腹泻等类似肠胃炎的症状。约1~4天后退热,症状消失,复原90%以上幼儿从此免疫。部分幼儿在前驱期退热后1~4天又再发热、呕吐、不安、多汗、腹泻,3~6天后复原。仅有1%的患儿在第二次发热1~4天后出现瘫痪症状,最常见的是病毒侵入脊髓神经而引起肢体瘫痪,以单侧为多。最严重也较少见的是脑神经受累,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甚至影响呼吸,危及生命。体温下降后进入恢复期,但因单肢瘫痪造成的畸形已不能改善,致使终身残废。
怎样防治小儿麻痹症
自20世纪60年代普遍采用小儿麻痹预防疫苗及糖丸以来,此病的发病率已大为降低,严重病例也罕见。在流行期间,幼儿应接受两种球蛋白的注射;在前驱期间要预防瘫痪,严格卧床休息,直到退热后一周,尽量避免肌肉注射或不急需的手术。瘫痪后应长期服用维生素B1、B6及地巴唑,并进行理疗治疗,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如何防治儿童白喉
什么是白喉
白喉是一种由白喉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在无免疫接种之前,白喉是一种幼儿常见病,可能导致死亡。
白喉杆菌一般在扁桃腺、咽喉及周围组织繁殖,并产生一层厚厚的白膜,在繁殖同时分泌毒素,引起全身中毒。此症的潜伏期较短,一般约2~5天。其症状除类似感冒外,还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形成局部假膜,最初仅见于扁桃腺、咽喉及软腭部分,充血时有薄膜样白色渗出物或白点,发展较快,几小时即形成整片的白薄膜。这种白膜紧紧贴在局部组织上,常见于两侧扁桃腺上,如同两扇对开的门。因为膜的形成和周围炎症水肿,引起呼吸道阻塞,致使幼儿哭声及说话声嘶哑,严重时有哮吼性咳嗽,好像狗叫,并且呼吸困难。这时候,患儿表现得烦躁不安,挣扎着呼吸。二是中毒症状,最主要是心肌中毒,患儿表现为脸色青灰、脉搏浅速、四肢发冷、拒食、呕吐,可能突然死亡。其次是神经发炎引起瘫痪,如咽部肌瘫痪、说话不清、流质食物由鼻孔外流等。
如何治疗白喉
白喉患儿应住院进行隔离治疗,即使轻症患儿也应在医院里卧床休息两天,同时接受观察。患病期间多给患儿服用维生素B族、维生素C及糖类饮食。最佳预防措施是让幼儿接受免疫接种。
如何治疗幼儿百日咳
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是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6个月婴儿也可发病。
此病的潜伏期约1~2周,发病初期症状类似感冒咳嗽,而突出的症状是久咳,1~2周后咳嗽不减,夜间尤其严重,常常出现持续的痉挛性咳嗽,咳时伸颈、双手握拳、两眼圆睁、脸红耳赤、眼泪鼻涕黏痰一并流出,咳到憋气时,会发出一声尖锐刺耳如同鸡鸣似的深吸气,这是本病的特征,因此又称“鸡咳”。剧咳时可导致鼻流血、眼结膜下出血、眼睑周围出血,甚至脑缺氧、抽筋或颅内出血。痉咳期持续约2~6周或更长,后咳嗽程度逐渐减弱,次数减少,约2~3周后才康复。但在康复期如果又遇到诱因,痉咳还会再出现。整个病情约5~10周,但如果及时治疗,可以缩短病程。所谓百日咳并非要咳足100天才会痊愈。
怎样治疗百日咳
自从全面展开预防注射疫苗以来,百日咳发病率已明显减少。对此病患儿的治疗,其中以护理最为重要,即保持安静环境,勿吸入冷空气,少吃多餐及多吃易消化的营养食物。治疗药物以抗生素、磺胺药为主,或服宜肺化痰、清热散寒的中药,也可选用百咳灵、祛痰止咳药水等。
幼儿湿疹防治
什么是湿疹
湿疹属过敏性皮肤病,会使脸、颈部及双手的皮肤痕痒、干燥,状如鱼鳞,会起红疹,严重时还扩散至四肢。
4~5个月大的婴儿最易染上湿疹。据估计,10%的儿童曾患湿疹,而其中3/4在1岁前首次发病。因为湿疹使人非常痒,幼儿往往忍不住要搔抓,使病情恶化。湿疹还会引起苔藓样的皮肤增厚,而且可以因为湿疹表面受感染而使其更加潮红,并渗出液体。尽管如此,95%以上的湿疹患儿在5岁左右便会痊愈。
如何防治幼儿湿疹
预防湿疹的措施有三方面。(1)幼儿应避免穿着毛制或尼龙织品的贴身衣物,宽松合适的棉布衣物较为理想。洗涤衣物要用无生物活性的洗衣粉,不加纤维调节剂,洗后要彻底漂清。(2)应避免进食牛奶、奶制品和鸡蛋等。严重湿疹患儿可以试用更为复杂的饮食,但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食用,否则饮食引起的麻烦可能比湿疹引起的麻烦还要多。(3)幼儿应避免处于过热或过冷的环境。
已患湿疹的幼儿,要进行药物治疗。药物有三类,一类是润肤剂或润滑剂,能使皮肤保持湿润。第二类是类固醇乳剂,使用范围是局部病灶,最常用的是氢化可的松。还有一类是止痒药,用于夜间止痒,如非立根。
幼儿荨麻疹防治
什么是荨麻疹
荨麻疹又称风疹块,是一种过敏反应。过敏物质可以是虾蟹、草莓、牛奶、鸡蛋以及酒石黄、安息香酸盐等添加剂,但往往因人而异。
据统计,约有50%的人一生中有过患荨麻疹的经验:全身极痒,红色的斑疹块来去如风,迅速出现、扩散,又迅速消失于无形。荨麻疹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幼儿常见的荨麻疹是急性荨麻疹。荨麻疹的致病机理主要是第一型过敏反应,导致真皮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所致。幼儿感冒发热,经药物治疗后,全身可能泛发红色膨起的斑块,中央部分苍白隆起,四周渐渐往外蔓延,同时伴有剧烈的痒感,并可能扩散到全身。
如何防治荨麻疹
荨麻疹的治疗方法比较简单,但需要有耐心,尤其是慢性荨麻疹需要治疗一段很长的时间。急性荨麻疹1~2周内可以痊愈。首选药物是抗组织胺,要定时注射,否则无效。
预防荨麻疹,主要是不乱服来历不明的药物及避免食用腐败、不新鲜的食物。父母要留心幼儿最近吃过的食物是否引起过敏;发现患此病,立即就医,如果延误,可能会蔓延到脸、舌、喉咙,严重时导致吞咽或呼吸困难。
幼儿蛔虫病的确诊和防治
什么是蛔虫病
蛔虫病是幼儿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蛔虫也是寄生在人体内最大的线虫之一。
感染性的蛔虫卵通过被污染的手、食物或生水经口传入。蛔虫卵被吞入幼儿体内,大部分在胃中被胃酸杀死,少数在小肠孵化为幼虫,再经肠道小血管及淋巴管依次进入肝脏、右心、肺、呼吸道、咽喉。再吞下,回到小肠。蛔虫病的症状轻重不一。一种是幼虫在体内游走时出现荨麻疹、颜面浮肿、鼻、喉部瘙痒;幼虫经过肺部时会令患者咳嗽、气喘、发热等。另一种是成虫在肠道时,患者会有厌食、多吃易饿、轻泻、便秘及腹痛的症状。腹痛以脐部四周或上腹部为主,不定时。蛔虫长期寄居肠道会引起营养不良、贫血、发育迟缓、精神不宁、睡眠不安、磨牙。另一种是引起并发症,蛔虫钻到胆道、盲肠,或阻塞肠道,会引起剧痛。
如何防治蛔虫病
对蛔虫病的防治,应注重幼儿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如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生冷、不洁的食物。在蛔虫病流行的地区,应为幼儿每半年驱虫一次,以免引起并发症。市面上有多种驱虫药,常用的有驱蛔灵、驱虫净等。服用上述药物时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等副作用,但为时短暂,可以给幼儿喝些糖水或白粥。
儿童蛲虫病的预防
什么是蛲虫病
蛲虫病是仅次于蛔虫病的常见寄生虫病。
蛲虫病呈幼线形,长约1厘米。雌虫往往在幼儿入睡后爬出肛门产卵,6小时后即发育成幼虫,再进入肛门。而最初的虫卵大多是经口进入肠道而发育成虫的。因此,蛲虫可以在幼儿体内引起反复感染,并在幼儿集中的地方,如幼儿园、托儿所及家庭中流行。
除了寄生于肠道引起肠胃不适的症状外,蛲虫主要是钻出肛门时引起奇痒,尤其是夜间影响幼儿睡眠,使其烦躁不安、夜惊、磨牙。有时蛲虫会从肛门钻到尿道、会阴而引起尿频、尿急、遗尿、阴道炎等。
如何防治蛲虫病
根除蛲虫病也是以预防为主。必须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吮吸手指、勤剪指甲、勤换衣裤被褥、穿满裆裤。此外,定期用来苏水湿揩抹家具,玩具、家私洗抹后曝晒6~8小时,或用紫外线消毒,尤其在幼儿园、托儿所,这样才能消灭蛲虫。
如发现幼儿体内有蛲虫,可服用驱蛔糖浆;每次大便后要洗净肛门四周,擦干,涂上蛲虫膏,睡前再涂一次;睡觉时穿满裆裤、戴手套,每天换洗裤子。如无蛲虫膏,可于每晚睡前用棉药球放在肛门后贴以胶布,以“诱捕”蛲虫,需要约1个月的时间才能成功。
儿童钩虫病的治疗
什么是钩虫病
钩虫感染是常见的幼儿寄生虫病。
钩虫形似细小的针,感染性虫卵可以排出人体外,在泥土中发育为感染性幼虫,或钻入幼儿皮肤,或经食物入口,而后经血液与钩虫一样游走,经肺部及呼吸道,最后寄居在小肠。
当钩虫幼虫钻入皮肤时,幼儿会局部出现痒疹,经过肺部时患儿会干咳,甚至哮喘。最重要是钩虫感染会引起贫血,患儿脸色发黄、皮肤干粗、水肿、毛发枯黄及易于脱落,并且乏力、精神萎靡,因此有人把钩虫感染称为“萎黄病”。在肠胃方面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开始食欲亢进,有些患儿有“异食癖”,比如有喜欢吃生米、泥灰等异于常人的“怪爱好”。
如何治疗钩虫病
要治疗此症,除对粪便进行适当管理和处理外,主要是个人防护。如在钩虫感染的疫区内,幼儿不要赤脚玩泥沙、不吃未煮熟的蔬菜及不洁瓜果。
幼儿患了钩虫感染,应接受药物治疗,可选用驱蛔片,同时应治疗贫血。钩虫贫血为缺铁性贫血,如果情况严重,应先改善贫血状况,然后驱虫。
哮喘患儿如何注意饮食和保健
哮喘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其消耗量与哮喘发作缺氧有关,此病影响机体的代谢机能,胃肠功能减弱,因而哮喘患儿的饮食保健应做到以下几点:
(1)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哮喘患儿因为缺氧,使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吸收功能差,引起宝宝食欲不振,进食减少,导致患儿营养不良。应补充优质蛋白,以满足炎症修复和营养补充之需要,碳水化合物可补充热量,但避免过食产气食品,如面食,豆类和薯类。脂肪供给不宜偏高,以进食植物油为主。
(2)增加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和钙、铁的供给。维生素A有维持正常发育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功能。维生素B和维生素C有增加食欲、促使肺部炎症消除的作用。钙具有抗过敏等功能。由于机体为提高对氧的摄取量,以减轻机体组织缺氧,会出现缺铁,因而应让铁的供给增加。
(3)饮食宜与忌:饮食温热、清淡,宜少量多餐,忌过冷过热,忌过甜和刺激性食物,忌过饱。哮喘患儿脾胃虚弱,如果饮食生冷会引起胃肠蠕动减慢,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从而使患儿体质下降,对哮喘患儿康复不利;过热过烫饮食会引起阵发性咳嗽,诱发哮喘,应加以避免。
研究表明,哮喘发病与摄入高盐有关,而高盐的摄入使支气管平滑肌对过敏原刺激产生强烈反应,加重支气管痉挛。由于哮喘患儿对盐非常敏感,故应采用低盐饮食,以控制哮喘。哮喘儿不可吃得过饱,以免导致增加胃肠负担,不利消化吸收,可诱发哮喘发作。
(4)多饮水。哮喘发生时,出汗多,饮食少,从而使患儿失水。哮喘患儿多饮水,不仅可补充水分,而且还可稀释痰液,有利痰液排出。
婴幼儿患了溃疡怎么办
婴幼儿溃疡的何表现
新生儿患溃疡,常常发病急,以呕血、便血起病的较多,有的发生胃穿孔引起腹膜炎。新生儿患脑膜炎、窒息、肺炎等各种重症疾病时均可发生应激性溃疡。
3岁以内宝宝患溃疡病,主要表现为呕吐、食欲不振、或进食时哭叫,或夜里无原因哭闹,有呕血、便血或无规律腹痛,有的体格生长缓慢。
3岁以上至7岁宝宝,症状以腹痛多见,多发生于晨起后、进食前后、进食过程中、吃凉硬食物或吃多时腹痛,有时夜里腹痛,以脐周痛多见。有的宝宝心窝部疼痛,有的伴呕吐、呕血、便血,不少宝宝体格生长缓慢。
怎样对溃疡病进行诊断
家长在了解不同年龄小儿溃疡病特点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宝宝所发生的异常表现必须仔细观察,注意腹痛发生时间,与进食和饥饿的关系,疼痛特点及部位,是持续性还是间歇性反复发作,以及伴随的其他表现,为医生提供可靠病史。
胃镜检查给宝宝溃疡病提供了比较准确的依据。通过胃镜可直接观察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情况,能够清楚地看到病变的部位、数目、大小、深浅、有无出血等,既可确认又可进行治疗,如胃镜下止血、息肉摘除等。
宝宝做胃镜检查痛苦吗
这是很多家长都担心的问题,其实宝宝胃镜检查无痛苦,其理由为:
(1)胃镜细、软,对咽部刺激小。
(2)宝宝胃的形状不像成人那样复杂,胃镜进入胃后很容易看到幽门而进入十二指肠,尤其是3~5岁宝宝更容易。
(3)小儿胃镜都是前视镜,镜的先端有灯泡,一边看一边下镜,哪儿也碰不到,对宝宝丝毫无损伤。
如何护理溃疡症患儿
宝宝的生活要规律,要按时睡觉,不要过度紧张,特别是寒冷季节。
患儿的饮食营养安排